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30年,弹指一挥间。经过30年间孤立与接触、遏制与反遏制、单边与共赢的较量和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中国机遇论的次第上演,在2008年这样一个对中国和平发展具有标志意义的年份,中国的改革开放30周年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国际会议和重要双边外交场合一个时常提及的话题。七年前,奥林匹克选择了北京。七年后,中国以自己的博大精深,为奥林匹克大家庭搭建了一个美轮美奂的大舞台。奥运会来到北京,不仅给了中国人民一个展示改革开放30年成果的机会,而且给了中国再次告诉全世界的机会: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正在积极融入全球化的大潮,中国文化的最高追求是和,和平进步、和睦共处,和谐发展、合作共赢。不妨将目光投向中国的周边国家,用一种直观的方式来体验  相似文献   

2.
邱剑敏 《求知》2010,(9):17-19
<正>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外交上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努力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与主要大国关系稳定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合作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进一步加强,多边外交日益活跃。  相似文献   

3.
韩瑞 《理论导刊》2014,(4):109-112
冷战结束后,伴随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迫使我国政府对国家安全与国际关系进行全新的理论思考,产生了"新安全观",为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平台。中国参与非传统安全国际合作机制的目标在于确保自身和周边地区共同的安全利益,维护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为了促成这一目标的实现,中国在参与周边地区非传统安全合作时,应该遵循国家主权基本原则、平等协商原则、权力自我约束原则以及优先性原则。  相似文献   

4.
过去的一年是国际和地区形势复杂变化的一年,中国的周边外交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遇到不少挑战。2002年,中国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地推进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积极进取地做维护稳定、促进和平与发展的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保持频繁的高层互访,有力地推动了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全面发  相似文献   

5.
冷战后的中国外交观具有鲜明的特色。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根本宗旨;坚持独立自主性与和平性是基本属性;发达国家、周边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是外交重点;多边外交、政党外交与民间外交是重要补充。这些外交观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既有利于中国的和平发展,又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  相似文献   

6.
和平发展是由国情和世情所决定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是我国在当今时代的科学抉择.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世界发展趋势,在实践中应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建设和谐大国关系.  相似文献   

7.
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道路的成功不仅让中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也为世界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具有世界意义。中国道路开拓了一条和平发展的新路,为人类文明探索出了一种国家崛起与民族复兴的新发展模式。和平发展是中国道路的核心特征,发展是目的和追求,和平是实现路径和有效保证,其对内表现为以和平的方式实现自身发展,对外表现为既为本国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外部保障,又以自身的发展成果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中国道路创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模式,巩固了社会主义力量,提升了社会主义形象,展现出社会主义道路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中国道路跨越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传统分野,创造了全新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处理模式,推动了世界多极化、文明多样性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8.
与世界相处     
一个正在崛起的中国如何与世界相处?中国的发展对周边国家及世界到底意味着什么?中国的发展将对中国与其他大国关系产生何种影响?中国的和平崛起能够带来什么样的“公共产品”?随之而来的诸如此类的问题,中国必须回答,方能增信释疑,为我们创造一个有利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9.
王英文 《学理论》2013,(13):10-11
当今国际局势错综复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四处兜售其发展理念和价值观念,给世界带来的不是和平与稳定,而是动荡与不安。从当今世界发展现状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出发,阐述了中国发展模式的正确性以及对世界的深远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
夏涛 《团结》2008,(6):4-6
今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三十年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大国正以强劲势头和平崛起于世界东方。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新时代观和全球战略思维奠定了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理论基石。中国和平发展是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向世界开放、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新道路,也是致力于中华民族复兴和关系到社会主义前途的国家大战略。中国不仅要超越意识形态与社会制度差异处理国家关系,摆脱冷战思维,避免重蹈美苏冷战覆辙,而且必须谋求双赢与多赢的发展战略。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中国提出坚持包容精神,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将开创中国和平发展的外部世界大环境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提出建立“和谐世界”的主张,科学把握中国发展与世界和平发展的关系,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这一系列新的和平发展思想,必将对中国和世界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张学中 《学理论》2011,(10):26-28
和平是发展之基,发展是和平之本。中国的发展需要和平,中国的发展有利于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因而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政府积极倡导和谐世界,中国人民努力建设和谐世界,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14.
曲芳艾 《学理论》2011,(24):35-36
"中国模式"的外交战略,主要是指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坚持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相统一;本着互利共赢、"和平发展"的要求,把中国自身的发展与人类共同进步紧密联系起来,以中国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共同发展,从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15.
全球抗疫防疫堪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具有历史影响的疫情政治经济学创举,为迈入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经济和国际政治新历程作出新的诠释和导引。启迪人们思考后疫情时代,我们将面对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经济格局、什么样的全球治理体系、什么样的大国关系,乃至最终归结于什么样的中国未来。疫情引发的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和世界经济萧条与危机,导致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出现重大调整,并为中国引领新型周边国家关系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中国在实践中凝练的抗疫成果为中国与周边国家开展经济合作夯实了基础和提供了契机;“一带一路”建设成为中国周边地区的融合区和重启的首要之地;中美大国关系对中国周边地区的和平稳定起到决定性作用,只有大国关系稳定,周边国家的关系才可防可控可稳。严峻的全球疫情使人类愈发强烈感受并意识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已不是缥缈的理念和抽象的概念,每个国家的利益和命运已经与世界相互嵌入、环环相扣。东亚国家在疫情挑战面前选择了团结合作与同舟共济,RCEP的签署必将为促进东亚发展繁荣增添新动能,必将增强区域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6.
叶小青 《行政论坛》2009,16(2):77-80
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在全球化时代提出的一种崭新的国际政治观.为此,中国与绝大多数国际组织都建立起了良性互动的态势.但不可否认,由于国际组织中存在的大国霸权、中国的综合国力相对较弱和台湾问题的敏感性以及中西文化的差异,使中国在国际组织中还处于弱势地位.中国应该充分正视这一事实,采取积极参与的战略而改变其中的消极因素,从而为中国和平发展、为和谐世界的构建消除障碍.  相似文献   

17.
亓利 《理论探讨》2012,(2):36-38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始终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始终坚持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始终坚持和平发展,构建和谐世界,从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一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对于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十分重视发展同世界各国、首先是周边邻国的友好关系,因此,中国把改善和发展同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列为对外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东南  相似文献   

19.
赵积旭 《学理论》2012,(14):29-30
近年来,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国际舞台为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持续、稳定和发展的和谐世界提供了有利时机。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是世界上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地区之一,对中国当前的战略利益和未来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中国应抓住历史发展机遇,在通盘制定和实施全方位外交战略时,以新的思路聚光于中拉外交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参与维持和平行动,践行了中国向全世界宣告的构建持久和平、稳定安宁的和谐世界的庄严承诺.中国参与维持和平行动有助于推动国际维和机制的健康发展,有助于中国周边乃至世界许多地区冲突的解决,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和平与稳定的和谐世界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