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冲破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周剿”,掩护中央主力红军战略转移,1934年7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以红七军团(军团长寻淮洲,政委乐少华、参谋长粟裕、政治部主任刘英,随军中央代表曾洪易)组成了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以下简称先遣队)6000余人,向阂、浙、赣、皖诸省国民党后方挺进。为配合这次行动,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又命红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政委蔡树藩、参谋长郭天民、政治部主任黄火青)4000余人,在先遣队后交错前进,护送先遣队渡过闽江执行北上抗日先遣任务,即“东线行动”。  相似文献   

2.
1934年7月初,中央令以寻淮洲为军团长,乐少华为军团政治委员,曾洪媂为随军中央代表,刘英为军团政治部主任,粟裕为军团参谋长的北上抗日先遣队,向闽、渐、赣、皖等省出动,目的是宣传抗日和支持皖南。实际上,当时中央派出这支  相似文献   

3.
正遵义会议之后,中央命令刘少奇任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红三军团的军团长是彭德怀,政委杨尚昆,父亲任政治部主任,也没说是中央代表,应该是服从军团长和政委的。杨尚昆主席晚年时见我说:"我跟你父亲非常熟,在莫斯科,他  相似文献   

4.
1903年出生于江西瑞金的刘英,1927年参加中国工农革命军,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工农红军中,他逐步成长为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师政委、红七军团(后为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政治部主任、红十军团政治部主任,1935年10月后为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书记兼军区政委、中共浙江临时省委书记和浙江省委书记等。1942年2月8日,由于叛徒出卖,刘英落入敌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战,积极反共,不断制造反共磨擦,在第二次反共高潮中,于1941年1月初,悍然发动骇人听闻的“皖南事变”。身处国民党统治腹心区、蒋介石老巢浙江的刘英,面临着…  相似文献   

5.
正由于原属红一方面军的第五、九军团已编入左路军,到俄界的中央、军委纵队和第一、三军团只有8000余人,中央决定将其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先遣队(即陕甘支队),彭德怀任司令员,林彪任副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王稼祥任政治部主任,杨尚昆任政治部副主任,并由彭德怀、林彪、毛泽东、王稼祥、周恩来组成"五人团"指挥  相似文献   

6.
甘孜会师     
《党课》2006,(10):92-92
红二十五军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领导发展起来的一支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主力西移后,中共鄂豫皖省委即以留下的第二十五军军部及其第七十五师、第九军第二十七师以及部分地方武装,于1932年11月重新组建了第二十五军。1934年4月与红二十八军合编,仍名为红二十五军,主要领导人为程子华、吴焕先、徐海东等。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开始长征。经湖北北部、河南西部,击破国民党军的前堵后追,于12月胜利到达陕西南部。随后,粉碎了敌人两次“围剿”,创立了鄂豫陕游击根据地。1935年7月为配合红军主力北上行动,挺进甘肃。9月进入陕北革命根据地,同陕北红军在永坪会师。两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徐海东为军团长,程子华为政委,刘志丹为副军团长兼参谋长。  相似文献   

7.
红一方面军长征到达俄界的时候,由于原属一方面军的第五、九军团已编入左路军,中央、军委纵队和一、三军团只有8000余人。中央决定将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先遣队即陕甘支队,彭德怀为司令员,林彪为副司令员,毛泽东为政治委员,王稼祥为政治部主任,杨尚昆为政治部副主任,并由彭德怀、林彪、毛泽东、王稼样、周恩来组成5人团指挥军事,同时  相似文献   

8.
正1934年7月,在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形势处于严峻的情况下,中共中央决定以红七军团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开赴皖浙赣边区,开展抗日救国运动,发展游击战争,创建新苏区,吸引一部分敌军回援其根本重地,减轻中央苏区的压力,配合中央红军主力粉碎敌军的"围剿"。(左图,从左至右:红七军团军团长寻淮洲,红七军团、红十军团政治部主任刘英。红七军团、红十军团参谋长粟裕)  相似文献   

9.
《福建党史月刊》2016,(11):24-26
正为了宣传和推动抗日,策应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调动国民党军回撤后方,1934年7月5日,中革军委决定,由红七军团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到敌人深远后方,进行广大的游击活动,经过福建而到浙皖赣边行动"。7月6日,北上抗日先遣队6000余人,其中福建子弟兵3000多人,在军团长寻淮洲、政委乐少华率领下由瑞金出发,于9日到达福建  相似文献   

10.
雪冷血热     
第八章 挺进东边道 "抗日联军" 九一八事变两周年这天,磐石中心县委和南满游击队在磐石西玻璃河套猪腰岭召开会议,将红32军南满游击队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委杨靖宇,参谋长李红光,政治部主任宋铁岩.师部设政治部、参谋处、军需处、军医处及政治保安连.全师辖两个团,一团团长袁德胜,政委朴翰宗,参谋长李松坡;三团团长韩浩,政委曹国安,政治部主任李明山.师部加两个团共300人,另有一个80余人的南满第一游击大队.  相似文献   

11.
正罗瑞卿(1906—1978),四川南充人,1927年2月进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政治科学习,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红四军第二纵队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红一军团第四军政治委员,红一军团政治保卫局局长。1934年参加长征。任中央红军先遣队参谋长、红一方面军政治保卫局局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抗日军政大学教育长、副校长,中共中央北方局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晋察冀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晋察冀野战军政委、晋察冀中央局副书记、华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兼十九兵团政治委员。率部挥戈保定城,解放石家庄,建功新保安,强攻太原城,英名留存华北解放战争史。  相似文献   

12.
林以銮  吴必銮  黄传斌  谢能用 《福建党史月刊》2006,(9):I0008-I0008,F0003
1934年8月2日中午,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离开水口镇,沿闽江北岸向闽清进发。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对先遣队南下福州十分惊恐。他们一面调兵遣将严守福州,一面又沿闽江水路堵截。从江西、浙江和漳州调来七八架轰炸机,飞抵古田水口和闽江沿岸进行狂轰烂炸,红军被炸伤亡七八十人。闽清县城国民党守军早就龟缩到福州。2日下午,先遣队一部到达闽清安仁溪街。3日,为安全起见,先遣队避开闽江沿岸,大部取道感德洋(今桔林乡尚德村)进入闽清下洋(今东桥),而后向闽侯洋里、大湖进发。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途经安仁溪、感德洋和下洋时,当地群众曾积极帮助探情报,当向导。  相似文献   

13.
陈家斌  龚庆忠 《福建党史月刊》2006,(10):I0006-I0007
1934年8月上旬,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由连罗十三独立团派出的陈云飞带领的一个连战士的接应下,顺利到达罗源县凤坂地区。13日,先遣队领导人在临时指挥部所在地百丈村会见了闽东独立团团长任铁锋、连罗第十三独立团团长魏耿、政委叶如针、参谋长杨采衡、连罗中心县委委员张瑞财、连罗三区游击队长林忠忠、指导员林灿灿等,详细了解敌我双方情况。13日晚10时许,在粟裕指挥下,先遣队发起总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下罗源城。共溃敌千余,  相似文献   

14.
《湘潮》2015,(12)
<正>出任第一兵团政治部主任1948年,徐向前率华北野战军第一兵团,接连发动了攻打运城、临汾、晋中诸战役,歼灭了山西军阀阎锡山军共10万余人。山西省会太原成为孤城,人民解放军从四面八方逼近太原。8月,为适应形势大发展的需要,华北军区主力部队组成第一、第二、第三3个兵团,直属中央军委。第一兵团由徐向前兼任司令员和政委,周士第任副司令员兼副政委,陈漫远任参谋长,胡耀邦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八、第十三、第十五3个纵队,8万余  相似文献   

15.
贺龙元帅是一位“百战沙场驱虎豹”的骁将。鲜为人知的是,他还是一位多次为同志和战友撮合婚姻的“热心红娘”,周士第将军与张健的美满姻缘,就是贺龙任八路军120师师长时巧搭鹊桥促成的。1937年夏,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进行第二次国共合作,并达成协议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下辖3个师。原红二方面军与陕北红军合编为八路军120师,贺龙为师长,关向应任政委,周士第为参谋长,甘汹淇任政治部主任。当年9月贺龙率部东渡黄河,开赴晋西北。一天,周士第参谋长被贺龙师长请了过来。周士第是贺…  相似文献   

16.
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冲破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掩护中央主力红军战略转移,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以红七军团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1934年7月,在寻淮洲、乐少华、粟裕、刘英等率领下,抗日先遣队由瑞金出发入闽,途经长汀、连城、永安、大田、尤溪、延平、古田、闽清、闽侯、福州、连江、罗源、宁德、福安、周宁、寿宁、浦城等地北上抗日。抗日先遣队沿途宣传我党抗日主张,广泛发动群众,消灭国民党有生力量,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推动了福建革命斗争蓬勃开展,为长征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17.
《湘潮》1984,(3)
李志民湖南浏阳人。生于一九○六年。一九二七年入党,一九二八年参加红军。红军时期,历任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抗日战争时期,任抗大政治部组织科长、干部科长、组织部长,抗大二分校政治部主任,晋察冀军区一分区副政委、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长、四分区政委,冀中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三纵队政委、二纵队政委,二十兵  相似文献   

18.
正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连罗党组织和游击队配合下,由参谋长粟裕亲自指挥,以两个小时的战斗,攻克罗源县城,消灭国民党军队1000多人,抓获国民党县长、警备队长等多人。这段历史地方党史、志书都有记载。由于过去对长征历史界定的原因,书上只能提到"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攻克罗源城","红七军团攻克罗源城",而没有与红军长征联系上。其实当年解放罗源城的队伍,是1934年红军长征先遣队的队伍。  相似文献   

19.
《福建党史月刊》2006,(3):I0004-I0004,1
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冲破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掩护中央主力红军战略转移,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以红七军团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1934年7月,在寻淮洲、乐少华、粟裕、刘英等率领下,抗日先遣队由瑞金出发入闽,途经长汀、连城、永安、大田、尤溪、延平、古田、闽清、闽侯、福州、连江、罗源、宁德、福安、周宁、寿宁、浦城等地北上抗日。抗日先遣队沿途宣传我党抗日主张,广泛发动群众,消灭国民党有生力量,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推动了福建革命斗争蓬勃开展,为长征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20.
1947年5月,李红光支队(朝鲜族)奉辽东军区指示,带3个团大约3000余人,来到沈(阳)铁(岭)抚(顺)联合县境内活动。该支队为辽东军区独立师。支队长刘子仪,政委方虎山,参谋长卢哲用,政治部主任洪林。该支队在沈铁抚联合县境内曾多次同国民党军队及其地方反动武装作战。下面记述的是他们英勇作战的一些片断。 5月中旬,李红光支队得知国民党新六军一部从宿老屯向兴隆店进发,李红光支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