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日,笔者在公交车上看到这样一幕:一个小男孩把座位让给了一位孕妇,没想到这位孕妇不但没正面看一眼小男孩,连句感谢话也没说,就心安理得地坐下了。男孩下车后问妈妈,为什么我让座了,那个阿姨不说声“谢谢”呢?我宁愿把那位孕妇的麻木看作是一时的疏忽,而非内心的冷漠。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他绝不是为了换取一声感谢的话语才让座的,他的行为完  相似文献   

2.
聪明的男孩     
有个小男孩,有一天妈妈带着他到杂货店去买东西,老板看到这个可爱的小孩,就打开一罐糖果,要小男孩自己拿一把糖果。但是这个男孩却没有任何动作。几次邀请之后,老板亲自抓了一大把糖果放进他的口袋中。  相似文献   

3.
聪明的男孩     
有个小男孩,有一天妈妈带着他到杂货店去买东西,老板看到这个可爱的小孩,就打开一罐糖果,要小男孩自己拿一把糖果。但是这个男孩却没有任何动作。几次邀请之后,老板亲自抓了一大把糖果放进他的口袋中。  相似文献   

4.
祖国在每个人心中都刻有深深的印记。在幼儿园里,老师告诉我们说:祖国是我们的国家,祖国就像我们的妈妈。——我爱妈妈,我爱祖国。作为"60后"的一代,这种情感常常在我心中演绎和升华为一个个眼中飘过的意象,让我情不自禁。每当此时,祖国的每一座山峰都像母亲的乳峰,每一条河流都是母亲的乳液。趴在淙淙流淌的山溪旁,双手掬起清澈的溪水,让那份  相似文献   

5.
<正>雨后,小男孩在小路上发现一只蜗牛,他蹲下来捡起它,轻轻放进了草丛里。“别乱跑!”奶奶喊他。男孩扬起小脸兴高采烈地说:“我在救蜗牛。它在马路中间爬啊爬,太危险了,我把它送回家了。”奶奶觉得无趣:“蜗牛知道你救了它吗?”小男孩想了想,说:“它不一定知道。”奶奶问:“那你这好事不是白做了吗?谁会知道你救了这只蜗牛啊?”男孩立刻说:“我自己知道就行了。我救了一只蜗牛,我很开心!”  相似文献   

6.
正5月8日,北新路桥集团北新投资公司工会举办"感恩母亲节我对妈妈说句心里话"活动。作为一线建设者,职工们因工作常年不能陪伴母亲身边,北新投资公司工会以"母亲节"为契机,为职工准备了干花礼盒和贺卡为职工们与母亲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职工们把对母亲说的心里话写在贺卡上,向母亲送去祝福。  相似文献   

7.
近日在看某电视台的一台赈灾义演晚会在介绍到网上被称为"最美警察妈妈"的江油市公安局女民警蒋晓娟义务为北川震灾婴儿哺乳的事迹时,男主持人用煽情语调说:"她把自己6个月大的儿子丢在一边不管……"  相似文献   

8.
杜美 《新湘评论》2011,(8):51-52
"想我时,你就吃一粒糖,这样的想念就会甜甜的"。这是一个母亲对4岁的女儿说的临终告别。 当时,阳光暖暖的,母亲躺在病床上,两颊微微泛起红光。父亲把她抱到母亲跟前,母亲抚摸着她的头说:“孩子,妈妈要去糖果山上采糖去,可能很久才能回来,你若是想我,就在嘴里含一粒糖果,这样,妈妈就知道你想妈妈了。”  相似文献   

9.
杜美 《学习导报》2011,(8):51-52
"想我时,你就吃一粒糖,这样的想念就会甜甜的"。这是一个母亲对4岁的女儿说的临终告别。 当时,阳光暖暖的,母亲躺在病床上,两颊微微泛起红光。父亲把她抱到母亲跟前,母亲抚摸着她的头说:“孩子,妈妈要去糖果山上采糖去,可能很久才能回来,你若是想我,就在嘴里含一粒糖果,这样,妈妈就知道你想妈妈了。”  相似文献   

10.
童真无价     
前几天,我在公交车上看到这样一幕:乘客拥挤的公交车到站停车时,几位乘客从座位上站起来准备下车,这时站在扶手边的一位母亲对身旁的儿子说:“快去,那边有个座位。”小男孩立即走过去,当他正要坐下时,看见一位柱着拐杖的老人也艰难地向那座位挪去。这时小男孩便站在一旁,让老人坐在了那个座位上。男孩的脸上随即展现出了笑容,那笑容多么纯朴、灿烂啊!站在一旁的我看着这一老一小,心底涌起一股暖流,这样的画面多美!  相似文献   

11.
在部队琳琅满目的荣誉室,有不少是烈士吉兴林任连长时的学习材料。其中,有两本辽宁《共产党员》杂志,一本封面上写着“吉兴林阅”,另一本写着“吉兴林”的字样。陆荣华含泪告诉女儿云云,前一本是妈妈写的,后一本是爸爸写的,那是1982年妈妈来部队时的事儿,当时爸爸还谦虚地说妈妈的字写得比他好……云云一本一本地抚摸着有着爸爸名字的杂志,最后对妈妈说:“让我抱抱爸爸吧……” 妈妈一边流泪一边说:“你就抱抱吧!” 云云紧紧把爸爸的杂志抱在胸前,就像抱着亲爱的爸爸,久久不愿松手。  相似文献   

12.
1889年5月25日,一位名叫西科斯基的男婴在俄国基辅降生。他的到来使这个原本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父亲不得不身兼三职,几乎没有时间陪伴孩子,每天早出晚归,疲累不堪。母亲一边带孩子,一边还要帮人洗衣服补贴家用。不幸在一个严寒的冬天降临。那天,西科斯基的母亲外出揽活,年仅4岁的西科斯基独自在火炉边玩儿,一不小心将炉火上滚烫的开水壶撞倒了,双手被严重烫伤。虽然经过医院治疗,仍然给他留下了残疾:那双向一边倾斜的手掌,成了西科斯基羞于见人的耻辱。  相似文献   

13.
一个微笑究竟值多少钱?国外有一则报道,说有一位小男孩不小心碰到未架设好的电线而触电,电线碰到这个小男孩的半边脸,灼烧了一大块,并且这一块还失去了知觉。小男孩的妈妈把电线所有方告上了法庭,并要求赔偿100万美元、对方虽然愿意赔偿,但一定要追问100万美元这个大数目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相似文献   

14.
丈夫出差.家里的小男孩才10岁。他没有对孩子说,“爸爸不在家,你要好好听妈妈的话。”而是说:“这半个月,你就是家里惟一的男子汉,你要好好照顾妈妈,拜托啦。”孩子听了之后,责任感大增,果然在这半个月中表现极佳。 母亲下班回家,挤了几十分钟公共汽车,路上又买了点东西,腰酸背痛自不待言。她对女儿说:“妈妈累坏了,宝贝过来给妈妈捶捶背。左边,右边,上边点,下边点,对,对,就这儿,再重点,好,好,轻松多了,真亏了妈妈的好宝贝。”孩子觉得自己作出了贡献,得到了承认,自豪感油然而生。时间长了,她就逐渐学会观察妈妈的脸色、神  相似文献   

15.
"郑老师,我是坏孩子。我又给您添麻烦了……"这是一个小男孩在"悄悄话"里写给郑老师的心声。这名男孩课间和女同学玩捉迷藏游戏,把对方追到女厕所门口,行为冒犯。  相似文献   

16.
画中有话     
正生命反哺。荆州男孩陈孝天5岁半时查出患有恶性脑瘤,手术后不幸复发,无法再进行医治。天天的妈妈周璐患有尿毒症,只有肾脏移植手术才能救命。心焦的奶奶大胆提出:在孙子离开后,用他的肾脏来挽救儿媳。这一想法遭到周璐的强烈反对。而懂事的天天说:"我想救妈妈!我想保护妈妈!"为了让儿子的生命在自己的身上得以延续,周璐最终接受了这个事实。4月2日凌晨,天天离世。遵从他的遗愿,医生将他的左肾脏移植给了肾衰竭的母亲,同时他的右肾和肝脏也挽救了另外两名年轻患者的生命。他才七岁,将大孝与大善用尽自己的生命来演绎。  相似文献   

17.
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的展厅里,陈列着一张照片:邓颖超怀抱着一个小男孩,两人笑得分外开心.这个小男孩是中共中央南方局干部荣高棠、管平夫妇的大儿子——荣伟民.这张照片背后,还隐藏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荣伟民只有几个月大时,便随父母来到重庆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生活.他活泼可爱又乖巧,深受同志们喜欢,是大家的开心果.因为荣伟民非常爱笑,周恩来开玩笑说他是个乐天派,就管小伟民叫"小乐天",管邓颖超叫"大乐天",称自己为"赛乐天".有一次,"小乐天"在办事处门口玩,刚好碰到邓颖超从城里回来,于是便乐呵呵地扑到"邓妈妈"怀里,大声叫着"邓妈妈,邓妈妈".  相似文献   

18.
《华仔的故事》是北京电视台百集系列短剧《咱老百姓》中第一部表现澳门同胞生活并在澳门开机的电视短剧。剧本由旅居澳门多年的作家周毅如夫妇创作。该剧讲述的是一个叫华仔的澳门渔村孩子,在经历了与出海打渔的父母分离、父母“罹难噩耗”传来等变故后,意外盼来了父母已被人民海军救起的好消息的故事。在片中,我们见到的华仔是曾生活在父母的宠爱之中的。比如妈妈给他洗澡那场戏。妈妈一边往赤条条的华仔身上撩水,一边象通常母亲数落家中的男孩一样,嘴里叨叨着男人长大要有出息之类的话。对于妈妈的唠叨,华仔脸上的表情与其说是恭顺…  相似文献   

19.
张雨生 《唯实》2004,(7):93-93
我工作过的保定地区有个唐县,最近那里来人,讲了发生在该县的一桩事件,说后果相当严重,一人死亡,一人致病。但是,最后处理起来,却找不着当事人错在哪里,错了多少。他感叹:打板子找不着屁股。事件的过程并不复杂———在乡间的土路上,一个16岁的男孩骑自行车低头快跑,对面骑摩托车的乡党委副书记也急驰而来。眼见就要撞上,这个副书记才发现小男孩,他猛地拐弯,车翻了,人被甩出去,压在车下。小男孩免遭灾祸,没有被急奔的摩托车撞上。他看见对方为避开自己而摔倒了,便慌忙下车,把人家扶起来。送到医院拍片检查,没伤着筋骨,只擦破点皮肉,包扎一下…  相似文献   

20.
妈妈,我爱您     
正"妈妈,我爱您。"因为不好意思,这一句话一直在我内心深处,没有对母亲说出口。我的妈妈62岁了,在她的脸上总会露出和蔼可亲的笑容;她坚强,遇到困难挫折时,她不放弃,总会乐观地去面对;她爱帮助周围的人,一直影响着我,她是我学习的好榜样。一提到"妈妈"这个字眼,我就会想起母亲对我的爱实在太多太多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