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念亲恩     
每当想起母亲,时间的脚步便会慢了起来,许多往事自然地从尘封的岁月里飘出来——我出生在世世代代的农民家庭,小时候正值“三年困难时期”,靠地里刨食的家庭,情况自是不言而喻。父亲身体不好,不能参加生产队的重体力劳动,家庭的担子就全落在母亲那羸弱的肩上。  相似文献   

2.
小美 《协商论坛》2008,(12):60-60
自我记事起,一家人吃饭时,父亲盛的第一碗饭必先端给母亲。待母亲碗里的饭快没了时,父亲会轻声说一句:“还有饭呢,再添点。”母亲摇摇头说吃饱了,父亲就说:“那就来碗汤吧,你喜欢的丝瓜汤。”父亲拿起汤勺,舀了汤放在母亲面前。母亲也不谦让,安然接受。  相似文献   

3.
《中国残疾人》2012,(6):20-20
美国佐治亚洲有一个家庭,父母和5个孩子都是软骨发育不全患者。堪称现实版“七个小矮人”。这个家庭成员认为除了身高,跟其他人没什么不同。他们经常受到他人关注,被要求合影。 据了解,“小矮人”家庭的父亲特伦特·约翰斯顿来自“小矮人”家庭,母亲安伯则出生于身高正常家庭。安伯说:“我一直知道自己与众不同,个头矮小,但我选择积极生活。”  相似文献   

4.
痴迷,造就了同学眼中的“美女公关策划师” 1968年7月,我出生在上海市一个普通的教授家庭。父亲是湖南长沙人,母亲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上海人。那时,父亲在湖南长沙的一家医院工作,母亲是上海一家科研院校的教授,所以自我记事的那天起,父母就长期分居,全家人一年也难得聚上几次。  相似文献   

5.
但凡喜欢俄罗斯文学的人都知道列夫·托尔斯泰,同时也会知道列大·托尔斯泰作品的中文译者是草婴先生。草婴是位文学翻译领域的佼佼者,2011年荣获“上海文艺家终身荣誉奖”。  相似文献   

6.
游子心声     
1988年4月,父亲以探亲名义回到山东老家,圆了做了40年的梦。遗憾的是,他朝思暮想的父母皆已过世。父亲出身胶东莱阳贫农家庭,1947年,国共在胶东不时冲突,父亲被国民党抓壮丁当了兵。父亲离家当天,奶奶送至村口,不舍地问他何时返家?父亲说待石榴成熟时就会回来。没想到那次分手竟成了永别。后来国共内战日炽,父亲在战火中结识了同乡的母亲——一个地主之女,两人成亲后于1949年辗转去了台湾。到了台湾,父亲即脱下军服,受了一年的警察训练,从此担任起人民的“保姆”。由于生活不再颠沛,母亲于1950年生下姊姊,后一年生下了我,随后9年又生下了3个…  相似文献   

7.
《中国残疾人》2014,(9):19-19
我们希望这是一份有温度的征文启事,能听您讲述“父亲”、“母亲”的故事。亲情,是人类情感中一个恒古不变的主题。而一个有着残障人士的家庭,会有着更多的人性瞬间。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曾描述母亲,“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  相似文献   

8.
徐进  陈峰 《青年论坛》2000,(4):F003-F003
青少年时期主要在家庭中度过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道德品质的养成 ,具有根本性的影响作用。常言道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教师。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 :“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母亲和父亲在儿童面前是怎样的人。”  相似文献   

9.
修菁 《台声》2023,(1):61-63
<正>“我们千万不要小看自己的一点点主动联结,每个人都可以搭建一座通往两岸的桥,而文化的纽带会把两岸的我们心拉得更近。”余纪萱表示。而她本人,也确实身体力行着这样的“两岸一家亲”。大陆有许多温暖的人余纪萱出生在台湾省,父母都是客家人,父亲的老家在台湾苗栗,母亲的老家在新竹。从小她就经常听母亲聊老家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张楚 《传承》2007,(4):36-39
一琼山海氏是海南望族大户,历来以诗礼传家。史载,海瑞父“警敏不羁,不事家人生业”,应是个性很强的家庭叛逆者,不务正业,致使家道中落。海瑞四岁,父亲即去世了,全部家庭重任都落到了海瑞母亲——年仅二十八岁的谢氏头上。  相似文献   

11.
到延安去!     
延 安,是一个令我怦然心动的地方,是 63年前我翘首东望的“日 出之乡”,是我追逐和拥有光明的起点,此生今世真正生活的开始。   我是四川省广安县人,原名张志莲。我父亲是四川高等师范学校首期毕业生,在岳 池、南充、万县等地当过中学教师、教导主任、校长,担任过四川省主席杨森的秘书兼家庭 教师。我母亲也曾是小学教师,辛亥革命时成了“解放脚”,可以说,这是一个思想进步的 家庭。我是长女,下面有六个弟弟 ,一个妹妹。父亲对我基本上是“无为不治” ,既不要求 我缠足、穿耳孔,又不赞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习俗,而是主…  相似文献   

12.
娜杰日达·阿里卢耶娃是斯大林的第二任妻子,由于她自毙身亡,一生只活了31岁。娜杰日达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对著名夫妻间的关系究竟怎样,作为"第一夫人"的她为什么年纪轻轻便走上自杀的绝路呢?与斯大林结为伉俪娜杰日达于1901年生于巴库的一个工人家庭,父亲谢·阿里卢耶夫是一名钳工,很早便投身革命活动,并于1898年加入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母亲欧里加·叶甫根尼耶芙娜积极支持丈夫的事业,在十月革命前也成了布  相似文献   

13.
写在湖南国际家庭年活动落幕之际汤细英1994年是国际家庭年。湖南省从城市到农村,从省城到县区,层层都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家庭活动。覆盖全省的大型活动就有“现代文明家庭风采赛”、首届“家庭文化节”、“5·14家庭体育活动日”、“5·15家庭咨询日”、“家庭...  相似文献   

14.
天上掉下个子怡妹妹 我叫章子男,是章子怡的哥哥。我父亲是北京电信的经济师,母亲曾是幼儿园的老师,全家四口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 有一次母亲去参加同学聚会,看到人家身边都有两个孩子,好生羡慕,回来后就与父亲商量:“咱们再生一个吧。”1979年2月小子怡出世了。母亲原想要一个女儿,心想事成,女儿来了,真是心旷神怡呀!于是给女儿取名“子怡”。母亲的同学们也都是在那一年生的第二  相似文献   

15.
父亲山     
对于有儿有女的家庭来说,父亲和母亲都不可缺少,他们是领头羊,左右着这一个张着大嘴的家庭。我很早就夭折了父亲。我的兄弟们就时时叫我的母亲头痛万分。父亲是重要的,父亲是一座山。厚重的山。 我的父亲何忠俊,是1972年的一个黑夜里离开我们的,他那时正当年,刚好37岁。 如今,他离开我们已经27年了,然而,对于父亲,我们仍然记忆犹新。 父亲是一位慈祥和沉默并具的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与彭丽媛1986年一见钟情,结下良缘……他们夫妇俩为女儿取名明泽。“清清白白做人,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是他们对女儿的期许。“李克强和妻女在家常用英文聊天。”“俞正声有时也会上街买菜,自己下厨。”“汪洋对母亲特别孝顺”……这些温馨的家庭细节让领导人形象更加可亲可感,让政治更有温度和人情味  相似文献   

17.
父兄被害,弱女子被卖他乡今年24岁的袁丹玲出生于贵州省贞丰县者相镇冬妹村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袁仕德老实忠厚,为了全家人的生计,常年在外做木工挣钱。母亲李永英年轻漂亮,在家操持家务。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袁丹玲和比她大两岁的哥哥经常被人骂作“小杂种”。稍微懂事后,她发现父亲不在家时,本村一个叫王代碧的男人常和妈妈说说笑笑;父亲回来时就和妈妈吵闹,两人的关系非常紧张。1992年3月1日,已13岁的袁丹玲和哥哥袁国林从亲戚家玩耍回来时,却发现已多日不外出的父亲没在家。袁丹玲便问母亲:“妈妈,我爸哪里去了?”李永英结结巴巴地说:“…  相似文献   

18.
1809年2月12日,进化论的奠基人查尔斯·达尔文诞生在英国的施鲁斯伯里镇。他的父亲是个富裕而有威望的医生,希望儿子将来也能继承父业,光宗耀祖。然而小达尔文似乎对医学毫无兴趣,只热衷于收集矿石和昆虫标本,像个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而不像是肩负历史使命的天才。父亲很失望地指责他说:“你除了打猎、玩狗、抓老鼠,别的什么都不管,你将会是你自己和整个家庭的耻辱。”  相似文献   

19.
一个有大学文化、对女儿疼爱有加的父亲,曾多次对亲生女儿进行性侵害。在遭到女儿强烈反抗后,自恃有文化的父亲竟然给女儿写起了“情书”,妄图“感化”女儿。不堪忍受父亲玷污的女儿,万般无奈之下告发了父亲,从而揭开了长达17年的家庭性骚扰内幕……一1971年5月,朱晓冰出生在黑龙江省望奎县一个普通的军人家庭。父亲朱元申在部队当教官,母亲李梅是一家商店的营业员。由于部队离家较远,朱元申几个月才能回家一次。每每望着回到家的父亲一身戎装、英姿焕发的样子,朱晓冰心里对父亲溢满了崇拜之情。朱元申十分宠爱女儿。每次从部队回家,他都要…  相似文献   

20.
左太北 《黄埔》2014,(3):71-73
我母亲原来是北京的学生,“七七事变”后为了不当亡国奴,于1937年10月到了延安。1939年2月她被派到太行山工作并结识了我父亲,他们于4月16日在八路军总部结婚,当时父亲34岁,母亲22岁。婚后的母亲在太行山区做妇女抗日救亡工作。我出生于1940年5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