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图片新闻     
《今日民族》2007,(11):F0002-F0002,I0001-I0006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地处横断山脉纵谷区,位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东部,国土面积4388平方千米,辖4多4镇,总人口21万,境内居住着白族、普米族、傈僳族、怒族、彝族等14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3.4%。其中白族占48.2%,普米族占7.5%,是全国惟一的白族普米族自治县。  相似文献   

2.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纵谷区,全县幅员4388平方公里,总人口19.05万人,境内主要居住着白族、普米族、傈僳族、怒族等14个少数民族,是全国唯一以普米族命名的自治县.  相似文献   

3.
三江之门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地处横断山脉纵谷区,位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东部,国土面积4388平方千米,辖4乡4镇,总人口21万,境内居住着白族、普米族、傈僳族、怒族、彝族等14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3.4%,其中白族占48.2%,普米族占7.5%,是全国惟一的白族普米族自治县。  相似文献   

4.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状况非常复杂,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一方面,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少数民族居住;另一方面,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也有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居住。例如,藏族和蒙古族居住虽然比较集中,但藏族除在西藏居住外,在四川、青海、云南等地也有聚居区;蒙古族除在内蒙古外,在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也有聚居区;回族居住状态更加分散,几乎全国各地都有;维吾尔族虽然集中居住在新疆,但在新疆境内聚居和杂居着哈萨克、柯尔克孜等13个少数民族。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普米族副研究员杨照辉著的《普米族文学简史》,最近已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普米族旧称“西著”,又名“巴直”,主要散居在滇西北的兰坪、于范、维西、丽江、永胜五县,与白、汉、纳西、傈僳、彝等民族杂居在一起,是我国古老的、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由于长期与其他民族杂居在一起,普米族历史上无本民族文字记载可稽,要全面深刻地了解普米族的历史,很大程度上只有借助于流传于民间的口碑文学。因此,《普米族文学简史》的出版发行,不仅把丰富多彩的普米族文学介绍给读者,同时也为研究普米族历史献上了一份最有…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以来,普米族的古籍文化保护主要是在普米族地区陆续建立了一些文化保护设施和机构、团体、组织,发掘和抢救濒临灭绝的普米族民间文化,相继出版了《普米族民间音乐》、《普米族民间故事》等10余部书籍。大型普米族舞蹈史诗——《母亲河》,从普米族的渊源、生产、生活、迁徙等不同场景,用叙事的手法再现了历史、文化和生产生活,用独特的舞蹈语言表达普米族人的生命孕育、辛勤劳作、火塘传说、  相似文献   

7.
普米族长期以来居住分散,可都兴过“吾昔节”,“吾”意为年,“昔”意为新,即新年之意。“吾昔节”即是普米族人民辞旧迎新的盛大节日。各地普米族的吾昔节内容过程大致相同。佳节到来前,人们忙着做准备:砍柴,碾米、磨面、煮酥里玛酒、烤青稞白酒,杀猪、宰羊,浆洗被褥、卡垫和衣物,整治环境卫生……节日这天,门前和神台上以及房顶皆铺满青松,挂经幡,神龛上的金炉里香烟袅袅,“宗巴拉”前神灯明亮,真可谓“玉盏常明万岁灯,金炉不断千年火”。火塘周围摆放着花、白海螺,右边铺着虎豹皮制成的垫子,大碗小碟置于前,左边铺着黑熊皮制成的垫子,大杯…  相似文献   

8.
赵芳 《今日民族》2005,(2):F003-F003
1月10日,对普米族来说是“双喜”临门的大好日子。其一,云南民族学会普米族研究委员会成立,其二,来自北京,四川和我省各地的上万名普米族同胞欢聚在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共同欢度2005年普米族传统节日——“吾昔”节。普米族是云南特有的民族,自称“普英米”、“普日米”或“培米”,都是“白人”的意思,与其自古崇尚白色有关,1960年经民族识别后由国务院正式定名为普米族。普米族源于西北青藏高原的古代游牧部落羌族群,公元八世纪左右,逐渐南移至  相似文献   

9.
兰坪、维西的普米族,主要居住在三江并流地区澜沧江两岸的崇山峻岭之中。澜沧江两岸的高峰平均海拔都在3500米以上,一山四季分明。山顶雪线以上,终年白雪皑皑,所以这一段西岸属怒山山脉的高山称为碧罗雪山;东岸属云岭山脉的山峰一年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时间山顶积雪。澜沧江峡谷谷底,两岸长满剑麻等热带植物,又是一番亚热带、热带风光。普米族人大多聚居于半山腰气候较温和的缓坡上。少则七八户,多则二三十户为一个村。大多数村子为同姓家族聚居,基本上是一姓一村,也有的大村是一村数姓。普米人居住的房屋都是就地取材的木楞房。木楞房用10—15…  相似文献   

10.
民族情依依     
关心、解决少数民族妇女的特殊困难,为少数民族地区妇女儿童办实事,是妇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贫困,文化落后,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等不利条件,妇女的特殊困难更加突出,普遍存在地方病多,寄生虫病多,传染病多,妇女病多的现象。农村、牧区缺...  相似文献   

11.
正被称为"三江之门""绿色锌都"的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隶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国土面积4455平方公里,辖4乡4镇,总人口22万人,境内居住着白族、普米族、傈僳族、怒族、彝族、汉族等14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4.9%,是全国唯一的白族普米族自治县。长期以来,兰坪各民族交错杂居、相互学习、相互融合、和睦相处,  相似文献   

12.
我国杂散居少数民族人口约有一千八百万,其分布特点是大分散和小聚居。“大分散”是指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在各个省、市、县,呈大范围弥漫壮;“小聚居”是指分布在各个省、市、县的少数民族人口相对集中地居住,形成小范围的民族社区。我国城乡都存在这种情况,如河南省民权县内很多村的村民都是少数民族,开封市顺河区有回、满、蒙社区。为了了解少数民族杂散居地区的民族教育状况,最近,我们到河南、山东  相似文献   

13.
紫萍 《今日民族》2005,(12):F0003-F0003
2005年12月31日.小凉山阳光明媚,温暖怡人。来自普米族聚居区我省兰坪、宁蒗、维西、永胜等县和四川省盐源县的300多名普米族代表欢聚宁蒗县,与当地的普米族同胞一起欢庆本民族的传统节日“吾昔”节。  相似文献   

14.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共有25种民族,其中以哈尼族、彝族及汉族人数最多,分布较广。各民族一般以寨子为单位交错居住,少数是杂居共处,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在24种少数民族中,哈尼族和傣族在江城的历史较其他少数民族悠久,约1000年以上。十八世纪三十年代后,汉族从四)11、广东、广西、浙江及本省石屏、建水等地不断迁入。近百年来,又有彝族、瑶族等民族从峨山、新平、景东、普洱等地迁入,逐渐形成江城今天这样的多民族杂居局面。江城的哈尼族、彝族、拉枯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傣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  相似文献   

15.
2005年12月31日,小凉山阳光明媚,温暖怡人。来自普米族聚居区的我省兰坪、字蒗、维西、永胜等县和四川省盐源县的300多名普米族代 表欢聚宁蒗县,与当地的普米族同胞一起欢庆本民族的传统节日“吾昔”节。 吾昔”节是普米族一年中最为隆重热闹的节日。普米语中“吾”意为“年辰”,“昔”意为“新”,“吾昔”即为新的,知每年农历的腊月初举行。“季冬息农事祭祖”,节日这天,人们着艳丽的盛装,欢聚一起,祭神祭祖,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福寿康宁,继而欢歌曼舞,谈新叙旧,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迎接新年的到来。 …  相似文献   

16.
<正>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位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东部,总人口21.6万,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4.9%,境内有白族、普米族、傈僳族、怒族、藏族、汉族等14个世居民族,是全国唯一的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也是全省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和受益人口数较多的县份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盘龙区是昆明市的中心城区之一,辖区面积345.83平方公里,总人口67.69万人,居住有彝族、回族、白族、苗族等40余种少数民族,近877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2%。全区少数民族人口为散杂居分布,在区属的10个街道办事处、乡均有居住,呈“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由于农业人口只占全区总人口的0.7%,因此盘龙区民族工作以城市民族工作为主。  相似文献   

18.
庆典与祝福     
亦然 《今日民族》2001,(1):17-20
一、在宁蒗,一对普米族青年的婚礼是我的第一次目击 我第一次参加少数民族的婚礼是20年前,在宁蒗。那场面那情景至今未能忘记。 那个普米族山村名字已经记不起来了,但我记得那条细细长长的往西走的山路,记得山路上不时有马帮过往的笃笃铃声,记得一路纷纷撒撒的雨雾雪沫,记得这位朋友一路上老塞给我的那瓶热辣辣的米酒。这一天,我们是在离这个村子不远的一个放羊人的窝棚里过的夜。我的朋友告诉我,一日之晨最被普米族人所看重,不仅新娘必须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走进新郎家,前去参加婚礼的客人也必须尽可能在早上赶到。普米人早已习…  相似文献   

19.
仡佬族是一个居住比较分散的民族,与汉、彝、苗、布依、壮等民族形成交错杂处的局面。历史上仡佬族曾是我国南方一个人口众多,分布较广的民族,有本民族共同语言,但由于历史原因,现只有分布在贵州中西部以及黔、滇、桂毗邻地区的散居仡佬族仍有少量保存母语,其余均已转用汉语。本文对近现代散居地区仡佬族的母语使用状况及其双语制和双语类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正丽江市地处云南省西北部,总面积2.06万平方公里,下辖四县一区,即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宁蒗彝族自治县、永胜县、华坪县和古城区。共有15个民族乡。目前,全市总人口约128万人,居住有26个民族,其中有汉族、彝族、纳西族、傈僳族、白族、普米族、傣族、苗族、藏族、壮族和回族等11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约77万人,占总人口60%。丽江市形成了一个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元文化交汇的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