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党史文汇>创刊号的读者,也是<党史文汇>2005年第1期的读者.可以说<党史文汇>陪伴我几乎度过了20个春秋.  相似文献   

2.
<党史文汇>编辑部为总结 20年正反两面办刊经验,从本期起开辟<〈党史文汇〉 20年>专栏,并邀我参与其中. <党史文汇>创刊于 1985年.此前,全国还没有一本公开出版发行的地方党史刊物. 1984年,我从山西青年杂志社调入中共山西省委党史研究室 (1994年 11月,省委党史研究室与山西省地方志办公室同时撤销,与当代山西研究所一起组建为山西省史志研究院 ).记得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格曾对我说:"调你来党史研究室,任务之一就是要筹办一本公开出版发行的地方党史刊物,更好地宣传党的历史."后经半年筹备,调入五名编辑人员,邀集省内名流共同策划,商定了办刊方案,并以<党史文汇>为刊名.  相似文献   

3.
郄智 《党史文汇》2005,(4):43-46
2005年是<党史文汇>创刊20周年,也是我辞去<党史文汇>主编职务的第4年和退休的第2年.值此之际,主编钟启元一再约我写点纪念文章,起初几次都被我婉言推辞了.我的想法是,我虽然主编<党史文汇>16年,有许多有意义的感受和体会可写,但大都写过并发表过了,剩下可以成文的东西实在不多了,况且,自己过去的办刊实践,是长是短,都表现在刊物的字里行间了,一看便知,何必再去说呢?要说,让别人去说岂不更好!我把这些想法都如实地跟钟启元讲了,但她并不赞成,并说:这期"<党史文汇>20年"这个专栏,至少给你空两个版面,你总不能让这两个版面开天窗吧!话说剑这里,我也不好再推辞了,但写什么的问题却让我颇费思考,思来想去,便拟定了这个题目.  相似文献   

4.
<党史文汇>从1990年第4期发表我的拙笔<陈毅主婚>起,15年来共发表我撰写的反映陈毅、项英等人战斗生涯的纪实文章约40万言.这些文章所以能够问世,是和<党史文汇>的领导、编辑们的慧眼、胆识、才华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5.
<党史文汇>创刊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之际.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今天,恰好又迎来了它20岁的生日.<党史文汇>是在普天同庆、举国欢腾的岁月里出生和长大的,我为它高兴,我为它祝贺!  相似文献   

6.
<党史文汇>从1990年第4期发表我的拙笔<陈毅主婚>起,15年来共发表我撰写的反映陈毅、项英等人战斗生涯的纪实文章约40万言.这些文章所以能够问世,是和<党史文汇>的领导、编辑们的慧眼、胆识、才华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7.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纪念<党史文汇>杂志创刊20周年,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展望未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我代表中共山西省委,向<党史文汇>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这份杂志的发展呕心沥血、做出巨大贡献的老领导、老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向20年来为<党史文汇>编辑出版工作做出贡献的所有同志致以亲切的问候!  相似文献   

8.
父亲1963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山西阳泉市委机关工作.自<党史文汇>创刊以来,父亲一直是它的忠实读者.1999年父亲退休后回到了安徽老家,并自费订阅了一本<党史文汇>杂志.一晃4年过去了,<党史文汇>已成了父亲晚年生活的寄托和伴侣.  相似文献   

9.
今天,日子如常.我收到了2004年第11期的<党史文汇>.说来有趣,我既不是该刊的骨干作者,也不是他们的评刊员,但在每月的固定时段里,总能收到编辑部从遥远的太原寄来的飘着墨香的<党史文汇>,掐指一算,这样的文化大餐我享用了足有三四年.  相似文献   

10.
党史文汇     
正可信可读可鉴可存全国优秀党史期刊连续17年山西省一级期刊秉承"可信、可读、可鉴、可存"的办刊方针,常设"百年史辨""伟人风采""一代风流""党员风范百例""大众论语"等优势栏目,突出体现"重大史实剖析研究、事件决策背景阐述、风流人物描绘写真、现实课题历史分析、珍贵史料拾遗补缺"等重点内容,《党史文汇》已经走过了29年。29年来,艰辛与汗水同在,传承与创新并举,荣耀与辉煌共存,《党史文汇》首开全国大众化党史期刊之先河,更夺全国优秀党史期刊之高标,连续17年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她  相似文献   

11.
由省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刘传增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共和国重大事件写真>一书,共编入文章60余篇,60万字,是从<党的文献>、<百年潮>、<党史研究资料>和<党史文汇>、<党史天地>、<党史博览>、<党史纵横>、<福建党史月刊>、<湖南党史月刊>、<党史纵览>等期刊上千万字中精选出来的,分为政治篇、经济篇、文化教育科技篇、军事篇、外交篇.各类文章既真实、生动,又简明、典型,作为一名社会科学工作者,我捧读之后,感触颇多,启发犹深.从史学角度看,本书具有如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丁毅 《党史文汇》2009,(1):34-35
2007年我在<党史文汇>第6期发表<毛泽东的半篇(渔家傲)因何而作>一文,此文对曾德林1958年披露的半篇<渔家傲>作了初步研究,认定这是毛泽东没有写完的<渔家傲·反第三次大'围剿'>.  相似文献   

13.
退休之后,我就开始阅读<党史纵横>,5年来,60期<党史纵横>的文章我都看过,有些文章还反复看了几遍,特别是"伟人风采"、"名人传略"、"往事珍闻"等栏目文章更是百看不厌.读<党史纵横>使我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4.
坚持党史宣传的真实性 雷蕾 <党史文汇>创刊25年来,始终把坚持党史宣传的性作为办刊的准则.在这方面,也曾有过深刻的教训.  相似文献   

15.
景源 《党史文汇》2004,(12):42-43
尊敬的<党史文汇>编辑部: 我是贵刊的一位读者,刊中不少文章使人深感受益.但读了贵刊今年第 6期登载的李君如先生<再学毛泽东>一文,心中却如堵块垒,因为该文对有些问题的论述不符合事实,有的部分对重要史实隐而不谈,这无论对研究党的历史还是思考现实都是不利的.在此,恳请贵刊允许我提出疑问.  相似文献   

16.
《党史文汇》2005,(5):28-28
1981年,中共山西省委党史研究室正式组建.党史文汇编辑部于1984年10月成立,属于省委党史研究室的一个内设处室.最初只有5位同志:主编郄智,编辑杨玉堂、李丁,美编史扬,通联吕敬东.在李格、杨小池、成占一三位主任的领导下,经过编辑部全体同志几个月的精心筹备,<党史文汇>创刊号于1985年4月20日成功面世.这本现在看来印制得略显粗糙的刊物,当时却是带着鲜活的生命力,开创了党史大众化宣传的一条新路,被认为是当之无愧的"开先河"之刊,受到全国广大读者的热情关注和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17.
《党史文汇》编辑部的同志们 :我们党支部坚持 10多年订阅贵刊 ,并将其作为党史宣传教材让党员和群众进行学习。党支部的同志们对《党史文汇》期期必读 ,而且每读一期都会感受到新意。贵刊去年以来增添了不少内容 ,信息量扩大了 ,这也是我们全体共产党员多年的愿望和要求。我们召开党员大会时经常在会上选读《党史文汇》的一些文章 ,尤其是“信息窗”和“黄土地”等栏目的文章 ,我们每次都全部读完 ,它们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很有参考价值。笔者周围的很多读者朋友们一致认为《党史文汇》杂志是栏目内容丰富、质量品位颇高的一流刊物 ,他们都…  相似文献   

18.
2013年3月,《党史文汇》出版整整300期。1996年7月《党史文汇》100期纪念,我写了《跨世纪的心愿》;2004年11月《党史文汇》200期纪念,我写了《不能停下追求的脚步》。没有想到,《党史文汇》300期纪念,似乎仍然需要我这个"老兵"来说点什么。这,或许就是历史的使命吧。历史使命之于《党史文汇》,应该包含三层含义:其一,作为以大众化宣传党史为己任的刊物,内容上必须体现党史的主旋律,决不能自毁根基;其二,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 我是《党史文汇》的一名老读者,基本上每期必读.在众多书报杂志中,《党史文汇》以它权威、翔实的史料深深吸引着我,在这里我想对贵刊提点建议:1、《党史文汇》应结合史料特别是建国以后的史料,多选登一些有关经济建设或其他大政方针出台的情况介绍,这样有助于人们了解建国后的党史,也对人们理解现行政策的可行性有帮助.2、《党史文汇》在介绍英雄人物事迹时应适当增加建国后涌现的模范人物事迹,我认为他们的事迹与今天的现实联系更紧密,也更有感召力,党史也才更生动、更完整.  相似文献   

20.
《党史文汇》编辑部的同志们: 我们党支部坚持10多年订阅贵刊,并将其作为党史宣传教材让党员和群众进行学习.党支部的同志们对《党史文汇》期期必读,而且每读一期都会感受到新意.贵刊去年以来增添了不少内容,信息量扩大了,这也是我们全体共产党员多年的愿望和要求.我们召开党员大会时经常在会上选读《党史文汇》的一些文章,尤其是"信息窗"和"黄土地"等栏目的文章,我们每次都全部读完,它们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很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