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3月29日《书刊报》上发表了一篇摘自《新闻汇报》的文史轶闻———《周恩来蓄须明志》(以下简称《明志》)。《明志》一文说: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时,曾气势汹汹地说:“我姓蒋的不消灭共产党,死不瞑目。”周恩来则义正辞严地回敬蒋介石:“革命不胜利,我誓不刮胡子。”直到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在周恩来与蒋介石谈判的那天早晨,他才把胡子剪掉,实现了十年前的誓言。众所周知,蒋介石于1927年4月12日,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后,就把屠刀高高举起杀向共产党人。周恩来更是他悬赏缉拿的“要犯之一。”周恩来这时蓄起了…  相似文献   

2.
1943年10月5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由毛泽东撰写的社论,透露了林彪到重庆与蒋介石会谈的消息.这件事的内幕,因为其影响甚小,所以至今知道的人也不多.蒋介石的本意,不是会见林彪,而是会见毛泽东.早在1938年12月6日,蒋介石在广西桂林约见周恩来时,就曾提出“约毛泽东会谈”.1942年8月14日,蒋介石在重庆再次约见周恩来,突然旧话重提.他说,国内问题要弄好,敌人不足惧,问题在国内,想在兰州转西安时,在西安同毛泽东谈谈问题.周恩来与蒋介石会见后,立即将会见情况和蒋要见毛之意电告毛泽东,并果断地建议“毛不 见蒋”.那么对蒋介石的邀请如何作答呢?周恩来提出了三种设想:第一,以林彪代毛泽东同蒋会面;第二,以朱德代毛泽东见  相似文献   

3.
茂林的血迹未干,蒋介石就盛邀毛泽东“赴宴”——出席国民参政会。周恩来挖苦道:国民党请客,被请者却是“奸党”,岂有此理!毛泽东则干脆说蒋介石是“大流氓”。 宋美龄设宴,蒋介石作陪,既有“夫人外交”,又是“餐桌谈判”。帷幕既然拉开,且看蒋介石怎样收场……  相似文献   

4.
“蒋介石怎么那么小气了。”南昌起义失败后,贺龙隐蔽起来,周恩来找到他,说:“贺老总,你的首级可值钱了,蒋介石悬赏10万大洋收买你的脑袋咧。”贺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说:我是在东北长大的.张学良说:“我知道,是老师张伯苓说的,我们是同师同年.西安事变前,周恩来曾与张学良作过一次会谈.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先介绍一下,张学良将军在当时是一位复杂人物.他在中原大战中支持蒋介石,改旗易帜,一度是蒋介石十分器重的人物.他为了追求强国措施,还曾与意大利法西斯独裁者墨索里尼的女婿交友很深,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也有一定交往.张学良的所作所为,期望的是国家统一、民族兴旺.但是随着日本关东军的炮声,蒋介石“绝对不可抵抗”命令的下达,他一步步认清了蒋介石的庐山真面目.尤其是张学良依照蒋介石的命令率军“围剿”陕北红军连连受挫后,蒋介石一直不同意他恢复被歼灭的编制,使他逐步弄清了蒋介石排除异己的阴谋;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历经千难万险而不渍散,仍能打败装备精良的东北军,这不能不使张学良的脑子里产生很多疑团,并心生敬佩之情,因此他急于要弄清楚中国共产党“抗日反蒋”的方针底细.  相似文献   

6.
1927年“四·一二”以后,周恩来从上海来到武汉,7月15日,汪精卫公开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在这白色恐怖中,周恩来立身何处呢?一天晚上,周恩来来到一座很幽静的花园别墅,别墅四周绿荫遮地,竹木繁盛.周恩来到了门前,向门卫通报了姓名.不一会,门开了,周恩来进了院里,没走几步,有两人迎面而来.周恩来一见,几步迎了上去,躬身施礼道:“二位夫人好.”原来.迎接周恩来的是孙中山夫人来庆龄,廖仲消夫人何香凝.这所别墅,是宋庆龄在武汉的寓所.两位夫人将周恩来迎至客厅.客厅中高悬着孙中山遗像,对面墙上是孙中山手迹:“世界潮流洁浩荡荡,顶之者昌,逆之者亡.”进了客厅,宋庆龄将周恩来引至书房.书房条案上摆着一轴字画,由于卷着,看不出画面内容.宾主落坐后,没等周恩来开口,宋庆龄取过一张报纸,说道:“恩来,报上最新消息看到了吧,昨晚何健带兵搜查鲍罗廷公馆,总政治部主任邓演达下落不明.”周恩来说:“二位夫人,自‘七·一五’后,武汉已是一片血雨腥风,大批共产党员倒在血泊之中.”宋庆龄愤慨地说:“汪精卫、蒋介石这些败类,把好端端的一场革命给糟踏了.孙先生多年的心血,让  相似文献   

7.
周恩来说:“我已经打电报给中央报告,做了初步检讨,请求处分。” 周恩来告诉熊向晖:毛主席讲过,你顶几个师。一下子撤走几个师,我下不了这个决心。 去美国前,熊向晖和谌筱华举行了盛大婚礼,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为他们证婚。 蒋介石的作战命令还没有下到军长,毛泽东就先看到了。  相似文献   

8.
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周恩来虽然已经离开我们22年了,但他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周恩来精神的基本内涵是: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周恩来对立场问题非常重视.在对敌斗争中,他有坚定的原则性.对待国民党的高压政策,他决不屈服.在民主革命时期,他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1927年“四·一二”事变的第二天,周恩来就和赵世炎等人在上海组织领导了20万工人大罢工,向国民党讨还血债,并给党中央写出了《迅速出师讨伐蒋介石》的意见书,要求为死难者报仇.1941年1月11日,“皖南事变”的消息传到重庆,周恩来立即向国民党代表张冲提出抗议.1月17日,当得知蒋介石签发命令,要取消新四军番号,审判军长叶挺时,他立即给何应钦打电话,斥责国民党的作法是“使‘亲者痛、仇者快’,你们做了日本人想做而做不到的事,你何应钦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晚上,国民党新闻检查官无理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张瑞芳家里,挂着一幅周恩来手书的“闻鸡起舞”立轴条幅。许多人说“闻鸡起舞”这四个字是周恩来专门为张瑞芳题的,也有人认为这四个字是周恩来为我国电影界设“金鸡奖”时题的。 其实,这些说法都不对。这四个字是周恩来为叶挺的大儿子叶正明所题。 1941年蒋介石发动“皖南事变”后,时任新四军军长的叶挺被抓,先后被关押在江西上绕、贵州息烽和湖北等地,经我党一再交涉,蒋介石都不肯放人。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举行和谈。和谈中,释放政治犯一直是共产党坚决坚持的一个要求。蒋介石表面上不好拒绝,但仍企图把叶挺和其三个孩子长期关押,就把  相似文献   

10.
王贞虎 《党课》2011,(14):90-92
从黄埔军校开始,周恩来就开始与蒋介石打交道,对蒋介石的为人既有理性分析,又有感性认识。抗日战争时期,他作为中共首席代表长驻重庆,和蒋介石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谋略战,可谓是“你有张良计,我有过云梯”,双方斗智斗勇,殚精竭虑。为尽可能维持合作抗日大局,周恩来使出各种办法以对付蒋介石。  相似文献   

11.
枫叶 《党史文苑》2010,(1):42-44
他曾是西北军战将,又成了蒋介石的救命恩人,却和周恩来保持着单线联系。蒋纬国说他是潜伏在蒋介石身边时间最长、最危险的“共谍”;朱德元帅却不止一次称他“有奇功,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2.
一、营救张学良是东总的三大任务之一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蒋介石囚禁。1937年3月下旬,周恩来去杭州与蒋介石谈判,谋求同国民党合作抗日。他在途经上海时,先后两次秘密前往八仙桥青年会馆,会见东北抗日联军代表李廷禄,周恩来说:蒋介石直到现在对抗战还是一拖再拖,想一直拖下去,“根据这一情况,你们现在的任务是尽快地把东北人  相似文献   

13.
1 抗战胜利后,“和平”的影子尚未闪现,紧张的气氛却随着日本的投降到来了.美国支持蒋介石“下山摘挑子”;签订了《中苏友好条约》,国民党在苏联那里有了合法政府的权利.不过,蒋介石要全盘接收日本之投降,也有一系列实际障碍.华南、华北仍被日本占领着;东北和中南,共产党人占领在铁路中间的地方.这一现实迫使蒋介石作出和平姿态,于8月14日致电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20日、23日,又发两电,催促毛泽东成行.20日,毛泽东收到斯大林电:“中国再不能打内战.要再打内战,就可能把民族引向灭亡.”22日,斯大林两次致电毛泽东:“世界要和平.尽管蒋介石想打内战,消灭你们,但是蒋介石再三邀请你去重庆协商国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味拒绝,国内国际各方面就不能理解了.如果打起内战,战争的责任由谁来承担?”毛泽东看罢之后,伸左手把自己的脑袋拍了两下,微笑着说:“哦,我明白了.”2 第二天,在枣园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去重庆谈判.在毛离开延安期间,由刘少奇  相似文献   

14.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迫使蒋介石停止“剿共”,实行联合抗日政策,奠定了国共两党重新合作的基础,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与发展.周恩来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推动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发生,使中共在沉寂多年后重新登上苏区以外的政治舞台.本文以西安事变的发生到“保蒋安全”阶段为节点,对多个主体在西安事变发生后的反应和周恩来在其中的斡旋调停作一梳理,并分析周恩来统一战线思想在西安风暴中心的实践特点.  相似文献   

15.
1936年“西案事变”后不久,蒋介石返回南京,即令胡宗南部大军开进西北,接替张学良,杨虎城部,封锁陕甘宁边区。1943年6月,周恩来与邓颖超,林彪率百余人乘汽车由重庆返回延安。途中,接到毛泽东电报:胡宗南部队有进攻边区迹象,嘱周恩来在西安与胡交涉。7月9日,周一行至西安。胡宗南指示部下以师礼相待,并规定:对周恩来一律称周先生,对邓颖超一律称周夫人;拒绝邀请林彪。席间,拟将周恩来灌醉。  相似文献   

16.
成立少共国际师,周恩来力荐萧华出任师政委 蒋介石在第四次“围剿”中央苏区失败后,又调兵遣将,积极部署第五次“围剿”。为了保卫革命根据地,进一步激发青少年参军参战的热情,发挥青少年在革命战争中的突出作用,经周恩来提议,总政治部向少共中央局提出成立“少共国际师”的建议。少共中央局于  相似文献   

17.
《党史天地》2007,(7):55-56
“西安事变”前后国共两党的一系列秘密接触,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西子湖畔,周恩来与蒋介石的一次秘密会谈。  相似文献   

18.
一生的谈判,周恩来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赢得了成功与未来;谈判的一生,周恩来又将对立双方的谈判演化为一门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艺术。富辩于理,以理服人。’‘事实”胜于“雄辩”,“以理”才能“服人”,在谈判中,周恩来“摆事实”实事求是而又层次分明,“讲道理”寓碑于理而又逻辑严谨,言与群自然成了“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力吉雄辩。当然,这并不是说只要“有理”、“讲理”、“讲透了理”,就可以“以理服人”了。“以理服(’只是周恩来的谈判作风,并不是他在每一次谈判中都能达到的谈判结果.眼蒋介石还有中印边境…  相似文献   

19.
1937年,卢沟桥事变以后,为了促成国共联合抗日和表示我党坚决抗战的决心,中共中央和红军代表周恩来、朱德、叶剑英飞赴南京参加国防会议,与国民党进行谈判。周恩来此次南京之行,除了参加蒋介石召开的国防会议,进行谈判之外,还肩负着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营救被国民党政府关押的“政治犯”。 在与国民党政府进行关于“释放政治犯”问题的谈判中,面对蒋介石屡次采取拖延的办法,周恩来对产党的好几个人要来这里。大家得知后喜出望外,但也半信半疑。 没过多久,周恩来、叶剑英等真的来了,首都“反省院”廖院长陪同周、叶进行参观。周恩来翻看了花名册后,当即要保释夏之栩、王根英、熊天荆3名同志。 夏之栩是赵世炎的爱人,同时也是叶剑英在苏联莫斯科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期间的同学。作为战友和前辈,叶剑英对夏之栩很关心,并教会她很多知识。1931年,夏之栩从苏联回国后,被党中央分配到  相似文献   

20.
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为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东北军将领张学良和西北军将领杨虎城冒死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事后,张学良不顾个人安危,以至诚和无私,陪送蒋介石回南京。不料,蒋介石回到南京后翻脸不认人,把张学良囚禁起来。1937年1月4日,蒋介石颁布了对张学良的“特赦”、交军事委员会“严加管束”的命令。就这样,这位被周恩来称赞为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