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北战场是解放战争时期全国6大战场之一,东北解放战争是全国解放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研究方便,本文对近10年来史学界对东北解放战争史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小卡片     
知识窗"党外人士"的称谓是怎么来的"党外人士"这一称谓,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来的。1940年3月6日,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对党内指示《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中,首次使用"党外人士"的称谓。抗日战争时期,除使用党外人士"的称谓,还使用"民主人士""爱国人士"和"爱国民主人士"等称谓。到解放战争时期,更多使用的是"民主人士"的称谓。1951年6月16日,中央统战部在答复西北局统战部关于"民主人士"的定义问题时.  相似文献   

3.
简讯三则     
《湘潮》1984,(10)
郴州地委召开“解放战争时期湘南地下党史、游击武装斗争史”座谈会今年六月十二日至十七日,郴州地委召开了“解放战争时期湘南地方党史、游击武装斗争史”座谈会。应邀参加会议的有原五岭地委、湘南工委、“湘  相似文献   

4.
解放战争时期是毛泽东民族理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审时度势,有效、科学地处理和应对国内民族问题,并完善发展了毛泽东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这些理论和政策丰富了马克思民族理论宝库,也实现了马克思民族理论的中国化。本文以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民族理论与实践为切入点,运用文献研究法,对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民族理论政策进行分析归纳,并对这一时期民族理论的规律性和有效性进行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课题之一,但研究较多集中在对党的政策和农民平均主义局限性的分析上,对农村政权的作用和影响注意不够。土地改革是在何种政权结构之下展开的?土地改革进程与农村政权的演变趋势及其相互关系如何?农村政权与决策控制的关系如何?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一解放战争时期华北解放区的土地改革,首先开始于老解放区和半老解放区,其发端  相似文献   

6.
“中共党史研究前沿和热点问题座谈会”发言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为推动中共党史研究的深入发展,1998年6月9日,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和中共党史研究杂志社共同召开了"中共党史研究前沿和热点问题座谈会"。在北京的一些学者、专家应邀到会,并作了发言。以下是座谈会发言摘要。盖军(中共中央党校教授):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现在已有77年的历史,其中每一阶段都有前沿和热点问题。诸如,大革命时期的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的关系问题,我党对民族资产阶级和在工人运动中的"左"倾错误问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苏维埃运动中的"左"倾错误问题,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经济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  相似文献   

7.
《中共党史研究》1990年第3期刊登李敦送、江羽翔的文章《解放战争时期存在第三条战线吗?》(以下简称《李文》),与《中共党史研究》1989年第4期笔者的《论解放战争的第三条战线》(以下简称《战线》)商榷。《李文》认为解放战争时期不存在第三条战线,笔者对此特作如下回答。一、笔者感到《李文》在否定第三条战线的理论基础时,对有些问题理解得不够全面。第一,《李文》认为“高树勋运动”“是一种分化、瓦解国民党军队的政治宣传运动和政  相似文献   

8.
解放战争时期,为了建立东北根据地,党中央曾先后派遣七届中央委员会44名中央委员中的10名,33名候补中央委员中的11名来东北和内蒙古参加领导解放战争,这21名东北局委员是: 陈云 1905年生,上海青浦人。中共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1945年9月18日到沈阳。曾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北满分局书记,东北局副书记、南满分局书记。东北财经委员  相似文献   

9.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南方蒋管区有两大游击区,即江南游击区和华南游击区。它们不仅起了破坏敌人后方,配合我军正面战场作战的作用,而且还是人民解放军向全国大进军的战略基地之一,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长期以来,在研究和编写解放战争时期党史中,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蒋管区的游击战争很少注意。本文仅就江南游击区在全国解放战争中的战略地位与作用作一探讨,恳请党史学界同仁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0.
张皓 《党的文献》2002,(5):87-91
多年来 ,学术界在解放战争起讫时期划分问题上虽然有三年、四年和五年等多种说法 ,但习以为然 ,一般无争论 ;虽然个别学者根据一些标志提出一些看法 ,但同此情况并不矛盾。之所以如此 ,是由于当时中国共产党从不同角度有多种划分 ,既有三年时期 ,又有四年时期和五年时期。不过 ,作为一历史时期的解放战争 ,其起讫时间应该为抗战结束到新中国成立。  相似文献   

11.
简讯十则     
《湘潮》1986,(2)
中共长沙市委党史办,为了搞清解放战争时期长沙县、长沙市党组织发展的状况,于一九八五年十二月二十日在蓉园宾馆召开  相似文献   

12.
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红军时期、全面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高级将领,抗日名将、中国人民炮兵的主要奠基人朱瑞,1905年9月出生于江苏宿迁县,是解放战争时期身在前线壮烈牺牲的我军最高级别的军事将领。坚持国共合作,积极从事建立巩固华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此前担任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红二方面军政治部主任的朱瑞,由于在和彭德怀对东北军进行统战工作取得显著成绩,被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任命为中共北方局  相似文献   

13.
陈风楼 《唯实》2004,(2):75-78
我党历史上因为干部准备不足曾经出现了三次"干部恐慌"现象第一次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第二次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第三次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要防止和解决干部队伍青黄不接,必须有正确的干部路线和政策;必须从制度上解决好干部队伍的新陈代谢问题;对干部的培养使用必须解放思想,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必须把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努力避免运动式的做法.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原陕西省军区副司令员胡兴茂同志(现已离休),应中共宁德县委的邀请,从西安来宁参加三都岛解放战役党史座谈会。解放战争时期,胡兴茂同志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7兵团21军63师189团团长。1949年8月13日,亲自指  相似文献   

15.
东安地区在解放战争时期归台江省辖,日伪时期曾称东安省.东安地区包括鸡宁(现鸡西市)、密山(现密山市知一镇)、虎林、宝清、饶河和东安市(现密山市密山镇),共辖五县一市.解放战争时期的东安根据地是东北根据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为我党我军所重视。中共中央在1945年间月用日就曾明确指示东北局要“注意东北长期永久根据地之建立.即在通化、延吉、宁安、东宁、密山、穆桂等地区,必须派必要的老部队和干部去开辟工作,建立后方,建立工业,组织与训5练军队,开办学校,以便能源源供给前线,如汉高祖之汉中”.①其中的密山…  相似文献   

16.
<正>20世纪80年代最初的几年里,陈云在党史问题上发表了一系列精辟见解。《辽沈决战》正式出版前的1983年8月9日,陈云在一次谈话中主要围绕三个方面,集中表达了自己对编写该书的意见:怎样看待林彪在东北解放战争中的作用;怎样评价苏联在东北解放战争中的作用;怎样分析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局内部在工作方针上的意见分歧。该谈话的主要内容后经编辑、加工,整理成《对编写〈辽沈决战〉一书的意见》,作为党和国家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17.
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决战时期.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发动和领导了以人民解放军痛击蒋介石反动军队的武装斗争的第一条战线和以学生运动为主体的国民党统治区爱国民主运动,即第二战线.本文仅就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学生运动的领导问题作以探讨.解放战争时期,党在学生中做了大量工作,形成了一套组织严密,战斗力强的领导体系,为学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中共中央首先设立城市工作部.1946年底,城工部重新改组,由周恩来同志兼任部长。各中央局、中央分局也没有城工部,如晋察冀…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80年代中共党史研究取得长足进展的基础上,上海党史工作者更加注重党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在纵的方面加强了对各个历史专题,如五四运动与建党、第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有关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便将建立人民共和国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经过28年的艰辛探索,党终于在1949年10月1日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党关于人民共和国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过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即党的创立及大革命时期,人民共和国理论初步萌芽;第二阶段,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人民共和国理论形成和初步实践;第三阶段,即抗日战争时期,人民共和国理论成熟及其伟大实践;第四阶段,即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共和国理论进一步发展及至向实践的成功转变。认真总结这一段平凡的历史,我们还可以从中吸取到深刻的启示,即必须强化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加强党对政权的正确领导、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必须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20.
今年7月,是中共崇安县委成立80周年.80年来,武夷山地方党组织从诞生到发展,经历了大革命后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其发展变化大致分以下五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