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力 《求贤》2011,(11):48-48
作为小学班主任.要把爱洒播在每一个点滴之处.教育培养天真、活泼、可爱而又自我表现欲极强的学生。贯穿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将爱进行到底,体现出以“关心、理解、尊重、信任”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情感因素.用爱去感化心灵.用心来自塑品格,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努力学习,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奋斗.做一个心理健康、学习优秀、有独特个性的小学生。  相似文献   

2.
陶晓颖 《学习月刊》2010,(22):79-80
长期以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由于脱离学生的成长状况,忽视对学生人文精神教育的培养,使得很多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表现出明显的不喜欢、不认同.少数学生甚至有不接受和反感的情绪。然而,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需要有正确的是非观念引导高职学生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帮助其抵御不良风气。  相似文献   

3.
漫长的学生时代.总会有一些与老师有关的体验和经历留在学生的记忆里。抹不掉挥不去,老师们每次谈起时也是感慨万千。如何处理对学生严与爱的关系,是老师与学生相处中经常会碰到的问题。而严与爱表面上又是互相矛盾的,严格管理似乎就不能体现爱,要爱就不能严。以致于有时为了“严”字,有的老师在孩子面前总是不苟言笑.当学生犯错时,大动干戈。于是在不经意间。师生关系的空间布满乌云.学生的心间留下阴影,师生间的距离也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4.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上,每个人都需要爱。教育与爱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我们的教育活动中,使学生学会爱,是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教育的重要使命。长期以来,应城市实验小学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并以爱的教育为突破点,不断深化德育内涵,升华学生道德情感,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老师的爱不同于其它的爱,它来源于对教育事业的高度责任心。爱学生是教育学生、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前提。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爱,需要周围人的尊重和赏识。几年来,我对学生倾注了全心全意的爱,赢得了学生对我的尊重和爱戴,也得到了学校、家长的好评。 一、表达自己对学生的爱  相似文献   

6.
曹晓晴 《学习导报》2008,(10):40-40
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有时需要“小道具”。金鱼和鱼缸也可以作为道具.它能够牵引出学生们“爱的基因”,唤起对生命的怜悯与珍重。培养他们的细心和爱心。引导他们从最细微的动作.最平常的作为及每一次的小事、小活动做起。德育不是注重形式的教育,它是灵活机动的.对学生来说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可能是一次心灵上的触动。  相似文献   

7.
曾晓晴 《新湘评论》2008,(10):40-40
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有时需要“小道具”。金鱼和鱼缸也可以作为道具.它能够牵引出学生们“爱的基因”,唤起对生命的怜悯与珍重。培养他们的细心和爱心。引导他们从最细微的动作.最平常的作为及每一次的小事、小活动做起。德育不是注重形式的教育,它是灵活机动的.对学生来说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可能是一次心灵上的触动。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个有感情的人.要知道世界需要感动、人要学会感恩,那么,作为老师和学生也需要感动和感恩。只有让学生在爱的氛围下受教育,他们才能“亲其师,信其道”。  相似文献   

9.
烧窑要掌握好火候,炼铁要掌握好火候.炒菜要掌握好火候,学生工作是一项很细致的工作.班主任在开展工作时,也应把握好对待学生的“火候”。●爱生的火候对学生充满爱心是培养和教育学生的前提。教育是充满感情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相似文献   

10.
“师爱”是帮助学生进步与发展的一股强劲的力量,是发自教师内心的.尊重、信任、关爱学生的美好情感。当学生感悟到“师爱”之后,便会激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增强学习与发展的动力。教师怎样去爱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呢?笔者的体会是,当好父母和朋友角色,向孩子们播洒“三爱”。  相似文献   

11.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我国自古就有“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的说法。我校把实施孝敬教育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切入口.以“小”见“大”,引导学生从爱父母、爱老人的情感扩展到爱同学、爱他人的思想,进而使之升华为爱集体、爱祖国的品质。  相似文献   

12.
爱学生是和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连在一起的,教育的前提是尊重。人皆有自尊心,处在成长期的学生的自尊心更是敏感与脆弱,更需要老师的悉心呵护。在此前提下,学生才会在一种健康、自由、愉悦的环境中接受教育。  相似文献   

13.
最近。“记者无疆界组织”频频现身于西方媒体,几乎在每篇有关北京奥运的报道中.都能看到他们四处叫嚣的身影。其实,在欧洲,很多人对这个打着捍卫新闻自由旗号的组织颇为反感.认为他们是一群爱作秀、受大财团控制的机会主义者.  相似文献   

14.
什么样的教师才算得上好教师呢?我认为首先要有爱心:爱孩子、爱事业,并且人格健全,富有魅力。教师应出于爱来工作,而不仅仅是把教育当成一个职业或是一种谋生手段。实践证明,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教育有着特殊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满腔热情,有利于形成富于感情的教学环境,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行为。特校教师对聋童的教育更需要倾注爱心,以情动情,有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5.
邓旭 《新湘评论》2009,(4):37-37
“主题班会”是德育的主阵地之一。在郴州市北湖区.学校把“主题班会”搬进了社区.老师讲换成了学生讲.老师点评变成了家长和社区居民点评。在郴州市五中高203班与同新社区举办的“构建和美家庭——从感恩父母开始”的主题班会上,短短的一下午被学生编为“爱的回顾篇”、“爱的激情篇”、“爱的回报篇”三个篇章。围绕《邝丹的故事》、《年轻的母亲舍身救儿》、  相似文献   

16.
邓旭 《学习导报》2009,(4):37-37
“主题班会”是德育的主阵地之一。在郴州市北湖区.学校把“主题班会”搬进了社区.老师讲换成了学生讲.老师点评变成了家长和社区居民点评。在郴州市五中高203班与同新社区举办的“构建和美家庭——从感恩父母开始”的主题班会上,短短的一下午被学生编为“爱的回顾篇”、“爱的激情篇”、“爱的回报篇”三个篇章。围绕《邝丹的故事》、《年轻的母亲舍身救儿》、  相似文献   

17.
加。首先是对学生加注爱心,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教师每天接触的是一个个鲜活无邪的心灵,因此要用爱心去无私奉献。教师要教育学生爱生活、爱人生、爱真善美,自己更要以崇高的爱去教书育人,通过春雨润物般地感化濡染,使学生的心田得到及时灌溉。教师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容得下千姿百态的学子,有博大深蕴的爱生情愫,  相似文献   

18.
生命铸丰碑     
杨东付校长就这样走了.走得这样匆忙.他才41岁啊.正是如日中天的黄金时期.他带着对师生无比的牵挂,带着对事业强烈的热爱,带着对人生无限的眷恋,因突发脑溢血,倒在了他奋斗了22年的讲台上。“为祖国为人民茹苦含辛半世功劳培后代.爱学生爱教育鞠躬尽瘁满门桃李写千秋”,这副挽联写尽他敬业的一生,奉献的一生,自律的一生。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为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指明了方向。为了帮助全校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善恶、美丑观念,武汉市吴家山第四小学对照“八个为荣、八个为耻”的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以“爱与责任”为主题,以“孝心、爱心、诚心”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活动。学校认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学生的爱与责任是一个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两者互为渗透,培养学生的爱与责任,就是教育学生如何爱周围的人和事,让学生在感受父母、老师、同学对自己的爱的同时学会付出爱;懂得作为人子,自己有替父母分忧,营造家庭和睦氛围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每班都有一些不爱举手发言、说话声音微弱、羞怯沉闷的学生。这些羞怯的学生常常自我封闭在狭小的空间内.将自己陷于焦虑与疏远的围城中.不仅会失去无数美好的机会,而且也不利于他们的人际关系和人格的和谐发展。因此,“羞怯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