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国年间,李济赴山西考古,对于近代中国人类学的发展具有开创意义。李济民族考古的价值可谓严复之后、费孝通之前人类学在中国的时代象征。其成果标志是以人体数据和出土遗存为基础、从中国文明的立场出发,催生出一整套与以往汉语经典截然不同的表述话语。正是在这套新式话语的支持推动下,人类学开启并领导了对古今"中国"的整体重写,并通过这些重写持续地形塑着有关"中国"的重新认知和追忆。  相似文献   

2.
身体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范式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身体"视域的引入,有助于推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有效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文化形塑以及"神授传承"等关键议题的深入讨论,同时也能反思当前"传承人"保护的紧迫问题。中国本土传统中文化的形塑与传承,与"身"、"体"、"践"、"行"、"习"等一系列"身体"命题密切关联。因此,可将"身体"视为一种方法来呼吁遗产研究的范式转型,从而探讨在西方遗产话语之外理解何为"传承"的另一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目前,学界主要从重大人生转折事件或社会制度这两个方面来探讨形塑青年生命历程形态的机制。而本文试图提出"父辈嵌染"概念,旨在论述父辈这一世代要素是推动当代中国青年生命历程进程的重要且独特的形塑力量,并从检视当代中国人生命历程青年阶段的形态、考察父辈与青年生命历程形态的构成之间的关系、探讨父辈与青年两个世代生命历程间的张力这三个方面铺陈论证的过程。从父辈嵌染概念来看,在中国独特的世代文化土壤及社会急速转型的背景下,青年阶段的教育、工作、婚姻、生育等人生进程都离不开父辈的形塑。父辈对青年生命历程的形塑,既可以是一种融合性的嵌入式支援,也可以是与青年主体的意志有所捍格的介入干预。  相似文献   

4.
在深入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形塑中国国家新形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中国式现代化概念的提出为形塑国家新形象提供了新的话语和契机。我们可以借鉴最新国家形象塑造理论框架来分析中国式现代化与国家形象的共生与互动:全面准确自我认知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客观评价西方现代化的贡献与局限;辨别厘清世界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肯定与质疑;强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自我形塑的话语阐释;在“自我”与“他者”双向互构中最终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正面形象塑造。  相似文献   

5.
杜丹 《青年探索》2016,(3):22-30
网络表情是新媒介技术催生出来的社会化沟通语言中介,运用新媒介技术,"表情党"实现了主体真正"在场"的欲望;中国年轻的网络用户组成了虚拟空间中最富创造力和颠覆性的"书写"者,他们通过"网络表情"符号的创造性实践重塑主体身份,瓦解现实的角色规约,并建构了一种新型、动态和理想化的身份区隔。"表情党"围绕"表情"展开的自我更新、维护与互动交流,不仅激励年轻人进行理想自我的形塑,建构起基于"共情"的"助益性人际关系",还帮助他们轻松地对抗不良的心理焦虑,开展集体的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系统性腐败已经成为反腐斗争重点攻坚的领域。从国家治理逻辑的视角加以观察,由创新驱动下的发展模式所形塑的经济逻辑、基于廉政导向下的纵向控制而凸显的政治逻辑以及法治难题下策略行为所引致的法制逻辑共同造成了地方政府创新与法治之间在现实中的张力。对"创新-法治"张力的认识有改革先行论、技术修正论和法律引领论三种视角,但三种视角均根植于中国快速变革的大环境。进一步地,"创新-法治"张力在两个维度上以对峙的形式展开:在积极的层面上带来了"高经济增长"的现象,而在消极的层面导致了"高廉政风险"的困境。以权力结构和权力过程入手,推进纵向府际关系的法治化,增强社会力量在公共治理中的参与作用,有助于破除"双高"并存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7.
清末梁启超通过办报著书等趋新宣传活动,重新形塑了近代中国的阅读文化,为一众读者提供了可供选择吸收使用的大量新式思想资源。他虽然一度倾向革命,但最终仍归于坚持保皇和立宪一途,不过其文字宣传所起的作用却被视为"亡国之媒",助推了近代中国革命浪潮与舍旧谋新崇拜的勃兴。为此,康有为、严复、梁启超等人都对清末民初这段历史及其间梁启超所起的作用进行了检讨和反思,并从不同角度反省了当时新学译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造成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8.
《小康》2020,(7)
正"身虽西行,心犹东注。"短短半年,左宗棠完成了外国技术与人才的直接引进,搭建了完善的管理架构和经费保障,选择了优秀的主政人选并赋予其相对独立的权力,这也是当时历史条件下,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上的创举。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民生凋敝,国土沦丧,权益日衰。有识之士,  相似文献   

9.
<正>一、引言:如何看待国家形象的多维层次国家形象作为"自塑"与"他塑"的结合体,是国内与国际公众对于该国的整体印象与综合评价,其中包含理性评价与感性态度,是国内形象与国际形象的结合体。国家形象可以分为"客体形象""媒介形象""认知形象"和"认同形象"四个层次。"客体形象"是一个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物质与精神方面的客观存在,是镜像真实的现实基础。"媒介形  相似文献   

10.
王永进 《长江论坛》2005,(5):51-53,57
清末"制洋器"在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其历史进步性主要表现为在制洋器的过程中,清政府建立起一大批军事工厂,生产了大量的近代枪炮与战舰,加强了大清国的防御体系与抵抗侵略的能力.同时,引进与传播了近代西方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