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行政执法习惯的角度来看,越是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定就越具有适用的优先性,新颁布的《公安部关于修改〈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的决定》就偏重于较为具体、可操作性强的行政执法实施规定,尤其是新增"快速办理"的性质定位和适用范围,符合当前基层公安工作的实际需要,将会对公安机关行政执法办案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在对"快速办理"相关条款的适用过程中,亟须解决好简化取证形式所面临的诉讼风险以及未明确简化审核审批内容等问题,才能更好地达到快速办理机制设立的目的,从而进一步规范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的程序,切实提高办案质量与执法水平。  相似文献   

2.
公安部在2018年对《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第七章"调查取证"为各章修改内容最多者。相对于法律适用,事实认定在案件办理中的任务更重,由此见,调查取证始终是公安行政执法程序中的核心程序。新的《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既对调查取证的一般制度作了修改,也对受案制度进行了改革,又对询问、检查、鉴定、证据保全等具体调查取证制度进行完善,更对调查取证中办案协作予以规范。第七章相关内容的修改,无疑旨在使公安机关能更加有效地进行调查取证、提升执法办案效率,提供"良法"的制度资源。各地公安机关应当从严格、公正、文明、理性执法的高度,正确理解和把握《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第七章2018年修改内容的意旨,以便更好地履职尽责、服务人民。  相似文献   

3.
在治安管理处罚程序上,《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与《治安管理处罚法》存在一些不一致甚至是相冲突的地方,如回避、送达、简易程序、调查和暂缓执行拘留等。在执法实践中,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应当遵循后者的有关规定。同时公安部应尽快对前者加以修订。  相似文献   

4.
行政案件的快速办理对于基层民警提高办案效率,节约办案资源,提升群众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在全国公安机关积极推动行政案件快速办理,提高警务工作效率的号召下,Y市公安局积极探索,运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研发推广了行政案件快速办理的"速裁APP"软件,为使用行政简易程序快速办理案件提供了现实范本。快速办理在适用范围、处罚种类、程序实施方面都有严格限制,这也是在实践中应用较少的原因。构建行政案件快速办理制度,应该注重研究其适用的条件、对当事人权利的保障、救济制度等问题,维护好公民利益,也使公安工作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5.
公安机关依法扣押与治安行政案件有关、需要作为证据的财物,是治安行政案件调查常用的一种证据保全行政强制措施。当前,治安行政案件扣押主要存在着扣押主体不合法、扣押对象不合规、扣押程序欠规范等问题。治安行政案件扣押程序主要包括扣押财物实施前的报告和批准,实施中的提取和法律文书制作,实施后的移交、保管和解除。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要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和质量,严格依法进行扣押,杜绝违法扣押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6.
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进一步规范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在总结执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公安部对2003年制定颁布的《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进行了修改、完善。修订后的《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已于2006年8月28日以公安部88号令颁布施行。《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对维护法制的统一,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保障公安机关依法履行职责.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治安行政案件辨认是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办理治安行政案件常用的一种调查取证方法。当前,治安行政案件辨认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主观上证据意识不够强、客观上辨认条件有限、程序上辨认规则难以落实、辨认笔录记录的内容不科学。治安行政案件辨认程序主要应当做好辨认准备、辨认实施、辨认笔录、辨认结果审查等四个方面的工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要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和质量,严格依法进行辨认,杜绝违法辨认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8.
为了查明治安行政案件事实,发现和收集有关证据,公安机关对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可以进行检查。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应当按照合法、及时、细致、全面和客观的原则,严格依法进行治安行政案件检查,杜绝违反法律规定进行检查、侵犯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9.
《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施行以来,公安机关在办理治安案件中存在鱼龙混杂、画蛇添足、张冠李戴、因循守旧、玩忽职守和虎头蛇尾等问题。要进行"矫治",就必须加强学习,端正态度,更新观念,强化指导并细化制度。  相似文献   

10.
《治安管理处罚法》对警察进行行政检查作了具体的规定,修改后的《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对该问题作了进一步的规定。两者对此问题的规定既有一脉相承之处,又有不相一致之处。对此,应当首先理顺立法,并对执法中遇到的法律理解与把握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为规范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公安部先后制定了两部《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二部《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对第一部《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进行了多方面的修改与补充,主要表现在管辖、送达、简易程序、调查取证、治安管理处罚的适用与决定、治安调解、涉案财物处理、执行等方面。公安行政执法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只有认真领会、贯彻这些修改与补充,才能保障执法工作的合法性,进而促进公安行政执法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公正和效率是《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的两根红线,贯穿于《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的始末。其中关于听证程序的规定,可谓是迄今为止比较全面、具体和详细的行政听证程序方面的立法.并充分展示了程序的工具主义和本位主义,但依然存在若干需要完善之处。为此,应科学界定听证的范围,要确立案卷排他原则,此外,还应健全听证主持人制度,确保听证主持人在薪金、权限、人事方面的相对独立性。  相似文献   

13.
构建程序公正的法律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无论是法学理论界,还是立法机关和执法机关,对执法程序的研究和重视,呈现出前所未有之势。以围绕《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行政程序法》起草工作的抓紧进行,《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的颁布与实施,以及《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的贯彻执行,表明了执  相似文献   

14.
听证制度是行政程序法基本制度的核心,《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虽然对公安行政听证程序作出了进一步的规定,但存在公安行政听证程序的法律定位不明确、没有将行政拘留纳入适用范围、告知程序缺失、主持人的确定不科学等问题,以致于在公安行政管理中听证程序仍有被弱化甚至忽略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从南宁市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群众对公安工作的要求与期盼,以及公安机关自身建设等方面来看,建立公安机关快速响应机制十分必要。根据国外警务快速响应模式的经验,结合南宁公安机关快速响应方面存在的问题,应从资源整合、技术革新、警务站建设、情报信息引领警务和运用民间保安力量等多个层面构建南宁市公安机关快速响应机制。  相似文献   

16.
刑事速裁程序试行已近两年,在侦查阶段由于制度粗略、警力不足等原因,存在试行积极性不足的问题,公安机关各试行单位对速裁程序启动时间、侦查办案期限、办案力量、取证规则及证明标准等具体问题存在不一致的认识和做法。总结侦查实务部门观点及经验,建议速裁程序可以在侦查过程中启动,也可以在侦查终结时建议检察院适用;因地制宜地决定案件的具体侦查工作是否由相对固定人员办理,并在法制或案审部门设立速裁案件的专职阅卷人员;侦查期限以一个月为宜;制定《速裁案件证据收集指引》,明确取证要求和证明标准;建全办案协作平台、网络办公系统,合理简化办案环节。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与《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都明文规定,公安机关对因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所引发的民间纠纷可以调解处理,调解达成协议并履行的不再予以治安处罚。这显然背离现代法治国家职能分工与权力边界的要求,也不符合我国现行民间纠纷解决机制与公安机关现有警力配置现状,公安机关治安调解的职能应当逐步弱化,直至完全取消。  相似文献   

18.
试论现行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的重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在司法实践中已经暴露出了许多问题 ,本文在分析该体制的缺陷后 ,介绍了国外的有关立法经验 ,并提出了重构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9.
公安机关与一般的行政机关不同,它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它享有行政管理权;另一方面,它又享有刑事侦查权。因此,公安机关办理的案件在性质上也分为两类,即行政案件和刑事案件。在实践中,公安机关在办案时常常出现一些错误,其中程序上的错误尤为突出。本文从行政程序和刑事程序两个方面对办案中的常见错误进行了总结并作出相应的评析,以引起办案人员的注意,进一步提高执法质量。  相似文献   

20.
公安机关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主力军。本文概括了近年来公安机关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经验 ,分析了公安机关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进一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