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学刊物是法学发展的一个平台。为助推法学发展,法学刊物应具有宽容情怀,其切实体现是宽容来稿作者的身份、宽容学术的"片面深刻"和宽容来稿文风的"民主自由"。在对学术"片面深刻"的宽容中,法学刊物应运行针对审稿意见的"答辩制"。法学刊物的宽容性,其实质是对法学发展的一种责任性,它将为法学发展提供更大的学术空间。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古代,国家对外国人的治安管理主要包括:对外国人居住地管理采取宽容、优待、务实的特殊政策——设立外籍商人集中居住区域,严格管理涉外出租房屋;对外国宗教管理在宽容与打击两种基本立场之间寻求平衡——强化宗教事务管理机构、严格管理外国传教士群体;对外国人的出入境管理着眼维护国防安全和政治稳定——建立严格的边防勘验制度、严格管理外国入境船只。  相似文献   

3.
"两院两部"将社区矫正的任务规定为刑罚执行、教育改造、帮助与服务.社区矫正是现代刑罚对犯罪的宽容,是社会公众对犯罪人的宽容.因此,社区矫正是"社区制裁",而不是单纯的"社区刑罚".社区矫正的基本任务应包括:执行刑罚、监督管理、矫正教育、危机干预、社会救助和恢复秩序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宽容是什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考察宽容概念的历史演进、现代宽容的特点、宽容的成本和界限以及宽容与法理学的关系,为宽容问题的法理化提供经验和思想基础。作者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宽容是自由和人权的前提或必要条件,宽容的法理对宪法、民商法乃至刑法等法律的变革和解释都具有一定的和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公正价值强调让人们享有更多的自由、平等、民主、宽容,推动"自觉—自主"理性人格的建构,充分发展人的权利和义务。国内外学者们认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公正价值主要通过自由、平等、民主和宽容等维度来体现,指出国家治理现代化能够规范治理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促使多元治理主体对自身所拥有的权利和所负有的义务达成澄明。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问题,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自爱和尊重、沟通和理解、负责和宽容等方面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7.
庄子的和谐观主要包括追求"天和"的平等精神、追求"人和"的人格独立精神以及追求"心和"的宽容精神等,这对当代社会的和谐发展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元稹与白居易并称"元白",在判文写作上也相类,但学界对元稹的判文及其蕴含的法律思想缺乏系统的梳理。本文取元稹传世判文18篇,厘清其内容,提炼其主旨。元稹青年时代的法律思想包括:法有明文规定时严格执法,法无规定时对文化发展和个人生活领域较为宽容;重视罪过形式;重视农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等。元稹判文的特征包括:理论基础不限于儒家思想;判题设定更多体现政策主张;文风平实和注重说理。  相似文献   

9.
个体化,随意化是"独狼"恐怖主义的典型特征,"边缘人群"的价值迷失是"独狼"恐怖主义滋生土壤,基于工具理性的美式反恐战略失去了道德的正当性,平等、包容、宽容、共生是恐怖主义的解毒剂。  相似文献   

10.
话说宽容     
宽容是个人修养的一种美德。宽容是人在气度上的外在表现。有宽容之心成就事业的典故。宽容是和谐社会的需要。国家要发展要繁荣要富强,就要讲究科学的宽容政令,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使人才尽到义务和责任。个人能宽容他人会利己利国。  相似文献   

11.
从严刑峻法到人性、人道、人权思想,刑法的进步体现出国家在制定和运用刑法中的一种宽容态度。从宽容的角度,从人性、人道、人权思想出发,如果人人都以一颗宽容的心看待刑法中的问题,在刑事政策中体现宽容思想,那么,刑法将达到一个至高的境界。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古代宗教管理的先进经验对于指导我国当代宗教管理工作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北魏、唐、元、明等朝代的宗教政策、宗教管理体制、宗教法律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要做好新形势下的宗教管理工作,应当在确保推行适度宽容的宗教政策、建设完备的宗教法律体系并严格依法治理的前提下,推动宗教问题的多元共治,充分发挥宗教正面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3.
在理论上,宽容与和谐具有高度亲和性,二者有共同的哲学前提、核心内容、社会背景、制度保障;尽管二者存在差异,但在逻辑理路上,宽容应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实践也可明证宽容是社会和谐的基石。若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打牢宽容这块基石。宽容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人性、人权得到尊重,促进政治和谐;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理性是协商民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宽容是协商民主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妥协是协商民主成功实现的根本保障。本文简要介绍了理性、宽容、妥协的本质内涵和功能价值,并从主客体两方面分析了宽容的运行规则,阐述了达成妥协的制度原则。  相似文献   

15.
现代民主与宽容有着内在的价值关联,民主政体的巩固也需要宽容的社会心理和公民美德。公民文化理论将宽容理解为多元主义社会价值取向,它有助于在公民结社中培育共同情感、淡漠政治分歧、增进信任与合作、缓和政治冲突。公民美德理论认为宽容是公民超越私人利益的局限,在公共生活和交往中表现出的市民风范和公共理性,它缓和了市场社会过度竞争造成的人际关系恶化.使政治行为文明化.并有利于民主的巩固。  相似文献   

16.
在监狱行刑工作中,贯彻落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就是要凝神聚力地推进行刑现代化的进程。培育对服刑罪犯的宽容意识是监狱行刑现代化的内在基础,宽容意识本身又通过监狱行刑人道化、监狱事务民主化及未来行刑前景社会化等价值追求的实现得以勃兴。需要正视对服刑罪犯宽容,做到宽容不宽纵;积极内化对服刑罪犯宽容,更新罪犯教育改造观念,完善狱内服刑罪犯的权利救济机制和适时引导国民对罪犯群体的适度宽容的情感。  相似文献   

17.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和不良行为,我国并不正式地存在国外通行的保护处分制度,但具有类似的一些基本形式,包含在收容教养、劳动教养、收容教育、强制戒毒、工读学校、非刑处置和行政处罚等制度中。在当代惩罚向矫正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基于"刑罚后撤,保护处分前进"的平台,对我国未成年犯保护处分制度作一系统性整合基础上的规范化构建是相当有社会意义的,这种构建可从未成年犯保护处分的定性、类型、司法裁判机关及该制度和前科消灭的关系等方面加以展开,我国未成年犯保护处分需依赖于刑法宽容精神的倡导,惩罚在自我否定意义上成就了宽容刑事观的胜利。  相似文献   

18.
郭云忠:首先请允许我简单界定一下检察权的谦抑性。"谦抑"这个词最早出现在中国,然后传到日本,后面又从日本,主要从刑法理论界又传回来。关于它的意思,学者的观点不太一致,我简单地把它概括成克制、妥协、宽容。克制就是在启动阶段要忍一忍、放一放,妥协就是在过程中能合议就合议,能协商就协商,宽容是在结果上能差不多就算了,放他一马、饶他一把,就是这个意思。放到检察权这个角度来  相似文献   

19.
偶像崇拜是现代青少年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偶像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青少年心中"理想的自我"。偶像崇拜的流行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尚未成熟、青春期性冲动的移置、重视同辈群体的认同等因素有关。对此应该从理解、宽容、尊重、给与关爱和培养青少年的理性思维等方面进行辅导,以帮助他们拥有健康的偶像崇拜。  相似文献   

20.
本刊以政治学和行政学为重点,侧重研究基础理论与典型实践问题,提倡原创、严谨、厚重和宽容的文风。主要栏目有"政治理论","国际政治","中国政治","公共行政","行政改革","政府与经济","行政与法","比较与借鉴"。选题重点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政治学: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