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莫盛凯 《外交评论》2013,30(4):45-56
公共外交在中国越来越成为一门显"学",但其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误解与幻想。作为一种外交活动的公共外交是现代大众政治发展在对外关系上的表现。公共外交的发展正在从强调"公众"走向强调"公共"的新公共外交阶段。作为公共外交理论硬核的国家形象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实践中的国家形象与国家利益并不具有必然的一致性,中国的公共外交应当坚持国家利益高于国家形象的取向。成功、主动的公共外交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机统一,中国的公共外交过于偏重文化途径,但造成当前中国公共外交被动的原因主要还是战略性和价值观层面的。随着中国的社会性成长,新公共外交在中国越来越具有现实性,如何既充分发挥各种非国家行为体参与公共外交的热情,又能保持公共外交的公共本性,将是中国公共外交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政界和学界对公共外交的重视与研究逐渐升温。中国学界从对公共外交的界定、理论范式等方面对公共外交理论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对中国拓展公共外交的意义、中国开展公共外交面临的挑战以及提升和拓展中国公共外交的现实路径进行了研究。归纳和总结中国学界对公共外交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其目的在于找出学界研究现状的不足,推动对公共外交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外交评论》2014,(4):25-40
中国处于国内体制改革和外交战略转型的双重机遇期,在对外交往中需要在经济实力和实际影响力之间进行有效的相互转化,以实现国家利益。国家营销理论对国家战略的规划定位、体系设计与实施手段的分析框架,尤其是其对战略实施阶段的多元营销手段,可以用来分析中国外交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国家营销视野下的外交战略分析框架包括三个部分:国家战略定位和道路选择、外交战略体系设计、外交战略实施。中国外交首先要在国际体系层面找准国家定位,在国内层面找准政策定位,在外交路线上做出明确选择。中国逐渐将经济外交列为核心外交政策,辅之以公共外交、文化外交等政策手段,围绕实力与权力之间的有效转化这一核心议题,在宏观、中观和微观等层面进行外交布局。中国在价值塑造、市场细分、促销渠道等外交战略实施方面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软实力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中国走和平发展之路离不开软实力的提升, 公共外交作为传统外交的重要补充,其价值逐步为世界所认同,是增强一国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中国公共外交近年发展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它的作用将日渐重要.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工作积极转换思路,不断拓宽领域,政府与民间同时并举、政党与议会齐头并进、双边与多边多管齐下、政治与文化、经济等同样重视,是一种名符其实的总体外交,呈现出主体多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层次、全方位的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工作积极转换思路,不断拓宽领域,政府与民间同时并举、政党与议会齐头并进、双边与多边多管齐下、政治与文化、经济等同样重视,是一种名符其实的总体外交,呈现出主体多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层次、全方位的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7.
作为外交工作的一个新发展方向,公共外交在增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公共外交的理论渊源以及在中国实践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论述了人民政协在开展公共外交方面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探讨了人民政协开展公共外交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承认是外交、国际关系、国际法领域里一个古老的概念。在国际关系领域,承认一直被视作国家交往的前提条件,是否给予承认也因此成了一种政治资源。随着非国家行为体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社会进程,外交承认的原则已经在包容性和排他性两个极端之间发生重大的变化,欧盟的对外行为最能反映外交承认的新特征。但欧洲的创新没有取代传统外交,而只是增加了新层面。从长远来看,NGO和其他行为体参与国际社会对外交承认标准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是党和国家建设“和谐世界”的宏伟愿望,具备“世界梦”的内涵。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传播“中国梦”的核心理念的公共外交事业中同样承担重任:要创造机遇,服务成长,推动更多的优秀青年走向世界、走向成功,传播新时代中华复兴正能量,对外塑造中国崛起过程中德才兼备的新青年形象,在交流中从共青团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大局出发,向世界解读中国的中国梦,推广世界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0.
外交的进步性绝不是自封的,而是社会性的。中国外交的进步性、化解中国威胁论,不能仅仅求助于和平友好的政策宣示,而必须基于具有说服力的理论阐释。国家自主性是阐释外交政策的有效理论工具。国家自主性不仅涉及行动能力问题,而且涉及自主地位问题。国家自主性的基本类型及其自主地位性质决定着外交的性质。国家自主性包括权力主导型、制度主导型与观念主导型三大理想类型,不同类型的演进决定了一国外交进步的基本趋势,但外交的进步性还离不开合法性的认可与嵌入性的支撑。建国以来,中国国家自主性在国内经历了从权力主导型到制度主导型的演进,在外交上经历了从绝对自主性到嵌入自主性的转变。正是国家自主性的历史性演进,促进了中国外交嵌入性和观念合法性的平衡增长,推动了中国外交的历史性进步。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多边外交研究起步虽晚,也取得了相当可喜的成果。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多边外交的概念的界定、对其特点和作用的讨论、对中国多边外交的层次与阶段的划分、对中国多边外交的指导思想的研究与对中国多边外交实践的解析上。同时,这些成果也暴露出中国多边外交研究存在着面广、量少、力度与深度不足等问题。从研究者的角度分析,这些成果的作者都不是专门从事或研究多边外交的人员,其研究结果大多是因"工作需要"的一时之作,或者是针对相关学术会议、专题研讨的"临时"之作。从研究内容看,对中国多边外交思想的研究还都停留在国家领导人多边外交思想解读与分析上,在案例研究中缺少更多实证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外交工作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公共外交在增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公共外交在中国已有一定实践并呈现出良好态势。人民政协在开展公共外交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要积极探索人民政协开展公共外交的有效途径,更好地发挥政协在公共外交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政界和学界对公共外交的研究逐渐升温,相关著作和学术论文的数量不断增加,研究议题非常广泛,研究性质集中于实践操作类,其中,对中国和美国公共外交的政策研究最多。中国国际政治学界对公共外交的行为主体、对象和形式的不同观点以及与国际政治理论的关系都做了较为深入和广泛的研究,对中国公共外交体系构建也提出了具体政策建议,即将公共外交提升至战略高度、淡化政府角色,利用多元行为体开展公共外交、制定符合外国公众文化和习惯的政策。同时,目前的研究也存在许多不足,即研究多主观判断,缺少研究公共外交的分析方法;宏观概说居多,缺少具体步骤研究;对短期公共外交措施缺乏研究等。  相似文献   

14.
周琪 《外交评论》2010,27(4):68-80
美国学术界对中国外交决策的研究深受其对中国政治研究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初,当官僚政治模式开始被引入决策研究时,鉴于中国的政治过程具有与美国民主制度下的政治过程完全不同的特点,学者们认为这种模式与对中国的研究毫不相干,而倾向于以"理性模式"和"权力模式"作为解释中国政策的两种主要方法。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美国学者对中国政治体制更切近的观察,李侃如和奥克森伯格率先把官僚政治模式应用于对中国决策过程的研究。从此,官僚政治模式逐渐成为研究中国决策过程的主流方法,出现了《中国外交政策决策:结构与过程》等一大批运用这种方法的论著。不过,迄今美国学者在研究中国外交决策时所依据的比较政治理论,仍然具有明显的缺陷。  相似文献   

15.
建国60多年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利益观,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处理国际事务的方法,为马克思主义外交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50年代,尽管中日两国没有恢复邦交,新中国的对日公共外交却已经开始.中国政府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妥善圆满地解决了日本战犯问题.它不仅解决了横亘在中日两国之间的战争遗留问题,更将中国人民宽大为怀、不念旧恶的形象传到了日本,推动了中日两国关系的发展.作为新中国公共外交的历史遗产,新中国解决日本战犯问题通过中国官方与日本民间的关系推动了两国关系的发展,对未来中日关系的发展也将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社会的相互依赖性不断加强,传统意义的力量已经很难像以前那样有效地起作用,软实力(soft power)越来越成为增强一国国际  相似文献   

18.
品牌这一概念近年来被一些学者和实践家引入政治学领域,成为评估国家形象与声誉的一种重要方法.由西蒙·安霍尔特创建的Anholt-GFK Roper国家品牌指数(NBI)每年被用于测量50个国家(地区)的国家品牌形象.根据测量结果,近年来中国的国家形象排名基本保持在中游位置,但日本人与韩国人对中国的国家形象评价很低.除治理指标外,中国在国家品牌指数的其他指标上均有上升的空间和上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外交评论》2017,(2):135-156
在国际气候谈判中,会议外交与谈判管理是达成其国际合作的有效机制。一方面,联合国主导下的缔约方大会具有较为固定的流程与规则,其谈判显示出连续性和多元行为体参与的特点。另一方面,主办国与《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秘书处充当着谈判管理者的角色,在会议外交中起着关键作用。在巴黎气候大会谈判周期内,关键行为体法国和《公约》秘书处的作用和影响体现在会前筹备、会上谈判和会后落实三个阶段:在大会筹备阶段,形成有效的谈判案文和谈判规则,运用外交手段对重要国家展开说服工作;在会议谈判中,通过密切配合将会议的正式机制与非正式机制结合起来,掌控谈判形势,避免谈判的不确定性,力促各方达成共识,实现协议的最大包容性;在巴黎大会后,法国与秘书处继续合作,为《巴黎协定》的生效和落实提供政治动力。巴黎气候谈判的成功,实际上是传统国家外交能力与政府间多边主义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关注国际气候谈判中的微观因素,如会议外交机制与谈判管理技巧,也为理解国际气候治理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条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20.
外交活动是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因素,开展得当能够大大提升国家软实力。政党外交,作为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和阵地。通过对十六大以来近7年间中国共产党重要对外交往活动的考察分析,总结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在国家软实力提升中的功能以及需注意的相关问题,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