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安逻辑教学必须摒弃"数理逻辑化的复杂性"等做法,为学生讲述易懂、易学、易用的逻辑知识.结合公安办案思维的特殊实践,突出重点,注重研究判断、推理在公安逻辑思维中的特殊表现,可以帮助培养学生建立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2.
论公安专业“教、学、练、战”一体化教学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安专业"教、学、练、战"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它将理论知识与操作训练有机整合,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高度融合,充分体现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作用。实施公安专业"教、学、练、战"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公安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的需要,是为公安机关培养合格警务人才的需要,也是深化公安院校教学改革的需要。构建"教、学、练、战"一体化教学模式包括按公安职业岗位职责要求重构专业课程体系、以公安专业岗位能力为主线整合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等八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公安院校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安技术是实践性、经验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公安教学的实践课是培养学生综合业务素质、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公安教育体制改革为背景,以培养"实用型"公安技术人才为目标,从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业务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求知欲、设计科学合理的实践课程体系等三个方面对公安院校实践教学的改革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正>公安院校是公安大学生人生起步、青春出发的起跑线。公安教育工作者肩负着立德树人、托起公安事业明天的神圣使命,必须自觉担当学生从警生涯的"引路人"、忠诚警魂的"播种人"、综合素质的"培基人",保证公安队伍后继有人、源源不断。一、坚持制度设计全覆盖,着力当好"引路人"聚焦公安事业发展全局,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契合人才成长特点,以思想政治工作牵引  相似文献   

5.
融入式教学是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求而发展出的对单一教学方式的补充,它将所有有利于学生认知、掌握技能的教学方法或实践教学阵地与传统的教学方法融汇、整合在一起。公安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适用融入式教学,可以从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融入到公安人才培养方案中、将体验式教学融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将职业生涯理念融入整个公安高等教育教学中等方面来进行。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教师角色的调整以及理顺与学生公安职业素质培养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陈立川 《公安学刊》2007,(5):101-103
公安高校校园文化是公安高校校园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是学校教育的又一面。其在学生素质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作用:一是有利于改善育人环境,提高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二是有利于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业务素质和创新精神;三是有利于调节学生的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四是有利于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塑造公安"文化人"。  相似文献   

7.
公安教育信息化是当前公安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自带设备"教学策略结合立体化教材建设将是公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之一。立体化教材扩展了纸质教材的空间,从载体和媒介上实现教学资源的多元化。"自带设备"教学策略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环节中的趣味性,此教学策略较易为学生所接受。两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实现信息化教育与公安教育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8.
地方公安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以公安基层机关人才需求为导向,因此在课程体系的整体设计理念上,应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要目的,这也是警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所在。福建警察学院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着重以课程平台、课程模块、课程集群等方式进行改革,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地方公安本科院校警务实战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计的原则,根本上解决了地方公安本科院校"育人"和基层公安机关"用人"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加强公安法学"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彰显公安院校性质,突出院校特色.构建公安法学"课程思政"育人机制符合公安院校全员育人的理念.公安法学"课程思政"也是一项全课程育人的实践探索,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公安法学教师要从学科知识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学科发展史中蕴含的德育资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中提炼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依靠自身的情怀与智慧言传身教,实现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0.
<正>公安高等教育是公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公安职业特性,在公安工作中居于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地位。公安院校学生作为公安队伍后备力量来源的主要渠道,对于公安机关提升职业能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公安队伍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句话、十六字"总要求,作为全国公安系统最高学府的公安大学,必须精准把握、全面传导"四句话、  相似文献   

11.
发展公安本科教育是时代的要求和历史经验的总结,关键是处理好稳定与发展的关系;公安本科要体现警察职业的"科班"作用,把公安大学生培育成为具有人民警察必备的基本品格和能力的社会精英;要构建公安本科"品质与能力教育"的系统工程,借鉴友邻行业,从科学与谋略的发展前景出发,培育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未来型民警";并以提高师资和学生素质为抓手,把本科院校成为"学习型公安"的教育训练资源核心基地.  相似文献   

12.
公安姓"公",反映其公共性、公共部门、公权力、公共政策、公益性、公正性、公众性,必须立警为公.公安主"安",体现在安全、安定、安宁、治安、平安."平安"是对"安"义项的最佳概括."公安"与"公共安全"不完全同义,"公共安全"广于"公安","公安"的"安"又广于"公共安全"的"安全"."公安"法定,无需"公共安全"诠释;"公安行政"不能称为"公共安全行政";"安全第一"加深了对"公安系于一半"的理解;选称"公安"是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13.
"公安信息化"是公安部三大建设任务之一,公安计算机教育应与时俱进、与公安工作实际紧密结合、为公安信息化服务。这既是公安信息化的需要,更是公安计算机教育的存在价值。针对公安信息化的需要和对公安计算机教育现状的分析,必须设计并实践一套能为公安信息化服务并能与之有机结合的"实用+素养"的公安计算机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4.
信息化给全球的政治、经济等都带来了技术性的革命,作为信息化的产物,微博和微信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公安微博"和"公安微信"的创立使公安工作的开展进入了新的阶段。本文对"公安微博"和"公安微信"以及"公安微电影"的主要功能及意义进行分析,并试图针对利用"公安微博"和"公安微信"以及"公安微电影"指导公安工作时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求推进信息化时代公安工作的健康开展。  相似文献   

15.
<正>为进一步加强本科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期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对不同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标准、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和质量保障体系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为适应"应用型警务人才"培养要求,拓展学生通用公安业务知识,新的国家教学质量标准调整了公安类本科课程体系的结构,将课程分为通识课程和公安业  相似文献   

16.
<正>为认真贯彻落实公安部、公安厅开展全警实战大练兵工作部署,2021年5月21日至6月8日,广西警察学院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精心谋划,创新举措,将党史学习外化于行,举办了公安专业学生首届警务实战技能大比武,全体公安专业学生以高昂的斗志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大比武中。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此次大比武工作,按照"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锚定"四个铁一般"标准,  相似文献   

17.
正公安院校训练课程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前最后的训练与检验,公安院校训练课程的"教、学、练、战"一体化教学模式直接影响到公安教育是否能够达到与实战无缝对接的目的。对公安院校训练课程按照公安业务与工作流程进行整合,形成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递进式教学模块,并通过教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公安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由传统的学术型(理论化)向应用型(实战化)转变,教学方法也应作出相应变革。公安管理学专业课程具有知识点明确清晰、实用性、针对性、现实操作性较强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可选用情景教学法。根据公安管理学专业建设特色和核心课程设置,结合课程性质与特点,教师可选择全媒体模拟模块、案例分析模块、问题研讨模块、角色扮演模块、实战演练模块等多样化广角镜式的情景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着力培养"一警多能"的公安管理实务型人才,提高公安队伍战斗力。  相似文献   

19.
<正>公安院校是公安教育的主阵地,是公安队伍建设与文化传承的基石。公安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公安院校必须把铸牢忠诚警魂作为育警的核心任务,通过基础理论灌输、党史警史研习、校园文化熏陶、日常行为养成等一体化的育警格局,把"忠诚"基因熔铸到学生血脉之中,做到内置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公安院校在招收公安类专业计划学生之外也逐步招收了非公安类专业的学生。这些学生从入学起就面临毕业后的就业问题。正确分析非公安类专业学生的特点,了解非公安类专业学生的就业困境,加强非公安类专业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对解决非公安类专业学生的就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