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从地位和作用的视角界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对分析和判断当今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两个方面均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生产和需要出现了新的特点,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又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社会生产和需要的矛盾仍然是制约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因此,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可以表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各种需要同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中矛盾分析的方法是重要的方法原则。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是唯物史观划分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重要依据,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意味着社会发展所处历史方位发生变化。十九大报告中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判断标志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进入到新的时期,这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结合中国社会实践,做出的巨大的理论创新。从而,完全有必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层面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判断予以系统分析、阐释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建党96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带领全国人民在把握时代脉搏中不懈奋斗、砥砺前行。社会主义主要矛盾新定位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党中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方法,深入分析中国发展建设实际对中国社会发展进程做出的科学判断。我们要牢牢把握"两个没有变"的基本国情,深入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时代内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4.
<正>十九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96年历史进程中,对党章修改的一些主要原则。十九大对党章最重要的改动,就是增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并且把这个思想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同作为我们党的行动指南,来指导中国共产党今后各个方面的工作。其中,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点和出发点。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来看,是非常重视研究和判断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论述为理论基石。回顾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历程,可以发现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就是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即遵循供给侧方面社会生产全面发展趋势的同时,立足需求侧方面人民需求全面满足的价值取向。遵循这一主线,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呈现出一定的建构特性:即把握规律性,突出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富于变动性,突出我国社会发展的长期性与阶段性;坚持人民性,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政治立场;注重中和性,突出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我国进入新的历史方位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全面理解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需要从理论、现实和价值三个维度进行分析。从理论维度分析,我们找到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与不变的理论根源;从现实维度分析,生产力的发展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条件;从价值维度分析,新时代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大报告立足新时代历史方位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全新研判,认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深刻认识这一表述的内涵,需要站在中国政治发展的角度,理解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全过程中,各个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变迁凸显出的阶段性特点。立足新时代,我国主要矛盾从需求侧看,已经从"生存型"向"自我实现型"转变;从供给侧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凸显了新问题。为破解社会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使命体现在三个维度:坚持人民立场;改进工作作风;提升自身建设能力。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非常重要,它关系到执政党如何确定自己的道路、路线、方针、政策,也可以说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基点和出发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出更迫切的要求,深刻理解和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及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确认识并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解决社会主义新时代主要矛盾,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全面深化改革,树立新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包含了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需求层次,丰富了"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把对经济发展的事实判断转向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判断。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同时,切实解决新矛盾是实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现实举措,把握人民与解决主要矛盾的对立统一对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回看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随着国情的改变而适时作出调整。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再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当前主要矛盾作出的新判断: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阐释与时俱进,紧扣中国现阶段的发展态势,不仅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优秀成果的充分称赞,也是对这五年来党的科学发展方针战略的肯定,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家发展方向的指引。  相似文献   

12.
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纵观不同历史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对其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与调整,而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要辩证看待矛盾的"变"与"不变",从而全面准确理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统一战线是由错综复杂又不断发展变化的矛盾构成的统一体.这些矛盾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它们的存在、发展和变化,受制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又对这个主要矛盾产生着巨大影响.统战工作实质上就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统一战线内部复杂的矛盾,使之有利于和服务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因此,深入研究和正确认识统一战线内部矛盾运动的基本规律,对于深入总结统战工作的历史经验,增强其预见性、减少盲目性,进一步做好统战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统一战线首先是一个矛盾的集合,是由多种社会矛盾构成的统一体.构成统一战线的诸矛盾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和不平衡性,又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70多年的历史过程可以看出,统一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促进着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的变化,要在新时代基础上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我们也就需要化解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既满足中国人民对民主政治的现实需要,又推动中国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民主政治制度。可见,协商民主一方面就是人民的美好政治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能够成为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重要制度。新时代协商民主的实践也将通过其积极作用化解社会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倾力探索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围绕其变与不变同理论界展开过三次思想互动。尽管我们党在首次思想互动进程中发生了失误,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是正确的。我们党在第二次思想互动中恢复和发展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又在第三次思想互动中提出了两个没有变的论断。应当正确理解我们党在首次思想互动进程中的失误,科学认识我们党与理论界在互动中的关系,慎重对待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与不变问题,深化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阶级矛盾降为次要矛盾。中国共产党运筹帷幄,审时度势,在华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创建了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基于对晋察冀根据地社会阶层状况的科学判断,中国共产党在晋察冀边区以民族抗战为契机,以乡村社会整合为内在源动力,以经济整合、政治整合、思想文化整合、坚持党的领导与加强党的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整合机制,整合了边区各种资源,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以及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之间存在着理论上的逻辑连接和实践上的辩证运动。社会主要矛盾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合点,因而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生长点。社会主要矛盾的化解是判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依据。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和发展又赋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新判断,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新矛盾的需求主体、需求表现、供给状况都发生了新变化。要深入学习和领悟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哲学根基,坚持实现人民美好愿望的价值追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着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以此来不断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要矛盾思想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成果,是马克思主义者研究社会问题、指导现实实践的基本方法。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思想经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马克思主义者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十九大报告中所阐述的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部分,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发展的必然,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主体性积极创造的智慧结晶,更有其现实和未来的实践路向,在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同时,对处理日益复杂的各种矛盾和实现中国梦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阶级矛盾降为次要矛盾。中国共产党运筹帷幄,审时度势,在华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创建了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基于对晋察冀根据地社会阶层状况的科学判断,中国共产党在晋察冀边区以民族抗战为契杌,以乡村社会整合为内在源动力,以经济整合、政治整合、思想文化整合、坚持党的领导与加强党的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整合机制,整合了边区各种资源,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以及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