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选择原儒“义利”观这一平安文化原型理念作为公安队伍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维度。在阐述“义”“利”之所指、原儒的“义利”观之后,论证原儒“义利”观对公安队伍队伍反腐倡廉建设价值在于:一、推进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和平安文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二、促进公安干警严格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十六字”总要求;三、提高公安干警的精神追求和文化自觉;四、强化公安干警职业道德建设;五、增进公安民警法治精神,强化“从严治警”。作为平安文化的原型理念之一的原儒“义利”观,能够在当今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反腐倡廉建设中,发挥其现实功用。  相似文献   

2.
2020年7月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21年起,将每年1月10日设立为"中国人民警察节"。"中国人民警察节"是在国家层面专门为人民警察队伍设立的节日,象征着党和人民对人民警察为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英勇奋斗的充分肯定。为什么要把"中国人民警察节"的日期定在每年1月10日,"110"再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报警服务台,它已成为一个文化符号、标志和公安形象品牌,是社会治安状况的晴雨表,党委政府形象的展示台,社情民意的风向标,打击违法犯罪的阵前哨,平安中国的亮品牌。  相似文献   

3.
礼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礼治思想曾在中国历史上占主导地位。它的核心是教人修身律己、履行社会责任、建立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等。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礼充当着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重要手段,发挥了维护社会稳定、有序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1月10日,是全国人民警察欢欣鼓舞的日子。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21年起,这一天设立为"中国人民警察节"。2021年1月10日,人民警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国家设立中国人民警察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公安机关和广大人民警察的关怀与厚爱,是对人民警察队伍忠诚与奉献的充分肯定,更是对百万民警凝心聚力投身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的激励与鞭策。  相似文献   

5.
袁祖社 《思想战线》2008,34(3):35-40
"以人为本"是新一届执政者全力推崇并努力践行的养民、安民、惠民之道的根本,是社会制度新价值理念设计的支点和政策规制层面实践性追求的核心目标.学理层面上,"以人为本"所关注的,是社会之为秩序性共同体与人之为自由个体有效连接的关节点的根本,以及二者之间相互主体性对待和圆融性理解的实质所在.在现代"公民文化"的理论视野中,"人本文化"遵循的是具实质性意义的"公共性价值"的逻辑,落实到制度运作的内在机制与功能性目标,就是按照"人的方式"把人实现为人.其关键,是创造多重可能性前提和条件,以"公共性德性人格境界"的养育和全民践履,从根本上超越"物本文化"的资本及其物役关系逻辑.  相似文献   

6.
王文东 《求索》2022,(5):87-96
两汉经学德性伦理作为中国传统德性伦理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预告了汉以后主流德性伦理思想的理论主题和发展方向。郑玄作为两汉经学的集大成者,通过对《中庸》以“诚”为核心的“性之德”的注解,阐释了他对德性伦理的认知,即德性以人的存在为前提和载体。郑玄《中庸注》对德性的阐释,既与当时的礼治实践相表里,在政治实践和礼治秩序中彰显了德性的伦理价值;又以注经的方式深化了德礼关系的探讨,推进了德性伦理在经学体系中的演化,从而对国家礼治实践中如何有效发挥德性作用提出了新思考。郑玄《中庸注》德性伦理思想对形成以德立身、以礼治世、以礼立德的经学德性伦理传统具有承上启下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化历来重视对人的美德进行高度概括,"仁义礼智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基本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首次鲜明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脱离中华民族传统核心价值观的历史积淀,而应把它作为最基本的价值资源。可以说,"仁义礼智信"以另一种形式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内核,其基本内容也应当被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中。  相似文献   

8.
作为儒家经典的《周易》离卦,是具有"中女"为"主"、治"如日月之明"意蕴的符命。武则天拥有"中女"身份及诸多女主符命,并根据《周易》离卦改名为"曌"。这是武则天对儒家正名文化的实践及离卦符命的政治宣传,更是对武则天正统地位具有天命合法性的理论论证。道家文化、女娲崇拜也是影响武则天改名称帝的重要因素,武则天称帝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开基立国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武周政权得以建立的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9.
汪鹏程 《公安研究》2014,(10):70-73
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以特定的核心价值理念作为起点,优化和整合民警个体价值观念,规范民警个体行为,以凝聚警心,组合警力。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是公安文化的内核,规定着公安文化性质和发展方向;公安文化是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及其价值原则、价值目标、价值追求等的内化和外扬。公安文化既是分析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视角,又是培育和践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0.
2020年7月,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21年起,将每年1月10日设立为"中国人民警察节"。"中国人民警察节"是在国家层面专门为人民警察队伍设立的节日,体现着党和人民对人民警察队伍的充分肯定。"110"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报警服务台,它已成为一个公安文化符号、标志和公安形象品牌,成为广大公安民警期盼的节日符号,是社会治安状况的晴雨表、党委政府形象的展示台、社情民意的风向标、打击违法犯罪的阵前哨、平安中国的新品牌。  相似文献   

11.
“原则”与“数量”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词汇。“原则”,是指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数量”,则是指通过计量单位表现出来的事物的多少。然  相似文献   

12.
格里芬借用的概念—“祛魅”和马克思在早期著作中引入的“异化”概念都蕴含了一个相近的思想批判主客体的分离。但由于两人所处的时代、肩负的使命和建构理论的目的不同,这两个概念又反映出二者思想上的巨大分歧。对此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当代西方哲学,正确评价以格里芬为代表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思想,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市场化在农村的推进全面地改变了过去计划体制下农村的传统块状结构组织和整体性社会结构.与此同时,过去"生产队"式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失去了原有的效果.因而要从思维认识上转变到农民现代化的核心主题上,改过去"单位化"动员为"市场化"组织调控,才能使新形势下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发挥有效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文章阐述了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两个论断共同的历史观基础和历史经验基础 ,及其在内容上的内在一致性。从“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 ,反映了两代领导集体之间一脉相承的继承和发展关系 ,反映了本世纪最后二十多年历程中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胜利发展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5.
从"认识论"向"本体论"回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发表了《实践论》一文,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创立后又一次将实践问题提上了哲学的议事日程。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人们已经看到,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包括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在内的几乎所有现存的一切,都成了实践的对象。实践的问题不仅是认识论问题,而且是本体论问题。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提出实践问题并成功地指导了一个多世纪世界性的革命运动后,正在回归到实践本体上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21世纪的发展前景召唤着我们必须重视《实践论》的再研究和再评论。这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引…  相似文献   

16.
鲁迅是现代中国迄今无人超越的伟大思想家、文学家。他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他后来走上了“一条中国知识分子唯一正确的道路”,“终于成为了共产主义者”;而在于他为中华民族贡献了别人无法贡献的、他个人独有的东西;而这种贡献是早在五四时期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17.
罗静 《前沿》2010,(24):46-48
我们党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思考,经历了从"共同富裕"到"和谐社会"的发展。如何考察"共同富裕"与"和谐社会"理论之间的关系,这种发展也告诉我们在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永远没有唯一的、现成的、永恒不变的答案。如何正确地认识社会主义,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赶考“     
考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是神圣而庄严的;在一定的意义上,完全可以这样讲,考场如战场,考试实乃命运之门,成败荣辱系于此。半个多世纪前,一代伟人毛泽东,在他走出中共中央在农村的最后一个战略指挥所———西柏坡村口时,以东方式的政治智慧和独特话语,把共产党在全中国的上台执政定位为“进京赶考”。“赶考”路漫漫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离开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动身前往北平。临行前,毛泽东对周围的人说:“同志们,我们就要进北平了。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平,他们进了北平就变了。…  相似文献   

19.
魏欣 《理论月刊》2007,(6):51-53
萨特与海德格尔的思想上的争辩,可以归为生存与存在的争辩。“existence”意味着生存,在萨特那里它形成了主题,而海德格尔的主题却是“being,”即存在。存在与生存的争辩将萨特与海德格尔区分开,揭示出了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的实质是生存主义,而海德格尔与之无关。  相似文献   

20.
在1990-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我国法院工作主题经历了由“稳定”到“公正与效率”的变化。分析引起我国法院工作主题变化的经济原因,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中国司法体制改革的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