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公安典型人物宣传的局限成因主要有 :现实与荧幕形象的落差 ,公众过高的期望值 ,认知偏见的影响和公安典型人物塑造的模式化。要摆脱公安典型人物宣传局限 ,必须做到描写人性化、题材生活化、叙述客观化。  相似文献   

2.
充分尊重民意表达是我党一贯倡导的优良传统,也是当前我党密切联系群众、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民意表达存在着渠道不畅达、权利不均衡、制度不完善、理念不端正、实效不理想等问题。我们必须着力构建“多元化、多向性、多维度、常态化”的民意表达机制。  相似文献   

3.
网络问政是政府面对社会管理创新的重大回应,可以提升政府形象和公信力,保障市民权利,同时也面临政府层次差异、流于形式、网络民意选择不当等问题。为此,应该通过缩小研究结论的推广范围、做好资料分类工作予以修复。  相似文献   

4.
本书是一部现代西方政治学的名著。它从道德主体、分配原则、社会契约等角度展开论述,指证了罗尔斯为代表的“政府自由主义”学说的偏颇,并据此提出了“正义内在于善”的思想。本书结构严谨,论述精妙,见解深刻,故被西方学界视为少数几部有影响的挑战罗尔斯理论的力作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一、问题的提出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被正式写入党的纲领性文献以后,人们对新经济格局下的政府职能产生了新的思考.有人推出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自由放任的主张,认为“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试图置现代政府于“必要罪  相似文献   

6.
刑事判决与民意存在内在冲突。司法的理性与民意的感性、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职业主义与民主主义的不同追求是冲突形成的内在原因。刑事判决与民意要形成合理关系,应从人民陪审员制度运用、公众人物言论控制、法律职业共同体塑造及媒体评论限制等途径入手消解两者的冲突。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治理的日益民主化,民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民意表达中的各种问题也显露出来。民意天然是感性的,又应当是理性的。如何认识民意的感性与理性,是科学面对和处理民意的重要前提。本文通过分析民意的感性与理性因素,阐述民意的表达和选择与民意的感性理性之间的联系,以寻找出促使民意的选择理性化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达尔拓展了民主的自治权利,以自治权利的优先性预设为民主找到了一个内在的本体论基础,重塑了民主主体的价值.同时,达尔把民主自治价值优先从政治领域扩展到了经济领域,甚至是整个社会领域.达尔对民主自治价值的拓展,重塑了民主的价值.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自治权利的优先性预设存在逻辑论证上的障碍,以自治权利及其附带的民主的普适标准统摄相互冲突的领域最终偏离了多元主义的背景.  相似文献   

9.
网络的普及与发展催生了网络民意的形成。网络民意与传统民意的表达方式相比,有其特有的正面特征和负面特征。与正负两方面特征相对应,网络民意对公共政策也有着正负两方面的影响。由此,也不难看出,消除网络民意的负面影响需要网络民意与公共政策在沟通互动的过程中做到充分互动,做到科学设置政策议程,加强网络技术创新,强化法律道德规范,以更好地树立网络民意正确导向,完善网络民意吸收机制以及提高网络民众群体素质。  相似文献   

10.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我们置身于多变的信息空间当中。2010年,微博开始在我国兴起,为民众自由表达各种意见提供了良好的渠道。在当前的中国,长期处于沉默状态的民众找到了一个宣泄口,微博以其特有的优势成了民意汇集的巨大广场,其在我国掀起的舆论浪潮不可忽视。然而,微博也是一把双刃剑,由于其技术门槛低,任何人都可通过微博发布消息,可能会导致虚假消息泛滥,产生不良影响。合理监管微博信息就成了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影响性刑事案件中贪污腐败案件占据公众关注案件的榜首地位,惩治贪腐仍是公众关注的焦点。案件背后所折射的社会问题与我国转型时期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高度吻合。在总结这些影响性贪污腐败案件的特征时,个案的民意进程所带来的累积效果,其意义是远大于案件审判结果的。对于贪污腐败这类在定罪、量刑存在自由裁量空间的个案,民意也并非都能得到刑事司法层面的有力回应,使得民意与刑事司法处于紧张关系中。因此,厘清刑事司法与民意的关系,在这项长远的、系统性的工作中,需要民众公正看待刑事案件,法律及时正确做出回答。  相似文献   

12.
从近期我国发生的几起引人关注的刑事案件之处理过程可以看出,刑罚合理性正受到民意的拷问。通过剖析刑罚理论体系对刑罚运用过程产生的影响,能够分析出刑罚合理性与民意产生冲突的根源所在。而从程序介入的角度完善刑罚运用过程,将民意真正纳入到刑罚考量过程当中,有效化解刑罚合理性与民意之间冲突。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方言影视在极大的丰富了荧屏的同时,也因自身的不少弊端而频遭诟病。方言影视只有在有限的生存空间以内容为本,坚持创新,严格自律才能谋得自身健康持续的发展,经受政策与市场的双重考验。  相似文献   

14.
浅析法律方法的价值与局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志勇 《工会论坛》2008,14(5):133-134
本世纪以来,法律方法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对其的研究也不断深入,整个法律方法的研究呈现了“繁荣景象”。法律方法作为一种工具对推动法治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价值。但也正因其工具性,法律方法容易被不正当运用,产生一系列危害后果。我国的法律人应正当运用法律方法,发挥其应有的价值,防止其异化。  相似文献   

15.
经典社会学的历史贡献与局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典社会学是西方社会学的最初形态 ,它是现代工业社会的产儿 ,用吉登斯的话来说 ,是与“现代性”(modernity)共生的现象。经典社会学的产生受到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双重影响 ,而它的断裂及由欧洲传统向美国传统的转变 (所谓“经典社会学”向“现代社会学”的转变 )则与两次世界大战休戚相关。经典社会学不仅为一门新生的学科赢得了话语权利 ,而且为这一学科提供了延续至今的理论范式 ,对当时人类尤其是欧洲文明所遭遇的危机做出了出色的回应。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 ,经典社会学也不可避免地带有那个时代的局限 :一方面 ,它的不同理论和理论家之间充满矛盾冲突 ;另一方面 ,它在论述社会变迁时又常常求助于某种单一的解释。在 1 8和 1 9世纪的科学革命影响下形成的实证主义 ,既塑造了它的基本品质 ,又在相当的程度上影响到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探索宜居城市话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依靠专家判断设计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并考察不同城市的宜居情况,这是由自然科学取向的地理学或城市规划学者来完成;二是收集城市居民关于宜居城市的主观认知资料并将其纳入总体城市规划框架,这是由社会科学取向的社会学学者来完成。两者并无优劣之分,只有将两方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是创建宜居城市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7.
民意,民众之意。何为民?百姓为民;何为众?三人成众。数量上的宽泛性是民意成立的基本前提。没有数量上的集合,所谓民意,充其量也就是简单的个人意志。民意,是否就是民众意志的简单加减,多数取胜?答案是否定的。民意往往具有阶层性和区域性。不同的社会阶层,基于不同的利益需求,会产生不同的呼声表达。不同地区的百姓,他们的意愿不会有绝对一致的呼吁,其间或多或少都有着偏差,有时候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同时,简单地加减,非但不能体现真正的民意,甚至可能产生多数人的暴政。  相似文献   

18.
民意希望通过给司法加压的方式,迫使司法裁判符合自身预期.但由于公众在目的上的宣泄性,知晓案件信息的片面性,表达的多元性和可控性,使得民意介入司法裁判存在内容、方式和结果三重困境.要构建民意与司法的良性互动,需要在观念上坚持司法职业化和司法民主化的制度结合,在制度上构建民意进入司法裁判的程序规则,在司法环境上避免工具主义司法观,在法官队伍建设上提升业务素质与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9.
民意与司法裁判关系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意体现了大众普通理性,而司法裁判则是法官精英理性的反映,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紧张关系。无视民意的司法裁判,在很大程度上将降低司法的权威性与公信力。唯民意马首是瞻,则会损及司法裁判的本质属性。在对待两者的关系上,应坚守法律至上的司法理念,让民意在司法裁判中得以合理表达和充分吸收。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司法实践中民意逐渐对刑事司法审判产生影响,民意开始进入学者的视线,引发了有关司法与民意关系的诸多讨论.民意与司法审判的冲突关系主要表现为民意影响了司法独立、司法公正及司法权威.造成两者冲突关系的原因既有民意方面的不足,又有司法方面的缺陷.只有对症下药,减少媒体对民意的误导,完善法律制度及人民陪审员制度,构建民意与司法和谐互动的关系,才能缓解民意与司法审判的冲突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