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我市在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切实推进"三个转变",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建设"中国第一山",实现乐山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目标,真抓实干,努力创新,文化工作呈现出新的气象,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与"把乐山建成四川文化大市"的目标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与乐山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还不相称,繁荣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不断赋予乐山新的文化内涵,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0,(2):I0001-I0001,I0012
<正>近年来,犍为县委、县政府理清思路,找准定位,紧紧围绕"乐山第三旅游目的地"战略目标,依托千年古郡丰富的文化资源,以旅游产业为龙头,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努  相似文献   

3.
乐山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加强和重视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可为推动乐山发展调结构、转方式提供一种新的思路。要传承发展"工业精神""工业文化",统筹协调处理好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城市发展、创意产业发展和工业遗产旅游的关系,开辟一条追求更高质量的发展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最近,省委书记张学忠在峨眉山考察时提出:要把峨眉山建成中国第一山。这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一种思路。建设"中国第一山",我们应充分发掘"名山、名佛、名城、名人"的文化内涵,找准保护与发展的结合点,精心打造文化品牌,展示文化旅游的风采。 一、建设"中国第一山","名山、名佛、名城、名人"不可分割 "名山、名佛、名城、名人"是乐山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是建设"中国第一山"的四个构成要素,缺一不可。其中,乐山大佛-峨眉山作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知名度仍是乐山发展旅游业的最大无形资产,是乐山  相似文献   

5.
"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曰嘉州",三江归依的乐山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无数杰出人士。所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地灵,则人杰。古往今来,嘉州儿女人才辈出,如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苏询、苏辙三父子,书坛怪杰石鲁、当代文化巨人郭沫若……等等,他们是社会的精英,嘉州的荣耀。 当今全乐山人民集全市之智、举全市之力打造"天下第一山",提出了名山、名佛、名城、名人等文化元素。名山即风景秀丽的"佛国仙山"峨眉山;名佛指世界第一大坐佛的"乐山大佛";名城即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乐山城;而名人则数不胜数。为此,本刊将从本期起,不定期开辟"嘉州名人追踪"栏目,以连载的形式向读者介绍这些为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人们。  相似文献   

6.
乐山拥有丰富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但开发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举办美食节,提升乐山餐饮美誉度;打造乐山"美食地标",聚集游客人气;开发美食旅游路线,提高旅游业的竞争力;采取多样化宣传手段,精心打造"乐山味道"。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时期,占南迁文物总量85%、西迁文物总量99.5%的故宫文物,辗转万里迁徙至乐山乡野祠寺秘存近八载。乐山作为有史以来世界最大规模可移动文物的避难存藏地,俨然成为名副其实的"战时故宫"。乐山应以建设战时故宫为契机,深入挖掘抗战文化资源,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弘扬文物典守精神,打造研学演艺基地,积极促进乐山战时故宫遗址保护与活化。  相似文献   

8.
乐山市沙湾区紧紧围绕乐山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成都平原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深入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焦做好"工旅融合"大文章,倾力打造乐山"工旅融合示范带",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奋力推进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以来,乐山市总工会坚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切实保持和增强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助推乐山经济社会发展。一、凝聚力量促进发展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牵头开展乐山市助力脱贫攻坚、劳动竞赛系列活动等,全市企业参与劳动竞赛面达95%,职工参与率达90%。其中驻村"第一书记"助力脱贫攻坚报告大会,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联合开展全市第六届职业技能大赛、乐山市汽车修理工遴选赛等活动,促进职工立足本职、岗位成才。大力弘扬劳模精神,牵头举办庆"五一"暨"第二届劳模精神感动乐山——向劳模致敬"典礼,通过播放劳模事迹短片等形式,展现劳模风  相似文献   

10.
自2013年以来,乐山启动水利风景区建设管理工作,共成功申报1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4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7处省级水利风景区,乐山市列入第二批国家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乐山地处三江,水利资源丰富,水景资源独天独厚,应坚持以水定城,立足"踏水观山,依水拜佛;近水养性,靠山净心;山水交融,亦仁亦智"的形象定位,打造"中国·乐山水公园"。搞好水利风景区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带动乐山旅游转型升级,必须进一步创新思路,加强领导;体制创新,形成合力;政策创新,提供保障;因水制宜,科学规划;破解瓶颈,保障资金;培养人才,升级管理。  相似文献   

11.
正在乐山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乐山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工作坚持科学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全市"三大联动、六个跨越、六个美丽"工作主题,扎实推进"美丽人文"建设,推动全市文化繁荣发展,为加快文化强市建设,推动乐山追赶跨越、美丽发展,谱写"中国梦"乐山篇章,凝聚文化正能量。2014年,乐山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乐山市委《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决定》,在新起点上创新作为、展示新形象、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绩。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文化产业进一步壮大发展,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丰硕成果,文化体制改革阶段  相似文献   

12.
以河流为载体的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源泉,尼罗河文明、两河流域文明、恒河文明以及黄河文明等古代四大文明均是河流文明的代表。黄河文化是黄河流域文化特性和文化集合的集聚或总和,其内在精神包括自强不息、天人合一、多元融合、以人为本、崇德利用、贵和尚中等方面。从生成角度看,黄河文化具有一种树状聚散特征;从文化内涵来看,黄河文化是以"和"为核心思想;从历史发展过程来看,黄河文化具有超乎寻常的稳定性。黄河文化的结构是一个由多条脉线交织而成的网状结构。黄河文化主脉线主要有生物化石线、文明遗址线、农耕文化线、民族文化线、宗教文化线、民间文化线、文学艺术线、建筑文化线等等。每条主脉线上又分布有若干副脉线,这些脉线交错纠结,共同织就了具有生成性、开放性的网状结构式的黄河文化系统。甘肃黄河文化开发必须找准历史与现实的可能性,准确界定其内涵与外延,打造具有品牌特征的黄河文化产品。  相似文献   

13.
站在"千亿俱乐部"的新起点,扎实推进"三大联动、六个跨越、六个美丽",促进乐山更快更好更高发展,奋力开创乐山追赶跨越美丽发展新局面,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重中之重。近年来,乐山坚持推进  相似文献   

14.
马边彝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小凉山区,地处乐山、宜宾、凉山三市州结合部,全县幅员面积2383平方公里,总人口17.6万人,彝族占37%,是一个彝汉杂居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近年的实践告诉我们:民族地区要实现发展新跨越,坚定不移地瞄准市场需求、立足资源优势、加快对外开放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过程中,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县情再认识,思路再理清,思想再解放,作风再转变,实现新跨越"的总体要求,提出了用五年左右的时间把马边建成乐山  相似文献   

15.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国人民的"中国梦","乐善至美、创新力行"是乐山市民的精神追求。作为华夏子孙、嘉州儿女,有责任和义务努力践行乐山精神,展现崇善厚德呈现心灵美、乐施善举体现行为美、学习创新展现形象美、身体力行表现业绩美,助力美丽发展的乐山梦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交相辉映。  相似文献   

16.
青江新区,位于乐山中心城区西北部,嘉州片区(商务文旅功能区)中心位置,即成绵乐城际铁路乐山站区域,规划面积5.32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2.5平方公里。作为乐山市重点打造的中央商务区和城市新中心,其定位为城市通达地、都市商业核、生态居住区、文化魅力窗。青江新区商业开发以"大商圈、新中心、多聚集"为发展目标,以"秀山水、乐新城"为发展主题,"一心、五区、双轴、双环"为整体发展结构,其主导功能为商业商贸中心。青江新区以"时尚"命名,更担负着展示乐山门户区、重塑乐山城市形象的重任。一座底蕴深厚的文化之城、生态宜居的现代之城、厚积薄发的机遇之城、潜力无限  相似文献   

17.
乐山市城区的尖子山酷像"睡观音",开发这一旅游资源,将产生继凌云睡佛沉寂多年之后的再次轰动,点燃乐山旅游又一把火,由此"峨眉天下秀,观音护嘉州;坐佛镇千载,任凭江水流"将成为乐山文旅新"名片",乐山大佛与观音同在一个城市,成为世人瞩目的祥瑞之地,对助推国际旅游目的地打造建设的意义重大。因此,从乐山及峨眉文旅经济大环境中来考虑,精心策划,包装宣传,统筹开发,打造乐山文旅经济新的亮点,推动乐山文旅经济取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8.
乐山市沙湾区委、区政府提出打造"工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目标,立足旅游发展优质资源,突出"山水人文"品牌效应,强化全域规划,理清发展思路;突出发展重点,明晰发展路径;强化要素匹配,夯实旅游基础,着力打造全域旅游新沙湾,积极融入乐山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  相似文献   

19.
信息化战争时代,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兵学文化,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中国传统兵学文化理论体系、历史地位和现实价值,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要把握中国传统兵学文化的理论体系,既关注占核心地位的军事思想,又关注战争史学、军事技术、军事制度等;二要廓清中国传统兵学文化的思想精髓,坚守"道胜",力争"全胜",发挥"智胜",重视"将胜",强调"器胜";三要提炼中国传统兵学文化的精神特质,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兵学文化的实践精神、哲学精神和创新精神,让中国传统兵学文化在现代战争中焕发生机活力。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以来,乐山市文广新局认真贯彻落实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创新谋划、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一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乐山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有序推进;"三馆一站"免费开放、贫困村文化室建设等文化民生工程进展顺利。二是文化惠民活动丰富多彩。组织开展了"嘉州大庙会"、大型廉政川剧《假县令》巡演等主题活动。第二届茶博会期间,牵头"茶之道"活动组工作、"一带一路"与茶旅产业融合发展论坛等活动成为茶博会亮点。三是文化艺术创作再获佳绩。组织8个群文精品节目参加央视三套《群英汇—乐山特辑》节目录制,并在央视三套播出。实施乐山题材影视剧精品创作工程;编辑出版了地方文学作品《嘉州古城印记》和《嘉定往事》,创作编排话剧小品《拍摄现场》、川剧小戏《英雄出少年》等,备战四川省第十六届戏剧小品(小戏)比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