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伟大的历史进步”这一命题是《社会发展简史》教材中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对于这一难点的突破,我的体会如下: 一、在历史发展的高度上理解和处理教材《简史》的教学目的是树立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发展的观点是其中的一个基本观点。教给学生历史地分析事物、分析社会现象、评价历史人物,尤其是历史地评价领袖,非常必要。学生往往根据当前现实的是非标准、个人的好恶去看待和评价一切,因而常常是脱离历史条件简单地肯定或简单地否定。这一段教材就是要通过历史地评价社会更替这一社会现象来给学生树立历史发展的观  相似文献   

2.
《世纪行》2021,(4)
正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是一本厚重的历史教科书。从党的历史中,我们要学的东西很多。学什么?怎么学?了解几件历史事件、记住几个历史人名,是远远不够的。学习党的历史,确立正确的党史观和科学的方法论至关重要。要坚定党的历史自信,从浩瀚的党史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感悟中国共产党的崇高品质和非凡魅力,深刻认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进一步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始终不渝、毫不动摇、一以贯之把"人民情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一名坚守人民立场、饱含人民情怀的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3.
口述历史的传播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述历史”是历史学者借助口头和录音等传播手段,从口述者的讲述中获取历史信息的特殊的传播活动。口述历史是一种新的史学形态,也是一种新的史学方法。不少学者从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领域对口述历史进行了论述,本文尝试以传播学为理论参照,分析口述历史的传播主体、传播媒介、传播内容和传播功能。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是我们党历史上的第三个历史决议,这一新的历史决议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与《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一脉相承、紧密衔接,是一篇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具有重大政治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和里程碑意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开辟了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5.
云冈的历史就是北魏的历史。通过云冈触摸北魏王朝的精神、历史和社会风貌,通过对北魏王朝的了解,解读云冈特殊的历史、宗教、政治和文化内涵。本文从独特的视角带领读者从北魏的历史中一步步接近云冈,认识云冈,了解云冈。  相似文献   

6.
范忠信 《两岸关系》2010,(11):66-67
<正>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是一部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长篇历史叙事诗。这就是由余克礼、贾耀斌等先生编著的《海峡两岸关系六十年图鉴》。匆匆浏览这部16开本,包含了50万字历史叙事和近900幅珍贵历史图片的大型纪事本末体史书,我感受到了一种空前的震撼。一种站在巫山神女峰上看着滚滚长江奔腾东去的感觉,油然而生! 60年的历史浓缩成这一画卷,你不能不为之震撼和倾倒。  相似文献   

7.
杜赞奇通过解构线性民族主义历史并揭示其弊端,进而建构了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研究的复线历史范式.这一范式认为历史的主体和历史时间是多元的、复线的,并且历史与现实是一种复杂的互为因果性的交易,而进行复线历史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拯救历史,其切入点和主要理路就是运用话语分析.  相似文献   

8.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重视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领导干部以史为师,读点历史,可以以史明志,修身养性,并提高治理能力。中共党史和革命史、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是领导干部读史的重点。领导干部读历史,要有问题意识和战略思维,围绕国家治理这一主题展开,并要善于辩证地看待历史。  相似文献   

9.
历史意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影响着我们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建立。西方新兴工业文明和中国传统农业文明的冲突与对抗、人们对自身历史发展没有客观正确的了解、一些西方国家歪曲和否定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是历史不自信的三大根源。我们需要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满怀历史自信地书写未来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0.
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成因、表现及其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影响大、危害深的社会思潮,其形成和发展有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以否定中国革命史为核心内容,通过多种手法否定和歪曲历史,力图使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成为"罪史",为全盘西化寻找历史依据。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滥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危害,它妨碍人们对历史的科学认知,割裂革命与建设、历史与现实的有机联系,它妨碍历史共识与政治共识的形成,造成了严重的思想混乱。  相似文献   

11.
中共党史即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它是一门具有较强政治性、理论性和现实性的历史学科。它具有不同于一般历史科学的科学性政治性相统一、历史性时代性相统一、叙事性理论性相统一、学术性通俗性相统一的特点以及政治、宣教、学术、传承的功能。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共历史学的特点和功能,对于指导中共历史学科建设,深化中共历史研究和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日月之轮穿梭,在岁暮天寒之际,历史翻开新的一页,我们迎来新的一年。2021年,我们见证历史、创造历史,一边回顾昨天,一边拼搏当下,圆满度过了“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在这“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时期,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事业也开启了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13.
对儒家文化传统进行现代评估的根本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卫国 《湖湘论坛》2003,16(5):73-74
对儒家文化改造是对历史文化改造的最主要的内容 ,也是中华民族的一种难释的心理情结。儒家思想伴随着历史步伐走过了二千多年 ,给中华民族带来厚重的情感和骄傲 ,也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前行的沉重。厚重的情感和骄傲可以演变为拒斥现代社会和外来文化的历史保守主义和新儒学主义 ;沉重的历史负担也可能让人放弃历史中的自我 ,演化为历史虚无主义 ,演变为一种全盘西化的不良心理躁动。改造历史 ,单凭感情用事 ,或回避历史都是不可取的。任何一种久远而来的文化思想的存在 ,至少有三种基本的含义 ,即原义、它义和今义。从原义上讲 ,儒家思想是学…  相似文献   

14.
严飞 《求索》2022,(6):31-37
历史因果具有复杂性,而历史社会学的宗旨又是从复杂的历史事件中抽象出一般性的社会机理和发展规律。在以变量回归为主导的结构性分析中,历史分析简约为在历史的条件和结果之间勾连出一条线性因果链,而忽略了历史行动者的身份主体性和行动策略性。据此,基于历史具体情境的文化分析视角,不仅要关注历史的动力因,也要重视历史的构成因,研究行动者的主观能动性是如何透过一系列文化图示去诠释历史的图层,继而推动历史演进出期然或非期然的结果。这一视角既能处理非稳定文化时期的历史关键事件,也能穿透日常生活中的微小实践,从而重现历史迭变的动态过程和情境现场。当以“情境—文化”作为历史社会学的分析工具时,要重视叙事观念、话语、策略的中国情境,构建出一套蕴含丰富本土性的学科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5.
历史的运动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在一定阶段有其特定的主要历史任务,即"历史主题"。党的历史主题是研究党的历史的指导性线索,是一以贯之的"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深刻阐释党的奋斗历史的历史渊源、目标方向、历史起点、发展阶段、根本成就、历史法则和现实方位,是党史观的重大发展和重要创新。  相似文献   

16.
<正>杭政函[2014]26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14年4月11日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实施细则为进一步保护我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切实贯彻实施《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特制定本实施细则。一、本实施细则适用于我市行政区域内历史文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仍然伺机冒头。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彻头彻尾的社会政治思潮,有明确的政治主张和政治目的。习近平总书记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历史虚无主义以所谓"重新评价"为名,歪曲近现代中国革命历史、党的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8.
白晋虎 《前进》2003,(10):36-38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们对太原历史文化的认识日益重视和深入。时值今年太原纪念建城2500年之际,按照山西省打造文化强省的战略部署和具体要求,充分认识太原历史文化的作用,继承和弘扬太原历史文化优势,强化太原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支撑力,对于促进太原的率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太原历史文化的形成背景太原历史文化主要是指以太原为地域依托,渊源历史上形成的政治、经济、军事及社会生活的总和。太原历史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是一个动态概念。其文化根脉源远流长、根深叶茂,其文化形态独…  相似文献   

19.
王小波小说创作的历史观有三方面内容:"历史脐带论"是说"一切历史都是虚构史",作者将历史的虚构性合法化、常态化,从而消解了历史的真实性、必然规律性与崇高性;"古今一是论"是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作者以一种自由主义的价值观念与精神气质来统领历史,使历史故事充满现代性;"历史导向论"是说"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作者将一种现代批评观念用福柯式的思想史体察方式纳入到历史故事的写作当中去,使文本中充满了现代批判意识,政治与权力对人性与自由的压制和戕害成为批判的重心。  相似文献   

20.
党的奋斗历史是一部形成和完善群众路线的历史,是一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历史,是一部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历史.在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学习总结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创造性地提出和坚持了群众路线,并在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使其成为党的最具独创性的、最富有永恒意义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