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直通车     
在《关于改进党的作风》的讲话中 江泽民总书记痛斥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形式主义的要害是只图虚名,不务实效。 有的干部习惯于做表面文章,喊口号;有的沉湎于文山会海、应酬接待;有的热衷于沽名钓誉,哗众取宠,应付上级,应付群众;有的搞各种名目的所谓“达标”活动,形式上热热闹闹,实则劳民伤财;有的只说空话套话,不干实事;有的报喜不报忧,掩盖矛盾和问题,以致酿成恶果。   ●官僚主义的要害是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有的干部无所用心,有的作威作福、欺压群众。官僚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国封建社会形成的“官本位”…  相似文献   

2.
山东,中国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儒家文化博大精深,而“仁、义、礼、智、信”应是其要义所在,“仁”为其首。何谓“仁”?孔子曰:“仁者,爱人。”于是,以爱的名义,我们就看到了今日齐鲁大地扶残助残的崭新气象;以爱的名义,我们就读到了无数个为残疾人服务的感人故事;以爱的名义,我们就正在无限地接近于“仁”。  相似文献   

3.
对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流动状况的调查易志华王蓉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知识分子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方面也不断发生着深刻变化。在这种不断变化之中,高校知识分子有的弃文从商,有的“越洋出海”,有的“魂不附体”,呈现出逐渐移位、...  相似文献   

4.
做官先做人     
做官先做人何学元山东省临邑县委书记王佑成有句名言:“做官必须先做人。”王佑成在县委书记岗位上,勤勤恳恳做人民的公仆,清廉为官,清白做人,他的“官德”在老百姓中有口皆碑。“做官先做人”这句话富有哲理,发人深省。古之做人,讲究修身、立德;今之做人,要求堂...  相似文献   

5.
清代继昌《徐素斋杂记》中,记述了辽东知府杜石坡的一段话:“我辈做官当常常想到未做官以前与不做官之后,自律自严,办事不期勤而自勤.俸禄不期薄而自薄。”可见,提倡为“官”者多想一想“未做官以前与不做官以后”,很有意义。 “未做官以前”是平民百姓,清清白白,老老实实;“不做官以后”也是平民百姓,轻轻松松,安度晚年。常想想当官前后,可以免生贪心,保持光明磊落、清正廉洁。但是,今日社会中一些为官者却不能悔悟,以此律己。他们也常常想起当官前后,不过,想到的都是“当官不收钱,退了没本钱”,“一年清县官,十万进…  相似文献   

6.
为民与做官     
辛其马 《创造》2009,(6):45-46
我们这里说的“为民”当然是指“执政为民”中的那个“为民”,中国共产党的“三个代表”理论早已阐述得很清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做官”呢,一般理解就是跻身国家公务员队伍,担债一方或一地或一域的公职,且官无论大小,职责也是“为人民”。说起来“为民与做官”并不矛盾,某种程度就是一回事。然而,现实里有些事情原委往往和理念上还是有千差万别的,不然党中央就不会反夏告诫为官者要“代表人民的利益”了。这其实从另一方面说明我们干部队伍尤其“有权者”存在违背人民利益的事情,有的还很严重。从这个意义说,公职的“为官”之道就大有解析之处。  相似文献   

7.
似乎孙中山先生曾说过,我们要做大事.不是要做大官。从孙中山先生一生的行迹上看,他是实践了这句话言的。就在他被表世凯这个官迷逼出“大总统”的位置之后,仍甘愿在“国民政府一里做个配角,专管全国的铁道建设等实事,希望以个人的特长为民族的振兴作出贡献。这在袁世凯等辈官迷来说,是万万做不到的。一是以做事为目的;一是以做官为目的。这就是做事与做官的本质区别。以做事为目的,就不会戚戚于官职的去日升降,只以事业的盛衰成败为念;以做官为目的,就会汲汲于一官半职.得一官如获至宝.失一职如丧考批。当然·“设官任事”,…  相似文献   

8.
自古以来,中国人习惯把读书与做官联系在一起,诸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学而优则仕”等等,都是为人熟知的例证。说到底,似乎读好书,就能做到官,而做了官,就可功成名就,拥所欲求。然而,十年寒窗实属不易,仕途艰险也在所难免。有道是,读书难,做官更难,而做一个好官则难上加难。尽管如此,苦读诗书以考取功名始终还是一代代文人学子的唯一追求。作为凡夫俗子的我,也逃脱不了世俗的框框,自小便知用功读书,长大考上大学,完成学业,走上社会后开始在仕途上一步一步向上攀行。时间…  相似文献   

9.
“做官”与“做工作”□果然“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决定恢复邓小平同志职务的一次中央全会上,小平同志曾恳切地说过这样的话:“我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员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  相似文献   

10.
郭齐 《求索》2014,(7):142-147
经书中“献”字指人之用法春秋时期即已消失,人们已不能理解,从而导致了今人对经书的误读。然通过梳理,我们可以“献”字指人这一古义作出新的准确诠释,以廓清两千年来对相关经文的误解。首先从“献”字指人的用例、历代学者对“献”字指人的训释、关于孔子考礼的有关记载等方面可以证明上古“献”字确有指人的用法;从文化史的角度、“献”字本义及词义引申系统、通假说、近义说、错字说、引申说诸方面探讨可知“献”字指人具有其学理依据;通过考辨,可知相关“献”字的确切含义及其由来,这对经文的准确诠释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有人想做官,有人想辞官,人生选择多样化,这是一种社会进步。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有的人经商发财,有的人从政当官,有的人治学出名,有的人散淡有闲,人们发展的志向与机会都是多元的。但在我国,崇官、尊官、当官的传统极甚。“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十年寒窗”,为的就是“官袍加身”。“学而优则仕”的心理基质至今仍然潜在多数人的内心。人们为什么想当官?这是历史与社会造成的。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劳心者治人”,若想“修齐平治”,手中得有权力;想改变生存状态,只有做官,才算“人上人”,“升官”才能“发财”。新中国成立后,虽说政府…  相似文献   

12.
孙晓青  杜娟  陈勇 《小康》2009,(1):20-24
一股叫做“山寨”的风潮来势汹汹。有的人瞬间被卷入其中,成为“达人”;有的人还没搞清楚状况就被山寨“雷”了一下;有的人拼命抗拒着,但却也难逃“ ”运。  相似文献   

13.
做官与做人     
沈醉在记述他接受党和人民改造过程的《我这三十年》一书中,几次提到他的母亲告诫他的一句话:“一个人可以不做官,但要做人。”按沈醉的话说,解放前,他为蒋介石的忠实走狗戴笠效劳,做了官,但是失去了人性,做了许多愧对人民的事,回忆起来,痛心疾首;解放后,他接受思想改造,没有做官,但通过改造,他渐渐脱胎换骨,成了一个真正的人,他感到聊以自慰。沈醉的这番话很引人深思。一个不做官的人尚且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看来做官的人就更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了,否则就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官。为官者如何做人 ?我看主要是两个方面:一…  相似文献   

14.
韦辉 《当代广西》2005,(23):63-63
国庆节同学聚会时,一位当领导的老同学深有感触地对我说:“现在做官太累,并不是工作有多忙,而是各种人际关系太复杂,处理起来太费脑筋……要是简单点那该多好啊!”笔者听罢,认为该同学的话值得我们深思。在我们的周围确实有相当多的领导干部很忙、很累,其中当然不乏为了工作、为了事业、为了人民而尽心尽力者。但是,有的人却是另一种“忙”:忙于出政绩,搞形象工程,做表面文章;有的为了自身的前途,不惜想尽各种办法编织各式各样的“关系网”;有的为了自家人的一些私利,而不停地奔波于各种场合……这样的“忙”,这样的“累”长期下去,迟早会出问题。  相似文献   

15.
时下,有部分地方的人大代表在审议发言时,总是一味地“唱赞歌”,把有关报告中提到的成绩重复一遍、赞叹一番就没了下文;有的在审议时,总是站在自己所处的环境来考虑问题,不是站在全局的高度提出建议和意见,代表性、可操作性不强;有的在审议时,“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意见;有的在审议过程中始终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相似文献   

16.
过去贵阳人常诜“唐家顶子,高家谷子,华家银子。”唐、高、华三家是贵阳的名门望族,发家之路各不相同。唐家有势,做官的人多,故称“项子”;高家有地,收租谷万石,故称“谷子”;华家有钱,家财万贯,故称“银子”。“项子”、“谷子”姑且不论,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建党七十五周年座谈会上发出号召,要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这个“高素质”就包涵了优良的道德素质。加强干部的道德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核心,以干部道德的三个层次为重点,注重学习和实践,努力使每个干部都成为具有道德自律的人。一、“做官先做人”“做官先要做人”,“做人之道”是“做官之道”的前提和基础,是干部道德的最低层次和最起码的要求。干部的“做人之道”主要是干部在工作和生活方面的人品修养。加强人品修养,首先要解决好“做什么人”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中所说的“一…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统一战线》2008,(8):60-61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统战工作始终围绕中心工作开展,一方面把基础性工作做好做实,另一方面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统战活动,在活动中凝聚人心、汇聚力量。近年来,围绕学校评建工作,在统一战线成员中开展了以“爱岗位、献良策、做贡献”为主题的“凝聚力工程”活动;在民主党派成员中开展了上好一堂精品课公开教学竞赛活动;在党外处级干部中开展了“读一本好书”活动;在党外知识分子和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开展“建实言·献良策”活动;  相似文献   

19.
在本届上海书展上,有一本书的热销,引发关注。这本书,就是习近平著的《之江新语》。习近平同志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五年间,曾以笔名“哲欣”为《浙江日报》的“之江新语”专栏撰写了232篇短评。这些短论思想性、针对性、时效性强,语言简洁明快,观点敏锐清晰,形式生动活泼。讲道理浅显易懂,不空发议论,文风朴实。2007年5月6日,浙江日报社经再三征求习近平同志的意见,并在征得习近平同志同意后.以“之江新语”为书名,将这些短论结集出版。习近平同志在《做人与做官》中阐述了为官先立人的思想,他说:“俗话讲。做官先做人,做人先立德;德乃官之本,为官先修德。还有。‘百行以德为首’,‘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等等。这些讲的都是做人与做官、修身与立德的道理。  相似文献   

20.
张纯良 《春秋》2009,(4):54-54
近年来,许多有识之士发表意见,寻找中华思想文化之核心和灵魂。有的说是“和”,有的说是“仁”、“仁爱”,还有的说是“礼”、“中庸”。但是,“根”的含义更准确些。从公元前21世纪的中华圣贤之人大舜身上,明显看到了这个根—和、善,我认为这就是中华优秀思想文化之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