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东局势发展一向出人意料, 似乎总是与和平作对。正当 中东和谈的关键时刻,在7月31日举行的以色列新总统选举中,以色列右翼反对党利库德集团推选的总统候选人摩西·卡察夫在第二轮投票中以63 票对57票,出人意料地击败了执政党“只有一个以色列”推举的候选人希蒙·佩雷斯,当选为以色列第8届总统,新总统已于8月1日宣暂就职。政坛元老佩雷斯命运多舛 76岁的佩雷斯是以色列政坛的资深政治家,其政治生涯跨越了半个世纪,曾因力促达成1993年巴以奥斯陆协议而于1994年与拉宾和阿拉法特一起,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拉宾总…  相似文献   

2.
耶路撒冷专电 右翼的利库德集团主席内塔尼亚胡在选举中能以微弱优势战胜工党候选人佩雷斯,出任下届以色列政府总理不仅出乎大多数人的预料,也使正处于关键时刻的中东和平进程面临新的严峻考验。 现任总理佩雷斯是目前以色列政坛上资格最老的一位领导人,从政50年以来颇有建树。特别是近几年,在与周边国家实现和解,推动整个中东和平进程方面成绩卓著,是公认的中东和平进程的主要设计者。这样一位世人尊重的政治家,而且是在其和平政策已经取得重要成果的时刻,竟然在选举中输给了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内塔尼亚胡,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以色列公众对和平政策的疑虑。  相似文献   

3.
新年过后以巴政局先后出现重大变化,给脆弱的巴以和平以及整个中东和平进程增添了变数进入2006年后短短的一个月内,巴以政局先后发生了急剧、重大的变化。先是以色列总理沙龙突然严重中风,走下政坛已成定局,他一手推动的“单边行动计划”是否和如何进行下去成了大大的问号。而长期被美欧列为“恐怖组织”的哈马斯在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选举中以绝对优势胜出,成为巴权力机构占主导地位的执政“党”,打了中东和平进程各方一个措手不及,如何同哈马斯的巴勒斯坦打交道是一道难解又绕不过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以色列右翼反对党利库德集 团领导人沙龙,9月 28日强 行“参观”位于东耶路撒冷伊斯兰圣地引发的以巴流血冲突至今没有结束。虽然近几天来双方冲突的规模和激烈程度较前有所减缓,但以巴在巴自治区各地的对峙没有解除、巴民众大规模的游行示威和小规模的武装冲突以及以境内犹太人袭击以色列阿拉伯人的暴力事件一直不断。这场在以巴和谈处于关键时刻爆发的流血冲突不仅严重破坏了中东地区有利于朝着和平方向发展的局面,同时也使中东和平进程面临新的挑战。 沙龙的挑衅举动遭到国际社会和国际舆论的强烈谴责。欧盟和美国等指名道姓称沙龙…  相似文献   

5.
以色列政坛11月19日晚杀出 一匹“黑马”——主张与 阿拉法特打交道、无条件撤军和恢复和谈、甚至单方面拆除绝大部分定居点的海法市市长米茨纳以压倒多数当选左翼工党新任主席。此间分析人士认为,在目前以色列民意集体右倾的形势下,米茨纳的胜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以境内和平呼声的高涨,但并不意味着鸽派势力的上升。在未来几年,以色列国内政治与以巴冲突局势将继续由以沙龙和内塔尼亚胡为代表的右翼势力所主导。  相似文献   

6.
以巴地区在经历一段血雨腥风后最近出现相对缓和局面,当国际社会将目光关注在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的内部改革问题上时,以色列政坛也在酝酿着一场新的碰撞和争斗,这就应验了“不外斗,则内斗”的以色列政坛惯例。 内塔尼亚胡挑战沙龙。自沙龙政府宣布停止“防卫墙行动”后,以色列前总理内塔尼亚胡便开始对沙龙的现行对巴政策进行抨击,强烈要求以色列驱逐巴勒斯坦民族权力  相似文献   

7.
前进党以较大优势获胜,标志着中间势力异军突起局面的形成刚刚过去的一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这片拆不开、打不烂的“热土”吸引了世界上众多人的目光:哈马斯在巴勒斯坦组建了新政府,奥尔默特也不出所料地带领他的前进党赢得大选。沙龙的继承人将继续扛起“单边”旗帜前行,巴以出现的新面孔、老主张,给等不来的和平曙光再蒙上了一层阴影。  相似文献   

8.
最近两周,美以巴三方围绕中东和平“路线图”方案展开的外交活动明显升温。美国总统布什邀请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总理阿巴斯和以色列总理沙龙先后访问华盛顿,意在敦促巴以双方按照“路线图”安排尽快推动和平进程取得进展。 然而最新一轮的外交努力并未取得预期效果。以巴双方不仅在释放巴勒斯坦囚犯、解除对阿拉法特行动限制、从约旦河西岸城市撤军以及取缔巴勒斯坦激进组织等问题上分歧依旧,而且就“安全隔离墙”发生的争执似乎大有将“路线图”引导的和平进程隔离出轨之势。 对此,分析人士认为,“隔离墙”不会隔离“路线图”。至少从巴以地区当前形势发展的情况看,双方都不会因为隔离墙的修建而停止为实现“两个国家、两个民族在和平与安全中共存”目标所进行的努力。  相似文献   

9.
最近,苏联围绕召开中东国际和平会议问题,积极在阿拉伯世界开展外交活动,引起美国的关注。美国国务卿舒尔茨九月中旬在同以色列总理佩雷斯会晤后声明,美国将继续拒绝苏联参加中东和平会议,除非苏联同以色列复交并放松对苏联犹太人离境的限制。 苏联加紧在阿拉伯世界活动,目的是同美国争地位,扩大自己在中东的影响,似乎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从一直在为谋求解决阿拉伯、以色列矛盾而努力  相似文献   

10.
耶路撒冷专电 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与以色列总理佩雷斯最近会谈后在耶路撒冷宣布:以色列和叙利亚定于1995年12月27日,在美国恢复两国间的和平谈判。这使以叙间中断了长达半年之久的和谈得以重新开始,为以叙两国最终达成和平协议,从而结束中东地区旷日持久的阿以冲突,实现公正、持久和全面的和平带来了希望。 克里斯托弗透露;以叙代表12月27日开始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附近的一个“私人”地点,进行为期3天的谈判,随后,双方代表返回国内,向各自的政府汇报谈判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刘洪 《瞭望》2003,(48)
面对沙龙频频伸出的“橄榄枝”,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新总理库赖也表达了结束巴以冲突的愿望。库赖迫切希望实现和平,这  相似文献   

12.
在中东地区,缺的从来不是和平方案,而是落实方案的决心 以色列总理沙龙一改以往强硬作风,最近频繁伸出“橄榄枝”:提出以色列定居者撤出加沙地带,回缩部分约旦河西岸的隔离墙路线,用以色列南部荒漠土地或以境内巴勒斯坦人城镇交换西岸的犹太人定居点。  相似文献   

13.
《论犹太人问题》是马克思对人权问题的第一次系统论述,初步形成了自己历史唯物主义基础的人权观。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认为政治解放并不能使犹太人获得真正的解放,实现真正人的解放必须超越政治解放的狭隘性。马克思在对政治解放和人的解放的论述中阐述了其在人权问题上的基本认识:政治解放带来了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人和公民的分离和二重化,这种分离又导致了人权与公民权的二元化,人权是国家和社会的二重化导致人的异化的产物,要实现普遍人权,就需要超越政治解放的局限性,国家回归社会,公民权返回人权,实现人的解放。马克思的这一科学论断指明了无产阶级解放与人的解放的方向,对当前我们认识人权问题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由孔塔多拉集团和利马集团八国外长以及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和美洲国家组织秘书长巴埃纳·苏亚雷斯组成的“十人和平使团”1月19日和20日访问了哥斯达黎加、尼加拉瓜、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五个中美洲  相似文献   

15.
赵绪生 《求知》2008,(2):8-9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我们对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要充满信心;同时提醒我们.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这三大奋斗目标的长期性要保持清醒的认识。为了实现时代赋予党的三大历史任务和新时期党的三大奋斗目标.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一定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一定要刻苦学习、埋头苦干;一定要加强团结、顾全大局。“四个一定要”是我们党坚持“两个务必”和增强“三个意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十七大后全党同志为实现三大历史任务而提出的具体政治要求。牢记“四个一定要”,对于统一全党思想、贯彻十七大精神、实现时代和历史赋予我们党的历史使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刘洪 《瞭望》2003,(23)
约旦亚喀巴是一个阳光丰沛的城市,6月4日在这里举行的美以巴三方高峰会谈,无疑给持续了两年半的巴以冲突带来了一缕曙光,“路线图”和平计划也由此进入实施阶段。以色列总理沙龙、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总理阿巴斯在一些棘手问题上都表现了“善意”、并表达了对和平的承诺。这是过去三年中从未有过的积极现象。如果这种趋势得以继续,中东和平确实大有希望。  相似文献   

17.
华盛顿专电 一向毫无保留地支持和呼应以色列对外政策的美国犹太人,最近对以色列当局的现行中东政策的态度发生了微妙却是明显的变化。作为以色列在美国“代理人”的美国犹太人的向背,对美国和以色列的中东决策,乃至整个中东和平进程,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一事态发展,引起中东问题观察家的极大兴趣。 美国犹太人是从上个世纪中叶开始,随着欧洲人  相似文献   

18.
刘洪 《瞭望》2005,(45)
阿拉法特逝世一周年,以色列撤离加沙,历史性的事件已迅速成为历史。在失望与希望、呐喊和眼泪的快速交替中,中东度过了“后阿拉法特时代”的第一个年头,度过了拉宾遇刺后的第十个年头。撤离加沙,犹太人终于赢得了世界的喝彩,巴勒斯坦人也隐约看到了建国的希望。但一幕文戏后面却可能是又一场武戏的开演。消化“痛苦让步”需要时间,伸出橄榄枝更需要时机,鉴于明年是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美国的“选举年”,沙龙、阿巴斯、布什不可能也不敢作出重大决策。中东局势正在新的僵局中继续,残酷现实催生出新游戏规则。拉宾努力实现的和平、阿拉法特至死都未完成的建国大业,  相似文献   

19.
沙龙的豪赌     
刘洪 《瞭望》2004,(13)
一位以色列官员说,沙龙的这场豪赌,“是将我们无数人的生命作为了赌注”。沙龙的这场豪赌,至少在短期内,血雨腥风势在必然,中东和平险象环生。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21,(9)
"人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目标。《论犹太人问题》和《共产党宣言》都对这一思想进行了论述,并深入阐释了政治解放与社会解放两大历程。《论犹太人问题》和《共产党宣言》中关于"人的解放"的阐述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巨大影响,在21世纪的今天对指导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