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全体公民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均等,范围相同,结果大体相等。它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现阶段,我国基本公共服务还存在着城乡差距巨大、区域差距明显、群体差距延续等非均等化问题,建议采取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城乡统筹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建立有助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等措施予以化解。  相似文献   

2.
现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求政府为社会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而我国传统的城市偏向型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导致了城乡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和城乡关系的不和谐,由此产生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短缺、供给成本分担不合理、供给决策机制不规范、收益分享不公平等诸多问题。本文以地方政府职能为切入点,从优化地方政府职能,建立城乡统筹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的角度进行探讨,以期为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司法》2014,(7):59-63
正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是当前各级各部门肩负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各级各部门创新社会管理面临的新课题。今年以来,司法部、广西自治区司法厅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创新社会管理、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精神,相继作出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化服务体系部署。构建体系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涉及公证体制、机制、人员配备及资源配置等诸多问题。因此,各级公证部门必须从战略和  相似文献   

4.
左晓慧 《法制与社会》2012,(33):128-129
乡村治理是多主体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是治理理论在我国乡村社会中的运用。现阶段,我国乡村的公共服务需求快速增长,乡村治理的重心在于通过扩大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以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同时,由于我国社会力量发育不完全,在公共服务提供中要注重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的发展,建立政府主导、多主体积极参与的农村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汤武庆 《法制与社会》2010,(31):227-227
统筹城乡发展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根本问题,与解决"三农"问题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实现城乡一体化,就是为了解决好三农问题。同时,"三农"问题的解决,必须要统筹好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不仅是事关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全局问题,也是关系到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6.
张友军 《法制与社会》2012,(16):219-220
2009年,国务院发布的新医改方案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目标.本文从湖北省荆州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运行情况入手,从公平和效率两个角度分析并找出了荆州市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推进荆州市统筹城乡医疗保险制度统筹发展的措施,这有利于让每个公民公平地享受基本的医疗保险.  相似文献   

7.
统筹城乡发展,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是关乎社会诸多领域、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中国21世纪实现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路径。在统筹城乡发展的特定语境下,如何厘清司法定位,解决相关法律适用疑难问题,实现定分止争的诉讼目的,对助推城乡统筹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城镇化、  相似文献   

8.
在城乡一体化的新形势下,本文提出了从根本上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树立服务理念,转变服务观念;转变政府职能,落实政府属性;提高人员素质,扩大参与,建立和完善多元供给体制;解决公共服务的比例协调问题;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措施;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要求,统筹城乡公共服务改革,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9.
统筹城乡发展是党中央破解“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根本举措。宝鸡市人大常委会把统筹城乡发展工作作为监督重点,多措并举,督促政府加大工作力度,有效推动了全市统筹城乡发展进程,走出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唱响了一曲曲富有特色的助推之歌。  相似文献   

10.
孙建良 《中国司法》2010,(12):36-38
地方司法行政机关如何适应城乡统筹发展,创新社会管理服务,已成为摆在各级司法行政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嘉兴市统筹城乡发展实践,并对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如何发挥司法行政职能问题作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琴 《行政与法》2011,(5):12-15
基本公共服务作为对公民基本生存权及发展权的保证,其意义对于个人、社会来说都是不言而喻的.本文在界定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含义的基础上,从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及最低生活保障三个方面、八项指标对我国城乡的供给状况进行了评估比较,得出公共资源偏向城镇居民需求,城乡供给不均的结论,并从合理化视域分析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均...  相似文献   

12.
孙宝洪 《行政与法》2014,(12):121-125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现实要求。目前,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为主的体制、较低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农村产业不合理结构、差距明显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政策制度的缺陷影响了城乡发展一体化,因此,应以促进城乡农业经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城乡建设与管理一体化为路径,加快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却严重失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扩大,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同时,广大社会成员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也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迫切和强烈.要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换言之,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经成为我国当前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在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应实施"同步推进,分步实现"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是社会服务的一种形式,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目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不仅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方面严重缺位,而且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吉林省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同样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益服务短缺和信息不畅等问题。因此,建立和完善吉林省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作为推动政府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一大举措,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概念提出至今,全国各地纷纷进行了有意义的实践探索,然而,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仍然存在着非均等化问题。本文结合区域治理理论,在分析了基本公共服务内在机理与逻辑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定均等化标准、建构网格型府际关系、构建多元供给主体、评估与监督各区域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建立城乡一体化供给机制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及其对改革发展成果公平分享有何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有关政府间公共财政资源的分配制度,主要目标是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均等化目标意味着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公平分享,也有助于区域经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我国现行转移支付制度在许多方面背离均等化目标,不利改革发展成果的公平分享。  相似文献   

17.
在创新社会管理的框架下,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建设,一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切实保障农民在农村公共服务建设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二要贯彻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确保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公平性;三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可接受度。  相似文献   

18.
Although there is a considerable body of knowledge about domestic violence, a limited proportion focuses on domestic violence in rural settings. Using a nonprobability purposive sampling technique, 93 providers of domestic violence services from rural and urban localities in North Carolina and Virginia were located and asked to complete a self-administered survey soliciting provider perceptions about service consumers, the general public, themselves, and inter- and intra-agency issue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between rural and urban providers about service consumer needs and experiences, perceptions about the general public, area resource availability, agency funding, provider training, and worker safety. Implications of these difference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