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政府法制》这本杂志,借用一句广告语来说,就是“读了都说好”!敝人对她是每期必读,每篇必读,可以说是情有独钟,获益匪浅。不光自己读,还推荐给亲朋和同事熟人读,他们读后也都有同感,夸赞“味道不错”。我们机关虽然经费拮据,报刊砍了不少,几乎未订什么杂志,但《政府法制》却是“保留节目”,由此大家时她的喜欢  相似文献   

2.
经典的错误     
享誉科学界的《自然》杂志诞生150年了。因此,该杂志从创刊以来发表的10万多篇论文中,精选出数百篇代表作,出版了《〈自然〉百年科学经典》丛书。但如果你认为这些论文都是影响深远的绝对真理,那你就错了。因为丛书编辑毫不避讳自己杂志的“污点”,杂志中曾收录了不少错误论文。  相似文献   

3.
略论民国时期中国移植国际法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中国移植国际法的历史 ,既是一个屈辱的、痛苦的理论和实践相分离的过程 ,也是一个中国人民逐步觉醒、持续与帝国主义抗争从而使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过程。这一历史时期的实践 ,深刻揭示了“自己的权利要靠自己去争取”、“世界的和平要靠世界人民自己来维护”等现代国际法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4.
“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特别是建国60年来的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事实证明,“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5.
<证据科学>杂志创刊之际,作为主编,既感到非常高兴,又感到有很大的压力.新杂志更名于风风雨雨走过14年的<法律与医学杂志>,前任主编常林教授用“我们记录了历史,也创造了历史“抒发了他对这份杂志的深厚感情,我们作为后继者,一定要把这段历史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6.
采访方军的年轻记者不知自己的家事,令他“痛心”。他说:“我们每个人家史的组合,就是我们国家的历史。”“我希望这些抗日英雄们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  相似文献   

7.
<证据科学>杂志创刊之际,作为主编,既感到非常高兴,又感到有很大的压力.新杂志更名于风风雨雨走过14年的<法律与医学杂志>,前任主编常林教授用“我们记录了历史,也创造了历史“抒发了他对这份杂志的深厚感情,我们作为后继者,一定要把这段历史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8.
1988年12月,某杂志与某印刷厂签定了一份加工乙承揽合同,约定“印刷厂”为“杂志社”印刷一杂志,“杂志社”预付纸张费5万元,在“杂志社”规定的时间和指定的地点交货,“杂志社”在收齐杂志后一周内付清各项费用;合同有效期为5年。1989年10月上旬,“杂志社”以“印刷厂”擅自将杂志转给他厂装订、装订量差、有两期杂志脱期交货遭邮局罚款等为由,要求从第12期起解除加工承揽合同。“印刷厂”认为杂志委托他厂装订是经“杂志社”同意的,且不存在交货脱期,不同意解除合同。期间,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等五单位根据国家《印刷行业管理暂  相似文献   

9.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某些杂志,特别是与社会科学类沾边的杂志,一味地向浅、俗、逗奔去。翻开杂志,能看到不少美女广告、新潮时装、明星绯闻、“幽默”段子,却鲜见哪怕是稍涉严肃思考、正经学问的作品。于是,社会就呼唤带有深奥(首先是深刻)性的杂志出现,做一做与“兴奋剂”相反的“镇静剂”。这样的杂志果然有,而且颇多。有的公开表示此类杂志是“学术杂志”,是有高级职称、响亮名气的“深奥作者”的专用阵地,一般人是没有资格在那种刊物上亮相的。遗憾的是这样的“深奥杂志”,大都是在一个特定的小圈子里自耍或互耍的,谋一点虚名小利或浮…  相似文献   

10.
2006年6月,《人民检察》杂志迎来了自己的50岁生日,伴随着检察事业的发展、壮大,历经半个世纪的积累与历炼,《人民检察》杂志获得了巨大发展,为庆祝《人民检察》创刊50周年,人民检察杂志社、浙江省湖州市人民检察院、正义网共同举办了“南太湖杯——我的检察生涯”征文活动。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人权”被宣布为“资产阶级口号”,成为法学研究的禁区。1991年《中国法学》杂志发表评论员文章,率先在法学界号召高举马克思主义人权的旗帜,深入开展人权与法制的理论研究。与此同时,理论界、法学界开始打破禁区,人权成为热门话题。下面是回忆这一禁区得以突破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2.
对于英国的《自由大宪章》(以下简称“大宪章”),多年来,褒贬不一。资产阶级史学家说它是“英国自由的奠基石”,是“第一个英国宪法”……;苏联法学家则认为“大宪章是英国历史上最反动的文献之一。”本文试图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了2005年。伴着新年的钟声,我代表本刊编辑部向为国秉公执法的检察官和所有关注检察事业的人们送上绵绵祝福!2005年,《人民检察》杂志改为半月刊,徐建波主编要我为之撰写新年寄语。我想了好久记起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给大臣讲的“水井”的故事。朱元璋出身农人,靠农民的力量征服天下,当了皇帝,面对贪官横行,他用农民的思维算了一笔账。他告诉大大小小的官吏,老老实实地为官,守着自己的俸禄过日子,就像农民守着自己的“一口井”。井水虽不满,但可天天汲取,用之不尽。如果一个官员守不住自己的“井”,天天嫌“水井”不满,…  相似文献   

14.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2006年6月,《人民检察》杂志将迎来自己的 50岁生日,伴随检察事业的发展、壮大,历经半个世纪的积累与历炼,《人民检察》杂志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为庆祝《人民检察》创刊50周年,人民检察杂志社、浙江省湖州市人民检察院、正义网决定共同举办“南太湖杯——我的检察生涯”征文活动。  相似文献   

15.
政体任何统治阶级一旦掌握了政权,就要巩固政权,保护本阶级利益,而达到这一目的就要建立一定的政权组织形式。这种一国统治阶级采取某种形式去组织反对敌人,保护自己,协调自己内部关系的政权机关,就是“政体”。人们通常也称为“政治体制”或“根本政治制度”。一、剥削阶级国家的政体。人类历史上,剥削阶级国家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6.
约稿启事     
《中国法律》2005,(2):4-4
《中国法律》杂志网站设有“最新出刊”、“特刊精华”、“周刊一览”、“杂志徵订”、“读者反馈”、“作者投稿”等栏目。网站面向全球读者.分设了繁体中文、简体中文和英文三套系统,详尽介绍了杂志的性质、宗旨、主要内容、发行范围以及今后的发展定位。在“最新出刊”栏目中.刊登最新出版发行杂志的目录和精选的一至两篇主打文章的全文。“过刊一览”栏目刊登了自2002年以来各期刊物的目录和精选文章。“特刊精华”栏目  相似文献   

17.
杨国明 《江淮法治》2008,(12):20-20
近日在《江淮法治》08年第八期杂志上看到汪伦律师的一篇文章《“大义灭亲”的问题》,读过之后,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汪伦律师谈到,大义灭亲是以“义”字当头,并且认为“义”在传统社会中是与古代的忠君相一致的.作者对大义灭亲行为可谓是义愤填膺、大声疾呼,本人却有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8.
BP机“BeBe……BeBe……”响个不停;电脑显示屏上的电子信函排得满满当当,却不能及时回复;这边电传机的受信纸吐出老长,那边为更换电视机的频道忙得不可开交;堆积如山的杂志、报纸却放在那里无暇顾及。 现代人简直被搞得头晕目眩。一切都一一过目看来不太可能。这就是所谓的“情报泛滥”。 这不仅是自己家中的光景,工作单位的“惨状”更是了得。在琼斯·曼哈顿银行  相似文献   

19.
读了《法学杂志》一九八五年第五期刊登的张晋清、傅清河二同志《试谈我国刑法中的前科》一文(以下简称《前科》),颇受启发。《前科》一文的作者在否定了关于前科的三种论点(即“历史污点论”、“累犯条件论”、“折衷论”之后,提出了自己的论点。笔者同意《前科》一文对前三种论点的分析,但对张、傅二同志提出的关于前科的定义仍有不同看法,现提出来,与法学界专家、学者及张、傅二同志商榷。什么是前科,我认为首先应该弄清它的概念。在我国古代科同“课”,就是判处、课罚,即对犯人处以刑罚的意思。显而易见,科就是科刑,科是指犯罪受到的刑罚。前科就是指新罪以前犯罪受到的刑罚。  相似文献   

20.
历史学者王家范教授曾经说过,有闲情的文人逸士常误读了村野风景,以为村野角落的大泉“总是老实顺从”,却往往忽略中国历史一直领教过的“从山村里走出来的暴怒”.这是他讨论中国历史时发的散议,但对今天社会来说,这评论亦有些适用。山清水秀的某个偏僻小镇。在旅游杂志上,无不和美秀丽,犹如桃花源,但谁能料到,群体性事件一动,举世皆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