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九华山佛教建筑的几个特点一樱九华山以清幽秀丽的风光名扬四方,又以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而声播中外,它的秀丽风景引得教徒们纷纷来此选择道场。晋时,佛教传入九华山,唐开元七年(719年),新罗国国王近挨金乔觉渡海来华,在九华山虔诚苦修,唐贞元十年(794年...  相似文献   

2.
《小康》2017,(4)
<正>随着2016年5月18日上午,位于宁波市溪口雪窦山风景名胜区的雪窦佛教名山入口的弥勒圣坛项目举行动工典礼。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宁波市和奉化雪窦山名山建设领导小组,浙江省佛教协会会长雪窦寺方丈怡藏大和尚以及来自两岸三地300多名海内外各界人士出席。"弥勒圣坛"成为了奉化"五大佛教名山"建设的雪窦山弥勒文化园项目,总投资达22.86亿元的PPP重点投资项目。也是雪窦山弥勒文化园"一核一带两组团"布局中"下雪窦组团"的标志性建筑,预计将于2018年建设落成。  相似文献   

3.
《小康》2017,(1)
<正>随着2016年5月18日上午,位于宁波市溪口雪窦山风景名胜区的雪窦佛教名山入门的弥勒圣坛项目举行动工典礼。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宁波市和奉化雪窦山名山建设领导小组,浙江省佛教协会会长雪窦寺方丈怡藏大和尚以及来自两岸三地300多名海内外各界人士出席。"弥勒圣坛"成为了奉化"五大佛教名山"建设的雪窦山弥勒文化园项目,总投资达22.86亿元的PPP重点投资项目。也是雪窦山弥勒文化园"一核一带两组团"布局中"下雪窦组团"的标志性建筑,预计将于2018年建设落成。  相似文献   

4.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五台县东北部,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是大智文殊菩萨的演教道场,它与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合称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而五台山又因其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文化遗产丰富而位居四大佛教名山之首。  相似文献   

5.
江苏南通狼山是我国佛教八小名山之一,屹立在长江的北岸.隔江与南岸常熟境内的福山遥遥相对,气势非凡,风景秀丽.山巅有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九七六——九八三年)的支云塔;南麓有初唐(六一八——九○七年)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墓和南宋(一一二七——一二七九年)西路兵马总监金应墓以及辛亥革命北方军革命军领导人之一的白雅雨烈士墓;东北麓有园林和许多石刻,为历代文人作诗题名之处. 一九八三年,在狼山南麓原大雄宝殿又完成了我国第一套佛教十八高僧瓷砖壁画,这是佛教艺术改革的新创造.  相似文献   

6.
《小康》2016,(27)
正第十九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暨2016奉化雪窦山弥勒文化节,10月12日在佛教五大名山——雪窦山龙华广场隆重举行。在开幕式上,国家宗教事务局工作安局长致辞。王作安指出,中韩日三国不仅山水相连,而且法乳一脉。正是中韩日三国古德先贤不远万里,西行东渡,互相交流,共同煅造了一条熠熠生辉的佛教"黄金纽带",记录、见证并传承着中韩日三国佛教徒之间的法谊、人民之间的友谊。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已经连  相似文献   

7.
林志刚 《求索》2008,(12):208-211
清代汉传佛教管理制度是建立在满族统治者的文化和宗教策略之上的。根据政教分离、王权高于教权的宗教管理模式,清初的统治者借鉴前朝的宗教管理经验,建立了系统有效的佛教管理机构和僧官制度,实施了资格审查制度、官方登记制度和定额管理制度,从而较好地掌握了佛教发展状况,合理地控制了佛教组织规模。清中叶以后,因农民起义和西方列强的入侵,统治者无暇顾及对佛教的管理,佛教管理制度实质上已废弛。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帝制,封建僧官体制亦被废止,清廷的佛教管理制度由此终结。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古代伦理思想中,佛教伦理和道教伦理也是需要加以介绍的重要内容。下面我们分两次介绍。佛教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外来宗教。因崇奉佛和阐扬佛的言教而得名。它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教。佛教于西汉末年(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即公元前2年)或东汉初年(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即公元67年)传入中国后,  相似文献   

9.
中国佛教为何食素素食是佛教寺院里的一种独特的饮食习惯。其含意,素是洁白、纯朴;食即饮食的意思,素食指不夹杂任何肉类荤踉味的食物。佛教的教规是大慈大悲的,为了培养教徒们的慈悲之心,它讲因果报应.严禁杀生,所以中国佛教特别重视清淡食品。中国佛教(大乘教)...  相似文献   

10.
藏语系佛教俗称喇嘛教,据有关资料记载藏语系佛教传入内蒙古地区已有400多年。改革开放以来藏语系佛教在传播方式、人员素质、佛事活动、寺院管理等方面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笔者就上述问题作了些调查,总的看法是:藏语系佛教今非昔比,正在努力适应社会变革。一、喇嘛的观念在发生变化。内蒙古喀喇沁旗与河北省、辽宁省接壤,地处东北、华北的结合部,由于受周边地区的影响,宗教活动日趋活跃。现有开放的藏语系佛教寺院3所,解放初期这3所寺院有喇嘛200余人,现在这3所寺院中只有喇嘛10人。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17岁。…  相似文献   

11.
佛教一、佛教的产生、发展阶段和传播路线佛教产生于印度。其发展一般分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和大乘佛教三个阶段。1、佛教的产生与原始佛教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名悉达多·乔达摩(即释迦牟尼),是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提罗拉科特附近)净饭王的...  相似文献   

12.
隋唐五代佛教的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成满 《求索》2007,(5):200-202
隋唐五代时期佛教的世俗化倾向增长,僧侣们更加关注社会。面对自然环境已遭到较大破坏的社会现实。他们以佛教教义的相关内容为思想武器,在放生和护生、植树造林和宣传环保等方面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3.
正"应梦名山"雪窦山的弥勒文化与民国文化有着深厚渊源。1932年,太虚大师应邀出任雪窦寺方丈,精研弥勒唯识学,致力于雪窦山弥勒道场建设,倡议雪窦山为中国佛教第五大名山。太虚大师在任雪窦寺方丈期间,编纂《雪窦小志》,积极倡导"人生佛教",重视佛教教育,大力推行佛教革新,对中国现代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改革开放后,雪窦寺进行重建,受到了台湾佛教界和信众的大力支持,弥勒宝殿前还有石碑记录了这段佳话。名山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4.
李兴才 《黄埔》2009,(4):60-61
普陀寺院 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峨眉山是普贤菩萨道场,五台山是文殊菩萨道场,九华山是地藏王菩萨道场,普陀山是观世音菩萨道场。在佛教信徒中,以拜观世音菩萨的最多,尤其是女性信众。因为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千手千眼、无所不能、有求必应也。  相似文献   

15.
闫峰 《前沿》2008,(7):85-87
佛教之于大理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巨大影响。一方面,佛教依附于大理统治者,与云南多民族复杂的社会政治体制相结合,形成了政教密切联系的政治体制,并成为大理国统治的精神武器和思想基础;同时,由佛教为主体宗教内容而衍生出来的寺院经济和庙会,则是西南民族经济中最有典型意义的经济形态。另一方面,佛教与云南固有的丰富的巫教、本主和土主崇拜等原始宗教与文化相融合,成为云南多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云南各民族的文化、教育、习俗以及社会生活起到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国佛教伦理思想是中国佛教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全球伦理的一份宝贵资源。作为宗教伦理,它是佛教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套完整的伦理道德体系,是以佛教信仰为中心调节僧人之间及僧俗之间关系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体系,是有关佛教道德的思想、观念、学说。作为宗教伦理,它发挥着世俗伦理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也承载着宗教对社会人生的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17.
秦新年 《前进》2002,(2):38-39
台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境内不仅有位居全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而且有秀丽神奇的自然风光和大量的革命胜迹,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瞩目WTO舞台,合理保护、开发、利用五台山佛教旅游资源和五台县革命纪念地旅游资源,使之成为现实生产力,实现五台旅游业在山西省的率先发  相似文献   

18.
西南佛教的典型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冲 《思想战线》2000,26(5):53-57
西南地区的佛教有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上座部佛教三种,另外云南还曾流行过阿阇梨教.西南因其濒临佛教发祥地,是佛教传入中国的首经之地,其向西南渗入并拓展的过程,即是佛教中国化、民族化的过程.佛教对中国的影响,以西南为最典型.  相似文献   

19.
卓越 《求索》2008,(12):203-207
唐代是佛教中国化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统治者从国家治理的高度,结合佛教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巩固政治需求、发展封建经济、加强思想控制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佛教政策;同时亦适时地调整了对佛教的管理方式,如在寺院建造、僧尼隶属、试经制度、病坊管理等方面皆设有新规。这些政策以及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唐代佛教发展的中国化进程,使这一时期的佛教发展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20.
试论佛教的“出世观”、“入世观”及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问题包承云佛教在我国近两千年的传播过程中,与我国历史上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文化相渗透、相融会,因而佛教观念对我国较多民族有深刻的影响.喇嘛教即藏传佛教,是中国佛教的一支.十三世纪时,藏传佛教的红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