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指导,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科学认识、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有利于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朱西周 《唯实》2005,(4):34-3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这是对党的十六大关于"社会更加和谐"这一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 以人为本的政治和谐、经济和谐、文化和谐,构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稳定有序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在此基础上,实现统筹发展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3.
地方的党委和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提高领导能力,营造团结、务实、奋进的干事创业氛围,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行政基础。近年来,广东省广宁县县委、县政府从打造“和谐行政”入手,推动了各项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它既包含了人与人的和谐,也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科学技术的发展正是从这两方面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会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使得人们有可能在丰富的物质基础上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另一方面,通过树立生态价值观和科学发展观,充分利用科学技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将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一、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和谐社会的关系(一)科学技术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是相辅相成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  相似文献   

5.
社会系统本质是自然社会与人类社会的统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实现自然——人——社会这个全生态系统整体和谐统一的社会。实现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和谐共生"核心价值理念。正确处理"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人格生态"三大系统内部及其相互关系,建立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全生态系统整体和谐统一发展的文明社会。  相似文献   

6.
有来有往     
平凡 《新长征》2006,(10):33-33
孙玉杰在2006年第8期《学习论坛》杂志上撰文指出,和谐文化作为以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文化形态,化解矛盾不是目的,目的是促进科学发展,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的理念是一致的,是和谐文化在社会发展观上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7.
蒋宏宾  管新华 《唯实》2007,2(10):24-28
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重要特征,实现和谐社会目标的过程就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过程。社会主义因促进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而诞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构建和谐社会的成功探索,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南。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逻辑加以探究,可以看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诉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同的逻辑归宿与终极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为了把发展与和谐更好地统一起来,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在发展中实现和谐,在和谐中促进发展,以发展保证和谐,以和谐推进发展。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辩证统一的,两者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正确的社会发展路线,统一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中,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10.
略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朱西周 《求实》2005,(5):67-69
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以人为本的政治和谐,以人为本的经济和谐,以人为本的文化和谐构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稳定有序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统筹城乡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步骤;统筹区域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这就要求我们以和谐看待科学发展,把握发展与和谐的统一。和谐既是发展的前提,又是发展的内容和目标。发展与和谐都要求坚持以人为本,首先是"为了人",它的最根本含义是以发展来扩展人的自由,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新是实现发展与和谐的精神动力,而创新的实质是思维的自由,是一切创新的最深层原因;以发展扩展自由,首先应该扩展人的思维创新的自由。以创新的精神实现发展,构建和谐,建设和谐文化,实现科学理性和人文精神的统一,是科学发展观所瞻示的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2.
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为了把发展与和谐更好地统一起来,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在发展中实现和谐,在和谐中促进发展,以发展保证和谐,以和谐推进发展。因此,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辩证统一的,两者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正确的社会发展路线,统一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中,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和谐发展状态,它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构建和谐社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导,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08,(4):31-32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一要坚持发展,发展是硬道理;二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三要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是:一要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二要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三要和谐兴国、和谐创业、和谐安邦。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5.
和谐视野下的新型稳定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化解社会矛盾为主线,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实现全面、动态、可持续的和谐稳定,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正确的稳定观。  相似文献   

16.
刘天华 《理论学刊》2008,4(4):76-78
和谐社会的提出以及科学发展观的确立,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文化价值理念和发展维度,和谐社会理论是差异与和谐双重维度的统一.和谐,是多样性差异的协调平衡、共生和谐,讲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保持差异与和谐之间的适度张力.当代社会和谐必须强调并确立"差异共存、和谐共生"的基本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7.
刘志国  赵勇 《世纪桥》2011,(1):10-11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而要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应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就是要推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不和谐的因素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是新时期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任务。构建和谐校园,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育人为本,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与要求,实现学校的全面、协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韩华 《学习论坛》2009,25(3):62-64
和为贵、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等追求和谐与崇尚和美的思想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社会和谐是中华民族的理想追求和共同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继承和弘扬传统和谐文化,古为今用.我们应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促进入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使和谐理念成为全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奠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