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盘古开辟天地、伏羲兄妹再造人类神话的源流,学术界曾进行过探讨。有的认为伏羲兄妹再造人类的神话“本在苗族中盛行”,因而说它起源于苗族,闻一多先生在《神话与诗》一书里肯定和发展了这一观点;有的根据南方崇信盘古等理由,断言盘古开辟天地神话产生于南方;更多的研究者则认为:盘古与槃瓠,伏羲(女娲)与槃  相似文献   

2.
拉法格(1842—1911)是法国工人运动活动家,马克思的学生和女婿。他对哲学、经济学、语言学、文艺学等都有精湛的研究。在神话方面,他有不少论述。这些论述对于我们今天从事神话学研究也是很有启发的。神话的概念及其产生何谓神话?十九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初,西方学者对此解释不一。其中主要有两派:语言学派和人类学派。前者认为神话是原始人因“语言的毛病”而产生的,被称为语言说。后者认为神话是一种思想的反映,这种思想在原始人那里是很普遍的,至今还  相似文献   

3.
神话是原始社会的产物,是原始社会人类意识的主要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在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条件下,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原始的理解。是原始人世界观,起到了解释系统的功能,可以说:是原始社会的知识宝库。因此,在以往少数民族哲学史的研究中,常有人在少数民族神话中,“分析”或演绎“出哲学思想和哲学原则的现象,有的给神话中的某些内容冠以“朴素唯物主义”、“朴素辩证法”的帽子。这种研究方向和方法,混淆了哲学和神话之间的界限,忽略了哲学的逻辑思维和神话的前逻辑思维的本质区别。所以,探讨哲学的古代神话之间的关系,对少数民族哲学史的研究是有所裨益的。  相似文献   

4.
在西双版纳傣族民间,流传着许多反映远古时代人们与自然进行斗争以及当时社会生活的神话。神话也如其他的原始社会的意识形态一样,直接产生于当时的人们物质活动,是当时人们生产关系的反映。通过对神话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类早期社会的面貌。拉法格曾经指出:“神话既不是骗子的谎话,也不是无谓的想象的产物,它们  相似文献   

5.
黄楠森同志在《试论极端化思想的思想方法根源》(载《理论月刊》1987年第4期)一文中,分析了极端化思想的思想方法根源,给人不少启发。但是,他把极端化思想都归结为“左”倾和右倾,甚至认为“思想难免有偏差,而偏差不是‘左’就是右”,这就便人难以苟同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是经常会产生思想偏差和片面性的,而极端化则是一种严重的片面性。说“左”和右是一种极端化思想,是正确的。但能否说,所有的极端化思想乃至任何思想偏差不是“左”就是右呢?  相似文献   

6.
一、保卫的起源(一)关于《保卫学教程》中“保卫的产生”问题。《保卫学教程》(群众出版社1987年出版)第一章第一节的“保卫的产生”开章说:“保卫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产物。”问题就在于“一定发展阶段”是指什么时候。恩格斯在讲到国家的产生时也曾说过:“国家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从《教程》的内容看,这“一定发展阶段”显然是指国家产生以后。任何一种社会现象,都是客观存在的。“保卫”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与人类的存在有着不要分割的联系,在国家产生之前的原始社会里,  相似文献   

7.
<正> 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是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坚待、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首当其冲的是要弄清楚什么是党的领导。前几年,由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泛滥,党的领导概念在部分人头脑中渐渐模糊了,党的领导作用在一片空喊“加强”声中被削弱了。有的人在理论上把党的领导仅仅归结为政治领导,将党的领导抽象化、简单化,间接地否定了党的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导致了实际生活中党的建设被淡化,思想政治工作被弱化的倾向;有的人借口党政分开,片面强调党政性质、职能的区别,否定党对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把“党要管党”解释为“党只管党”,  相似文献   

8.
企业改革中,职工群众容易产生一种“相悖心理”,这是一种既互相联系又互相矛盾的认识和态度。如有的职工既厌恶“大锅饭”,又怕承担改革的风险等,因此,这种“相悖心理”既起着障碍改革的消极作用,但也反映职工群众要求改革、呼唤改革。我们应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让职工群众拥护和投身改革方面的“正效应”因素逐步强化,怀疑改革方面的“负效应”因素逐步弱化。  相似文献   

9.
创作于十六世纪的《西游记》,是我国流传最广泛、影响最大的古典小说之一。关于这部小说的思想内容及社会意义,历来众说纷纭。有的人认为它是“劝学”;有的认为它的本旨是宣扬佛道思想;也有人认为它是作者玩世不恭的游戏之作。解放后,文学评论家和文学史家普遍认为《西游记》是一部具有民主性精华的作品。其理由是:“它广泛地揭露和批判了黑暗的封建社会,歌颂了对天宫、地狱统治者及危害人民的妖魔鬼怪的反抗斗争,也反映了古代人民征服自然力的理想愿望。”因此,“从《西游记》总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来看,可以说,它不但是我国文学史上,而且也是世界文学史上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的神话文学作品”。本文准备就《西游记》表现的思想内  相似文献   

10.
真理是一个过程,对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只能遵循由片面到全面、由浅入深的辩证法。关于人类哲学史本来面目的了解,也只能遵循这个规律。列宁说:哲学史“简略地说,就是一般认识的历史”,也是“从逻辑的一般概念与范畴发展与运用的观点出发的思想史”。重温列宁的这些教导,使我们越来越深信:研究哲学史必须打破传统观念的局限,克服以往那种以人为中心、把历史上错综复杂的哲学斗争仅仅归结为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绝对对立和斗争的  相似文献   

11.
实行厂长负责制以后,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人们产生了某些疑惑。有的同志说:“实行厂长负责制,党委书记没有事”,担心党委的权力缩小了,不利于党委做思想政治工作;有的同志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空的,不能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实行包和奖,不必抓思想”,“经济效益靠承包,思想工作瞎吵吵”。更多的同志,则缺乏在  相似文献   

12.
现在我国通行的哲学辞典和哲学教材,都认为观念上层建筑的内容只包括社会意识形式一个方面,并因此而将观念上层建筑称作意识形态“上层建筑”或“思想上层建筑”。笔者认为,这种看法是不妥的、片面的。全面地、科学地分析观念上层建筑,其内容应包括两个基本层次,即除了社会意识形式以外,还应包括反映经济基础的各种杜会心理。  相似文献   

13.
张碧 《求索》2010,(5):177-179
神话是产生于人类长期社会实践的文化现象。从诞生人类社会以来,神话便先天地具有意识形态功能。作为现代社会语境中的一种文化样态,"现代神话"虽在具体表现形态、价值诉求等方面呈现出多元趋势,但意识形态属性却从未消失。就"现代神话"范畴中的"神话主义"而言,其不同形态的艺术制品在不同社会文化语境中发挥着不同的意识形态功能。"神话主义"文学及其他艺术形式往往渗透着面向历史特定境况的批判意识,具有针对社会现实的意识形态;而在"新神话主义"景观文化中,景观化神话堕入视觉文化之中,并通过对社会、历史意识的淡化作用,使神话在消费主义逻辑弥漫于世之际,成为弱化受众社会现实的意识形态工具。  相似文献   

14.
全面改革使人们的社会心理在发生复杂而微妙的变化。深化改革必须注重研究和掌握人们的社会心理,加强心理建设。一、充分认识社会心理在改革中的作用社会心理是一种低层次的社会意识,相对于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一种直接经验的反映。从二者的关系看,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思想来源,是形成社会意识形态的思想基础。因为在社会意识复杂体系中,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是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的两个层次,它们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处于高层次的社会意识形态,在反映社会存  相似文献   

15.
最近,本刊编辑部邀请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学院、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及本校从事哲学、文化学、人类学、文艺学教学和研究的部分同志,就神话思维模式问题进行了讨论。大家认为,近年来神话之所以倍受学者们青睐,除了它具有丰富的内涵这一原因之外,还在于它的思维模式本身。讨论中有的同志认为,从思维学这个角度看,神话既是原始人对世界万物秩序的解释模式,也是解释者自身的思维模式。也就是说,在神话中,既包含着被解释着的世界万物的秩序,也包含着用来解释世界秩序的思维程序,这二者在神话中是尚未分化的。事物都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思维形式也是这样。用现代人解释世界秩序的思维程序往前推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神话思维模式的特点。现代人用来解释世界万物秩序的思维程序,可以归纳为下列四种:因果序、行为序(行力效果)、矛盾序(对立统一)和系统序。用这种思维程序往前推移,我们可以发现,原始人在神话中,在解释世界万物秩序时,把一切都简化为行为秩序,是一种简单的刺激反应,即把世界万物及其变化都投射为一种行为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例如天下雨与庄稼成长、太阳落山与天黑,都是行为与行为之间的关系。由此,有的同志又提出,人类最早的观念是万物有灵这一提法不一定确切。从神话解释世界万物秩序的思维程序来看,万物都有行为,但万物不一定有灵,如“雨”、“太阳”、“树”就不一定有灵。万物有“行”论要早于万物有灵论,灵的观念的出现,要比“行”的观念晚得多。马利诺夫斯基不同意泰勒、弗雷译的万物有灵论,但他没有提出新的概念来代替,这个新的概念,是否就可以叫做万物有行的概念。  相似文献   

16.
《思想工作》2008,(11):22-22
刘复生在《渤海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撰文指出。作为一项国家意识形态战略工程,严格意义上的“主旋律”文化产生于1990年代初,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变革与政治、经济调整的历史产物。在日渐多元化的文化格局中,国家集合、利用多种政治、经济等体制资源,试图重新在文化、思想领域内建立“文化主导权”。作为宏大的国家意识形态战略工程,  相似文献   

17.
早在1923年,鲁迅于《中国小说史略》即指出:“昔者初民,见天地万物,变异不常,其诸现象,又出于人力所能以上,则自造众说以解释之:凡所解释,今谓之神话。”此说与马克思的神话观相类。马克思认为,神话产生于“人类童年时代”,“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之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两种说法比较地读,马克思的当然更科学、更完整,但二者精神实质大抵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有的人贴切地把大学一年级学生称为“动荡不安的太阳”。所谓“动荡不安”,主要是指他们心理矛盾的激烈碰撞。而消极心理倾向的产生往往影响他们的学业与发展。对这些消极心理的分析与对策探讨,将有助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过程中受众的心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要是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其本质表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观念的传播与发展,是我国舆论宣传阵地的主要职责。在众多影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因素中,受众的心理机制是十分重要的。从心理学的意义上而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过程中受众的基本心理机制主要包括:认知图示的运动与契合是受众接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础结构;情感体验是受众夯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机制;需要驱动是受众接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根本动力;行为实践是强化受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念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20.
可持续发展观念的由来,不是凭空而生的,是人们实践的产物,是一个内涵丰富,充满智慧的观念。1、可持续发展是一种见识,是一种智慧,而不仅是科学技术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是把“知识”与“见识”区别对待的。老子“道德经”认为,“为学日进,为道日损”。说的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