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团体是对个人来讲,往往具有工具性价值。作为工具的团体人格是法律拟制的结果。团体人格仅仅具有形式资格的意义,其权利能力受目的范围的限制;赋予法人以行为能力没有任何制度价值;而法人责任能力的设计既是制度逻辑的需要也是公平价值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申键  刘沣涛 《前沿》2002,(4):51-53
本文通过对法人目的限制的性质所存在的两种观点进行比较 ,提出并分析了“法人民事权利能力二重性理论” ,即法人既具有抽象的、一般性质的民事权利能力 ,又具有具体的、特殊性质的权利能力。一个法人 ,在具有一般民事权利能力或者说抽象民事权利能力的前提下 ,在参加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 ,取得具体的民事权利、承担具体的民事义务时应具有具体的民事权利能力  相似文献   

3.
《公安研究》2011,(11):93-94
仲崇玉在《法学》2011年第4期撰文认为,法人本质理论认为,从前法律的视角来看,各类社会组织具有事实人格,而从后法律的视角来看,法人的法律人格是国家对前述事实人格进行规制的结果,它以事实人格为基础,也是事实人格的提升。这一理论的宗旨在于否弃全能国家观念,以建立市民社会的自我组织与国家整合间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4.
王文  尤小龙 《理论月刊》2002,(10):93-94
目前,我国法学界对法人(或其他组织)(下同,不再用括号说明)精神损害的问题存在争论。笔者认为法人具有独立的人格权,与自然人一样具有独立的人格利益。法人人格权侵害的实质是无形损害。建立我国的法人人格权无形损害赔偿制度是保护和救济法人一般人格权权益的适宜途径。  相似文献   

5.
苏日娜 《前沿》2006,(3):117-118
精神损害赔偿一直是近年来侵权行为法中的热点问题。而在国内外,对法人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却存在着不同的主张和做法,目前得不到统一的认识。本文对此问题进行分析,寻求合理的解决途径,通过分析法人人格权侵害的实质试图从无形损害的角度出发,保护法人的人格利益。  相似文献   

6.
试论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枫 《前沿》2004,19(2):138-141
一、法人人格否认的内含及理论依据法人人格否认 (亦称揭开法人面纱 )是美国法院在审理公司纠纷案件中首创的一个判例法原则 ,之后因其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遂为德、法、日等国家和地区所仿效 ,至今为止发展成为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所共同认可的法律原则 ,其基本含义是指“当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被公司背后股东滥用时 ,就具体法律关系中的特定事实 ,否认公司的独立法人机能 ,将公司与其背后的股东视为一体 ,并追究其共同的连带的法律责任 ,以保护公司债权人或其他相关利害关系群体的利益及社会公共利益 ,实现公平、正义目标的一种法…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法人制度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制定的,受宜粗不宜细之立法原则的影响,其在许多方面还不够完善。学界对法人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这一特征还有不同的理解。因此,有必要重新界定法人独立人格与法人成员承担有限责任的关系,明确法人成员承担责任之类型,以完善我国的法人制度。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法人制度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制定的,受"宜粗不宜细"之立法原则的影响,其在许多方面还不够完善。学界对法人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这一特征还有不同的理解。因此,有必要重新界定法人独立人格与法人成员承担有限责任的关系,明确法人成员承担责任之类型,以完善我国的法人制度。  相似文献   

9.
法人财产权剖析李惠斌《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现代企业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产权关系明晰,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所形成的法人财产权,成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本文探讨以下三个问题:法人财产权的形成有...  相似文献   

10.
法人具有独立人格和股东承担有限责任是现代法人制度的重要内容,它能减少和分散股东的投资风险,降低交易成本,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但是,当人们在追求经济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公平、正义等伦理价值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忽视。虚假出资、抽逃注册资本、转移公司财产等滥用法人人格的现象随之出现。针对这种情况,法律上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交易秩序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一人公司制度的引进和揭开公司面纱制度的规定在公司人格、责任能力及其责任形式等方面存在一系列理念和适用的新问题.基于企业的经济学原理和契约性质,法人性质的实在说和代理人理论较好地解决了法人人格的有机组织体、独立的意思和行为的论理基础,并由此扩展到法人独立的刑事人格、犯罪能力和受刑能力.市场经济条件下,平等主体的原理以及单位人格的部分否定都要求对现行单位人格的刑事否认制度进行反思.在揭开公司面纱,直接追究自然人刑事责任的同时,也得追究其单位人格责任.  相似文献   

12.
对中国确立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限责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投资风险,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股东对公司独立法人人格的滥用导致债权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受损。作为一种例外规则,法人人格否认制度重新达成了公司债权人与股东之间风险与权利的平衡。通过立法手段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以确定的成文法形式,明确规定该制度的适用要件、适用范围和适用程序,真正使得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成为有限责任制度的有益补充,并在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面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作者试图在此结合法人本质理论,脱离传统理论巢臼,从法人的人格内涵出发来探讨法人精神利益的存在,并进一步指出建立法人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法人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整法人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行为规范体系。与自然人道德相比,法人遣德在行为主体、行为规范和行为责任等方面有着自身的特殊性。法人过德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新事物,加强社会主义遣德建设必须重视法人道德建设。重视法人道德研究是拓展和深化道德理论的需要,重视法人道德能动作用是维系社会生活秩序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法人财产权问题探讨──兼与杨紫■老师商榷郭章鹏关于法人财产权问题,尤其是法人财产权的法律性质,争论颇多;其争论的焦点是法人财产归投资人所有,还是归企业法人所有,或者归两者双重所有。杨紫恒老师另辟蹊径,提出一种崭新的观点,并将之命名为“公司财产法人所有...  相似文献   

16.
在推行村民自治过程中,村庄的法人治理权是实现其自治的重要手段。本文就现行法律规范下,村庄法人治理权的释义及其范围界定、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是实现村庄有序治理权的基石、村庄自治权的组织建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使村民自治问题的研究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7.
正确理解法人财产权郝光荣企业法人拥有法人财产权,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企业高效运营的产权基础。为了搞好今年的企业改革,必须正确理解法人财产权。归纳起来,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公司)法人财产权的内涵可作如下把握:(1)法学、经济学意义上的“法...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认为,法人的早期形态是单体制,它与初级形态的简单商品生产经济和中级形态较为发达的自由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相适应。单体独资独营的法人,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发生分离,与自然人犯罪无本质区别,不能成为法人犯罪的主体。法人犯罪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商品经济发展到高级形态,企业资本社会化引起法人结构变化和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导致的结果。法人犯罪的实质是财团法人的经济犯罪。法人犯罪的主观方面的构成要件的意志表现形式,是一种通过董事会决策和经理经营管理两个中介反应出来的股东意志延伸的连带意志形式。其他社团组织法人和国家机关、军队等,亦不能成为法人犯罪的主体,法人犯罪可以实行两罚制。法人犯罪也有人身刑,最高刑应为拟制的死刑,即吊销营业执照,责令解散。  相似文献   

19.
人格平等理念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特殊的历史过程.从罗马法不平等的法律人格到近现代民事主体权利能力的一律平等,从对法律人格的减损、剥夺到近现代对权利能力的同等保护,是私法文明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20.
法人责任是法人对其机关的职务活动给他人造成的损害承担民事责任 ,其性质是自己责任 ;使用人责任则是使用人对被使用人致第三人损害的职务侵权行为承担的民事责任 ,属替代责任 ,被使用人的范围包括与法人、其他组织及公民存在使用关系的劳动者。民法典侵权行为编草案建议稿第 5 2条、第 5 3条和民法典草案第 62条的规定由于立法思法不正确、存在缺陷和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