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振杰 《法制与社会》2011,(11):142-143
产业法又可以称为产业政策法.本文通过对新加坡公共住房政策法的研究和分析,目的在于借鉴其有益的经验,对建立中国的公共住房政策立法提供参考.本文重点分析了新加坡公共住房的财政政策、金融政策,指出中国公共住房产业政策法与新加坡公共住房产业政策法的经济基础不同,以及中国公共住房产业政策在立法、机构等方面可以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给公共住房问题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社会的发展和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的变化必将导致公共住房政策和立法的不时调整,这其中更多应属延续而非突变,但其中必有一些内在的本质因素属于解决城市公共住房问题所不可忽视的共性基因.利物浦是英国公共住房政策的先锋,以此为主要研究对象予以个案分析,将有助于对英国公共住房政策和立法的成功经验、失败教训予以总结.比较当代中国所面临的公共住房问题的现状,英国公共住房政策和立法的经验教训也许能为中国处理好21世纪的公共住房问题提供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3.
孙凌 《法治研究》2009,(8):34-39
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是我国制定的住房保障政策,但政策的临时性和灵活性削弱了住房保障制度的稳定性和权威性,因此,我国必须尽快制定住房保障法规,为推进公共住房政策的实施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本文通过对经济适用房制度和廉租房制度的政策考量,“夹心层”住房保障问题的关注,“三步曲”立法思路的探索,从住房保障立法的指导思想、立法目的和实施步骤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以期对我国住房保障立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叶卫平 《法商研究》2013,(3):115-124
产业政策是中国当下经济实践中频繁采用并在公共政策体系中占有巨大权重的经济治理手段。不过,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产业政策体系得以完整形塑之后,产业政策相应的制度建设几无进展,这与政策实践不断向纵深发展的态势形成了巨大落差。检讨产业政策现行立法中的缺失,对既往的立法理念、立法体制及具体制度安排进行全面的反思及重构,这对回应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所一直遭受的政策效果、政策公正性乃至政策出台的必要性等各方面的质疑,提高产业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接受性,实现其民主控制,都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聂鑫 《比较法研究》2013,(4):116-122
住房保障权在各国的宪法地位不同,在英、美它并非宪法权利,在德国基本法与爱尔兰、印度宪法上它是默示的宪法权利,而德国魏玛宪法与南非宪法则将其作为宪法明文规定的权利。作为社会福利权的住房保障权首先并非高深的宪法理论,而是需要具体落实的社会政策,它根源于社会的需要。而由于财政、土地等稀缺资源的限制,住房权的落实困难重重。本文重点介绍了国外几个与中国问题相关的典型案例,其中印度与德国的案例,也许对我国住房权的实现可以提供一些有益的路径与方向;而南非案例的虎头蛇尾,或许也能为中国保障房政策的完善提供一些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6.
反垄断不是一个单纯的法律问题,它与社会经济政治氛围密切相关。中国的反垄断立法可以清晰的看到行政力量的博弈路径。美国、德国和日本作为当前最为成功的经济实体,对它们的立法特色进行一定的综述与比较分析,对我国的反垄断法完善有所裨益。三国的反垄断立法是一个宏大的体系,本文仅从反垄断立法中的特色性原则政策入手进行一个一般性的陈述与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7.
宾雪花  何强 《法学杂志》2013,34(8):98-107
美国几乎从未在官方文件里出现过产业政策,而且长期以来对产业政策持抵制态度。但它不意味着美国没有产业政策,美国存在"事实上产业政策",强化科学和技术政策或产业技术政策,培养创新,重视技术转让、推广和技术成果的商业化和工业化等等。研究美国产业政策立法,根据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因素,适当借鉴美国的做法,对推进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带动整个经济发展,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8.
经过市场化的改革,我国已经建立起一个类似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住房市场。同时,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我国住房自有率的迅速提高,中国发展成为"住房自有社会"。然而,国际住房研究长期忽视了对中国住房体系和住房政策的研究,导致关于住房体制的相关研究无法从理论上涵盖中国模式,实践上不利于其他国家汲取中国住房改革与实践的经验与启示。为了弥补这一不足,论文围绕中国公共住房和市场关系的变迁,从公共住房在整个住房体系中边缘化程度来分析我国住房体系的演进,并在国际比较视野下讨论中国住房体系的特征与发展趋势。论文最后也讨论了国际经验对我国健全房地产长效机制的可能启示。  相似文献   

9.
保障性住房制度蕴含着重要的宪政原理,即公民的积极权利和国家的积极义务。住房权是一种积极权利,在学术界已无异议,在实践中也得到了国际社会和各国立法的认可。国家的住房保障义务包括立法义务、行政义务和司法义务。中国的保障性住房制度有其宪法依据,伴随住房改革而产生,现在已经形成了以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为核心的初步体系。然而,从宪政视角观之,尚存需要检讨之处。  相似文献   

10.
美国的住房保障政策立法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变化,在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历史特征.根据各住房保障政策立法主要施行期限,美国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发展历史大致分为五个阶段.美国住房保障政策立法的重点和方式随着美国住房矛盾的演变而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11.
产业政策法初论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王先林 《中国法学》2003,(3):112-118
产业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重要方面 ,产业政策法是产业政策的法律化。产业政策法具有政策性、社会本位性和综合性等特征 ,是宏观调控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体系主要由产业结构政策法、产业组织政策法、产业技术政策法和产业布局政策法等构成。在“入世”、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 ,我国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产业政策及产业政策法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刘志强 《行政与法》2006,(10):123-125
本文针对转轨期的中国立法,采用法经济学的成本效益的比较分析方法,探讨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分析了传统管制向公共规制和立法博弈发展的理论和现实。  相似文献   

13.
产业政策对反垄断法实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叶卫平 《法商研究》2007,24(4):18-23,36
产业政策与反垄断法虽然都是政府干预经济的基本方式,但两者干预经济的深度、广度及基本理念都是不同的。不同类型的产业政策会对反垄断法的实施产生不同的效用。我国目前过于扩张的产业政策不仅延缓了反垄断立法进程,而且势必影响未来反垄断法在经济生活中的实际作用。为避免反垄断法的边缘化,必须寻找与我国反垄断法相匹配的产业政策,必须妥善界定产业政策与反垄断法在国家法与政策体系中各自的作用范围以及两者的主次关系。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不断高攀的房价成为百姓心头难以承受之重,原有住房保障体系致使制度"夹心层"因不具备廉租房申请资格又难以承受经济适用房购买压力而游走在住房保障制度的空白区域。公共租赁房是国家为解决"夹心层"住房问题,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提出的有效途径,在中央推动下,各地结合自身情况,开始探索公共租赁房政策的具体实施办法。本文在评析各地公租房制度的同时,结合国际经验,对进一步完善公共租赁房政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秦萍 《行政与法》2013,(11):36-40
公共住房建设及其管理政策作为美国政府公共事务管理方面的重要内容之一,已经走过了80多年的漫长发展历程.历经最初尝试、持续调整、发展完善三个重要阶段,美国的公共住房建设及其政策体系越来越成熟和完备.由此形成了所谓的“美国模式”.“美国模式”公共住房建设及其制度体系,主要得力于相关法案、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和管理政策等多方面的支持与保障,其在法律体系、制度建设、管理政策、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等方面的一些做法和成熟经验,对现阶段我国建立健全公共住房制度体系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外资并购的监管法律制度、及其面临的挑战和其缺憾进行研究。外资大举并购我国制造业龙头骨干企业和金融机构对国家经济和金融安全构成潜在危害。我国应当加快推行法制化的产业立法制度,将产业政策法律化,制定具体的外商投资产业政策法。  相似文献   

17.
刑事政策与刑事立法关系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伟明 《法学论坛》2003,18(3):37-41
正确认识刑事政策与刑事立法的关系对刑事法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正确认识政策与法的关系是其前提。对二者关系的分析需要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进行。静态考察是为了认识政策与法的区别。动态考察是为了认识二者的联系。刑事政策对刑事立法的动态影响表现在对刑事立法需要的影响 ,对刑事立法内容的影响 ,对刑事立法解释的影响。刑事立法对刑事政策的动态影响表现为 :刑事立法本身的局限性 ,决定了刑事政策存在的价值 ;刑事立法具有规范性和稳定性 ,促使某些刑事政策向立法转化 ;刑事立法具有的国家意志性 ,可以抵制不符合立法基本原则的不适当的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18.
孟庆瑜 《河北法学》2011,29(12):66-76
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是我国解决住房保障问题的一项重要政策选择,但政府主导的公共租赁住房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资金来源、土地供应、建设运营、租金标准和执行监督等诸多困难。借鉴有关国家成功经验,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稳步推进公共租赁住房的市场化改革理应成为完善我国公共租赁住房制度的新趋向,而完备的住房租赁补贴制度则是这一制度体系健康运行的关键与核心。为此,我们还需专业化公司、新型土地供应、政策支持等相关配套制度的及时跟进,以形成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动的住房保障格局。  相似文献   

19.
德国就业促进法概况刘青文《德国就业促进法》(AFG)颁布于1969年。如果说,该法颁布以前,德国主要强调的是对雇员失业前、失业后的生活保障的话,那么该法颁布以后,对职业培训及保留工作岗位的促进构成了德国调控政策的首要措施。一、立法目的该法第1条规定:...  相似文献   

20.
论侵权行为法的一般条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侵权行为法的立法模式概括为一般化立法模式与类型化立法模式,在制定中国侵权行为法的时候,应当将这两种模式适当结合。即对一般侵权行为进行一般化规定,规定一般侵权行为的一般条款,将侵权行为法的一般条款的立法模式归纳为法国的大一般条款模式和德国的三个小一般条款模式,并建议采德国模式,此外,还应当对特殊侵权行为进行类型化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