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柏 《当代贵州》2009,(7):65-65
3月初,看到贵州省万山特区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的新闻后,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概念,就一直在我脑海里转.  相似文献   

2.
万山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立足于资源枯竭、产业衰退生态恶化、群众贫困的实际,以脱贫脱困为目标,坚持产业兴城、城市促产、产城互动、城产融合,实施“两个转型”战略,从根本上破解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矿竭城衰”难题,逐渐摸索出一条有别于省内其他区县,不同于全国其他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脱贫新路。  相似文献   

3.
2008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发布了《关于印发首批资源枯竭城市名单的通知》(发改厅[2008]712号)确立了首批资源枯竭城市名单,湖北省黄石市的大冶(县级市)位列其中。翌年3月,《关于印发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名单的通知》(发改东北[2009]588号)发布,黄石市被确定为第二批重点支持的资源枯竭型城市。  相似文献   

4.
资源型城市由于城市本身存在的“市场失效”效应以及过去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诸多问题,使得它们自身很难有力量发展替代性产业,而自然资源的快速消耗又将使它们面临资源枯竭的严峻局面。因此,必须加紧研究对资源型城市的援助和补偿政策,未雨绸缪,鼓励和支持这类城市尽早摆脱依赖资源发展的结构模式,实现经济结构的根本转型。  相似文献   

5.
创建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市,是阜新作为我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取得阶段性成果之后,确定的新的奋斗目标。同试点市相比,示范市具有全面性、先进性、科学性、规范性、可复制性和未来性等特点。创建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市需要着力构筑具有阜新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彻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显著改善居民的生活水平,优化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提升政府的社会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的阜新精神。  相似文献   

6.
作为资源大省的黑龙江省,一些以资源开发为主业的城市正在逐渐或已经演变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由于国有企业改革和自然资源枯竭导致其就业压力加大。灵活就业是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有效途径,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建立资源枯竭型城市下岗失业人员灵活就业的扶持政策体系,发挥政府在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下岗失业问题中的宏观调控职能。  相似文献   

7.
韩冰 《奋斗》2012,(10):52-53
资源型城市的就业问题在资源逐渐枯竭、城市转型的阵痛中,由于浪费劳动力资源、加剧了贫富分化、影响社会稳定,成为制约城市转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能实现环境与经济“共赢”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低碳经济被广泛认为是继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后改变全球经济的第三次革命浪潮,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资源枯竭型城市要实现顺利转型,充分解决就业问题,应该积极应对低碳经济时代给劳动就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8.
张吉刚 《当代贵州》2011,(35):35-36
推进万山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必须把产业转型作为重中之重,并以此带动体制机制创新、城市功能等各个方面的整体转型。时不我待的转型机遇2009年3月,万山特区(现万山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同时,《资源枯竭型城市贵州省万山特区转型规划(2010—2020年)》通过了国家发改委评审和省政府批准,谢桥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域正式划入管辖,  相似文献   

9.
2009年3月5日,枣庄市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消息一出,很多人为枣庄的未来而担忧,认为失去资源优势的“鲁南煤城”将从此一蹶不振。然而,一年过去了,人们惊奇地发现,枣庄经济依然保持着高速增长,这座城市并未因资源枯竭而衰落,反而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城市转型。  相似文献   

10.
王庆  丰先林 《当代贵州》2008,(18):62-63
成也资源,败也资源。在中国的城市部落中。有这样一些城市,它们因资源而闻名,因资源而富有,也因资源枯竭而陷入发展的困境。资源型城市“矿竭城衰”悲剧的发生,其症结有两点:一是利益矛盾没有得到及时化解,二是没有替代产业及时补位。贵州也有许多因资源而兴的城市,尽管还没有出现“矿竭城衰”的悲剧,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高枕无忧。2007年,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兼顾“三者”利益建设和谐矿区的意见》,明确提出“统筹兼顾当地政府、矿山企业、矿区群众的利益”,真正做到“护我环境、惜我资源、利我地方、惠我群众”。目前,因磷矿资源而兴的开阳县,正在该县的金中镇推行和谐生态矿区试点,这或许可以为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可贵的范本。  相似文献   

11.
高翔 《奋斗》2010,(8):34-35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公认的世界难题。最先投入矿产资源开发的西方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出现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此后的几十年中,美国油城休斯敦与洛杉矶、德国煤城鲁尔、法国煤钢城洛林、日本煤城九州、加拿大镍矿城市萨德伯里等资源型城市都在转型的阵痛中艰难探索、前行。  相似文献   

12.
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创先争优活动,必须紧紧围绕“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加快转型,富民强市”的目标,按照“搞好结合、实践创新、体现特色、推动发展”的工作思路,围绕“五个着力点”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争创热情,全力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增添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3.
戴聪  杨菲 《当代贵州》2012,(7):42-43
铜仁市将在不溶性钾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上发挥其内在潜力,充分挖掘特有的优势,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界定不溶性钾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发展方向,循序渐进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转型。曾经"山上有茂林,地下有汞矿"的铜仁市万山区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因主体矿山进入开采后期,资源逐渐枯竭陷入困境,汞产业尽失昔日辉煌,"中国汞都"成为黯然退场的"资源枯竭型城市"。  相似文献   

14.
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在就业方面具有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低下;专业人才青黄不接,劳动力严重过剩;历史遗留问题难以解决等特殊性,其原因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分布不合理,市场环境差,非传统经济部门的发展严重滞后,以及大多数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不景气,难以形成劳动就业能力.因此,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存在的问题,必须建立就业保障制度,真心把就业目标放在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要发挥失业和待业人员自主创业的积极性,转变就业观念;实施积极的就业援助和产业转型策略,促进就业增长;解决阻碍人口迁移的制度性障碍;建立普惠全民的社会救助制度;加快经济增长,广泛促进就业.  相似文献   

15.
煤城经济如何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星火  赵砚 《奋斗》2006,(1):24-29
“十一五”规划指出“东北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振兴装备制造业,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在改革开放中实现振兴。”资源枯竭。是以资源型经济为依托的资源型城市.在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它关系到资源型城市能否持续稳定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大事。在发展中如何完成经济转型,实现乎稳的交替过渡。这不仅是一个实践的探索过程.也是理论工作者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许多资源型城市面临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及产业结构调整的严峻形势,土地利用是其.目前所涉及的最敏感也是最直接的问题。对于资源型城市来讲,最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办法是尽早进行经济转型,资源枯竭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需提高全社会对土地集约利用重要性的认识,编制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强资源矿产区土地的复垦与整治工作,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7.
付松  文叶飞 《当代贵州》2013,(29):24-25
万山——中国汞都,曾经红极一时的工业重镇,在中国的工业史上写下过光辉的一页.随着支撑工业发展的汞矿资源逐渐枯竭,一个产业、一座城市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转型,突围.没有退路,刻不容缓!"中国汞都"被迫转型突围汞储量世界第三、亚洲之首;为建"中国汞都"而被列为县级行政特区;有着"小香港"、"小深圳"之美誉.这是万山曾经有过的荣耀.2002年,万山汞矿资源枯竭,被迫政策性关闭.2009年,万山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万山脱困转型进入新的起点."万山区要走出发展困境,必须创新加实干,突破传统思维,探索资源枯竭区转型发展新路."铜仁市委书记刘奇凡说.  相似文献   

18.
李军国 《新长征》2011,(10):51-53
如何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十二五”时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目前我国资源枯竭刊城市的转型正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尚未形成一套适合国情的成熟经验和做法,而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特别是德、法、美、日等一些已经完成工业化国家在这方面先行一步,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9.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是“世界性难题”,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这道“难题”摆在了阜新193万人民面前。为了走出煤炭资源枯竭的困境,在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等上级各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阜新走上了经济转型之路。  相似文献   

20.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问题是一个世界性课题.世界各地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大都经历了转型过程。其中多数成功转型并实现了可持续发展.也有一些转型失败而走向衰落。可以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