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日浙江》2006,(14):40-42
近年来,作为我省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江山市,按照省委的战略部署,提出了“跻身全国200强、打造实力江山”目标,并实施了特色推进战略,加快了江山的发展。江山市在全国县(市)综合实力排名由2000年的565位上升到2004年的238位。江山市何以能快速发展?从江山市的情况来看,我们不难发现:特色推进战略是关键。江山市的特色推进战略,既体现在为培育发展特色经济而采取的各项举措上,更体现在为加快发展而开展的“全力干事”氛围的营造中。实践证明“:全力干事”不仅成为江山全市上下加快发展的共同意愿,更成为提升江山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强大支撑。  相似文献   

2.
2004年8月2日,江山市委十一届五次全如开。会上江山市委提出:坚决贯彻省委“八八战略”和衢州市委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战略,实施“六六”产业工程,全力推进江山区域经济发展。这项决策的作出,是基于江山市委、市政府对江山实际的客观反思和科学探索。江山市实施“六六”产业工程 加速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上篇:发展中走向成熟奋进中实现跨越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衙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江山市委、市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牢牢把握加快发展的主题,深入实施“兴工强市、借力发展”战略和“六六”产业工程,抢抓机遇,克难攻坚,开拓进取,圆满完成了“十五”计划主要发展目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的成绩,江山跨进了工业化中期发展的新阶段。1.在把握特色中发展内力不断增强,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区域经济综合实力迈上了新台阶。2005年,江山市实现生产总值…  相似文献   

4.
江山市在推进幸福江山建设过程中。认真按照省委“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的要求和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策部署,立足江山实际,扎实开展旅游业“二次创业”,努力打造江山旅游业升级版。力争到2020年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成为全国知名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走出一条江山特色的山区科学跨越之路。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江山市先后确立了"跻身全国200强,打造实力江山,在全省欠发达地区率先崛起"三大目标,对提升士气、凝聚人心、增强合力、加快发展起到了有效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宁波赶超发展的主要引擎。宁波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牢牢抓住实体经济这一着力点,把握新机遇,加快新变革,全力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名城名都",为"两个高水平"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近年来宁波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大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和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建设,实体经济进入了发展提速、质量提高、品质  相似文献   

7.
徐朝金 《今日浙江》2010,(17):54-54
作为浙江省欠发达县市的江山市,近年来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以"幸福乡村"建设为总抓手,因地制宜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努力走出具有江山特色的新农村建设道路。  相似文献   

8.
《今日浙江》2007,(22):F0002-F0002,I0001
1987年11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江山撤县设市.20年来江山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挤身全国两百强、打造实力江山、在全省欠发达地区率先崛起"三大目标,坚定不移深入实施"兴工强市、借力发展、特色推进"三大战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团结拼搏,奋勇争先,努力推进江山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9.
《群众》2013,(10):F0002-F0002
丹阳,丹凤朝阳之意,全市总面积104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81.2万,辖13个镇,1个省级开发区,经济基本竞争力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16位,综合实力居江苏省十强县(市)第7位,先后荣获"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县市"、"中国和谐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一系列殊荣。当前,丹阳正积极抢抓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战略机遇,全力打造"四个区",努力走出一条体现时代特征、呈现苏南特点、具有丹阳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现代产业集聚区。丹阳享有"眼镜之都"、"灯具世界"、"钻头王国"、"木业航母"等美誉。为进一  相似文献   

10.
《小康》2017,(4)
<正>江山市工业经济发展成果近年来,江山市坚定实施"工业强市、旅游富民"两轮驱动发展战略,激活内力与借助外力并举,宏观指导与微观服务并重,连续4年列全省工业强县(市、区)综合评价衢州各县(市、区)首位。江山是浙江省老工业基地,建材水泥、精细化工是传统优势产业,消防器材产业拥有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照明电器产业节能灯管生产能力居全国第一。全市现已形成  相似文献   

11.
发展特色经济,就是通过培育差异化竞争优势,形成独特的核心竞争力,保持竞争主动权的一种经济发展路径。近年来,江山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实施"特色推进"战略,区域特色竞争力得到显著加强,经济社会保持持续快速发展,转型升级得到有效推进。  相似文献   

12.
王杉中 《今日浙江》2005,(21):41-42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十月的江山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带来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无穷的创新活力,为推动江山发展、构建和谐江山注入了新的生机,让广大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实实在在的成效。唱响争先进位主旋律“争先进优,团结干事”、“跻身全国两百强”,这是今年流行江山的两大关键词。江山市委书记吴雪桦在市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一次工作会议上提出,江山如何抢抓重要战略发展机遇期,迎难而上,顺势而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追赶式、跨越式发展,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归根到底…  相似文献   

13.
《楚天主人》2013,(9):13-13
<正>推进"三化"协调发展,努力建设富强湖北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要深入实施"两圈一带"总体战略,推进"三化"协调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促进全省综合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努力建设工业强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努力建设农业强省;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统筹发  相似文献   

14.
吴雪桦 《今日浙江》2006,(11):35-3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不仅要有奋力争先意识、全力干事氛围,更要有切合实际的建设之路和务实之举。从我省26个经济欠发达县(市区)之一的江山市来看,发展壮大区域特色经济,不断增强产业支撑力是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之举。那么,如何增强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力呢?我们认为,应着力把握“四大关系”,努力实施“四项举措”。把握“四大关系”一是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协调推进的关系。强调建设新农村,并不是要忽视工业化,放慢城镇化,更不是要否定工业化、城镇化,而是为了更好、更健康、更扎实地推进…  相似文献   

15.
江山市农村信用社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初。到目前止,全社拥有资产总额34.7亿元,各项存款余额24.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8.7亿元,存贷额分别占江山市金融机构总量的33.9%和34.1%。江山市农村信用社下辖12个独立核算信用社(部),21个分社,303个村级信用服务站,机构网点基本覆盖全市乡镇和行政村,已成为江山市金融服务网点数量最多、分布最广、资金实力最雄厚的金融机构。江山市农村信用社以发展地方经济为已任,坚持服务“三农”为宗旨,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纽带作用。江山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是“中国白鹅之乡”、“中国白菇之乡”、…  相似文献   

16.
张威 《人大建设》2013,(9):36-37
随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和国家低空空域开放政策的出台,郑州市上街区区委、区政府按照"产城融合"的原则,着力推进通航偏好型高端制造业和通航服务业集聚,努力实现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全力打造郑上新区核心增长极和全国领先通航经济示范区。2013年5月,郑州市上街区人大常委会就加快发展郑州通用航空事业暨低空经济科学发展试验区(以下简称郑州通航试验区)及通航产业等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17.
金幼和 《创造》2012,(7):75-79
"要全力打好县域经济、园区经济、民营经济发展‘三大战役’,努力推进云南经济在新的一年实现新跨越"是省委书记秦光荣同志对全省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一直以来,五华区委、区政府始终按照省、市对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要求,秉承"强滇之基在于强县"的发展理念,将发展县域经济作为加快五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来抓,按照省、市的部署和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工作思维,立足特色优势,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相似文献   

18.
<正>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苏南经济发展一直走在全省全国前列。在改革开放历史洪流中,苏南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勇立潮头、敢为人先、主动创新、大胆实践,成为中国发展乡镇企业经济、开放型经济的开路先锋。面对土地、生态瓶颈和产业调整"阵痛",苏南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掀起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新高潮,谱写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苏南实践靓丽篇章。  相似文献   

19.
寿永年 《今日浙江》2007,(17):17-18
深入实施创新主导战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八八战略"的关键举措,是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作为全省率先发展的地区之一,近年来鄞州深入推进开放创新,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创新驱动的快车道.先后成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和省首批科技强区,在过去5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倍、财政收入翻两番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6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60亿元,九年制免费义务教育、免费职业高中教育、老年人生活补助和养老保障、残疾人生活补助等一系列惠民政策在全国率先实行,综合实力跃居全国百强县(市、区)第11位.  相似文献   

20.
《今日浙江》2010,(7):22-22
通过5—10年综合配套改革,衢州要进一步完善特色产业培育发展机制,突出打造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传统优势产业四大产业群,全力推进特色产业高端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集群发展,努力把衢州建设成为全国先进特色制造业集聚区、低碳经济试验区、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基地和全省经济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