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幼年嗜学,十二岁能为辞赋,由于擅长书法,被穆宗李恒看中,召为翰林院侍书学士。柳公权书法以楷书最著名,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他上追魏、晋,下及初唐诸家笔法,又受到颜真卿的影响,在晋人劲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间,创造了自己的柳派。其遒媚劲健的书体,可以与颜书  相似文献   

2.
墓志铭的书法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重要的一种,郭虚已墓志是颜真卿40岁的金石之书,也是目前所见到的颜真卿最早的书法艺术作品。志文删繁就简,俯拾得当;楷书端严,气象浩然;刻工精到,笔笔不苟,堪称志、书双读的上乘之作。从书法角度看,谋篇规整统一,结体严谨,是“颜筋”书体的成熟之作,值得我们研究和珍视。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书法艺术风格的形成与演进,与其早期在书法技能上的基础性训练密不可分。对毛泽东青少年时代的取法对象与摩习路径进行考察,可以分析归纳出影响其日后书法风格的基本原因与内在理路,以及他在书法实践上的方向选择与审美追求。1921年之前毛泽东的文稿手迹,大致有六类:结体规整、用笔精良的小楷;纵向取势、楷法入笔的行楷书;字形横拓、用笔圆转的行楷书;字势连带、笔锋外拓的行书;结体雍容、行笔内敛的行书;造型典雅、运笔灵动的行草书。通过爬梳对比毛泽东的文稿手迹,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第一,毛泽东青年时期的书法实践,遵循了"小楷—行书—草书"的路径;第二,毛泽东在早期书法研习上表现出十分明显的主动性、针对性与包容性;第三,这一时期毛泽东的书法呈现出继承重于创新、传统重于个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党的建设》2014,(9):41-41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郡望出自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魏晋以降,颜氏即为江左望族,世代以儒雅传家,善小学,留心翰墨。颜真卿幼承家学,并重真、草。在书法史上,颜真卿是继“二王”(即王羲之和王献之——本刊注)之后书法成就最高、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书法家。、他的楷书端严宏伟,颇具盛唐气象,是书法美、人格美浑然一体的杰出典范。颜真卿楷书风格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最初轻健秀逸。源于母旋殷氏,而得力于褚遂良、张旭,如《王琳基志》《郭虚己墓志》《多宝塔碑》等;广德(763)以后,趋于茂密圆劲,成就自家风貌,如《郭家庙碑》《颜勤礼碑》等,世称“颜体”,与柳公权的“柳体”并称,有“颜筋柳骨”之誉。  相似文献   

5.
赵文强书法     
作品点评赵文强自小受家庭影响,喜欢传统文化。中学时开始学练书法,对二王、颜真卿等诸家名帖,先后研习。后主学欧体楷书。清包世臣曾说:"欧字指法沉实,力贯毫端,八方充满,更无假于外力。"赵文强继承了欧阳询书法用笔方正、略带隶意、笔力刚劲、一丝不苟的传统特点,其书法笔力劲健,点画偏瘦,方圆兼备,结构独特,法度谨严,很有力量感。于平正中见险绝,于规矩中见飘逸,笔画穿插,安排妥帖。字的收放变化显得得体、大方,字形的长短、宽窄富于变化,轻重  相似文献   

6.
<正>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分组讨论会上,针对一些不守规矩的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如此评价:"有的领导干部楷书没写好,直接奔行草,还敢裱了送人。"在谈到一些地方书协"官气"太重时,王岐山说:"现在有的干部玩过了,飘飘然了,忘记了执政党和老百姓的关系了。"书法中有句话:楷法无欺。意思是写行书、草书或许可以骗骗外行,但一笔一画、工工整整的楷书却一目了然,骗不了别人,所以楷书也被认为是进入书  相似文献   

7.
在书法史上,颜真卿是继二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他少时家贫缺纸笔,常用笔醮黄土水在墙上练字。他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又汲取初唐四家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自成一格,一反初唐书风,化瘦硬为丰腴雄浑,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自成一种方严正大、朴拙雄浑、大气磅礴的"颜体"。他的"颜体",奠定了他在楷书千百年来不朽的地位,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他的书迹作品,据说有138种。楷书有《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等,行草书有《祭侄稿》、《争座位帖》、《裴将军帖》、《自书告身》等。  相似文献   

8.
权海帆 《党建》2014,(10):55-57
正颜真卿,唐代成就卓著的书法巨擘,颜体一脉书法的开山鼻祖。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有忠魂一颗、正气一腔的英雄、斗士、清官。颜真卿,一位令人敬仰的书法大师,其书法千余年来被奉为楷模。而构成他不朽颜体底蕴的则是以身许国、为民请命的文化人格。当我阅读有关他的文献时,曾为之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当我记述他的传奇事迹时,常常为之热泪纵横,敲击键盘的双手不得不一次次地停顿下来,又接续下去。反复如此,如此反复……以身许国颜真卿生逢中国历史上的大唐盛世——开元至天宝前期。其时,积聚了唐太宗以来励精图治、  相似文献   

9.
杨飞 《党课》2013,(22):107-109
赵孟頫(1254-1322),宁子昂,号松雪,又号水精官道人、鸥波,元代著名画家,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相似文献   

10.
资料卡片     
1915年5月7日,毛泽东在《明耻篇》封面上题写的十六字铭耻,是他学习颜真卿楷书的代表作。16个纵长型的正楷书,竖写从右至左,每四字成一行,以4×4的方阵形,使整幅作品呈现出严整肃穆的气氛。用笔竖粗横细,雄卓刚劲,笔法外方内圆,结体取向右上欹斜之势。笔力庄重雄厚,苍劲有力,在点画间,于断笔中又有重笔相连,如“国”、“耻”、“何”、“学”等,既有笔断意连的气韵,又有避让相就的变化。16个字具有颜体刚健、雄教的风骨,也开始显现毛泽东早中期纵长型  相似文献   

11.
陶永祥 《党的文献》2016,(6):118-124
毛泽东的书法生涯,经历了青少年时期的楷书学习、中年时期的行书拓展,自1949年前后,开始进入草书阶段。随后他临池不辍,其书法在经历了小草、大草的创作实践后,大约在1963年前后,进入到狂草的阶段,完成了其书法草书由"有法"到"无法"的升华。毛泽东的草书,是建立在长期书写实践基础上,进而对书法艺术主动追求的结果,是对书法传统进行"取法"与"破法"辩证扬弃的典范,开辟了"帖学"书法在20世纪新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2.
正2011年4月,陕西凤翔一农民捡到一陶器残片,发现上面刻有一个"囧"字。据文物部门专家介绍,陶片距今已有2000年以上历史。陶片上的"囧"是一种象形字,起源于甲骨文,是在先秦战国时代官方发文中经常出现的吉祥图案。在篆体中,最早的"日"字写法就是"囧"。后来,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在楷书中运用篆书的写法,把"明"字写成"朙",现在仍有书法家沿用。  相似文献   

13.
《党的建设》2014,(10):41-41
柳公权(778—865),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人..工诗、善书,性晓音律、,在书法史上,柳公权的楷书成就堪称一流,并与颜真卿以“颜筋柳骨”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14.
关笑晶 《前线》2023,(11):78-80
<正>颜真卿(公元709—785年),字清臣,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唐朝中期名臣、著名书法家。他历仕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倡导礼制、整顿吏治、平叛安民、为国尽忠。同时,他的书法颜体开宗立派、自成一家,艺术成就颇高,世人誉之为翰墨亚圣。史书评价颜真卿“富于学,守其正,全其节,是文之杰也”,这是极高的赞誉。  相似文献   

15.
李也松 《党的文献》2011,(3):120-122
敢说"不行",爱说"不行",是邓小平工作中的一大特点。翻开他的著作,"不行"一词用得非常多。如《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共有60篇文稿,其中36篇文稿100多处用了"不  相似文献   

16.
王文斌 《理论导报》2007,(10):39-39
舒同书法集楷、行、草、篆、隶、魏等历代书法之精华,独辟蹊径,自成一体,并被输入电脑字库,广泛应用于宣传广告等行业,风靡全国,走向世界,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舒体书法的形成和发展经过了漫长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一、启蒙时期舒同出生在清朝末期,舒同书法艺术的启蒙,首先受到抚州文化的深刻影响。他青少年时期就读师范的抚州,自古以来就是个出文人墨客的地方。历史上这里最有影响的两位客籍大书法家,一位是东晋时的王羲之,一位是盛唐时期的颜真卿。一位是"书圣",一位是书坛巨匠,先后居于抚州,自然会给抚州文化带来深远  相似文献   

17.
苏轼不仅是北宋最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也同样是中华历史上名垂千古的大艺术家。在书法上苏轼擅长写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曾经遍学晋、唐各名书家之长,并将名家的技法、艺术风格融会贯通,最终自成一家。  相似文献   

18.
《党的建设》2013,(9):48-48
钟繇,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市)人,为人机捷,善持论。汉末举孝廉,累迁侍中、尚书仆射,封东武亭侯,深得曹操赏识器重。曹丕称帝后,拜为太尉,后迁太傅,世有“钟太傅”之称。钟繇学习书法用功甚勤,坐则画地,卧则画被,如厕至于忘归,几近痴迷状态,兼擅隶书、楷书、行书,三体均为当世楷模,是汉魏时期古今书体的集大成者,尤以楷书艺术成就最高,是新体楷书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19.
书画名家     
《北京支部生活》2012,(4):72-72
严晓明,1955年生于北京。中国书法家协会妇女书法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书法家协会理事、副秘书长、书法培训中心主任。 书法作品以楷书、行书见长,尤以褚遂良、二王、米芾用功最勤,追求清雅、高古书风。  相似文献   

20.
书画名家     
《北京支部生活》2012,(8):72-73
严晓明,1955年生于北京。中国书法家协会妇女书法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书法家协会理事、副秘书长、书法培训中心主任。书法作品以楷书、行书见长,尤以褚遂良、二王、米芾用功最勤,追求清雅、高古书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