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古代有大量官箴之作,它们被称为"宦海指南",是古代官员的百科全书,主要讲述为官之道、从政之法和为官之德等内容。北宋理学家陈襄(1017-1080年)所撰的《州县提纲》是古代"官箴"中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州县长官处理政务的重要指南。《州县提纲》内容丰富、见解深刻、发人深省,尤其是其中所提出的"廉""慎""勤"思想,既是为官者所要遵循的基本为官之法,也是他们必须恪守的基本为官之德。它不仅对中国古代官吏为官从政具有  相似文献   

2.
正新冠疫情期间,闭门居家读熊召政所著《张居正》,受书中几处细节启发,萌生出一个想法:为民服务的情怀具有反腐肃纪的功效,可以作为构建"不想腐"的思想防线的重要抓手和克服"特权意识""为官不为"的思想武器。2016年落马的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在和投资商、开发商打交道的过程中,产生了心理不平衡。用白恩培本人的话说,"他们就住豪华的房子,坐豪华的车,个人还买私人飞机。也追求像他们一样的生活,这思想就变了"。  相似文献   

3.
张瑶 《前线》2017,(10)
<正>《诗经》又称"诗三百",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期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余篇,于西汉时被奉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诗经》按照用途和音乐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雅"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曲,"颂"是宗庙祭祀的舞乐。《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诗经》不仅是一部具  相似文献   

4.
正儒家肯定"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在处理义利关系的时候,儒家主张"见得思义""以义制利""以义克利",行"义"获"利";其"义利"观对个人的成长和社会进步都大有裨益。儒家学说十分关切人民的现实生活。在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信""五常"中,"义"排在第二位。荀子说:"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依照儒家的"义利"观念,"义"与"利"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一定会面临且必须处理的现实问题。肯定义利兼有,是儒家人物辨析"义""利"问题的基本前提,在处理"义""利"关系的时候,如  相似文献   

5.
人生在社会上,总要与人交往,总要结交朋友,为官者也不例外。从表面看,这似乎是人的生活细节;实质上,它却与人的正邪、与为政的顺逆关系重大。对此,古人就有深刻认识,主张交友必须谨慎。明代的冯梦龙在《喻世明言》中说:“取友必须端,休将戏谑看。”意思是说,交朋友必须详审、谨慎,不可把它当成儿戏。清代的张延玉在《杂兴》中也说:“君子慎与择,休与毒兽伍。”意思是说,君子在结交朋友时要注意选择,不要结交心地狠毒、品德不好的人。  相似文献   

6.
<正>李洪兴在3月7日的《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说,"今年实现进城落户1300万人以上""提高博士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补助标准""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由每人每年420元提高到450元"……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许多人眼里"沉甸甸的""有分量",一个重要方面就体现在它承诺的民生实事、深厚的民生情怀。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古往今来,中国人笃信"过日子"的淳朴逻辑。不管是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来到曲阜孔府考察,并来到孔子研究院。对《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两本书很感兴趣,说:"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他多次引用成语、典籍,多次提及《史记》《春秋》《诗经》《礼记》《管子》等书或书中的故事、名句。2014年2月7日,在俄罗斯索契接受采访时,习近平说,"我个人爱好阅读、看电影、旅游、散步。""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们得到智慧  相似文献   

8.
正文风无小事,为了倡导清新文风,人民网观点频道7月2日起推出"三评浮夸自大文风"系列评论:《文章不会写了吗》《中国人不自信了吗》《文风是小事吗》。文章说,最近在网上,"美国害怕了""日本吓傻了""欧洲后悔了"之类的文章,总能赚取不少莫名点击。然而,纵观这些所谓"爆款"文章,其内容水平却了无新意。文风折射社会  相似文献   

9.
薛建刚 《先锋队》2010,(6):28-29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领导干部贯彻落实《廉政准则》,要坚持做到四慎——"慎权、慎独、慎微、慎友"及"常修从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排非分之想,常思贪欲之害"的四常修身之道,这样才能打牢心理防线,筑起反腐倡廉的心理堤坝。  相似文献   

10.
正粱小丽、田贵安在8月21日的《中国纪检监察》上发表文章说,党的十八大以来,虽然各地调查研究的氛围日益浓厚,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对此提高警惕。一是应付了事——走秀式调研。有的地方刻意打造精品路线,"专业演员""酱油观众"各就各位,什么地方说什么话,早已排练妥当、  相似文献   

11.
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而执行是这道防线的最后一环。然而,长期以来,"执行难"是人民法院面临的老大难问题,"老赖"们拒不履行法律义务,生效法律文书得不到有效执行,执行积案"案台高筑"。如果不对失信行为加以惩戒,损害的不仅是胜诉当事人的权益,还有司法公信和权威、社会公平和正义。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  相似文献   

12.
《奋斗》2016,(12)
正面对全面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监督、强化问责的常态,党员干部如何保持心怀戒惧的心态,既成现实课题,也是必答考题。古人云:"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邓小平同志在《共产党也要接受监督》中讲过,"共产党员谨小慎  相似文献   

13.
正韩非是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韩非子》是韩非的著作总集。全书由55篇独立的论文集辑而成,大都出自韩非之手。除个别文章外,《韩非子》的各篇之名均表示该篇主旨。另外,关于这本书的创作由来,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韩非囚秦,说难、孤愤",可见该书不仅是韩非在逆境中不屈精神的象征,还饱含着他大量的心血与智慧。《韩非子》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他认为"法""势""术"是治理国家最重要  相似文献   

14.
广闻博览     
<正>【网络热词】丰裕一代有人说,"40后""50后"是"匮乏一代",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百废待兴、早年建设的举步维艰,都在他们身上打下烙印;"60后""70后"是"温饱一代",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是今天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80后"是"足用一代",他们享受着前几代人无法比拟的物质条件。日前,复旦大学发布的《互联网与当代大学生系列研究报告》认为,"丰裕一代"或成解读  相似文献   

15.
正说起敬称,有句话需要记住,那就是"家大舍小令外人"。这句话的意思是,在社交场合说到比自己大的家人,譬如说到自己的父母、兄长时,前面要加一个"家"字——家父、家母、家兄;说到比自己小的家人,譬如弟弟、妹妹时,就要用"舍"字——舍弟、舍妹,以此来表示谦虚。而说到别人的家人,譬如父母时,前面一般加上"令"字——令尊、令堂,以示尊敬。因此,"令尊""令堂"是对别人父母的尊称,而"家父""家母"则是对自己父母的谦称。很明显,"家父""家母"与"令尊""令堂"根本就不是一个人。  相似文献   

16.
<正>季建业"朋友圈"的档次很高,大多是身家过亿的企业老板;季建业的"朋友圈"颇为牢固,20多年间,他到哪里任职,"朋友们"就追随到哪里。这样的"朋友",够得上"铁杆"了。人们常说,多个朋友多条路。然而,回头看看,"朋友圈"给季建业的"路"其实是"歧路""末路""不归路"——在导致季建业获受贿罪的1132万元贿款中,"朋友圈"的"贡献"就占了90%!论责任,也不能全怪"朋友圈",还要从季建业当初交友的目的上找找原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一位领导在《人民日报》撰文说:"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群众提的最多意见是政府服务不到位。经济高速增长了,为什么群众不买账?还是因为有些部门、有的干部把民生保障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没有落到具体事情上。""心中有民"最容易说,也最容易落空。在群众看来,"心中有民"不是用来说的,而是用来做的。作为领导干部,只有把"心中有民"当作  相似文献   

18.
《先锋队》2011,(7):6-9
今年2月16日,是华国锋同志诞辰90周年,2月19日,《人民日报》刊发《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的一生——纪念华国锋同志诞辰90周年》一文,文章说,"华国锋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的贡献将永载史册。"本刊特转载此文。  相似文献   

19.
正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出自《韩非子·喻老》,其结果是蔡桓公讳疾忌医,从"疾在腠理""疾在肌肤",变成"疾在肠胃""疾在骨髓",终不可治。作者在文中感叹,"故良医之治病也,攻之于腠理"。从组织部门管理监督干部的角度来讲,在警示教育、积极预防之外,我们抓的就是最前沿的"腠理之疾",通过严早、严小,防微杜渐,干部出现"小"问题就立即提醒,触犯"轻"纪律就及时处理,是能够避免干部重蹈  相似文献   

20.
正南宋诗人吕本中在《官箴》开篇即写道:"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意思是说,当官应清正廉洁、慎独慎微、勤勉尽责,唯有如此,"可以保禄位,可以远耻辱,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这是古代贤哲遗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今天的党员干部来说,依然如洪钟大吕,常读、常思、常悟,可以帮助我们清醒头脑,更加从容地走好人生每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