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现行异地高考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家《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的颁布,各省市的异地高考政策也纷纷出台,为广大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地参加高考带来了新希望.但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本地考生与随迁子女之间矛盾重重,冲突不断;“高考移民”很可能在异地高考中浑水摸鱼;政策执行中容易引发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异地高考缺乏其他协同政策的支持,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等.要更好地推进异地高考政策,推动教育公平,还需要科学设计异地高考政策的内容,加强异地高考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与评估,不断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2.
异地高考政策和各地方案的出台为广大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实现就地升学带来了希望,但在现实推进中仍面临着重重困境。为此,需要从复杂理论的视角,将异地高考作为一个复杂系统进行考察,对异地高考政策困境的复杂性加以考证,正视异地高考政策目标群体利益关系的非线性、政策与环境间的交互性,以及政策执行中的自组织性所衍生出的相关问题,坚持公平价值取向,以学籍控制准入,同步改革户籍制度和高考录取政策,并建立经费筹措和保障机制、监督和问责机制,以破解异地高考政策难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公共选择理论的视角,对异地高考政策执行过程中各主体利益诉求及策略选择进行探讨,发现各主体间存在着较强的制衡关系。基于各主体的均衡策略,提出两点对策建议:第一,综合改革,稳步推进,逐步放开异地高考。第二,制定治本之策,改革捆绑着教育权利和教育资源的户籍制度,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分配。  相似文献   

4.
异地高考的实施是教育公正平等的重要体现,也是随迁子女们的迫切要求。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本地考生对于自身利益的维护和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均衡,异地高考政策的推行仍有很大的阻力。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在社会舆论关注下推进异地高考政策的实施,必须结合我国教育资源不足的现实困境,联动户籍制度的改革,完善异地高考准入机制,推动异地高考政策之窗的打开。  相似文献   

5.
基于多源流理论分析框架,尝试对异地高考政策的源流发展、焦点事件和政策企业家等方面进行整体分析,研究发现:户籍制度的规制和"两为主"政策的执行形成了异地高考问题源流;各学科领域专家学者的政策建议构成异地高考政策的政策源流;党和政府的促进教育公平、改善民生的发展理念形成了异地高考政策的政治源流。在"15位知名学者上书事件"的催化下,问题、政策、政治三大源流实现汇合,从而实现了异地高考政策的议程设置和政策出台。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校总会计师制度已经出台30余年,这项制度在设计过程中包含了教育始于公平的政治逻辑、资源配置注重效率的市场逻辑和人才培养重视发展的教育逻辑.但30多年以来,该项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却面临着“推而不广”和“绩效偏低”的困境.通过分析“推而不广”的治理逻辑发现,该项制度在设计与执行过程中存在着有限理性与行为选择、路径依赖与制度创新以及价值观念与制度变迁等三对矛盾.  相似文献   

7.
支持妇女进村委的公共政策在实践中出现了执行困境,政策效果与政策目标之间存在明显落差.从执行主体和目标群体两个维度看,该政策执行过程中基层政府、非政府组织、村干部、男性村民和农村妇女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妇女进村委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问题的根源在于不同群体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8.
重大决策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对于规范地方政府决策、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践中,"稳评"政策却陷入了象征性执行的困境,即地方政府对执行该项政策采取做表面文章、走过场、制作虚伪文本材料等仪式化的策略。"稳评"政策象征性执行根源于官僚组织内部的张力,虽然它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级压力与政策执行环境之间的张力,使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与既有的政治和行政体制相适应,但也容易诱发新的基层治理问题,导致社会矛盾积压。减少"稳评"政策的象征性执行现象,不仅需要进一步理顺官僚体制内部关系,而且应该改变地方政府的发展主义取向及公共政策制定模式。  相似文献   

9.
政策执行是达到政策目的关键步骤,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与政策有关的利益主体围绕政策进行的利益博弈往往影响政策的有效执行。本文从前我国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困境的现象透视,从地方利益、政府利益、集团利益等多个角度分析导致公共政策执行陷入困境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扶贫政策执行领域下形式主义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政策执行成效。运用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对扶贫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困境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扶贫政策执行过程中产生形式主义的主要原因有:逐级发包制下的扶贫政策自身存在限制性;政策执行存在"维稳"及"留痕"倾向;政策受众群体消极、被动参与以及"半熟人"社会环境下产生丧失内生秩序能力及主体感的分散型村庄等因素。要破除扶贫政策执行形式主义的困境,必须建立扶贫政策信息纵向传递共享机制,连接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加强村级组织权力行使规范化,在扶贫政策评估中注重"民心留痕";提高政策受众群体参与意识与权利意识;培育基层民主,加强群众监督作用等。  相似文献   

11.
针对异地考试需求的双重属性,清代对异地科举实行部分放开的政策,允许移居年久者入籍参加当地考试,设立商籍解决盐商子弟异地考试问题,许可国子监生等参加顺天乡试,同时严厉限制冒籍跨考行为。单独确定学额或中额制度的实行是清代异地科举的核心特点,使不同阶层或不同地区间科举利益的冲突趋于弱化。考察清代异地科举对当前异地高考政策的制定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为流动人口及其随迁子女设立单独考试及录取单元,是破解当前异地高考改革困局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2.
"异地高考"政策成为高考改革的"破冰之举",对推动当前教育改革意义重大。通过详实阅读各省市异地高考政策的文本,对照当前文本内容,解析"异地高考"背后蕴含的悬念和困扰。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对教育政策的研究从机械的文本解读延伸至对政策理解、政策执行、政策传导、政策实现、政策评估、政策修订等一系列有目的的动态过程,教育政策开始呈现出典型的动态特征。教育政策传导系统是从政策制定、执行到目标实现、评估反馈进而政策调整的全部动态传递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与社会环境、政策工具、宏观与微观客体等交换信息并具有反馈功能的开放系统。通过对构成系统的简单要素进行特征分析,对传导的路径和流程进行解析,从而对教育政策传导的机理展开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异地高考”的推行面临着户籍制度限制、招生指标投放不均和既得利益群体的消极态度等诸多困难,但是推行“异地高考”的趋势不容改变。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员的持续流动是“异地高考”推动力,维护教育公平是异地高考的题中之义。国外的诸多维护教育公平的实践都向决策层表明维护教育公平,尤其是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关系着社会稳定和公民权益保障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5.
政策执行是指政策方案被采纳之后,将政策内容付诸实施,转变为现实的过程。政策执行是政策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政策执行的好与差,直接关系到政策成败,而政策成败则关系到社会公共问题是否得到有效解决,从更深层次而言,涉及到社会利益分配的公正与否,因为公共政策本身是政府行为的直接产品,其本质是政府对全社会利益的权威性分配。从这角度上讲,政策执行比政策制定更为重要。政策执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从而加剧政策执行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使政策不能达到预期效  相似文献   

16.
公共政策执行是公共政策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执行使政策的预期目标得以实现.政策执行的结果既是检验政策是否科学的基本标准,又是后续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可见政策执行过程对于政策过程的重大作用.但是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许多风险因素影响着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甚至使公共政策执行偏向或失败.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从公共政策层面看,地方党组织的领导既表现在宏观的政策决策上,如制定方针路线;也可体现在中微观的政策执行中,如全面引领治理过程。在制定方针路线与全面引领治理之间的行为选择中,地方党组织采取后一种行为方式的发生机制是什么?除受党的先进性、上级要求等因素影响外,通过对地方动迁政策实践的个案研究发现,由于复杂政策的"网络性"要求有效的协调制度,制度建构和运作需投入大量资源,而市场或行政机制下的执行方式存在资源投入不足和协调制度匮乏,导致地方治理陷入集体行动困境,进而催生地方党组织全面引领地方治理。基于党章党纪等初始制度,地方党组织得以动员大量资源,进而成功建构和运作内部协调制度和外部协调制度,并分别实现对政策执行主体、主客体之间和客体内部的关系协调,推动了地方善治。  相似文献   

18.
公共政策评价的困境——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两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政策评价应该重技术分析还是价值判断? 政策制定过程要民主还是要效率? 政策执行中该拘束还是应变? 政策效果能够量化还是不能? 政策评价结论可信还是可疑? 对于上述问题的艰难回答凸显了公共政策评价领域的困境,而困境的根源来自于人类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两难  相似文献   

19.
以博弈视角看,中央政策的执行其实是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间的博弈过程。因此,对两者博弈模型进行分析,总结中央政策执行阻滞的原因,并从制度选择角度研究对策,可以说是解决中央政策执行困境的一条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0.
教师参与教育策策执行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教育政策民主化的内在要求。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教师具有决策者、执行者、评价者等多重主体属性,因而教师参与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政策执行的效果。教师参与教育政策执行能够充分发挥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特殊身份作用,减少教育政策失真。我国教育政策执行中的教师参与一直处于弱势状态,教师参与应在教育政策执行的不同阶段从政策解释、政策宣传、政策实验、政策监督等有参与价值的环节入手,发挥教师在教育政策执行不同阶段的不同角色作用,从而有效分享教育政策问题信息,增进教育政策的接受性,监督并巩固教育政策执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