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東辛店勝利煉油廠劉秀芳給本刊編輯部來信說: 我的一位表姐在四十年代就隨從父母去了國外,在國外長大。對中國的政策、經濟、風俗習慣、各地鄉情、名勝古迹,只是道聽途說,印象模糊,對回國探親顧慮重重。一九八五年我把《現代中國》(原《中國建設》)寄給了她,以後每年都挑幾本寄去,使她對中國有了深刻的瞭解,解除了思想顧慮,夜思日想地要回來看一看祖國的大好河山痪虐似吣晁貋砹?實地轉了一下,看後說,沒想到中國變化真的是如此之大。  相似文献   

2.
我國海南省有一對中年夫婦,因婚後多年不育,求治無效,双双來到當地一家法院要求離婚。弄清原委之後,莊重威嚴的法官竟一反常態,打趣似地說道:“如果為要孩子闹离婚,本法官判你們找梁惠珍大夫去要!”果然,時隔不久,女方便奇迹般地懷孕了。現在,這對夫婦已經有了一個活潑可愛的男孩子。廣東省湛江市的女大夫梁惠珍並非人們傳說中的“神醫”,然而,經她親手治癒的病人確也遠不止這一對夫婦。行醫三十多年,她給千家萬戶送去了幸福和歡樂。我們翻開醫院收存的部分報道和記錄:  相似文献   

3.
李燕不僅在繪畫藝術上師承其父、中國畫大師李苦禪,還與父親一起相繼被載入英國出版的《世界名人錄》。四十八歲的李燕,身材魁偉,思維縝密,和善而健談。近年來,他先後在香港、日本、深圳、印度、馬來西亞舉辦過與父親的合展或個人畫展。他的繪畫藝術早為世人所矚目。同時,他又以對中華文化廣泛而深入的研究及深遽而獨到的見解,引起人們廣泛的關注。他不但多次在各地舉辦的研討會、報告會上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監利縣政協委員裴女士的舅舅鄒先生去台灣三十多年了。自從兩岸親人取得聯繫後,魚雁不斷。後來,鄒先生不再滿足於互相通信,而想聽聽家鄉親人的聲音,兩次打電話到監利老家,與親人通話。裴女士深知舅舅的心願,索性把家人的声音录下来輾轉带去台灣。鄒先生收到後,如獲至寶,抱着录音机百聽不厭,有時聽得哈哈大笑,有時對着录音機老淚縱横,甚至晚上睡覺,也把錄音机放在床頭。半夜醒來還打開聽聽,真是魂牽夢繫。之后,鄒先生又把近年從大陸帶到台灣的錄有家人鄉  相似文献   

5.
學會和提高分析、欣賞書法作品的能力,同樣是學書實踐中所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方面。書法欣賞,看起來好像很簡單,但深入研究起來却很複雜:古人缺乏這方面比較系統科學的論述;由於人們對諸如碑學和帖學、書家的評論,美醜的標準等重要問題的看法上還有分歧,欣賞書法,也往往因人而異。同樣面對顏真卿的書法,韓愈認為書至魯公,而李後主却認為“叉手並脚田舍漢”;同樣是欣賞《蘭亭序》,即使是同一人,在不同時間、不同環境裏去欣賞,也會得出不同的結論。趙孟頫多次欣賞《蘭亭序》,曾寫下了十三段跋語,記錄了不同的感受,這就是著名的  相似文献   

6.
一九八八年八月出版的《中國建設》雜誌,內有拙作《遙寄台灣著名老體育家吳文忠》一文,聊抒老友懷念之情;想不到兩年後的今天,竟在北京與應邀來京參加奧林匹克體育科學研討會的吳文忠兄會面了。在其弟文煥家,七十九歲的文忠看到筆者,熱情地喊了聲“哎呀!老同學”後,第一句就說:“老同學,我在台灣已經看到《中國建設》上你那篇大作和照片了。我高興極了。我對同事、朋友說,你們看,這就是我的老同學寫的,五十  相似文献   

7.
孫中山先生‘推翻滿清,建立民國’的偉大歷史功績,是我幼年時代從父母的教誨中記取在心頭的。隨着年歲的增長,我對先生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和認識,對先生的革命思想尤為景仰。當影片《孫中山》的導演丁蔭楠選中我扮演孫中山時,我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我從小就崇拜的革命偉人,現在由我來扮演,並有機會去研究、探索先生的理論,把先生的光輝形象儘可能真實地、藝術地重現在銀幕上,真是三生有幸!憂的是,先生是世界偉人中的佼佼者,是後  相似文献   

8.
《中國建設》於一九八五年十一月第三十四卷十一期刊出陽照先生《大同中的小異——大陸、台灣社會日常用語歧異例釋》一文,讀後颇有何去何從之感。我也凑個熱鬧,補述幾例。我首先向讀者們表明一下,我是來自台灣,現在是旅居加蓬共和國的華僑,對大陸上日常用語,也許詮釋得不夠真切,望讀者多指正。  相似文献   

9.
陳覺萬先生從東北吉林大學調到華僑大學任第一副校長,已經一年有餘。他在致力於把這所大學辦成有特色的學校。陳覺萬先生是印尼著名華僑教育家、泗水小學創辦者之一陳明諱的公子。陳明諱早年曾在陳嘉庚的公司里當過伙計,後就讀於集美學校,畢業後到印度尼西亞辦學。抗日戰爭時期,他冒着生命危險和黃丹季等人一起掩護過嘉庚先生。父輩對祖國對教育事業的熱愛,給陳覺萬先生留下很深的影響。一九四八年,陳覺萬十六歲時隨母親回到祖國?粴q時,他以勤奮和聰慧,成爲東北人民大學(後改成吉林  相似文献   

10.
‘媽媽不能改嫁,應該維護我爸爸及我們家庭的名譽。’这是十二年前我丈夫病逝後,大女兒對親友們的告诫。也可以說是对我的懇求。可是現在她却積極支持我再婚,使我結束了晚年孤独的生活。這又是為什麼?事情得從頭說起。我前夫是一位劇作家。一九四九年新中國成立前夕,他在瀋陽擔任魯迅藝術團的團長,我是該團的舞蹈演員。他比我大十八歲,但在共同從事藝術活動中,彼此有了瞭解,經過同事們的撮合,我們結合在一起了。五十年代初,我在丈夫的支持下到哈爾濱外國語專科學校學習三年俄語,畢業後改行到省報當記者。我們婚後生了三個孩子,一男兩女。現在最小的女兒也成年了,都有了他們自己的事業和生活。  相似文献   

11.
中央樂團李谷一是近年來我國樂壇上崛起的一位聲樂藝術家,尤以演唱抒情歌曲見長。她今年三十七歲,生長在一個知識份子家庭;爸爸、媽媽都喜愛藝術,使她從小即在心靈上埋下了音樂種子。她年輕時接受過音樂和舞蹈訓練,十七歲時進入湖南花鼓戲劇團,很快便顯露出藝術才華,成為該團主要演員。一九七四年,李谷一被調到中央樂團担任獨唱。她的演唱聲情並茂,風格獨特,深為廣大羣眾所喜愛。她先後為幾十部故事影片、電視片錄製了配音,並頻繁地參加演出;還曾訪問過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  相似文献   

12.
在我國,一九八一年被人們称之為‘我們的体育年’。在這一年里,中國運動員共赢得二十五個世界冠軍,打破八项世界紀录,平了三項世界紀錄,夺得二百九十五塊金牌。這一年是我國歷史上拿世界冠軍、破世界紀錄最多的一年。上述成績与世界體育强國相比,雖然还有相當的差距,但对體育長期落後的中國來  相似文献   

13.
本期《經濟特區:成功的試验》一文,比較全面地介紹了中國對外開放的一個重要方面:建立經濟特區的前後情况。最近一條引人注目的消息是:在最大的經濟特區——海南省,國家批准了吸收外資開發經營洋浦地區三十平方公里土地。國際輿論認為,這是中國對外開放的又一重大突破。中國的對外開放是逐步擴大的。從一九八○年八月起,中國在沿海先後建立了廣東的深圳、珠海、汕頭、福建的厦門,以及海  相似文献   

14.
在最近一份關於家庭消費情况的民意測驗中,有一道题爲:“你持幣待購的最需要的家用電器是什麼?”結果多數消費者的答案是“錄像機”。儘管中國的市場芢浺殉掷m了一年多,但錄像機的銷售量在經過短暫的凝滞後便較快地轉熱ツ昶咴路?北京的四大商場賣了六千零八十五台錄像機,比前年同期上升二點零六倍;其中長安商場八月五日一天就賣出二百七十七台。上海、廣州等大城市的銷售情况跟北京也差不多。時光倒退到十年前,很多居民還弄不清錄像機爲何物。進入八十年代,隨着改革開放,中國  相似文献   

15.
白礁慈濟宮     
距廈門市十公里的白礁村,有座八百多年的古廟——慈濟宫,這是海峽對岸台灣省一百四十座祀奉同一神仙的廟宇的祖宮。白礁慈濟宮於南宋高宗紹興二十年(公元一一五○年)興建後,屢毁屢建,最後一次大修花了五年時間,於一九二三年完成,曾得到海外僑胞和台灣同胞的捐助。前後殿十根盤龍石柱便是台灣鄉親敬獻的。慈濟宮出現在台灣,是三百多年前的事。一六六一年,鄭成功率軍在台南登陸。面對廈門內海的白礁村,是他渡海東進的出發點,當地有許多人隨他去台。在鄭成功的主力部  相似文献   

16.
王氏姐妹於二十年代出生在山西太原市的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家庭。父親王憲是清末秀才,後留學英國。在留學期間他和英國姑娘愛倫·派克相愛而結婚。一九三一年學成歸國,曾在陽泉保晋煤礦當工程師,後在山西大學任工學院院長。來自網球運動普及的歐洲的王憲夫婦,常在週末打網球。春菁姐妹倆童年時就常觀看父母打球,有時也上场練打,父母則為她倆送球作輔導。當时,像她們這樣十二三歲的女孩子打網球,在中國,特別是在中國北方內地城市是很少見的。由於沒有女孩子伴打,她們只能和大人,主要又和男子們對打。這就使這對未來中國網壇明星從小就學到了男運動員的風格,在  相似文献   

17.
相傳,秦始皇完成統一大業後,便於公元前二一五年東巡渤海碣石(今秦皇島沿海一帶)。他登上東山小島,設立神壇,祈天拜地,隨遣方士盧生帶三千童男童女揚帆遠航,去尋求篒舷缮健?事實是,秦始皇篤信方士,先後派燕人盧生、侯公、韓終、石生等由秦皇島東山乘船入海去方丈、瀛洲、蓬萊三座仙山,尋求長生不老藥。據  相似文献   

18.
盛唐傑出詩人王維(七○一——七六一年),字摩詰,原籍祁(今山西祁縣),後隨其父遷居蒲州(今山西永濟西),遂爲河東人。二十一歲中進士,作大樂丞酃僦辽袝邑?故世稱王右丞。他不滿腐敗的權貴,寫過一些抨擊朝政和情調昂揚的文章和詩篇;但後來遭受??意志逐漸消沉。晚年遷居藍田輞川後,即過着半官半隱的悠閒生活。《舊唐書·王維傳》說他“晚年常齋,不衣文綵……彈琴賦詩,嘯詠終日”。他是唐代山水田園詩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寫過許多寄情山水、描繪田園風光的詩篇,對當時和後世影響很大,有《王右丞集》。現在讓我們來欣賞他的山水詩《山居秋暝》:  相似文献   

19.
姑蘇行隨感     
暮春三月,江南草長。在北方蛰居一冬,有機會到蘇州一遊,不覺心舒神暢。我父母都是南方人,母親的故里就在蘇州。不過,這次姑蘇行我却少有歸鄉尋舊之感,因為我生於北方,亦長於北方。可是在這裏我却不由想起客居大洋彼岸的外祖母。她生於常熟,長於蘇州,一生清寒,晚境凄凉。八年抗戰期間,外祖父在一家飛機工廠任職,先赴川,後遷滇,一直顛沛流離。一九四六年母親從西南聯大附中畢業上了清華,外祖父母則隨工廠遷往台灣?幼啪褪翘旆馗驳淖兓?從此海峽隔斷了親情。母親到去世再也未見到高堂之面。而外祖父母古稀之年客居美國,却連台灣也成了“故鄉”。外祖  相似文献   

20.
湖南省文聯主席康濯,是一位蜚聲文壇的大陸著名作家。他從十五六歲就開始試筆創作,五十年來辛勤耕耘,在小說創作、文學史研究、藝術理論方面都卓有成就。他的長篇小說《水滴石穿》已被日本、美國、法國翻譯出版。在福州閩江飯店豪華的客廳里,作家接受筆者訪問時,談起湘籍的台灣作家、詩人的往昔和近况,脈脈鄉情和思念同行之情,不禁溢于言表。康濯說,他的文學創作的啟蒙老師還是台灣著名女作家謝冰瑩。那是一九三六年,他才十六歲。這位有文學才華的年輕人,如饑似渴地拜讀了謝老師從戎北伐軍時創作的《女兵日記》後,寫了一篇文采洋溢的文學隨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