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黄鹤君 《当代贵州》2010,(14):64-65
2009年7月至2010年4月,我省经历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然而,贵州人民没有被严重的旱情吓倒,而是充分发扬"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积极开展抗旱自救,最终夺取了抗旱斗争的全面胜利。在这次抗旱救灾战斗中,很多地方、企业,如平坝县信用联社,充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互助精神,协助灾区群众寻找水源、为灾区群众提供资金支持等,迄今仍具有可圈可点之处。本刊特荐平坝县信用联社在此次"战斗"中的积极表现,已存鉴照。  相似文献   

2.
谢炜 《支部生活》2010,(4):10-10
去年入秋以来,我省遭遇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正值抗旱救灾的关键时刻,3月19日至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我省曲靖市,深入旱灾最严重的地区,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指导抗旱救灾工作。  相似文献   

3.
在抗击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中。贵州省地矿局发挥全省打井抗旱主力军作用。实施全省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应急打井找水行动,圆满完成了省委、省政府、国土资源部安排的打井抗旱任务。为夺取全省抗旱救灾保民生、保春耕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受到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4.
《当代贵州》2011,(13):60-61
在抗击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中,贵州省地矿局发挥全省打井抗旱主力军作用。实施全省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应急打井找水行动,圆满完成了省委、省政府、国土资源部安排的打井抗旱任务,为夺取全省抗旱救灾保民生、保春耕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受到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5.
史允 《支部生活》2010,(6):54-54
云南省百年一遇的旱灾发生后,富滇银行切实履行国企的社会责任,积极为抗旱救灾贡献力量。 积极向灾区捐款。截至3月底,富滇银行总行向灾区捐款共计160多万元。其中,富滇银行以总行名义共向灾区捐款110万元,个人爱心捐款23万多元,党员特别捐款300800元。除总行外,富滇银行各分支机构也积极投入到抗旱救灾的活动中,部分支行向灾区捐赠抽水机、蓄水设备,一些分支行除参与总行捐款外,还单独向灾区、受灾严重的学校和乡村捐款。  相似文献   

6.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关注四川旱灾,温家宝总理专门作出重要批示,回良玉副总理深入重旱区了解灾情,指导抗旱救灾工作,慰问灾区干部群众. 四川省委、省政府紧急启动抗旱应急预案,把抗旱救灾作为全省中心工作来抓.  相似文献   

7.
岳振 《当代贵州》2013,(25):13-15
今年夏秋之交的大范围、高强度旱灾,使得贵州经济增长又多了一个不稳定因素。根据贵州省减灾委、民政厅联合相关部门会商的数据,截至8月16日,全省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已达95.38亿元。这次旱灾对1700多万贵州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不同程度影响,抗旱救灾再次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基层干  相似文献   

8.
“党的恩情比海深”、“党政军民同心抗旱救灾,滴水恩情千万丈,吃水不忘共产党”……在开远市崩打村委会周边的墙壁上,在附近的电线杆上。在大门口,随处可见百姓张贴的标语。旱情面前,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党员干部站在了最干旱的田间地头,出现在抗击旱情的第一现场。各级党员干部成了抗旱救灾中一面鲜艳的旗帜。看着共产党员抗旱先锋队忙碌的身影,群众喊出了自己的心声:共产党好!  相似文献   

9.
水是生命之源! 大旱之下,解决人畜饮水困难,是抗旱救灾的重中之重! 南充市遭受了60年未遇的大旱,沟渠塘堰中的水大都干涸,全靠深层打井取水以解村民燃眉之急,出现在灾区的一批批打井队员成了最受乡亲们欢迎的人.抗旱期间,全市2310个抗旱服务队奔波在田间地头,打井13620口,抗旱提水3465万立方米.  相似文献   

10.
2006年是重庆极不寻常的一年,全市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面对自然灾害,全市人民奋力拼搏、攻坚克难,取得了抗旱救灾的全面胜利,农业农村经济实现了持续增长。粮食虽然减产,但农民却仍保持增收,这主要得益于全市劳务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近年来,我们将劳务经济作为“第一资源型经济”着力培育,劳务产业不断壮大,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增长点。  相似文献   

11.
《支部生活》2010,(6):24-24
去年人秋以来,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在云岭大地无情肆虐。面对严重的旱情,德宏州各级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把抗旱救灾一线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主阵地,以开展“共产党员抗旱救灾特别捐献活动”、“城乡党组织结对抗旱心连心活动”和组建“共产党员抗旱先锋队”为载体,广泛组织开展“共产党员抗旱先锋行动”,自觉担当起抗旱救灾保民生的重任,充分展示了新时期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风采。  相似文献   

12.
《支部生活》2011,(10):14-14
今年以来,我省昭通、曲靖等9州市干旱灾情较为严重。为体现省委对灾区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的关怀,省委组织部从代省委管理的党费中拨发400万元给受灾较严重的9个州市,帮助受灾地区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抗旱救灾,并向奋战在抗旱救灾第一线的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表示亲切慰问。  相似文献   

13.
连山 《支部生活》2010,(5):33-33
昭通市在开展“共产党员抗旱先锋行动”中,明确各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为各县(市、区)抗旱救灾工作第一责任人,明确提出“不让一个群众因灾而流离失所,不让一块土地因灾而撂荒,不让旱灾引发大的次生灾害”的工作目标,举全市之力,打好抗大旱保民生促春耕攻坚战,确保在民生问题上万无一失,在春耕备耕上有所作为,对次生灾害进行严防死守。  相似文献   

14.
《思考与运用》2006,(10):57-60
中国是世界上灾害频发的国家。中华文明的发祥与发展与中华民族组织起来同自然灾害进行抗争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就是一部抗灾求发展的历史。重庆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成为我国各种自然灾害发生比较突出的地区。数千年来,重庆人民在与自然灾害的斗争中,不仅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教训,而且形成了独特的人文精神。今年,重庆又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取得了抗旱救灾的决定性胜利。  相似文献   

15.
田莉  曹阳 《当代党员》2008,(7):42-42
提供帐篷乃国际和国内救灾的通行做法,但手足情深的重庆人民担心帐篷不能御寒防暑和耐久。于是,为灾区修建了活动板房,这项重庆人的“创举”,被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在整个灾区安置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16.
4月的云岭大地,正在遭受着百年不遇的旱灾,数百万群众正面临严重缺水的考验,昔日生机盎然的水库,没有了水的痕迹,昔日郁郁葱葱的田野,没有了生机。持续的干旱,不断刷新着全省旱情的有关数据,保山市也不例外,截至3月25日,保山市因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3.35亿元,一场抗大旱、保民生、促春耕的抗旱救灾“阵地战”已经在保山市全面打响。  相似文献   

17.
展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最大的社会政治问题。贫困县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要认准发展这个硬道理,首先抓好事关社会经济发展全局、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代县是一个传统农业县,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最大的社会问题。特别是今年以来全县遭受了百年不遇的旱灾,农民面临大面积返贫的窘境,抗旱救灾是县委、县政府年内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为此我们组织县四大班子领导深入乡村指导群众抗灾自救;组织全县99个县直单位分别包扶一个贫困村庄抗灾、救灾,为群众办实事160余件;开动现有水利设施全力抗旱,积极鼓励群众大办水利…  相似文献   

18.
《支部生活》2010,(5):32-32
去年入秋以来,云南遭受了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在抗旱救灾的关键时刻,3月中旬,省委组织部发出通知,号召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积极投身“共产党员抗旱先锋行动”,在抗旱救灾工作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坚决打赢抗旱救灾攻坚战。  相似文献   

19.
2010年开春,极不寻常!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肆虐着黔中大地,溪河断流、塘库干涸、农田惫裂、庄稼枯萎,人畜饮水告急!森林防火告急!春耕生产告急……抗旱救灾保民生成为当前压倒一切的硬任务。  相似文献   

20.
董炜  杨龙 《当代党员》2008,(7):40-41
一口热饭,一碗热汤,对于在地震中饱受惊吓的幸存者特别是伤员,温暖的岂止是身体!特大地震发生后,当方便面、矿泉水等物资源源不断地涌向灾区时,与灾区兄弟感同身受的重庆人决定自带锅灶,到灾区广搭粥棚,把温暖送到灾区兄弟姐妹的心坎上。受市委、市政府嘱托,市商委组织市总商会餐饮商会、市火锅协会、市饮食行业协会以及“德庄”、“小天鹅”等数十家餐饮企业,派出近300名厨师,在重灾区搭建42个粥棚,为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提供了83万份热腾腾的饭菜,“重庆粥棚”被灾区人民誉为“灾区的五星级饭店”、“灾区爱心餐厅”……6月24日上午,继获得全国总工会授予的“抗震救灾工人先锋号”称号后,市商委对“粥棚行动”中成绩突出的万州区商委等15个先进集体和全市88名先进个人予以表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