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占有制度是各国民法中重要的制度之一 ,对于判断物的归属 ,明确占有人的权利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至今尚未建立该制度 ,不仅给许多民事法律关系造成障碍 ,而且造成刑法实践中的一些矛盾、问题。确立完善的占有制度 ,通过占有的事实赋予占有必要的权利 ,有助于准确地认定罪与非罪、区分此罪与彼罪 ,更加公正合理地量刑。  相似文献   

2.
罗马法上的占有制度是建立在小商品经济的基础之上,以有形的“物”为规范的对象,传统财产法学理论对有形“物”的认识左右了人们对财产的理解。而在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产的种类已呈现出扩大的趋势,尤其在知识性财产占据主导的信息经济时代,占有制度在财产领域的制度地位应该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3.
占有之诉制度起源于罗马法中的令状程序,后为英国法所继承,并发展为英美财产法上的占有;大陆法系国家及地区则通过法典化继受罗马法,以请求权为基础确立对占有的保护。在对民事实体法进行改造的同时,可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立法对占有的保护制度,将占有之诉纳入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最终对其设置单独的案件审理程序;同时,立法上明确规定占有之诉与本权之诉的竞合关系。  相似文献   

4.
张东明 《前沿》2003,(3):93-97
在民法中 ,占有制度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在对物的利用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文论述了占有制度的三大功能 ,即 :保护占有功能、表明本权功能和取得本权功能 ,并提出了在中国构建所有权、他物权、占有制度相协调的物权法格局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占有与占有权、占有与本权、占有与持有以及占有与所有权等相关概念逐一进行了比较,指出占有是民法上不可替代的一项独立制度,具有独立性和多方面的价值.我国在制定民法典时有建立此项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张喻忻 《前沿》2010,(4):121-125
我国对占有制度的研究素来都很不充分,《物权法》关于占有的规定也只有5条,与其他编相比,显得过于单薄而且极其不相称。立法的单薄显示出研究的薄弱,为了更好地促进立法的进一步完善,必须对占有制度进行全面的研究,尤其是对占有制度的价值这一基础问题进行全面的梳理。笔者认为占有制度作为一种法律制度,法律的一般价值在它身上都能体现,它无疑是实现公平正义、维护秩序、达到效益优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我国对占有制度的研究素来都很不充分,《物权法》关于占有的规定也只有五条,与其他编相比显得过于单薄而且极其不相称。立法的单薄显示出研究的薄弱,为了进一步完善立法,必须对占有制度进行全面的研究,而研究的起点就是占有制度本身所具备的价值。占有制度在经济学上有其独特的价值。它既是达到效益优化的重要手段,也是维护公平与正义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占有制度是物权法的核心内容.就性质而言,占有既不是一种单纯的事实,也不是一种权利,而是一种能够产生一定法律效果的事实.占有制度的社会价值在于维护占有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市场交易的安全,实现社会经济秩序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9.
财产犯罪的法益统领相应犯罪构成要件的解释,因此至关重要。以往针对财产犯罪法益的讨论都是在本权—占有的二元框架下进行,但是将本权—占有的二元框架作为财产犯罪的上位问题不妥,不仅难以回应社会新型的财产利益,而且无限扩大了"占有"的语义范围。应当将视角从财物本体转移到财产秩序与流通上,考察国家政策的目的性需求与鼓励合法财物流通、合法利益转移的期许,与禁止非法财物流通、非法利益转移的管控机能。在此原则指导上对相应的问题做出回答。  相似文献   

10.
占有的涵义一直争论不休,本文从占有的性质,构成出发,揭示占有的涵义,然后从其功能对其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1.
民法与刑法上财产占有概念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法与刑法上的占有,都是指占有人以占有意思对财产进行实际的控制与支配,但民法上的占有与刑法上的占有在占有的意思、占有的对象物、占有的客观、占有制度功能方面均有不同。民法上的占有在客观方面不仅表现为对物的事实上控制与支配,也包括通过法律关系的间接控制与支配。刑法占有作为一种单纯的事实支配状态,其法律手段对财物的控制与支配看重的是占有人对财物的现实控制与处分地位。梁丽案是民法上的占有,不属于刑法上的占有。  相似文献   

12.
犯罪本身的特征和学者们采用的研究方法、思想取向、理论架构不同 ,产生了众多的犯罪学理论学派。我国台湾地区犯罪学理论架构主要以蔡德辉教授、杨士隆教授、许春金教授、周震欧教授、张德胜教授的观点为代表 ,犯罪学理论尝试向整合性和发展性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宝祥 《前沿》2010,(24):128-131
世界范围内刑罚的轻缓化、人道化,要求我们应当重新审视我国刑法中的罚金刑。本文分三个部分对我国的罚金刑进行了分析,第一部分在于还原罚金刑的本源价值,从整体上对罚金刑进行把握,以此为基础,在第二、三部分中梳理了我国罚金刑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罚金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比较刑法学在刑法学中是一门新的学科。笔者就比较刑法学进行了界定,并论述了它的研究对象、产生与发展、 现状及其研究方法,以期与比较刑法学的研究者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刑法意义上的涵摄是将生活事实涵盖于法律所描述的构成要件的过程,也是三段论中大前提与小前提互动的过程。刑法上的涵摄错误则是指行为人对自己所故意实施的行为事实并未发生认识错误,也知道可能有禁止自己行为的刑法法规存在,但对该法规之解释存在误解,认为其行为并非刑法所涵摄的行为。涵摄错误不是事实错误,不能阻却故意,但可能构成违法性认识错误,阻却行为人的责任。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涵摄错误主要包括对行为主体、对象、方式及性质的错误。  相似文献   

16.
无罪推定是当代国际社会公认的一项人权保障的基本原则.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虽然在文字表述上并没有明确无罪推定,但在精神实质上却体现了与无罪推定原则基本精神的一致性.其对于进一步完善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加强公民人权的司法保障,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标志着我国在刑事立法上对人类诉讼文化遗产的合理吸收,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进一步完善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古今中外,无数思想家对法律与道德之关系这一问题进行过研究,却均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笔者认为,分属于不同法律部门的法律规则与道德间有着不同程度的关联,从整体法角度来探寻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几乎是不可能的。想要更为清晰地认识这一问题,须从各个部分法的角度分别进行解读,而刑事法视角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借此视角,我们会发现,道德与刑事法律之间的联系较一般法律更为紧密,法律与道德间联系的紧密程度则取决于法律反映终极规范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8.
罪名有学理罪名和司法罪名之分。罪名具有揭示犯罪本质性、特殊性、周延性、简练性、法定性等特征。一个罪名与其所指犯罪之间应是对应关系。现实司法实践中存在同一犯罪不同罪名之间的争执 ,亟需将同一犯罪的罪名以法律形式明文规定 ,使之统一。  相似文献   

19.
我国刑法中存在诸多模糊之处,而刑法模糊性的产生具有不可避免性,这便与罪刑法定原则的明确性要求之间存在紧张关系。然而,刑法的模糊性本身并非一件坏事,只要我们能正确地对待它,它同样可以起到有效地保护人权、保障自由、打击犯罪的作用,并能与罪刑法定原则所要求的明确性达到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