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互联网的发展在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的同时 ,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它拓展了德育空间 ,充实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打破了传统的德育模式 ,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效率 ,更新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 ,拓宽了师生交流的渠道。因此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及时把握这一机遇 ,积极探索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理论摘要     
和谐德育的特征乔万敏、邢亮在《教育探索》2006年第10期撰文指出,和谐德育一般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德育的根本目的在育人,和谐德育必须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在教育目的上,突出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的理念,把促进学生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目的和归宿;在教育对象上,突出个体价值、社会价值相统一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有机结合起来。二是遵循科学规律。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人们只能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创造规律。德育只有…  相似文献   

3.
德育是教育的核心,德育目标引领德育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寻求构建五年制高职德育目标体系的契合点,通过树立德育目标体系建构的积极方向——"扬善"、注意德育目标体系纵向构建的层次性以及把握德育目标体系横向构建的全面性,可以指导五年制高职校的德育目标体系向更人性、合理的方向变革,进而为培养优秀的社会所需的人才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和谐德育一般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德育的根本目的在育人,和谐德育必须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在教育目的上,突出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的理念,把促进学生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目的和归宿;在教育对象上,突出个体价值、社会价值相统一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有机结合起来。二是遵循科学规律。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人们只能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创造规律。德育只有遵循科学规律才能和谐有效。  相似文献   

5.
学校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教育教学工作,科学准确地领会和把握党的教育方针,正确处理教书与育人的辨证关系,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德育规律,遵循学生身心成长规律,精心设计荣辱观教育的内容、形式和途径,真正提高教育的实践性,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昭示出人类解放的可能性道路,对现代德育目标具有启示意义:一是在世界历史的宽广视域中把握现代德育目标,包括现代德育目标需要有世界历史向度、德育研究者要在世界范围内借鉴德育研究成果;二是从唯物史观高度把握现代德育目标,包括构建以生产力为基础的多层次德育目标体系、确立德育目标不可跨越人的发展形态;三是德育目标要兼顾民族主体与人类主体双重身份,培养走向世界历史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7.
卢艳兰 《理论月刊》2008,(2):179-181
一个事物或系统的功能,是指该事物或系统自身所具有的功效和能量.德育功能是德育活动自身所具有的功效和能量.德育功能与德育目的、德育作用、德育价值等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准确地把握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揭示德育功能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8.
孙继军 《前沿》2006,(6):97-100
新时期高校德育建设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我们要把高校德育建设放在“以德治国”的视野中去认识、思考、把握,为新时期高校德育建设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9.
金伟 《理论月刊》2003,1(9):128-131
教育信仰的缺损严重影响了当今教育活动,反映在德育教学中同样如此。德育教师的教育信仰如何,决定了德育的效果。德育教师的教育信仰,应集中体现在道德信仰上,对德育价值的高度认同上和德育教师的人格魅力上。德育教师对道德信仰的坚定性成为德育教师教育信仰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10.
德育是人才培养的首要环节,高校德育的有效性是影响当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原因。德育首位的观念转变、德育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是影响德育有效性发挥的两大难点问题。新时期把握大学德育的有效性应该从全员育人的德育途径、切合时代的德育内容、以人为本的德育方法、全面评价的德育目标这四个环节入手,才能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1.
观点     
把握网络思想教育主动权 《中国教育报》2004年11月23日报道,清华大学 高校德育研究中心主任刘书林等提出,校园BBS几乎 是所有高校大学生浏览最多、最受欢迎的校园网站。 因此,加强校园网BBS舆论引导和思想辅导功能,是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环节。我们按照"加强和改 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努力做好以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传统高校德育目标的政治性和工具性制约了其育人功能的发挥,德育内容的理想化和空洞化影响了其育人作用的体现,空洞说教或灌输式教育方式致使德育效果不佳。高校德育与人文教育的教育目标一致、教育内容相容、教育功能贯通,因此,可以从教师、学生、校园文化建设、德育评估制度等多方面强化人文教育,突破高校德育困境。  相似文献   

13.
社会德育活动是全方位的终身性活动,必须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德育活动的核心目标,这才是科学的发展观.要使社会德育活动能全面深入并有效地开展下去,当下社会德育活动构建应把握的基点应是:以人为本、活动和交往、与时俱进、效应值.  相似文献   

14.
公民教育与大学德育的契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校教育是公民意识培养的最基本的手段,大学德育是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重要途径。但大学德育不等于公民教育,大学德育本身还存在实效性不强的问题。公民教育要融入大学德育之中,使之成为德育的重要内容。大学德育要在坚持高标准的德育目标前提下,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为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15.
张佐 《前沿》2003,(8):71-73
要使高校德育评估达到预期目的 ,必须准确把握德育评估得以实现的几个相互独立的要素。设定评估客体要考虑到评估诸要素的独立性及评估客体的可竞争性 ;建立切合实际的德育目标体系 ,构建可接受的、可操作的德育评估指标体系 ;正确对待德育评估的分值  相似文献   

16.
论构建和谐的高校德育生态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军 《湖北社会科学》2007,2(8):154-157
高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增强教育的有效性存在着一个生态环境的问题。和谐的高校德育生态环境是由社会大生态环境、教育系统生态环境和高校德育"微生态环境"等三个部分构成的。构建和谐的高校德育生态环境要正确处理好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的关系;优化德育队伍结构;实现大中学校德育理论教育的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17.
高校当前的德育困境主要在于学生主体作用不明显,德育内化动力不足,德育通道受阻,从而造成德育效能低下。而大学生成才观教育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可以成为高校德育的重要载体,其优势在于大学生成才观教育需求大,动力强,成才观教育体系宽泛,可充实的内容多,而且成才观教育切合实际,能够抓住关键问题。因此,通过全面实施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进一步加强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人生观教育.即“三生教育”,并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推行全程式就业指导教育等形式以全面落实大学生成才观教育.必将成为德育工作新的动力源。  相似文献   

18.
正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强调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学校是国民教育的主阵地,是培养人、锻造人、发展人的主要场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人才支撑基地,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学校抓起。学校德育课程路径。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对道德知识的认识是德育的起点,亦是品德形成的基础,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和先进性,学校德育课程的教育是最直接、最基本的方法手段。当前,我国的国民教育全过程都开设有相关的德育课程,  相似文献   

19.
聂志成 《理论月刊》2007,(5):68-69,120
“功利”对于美育而言具有其特定的含义,它是指美育丧失其培养人的直接目的,而成为德育和智育的手段。一方面,功利性是美育存在的必然,另一方面,超功利是美育发展的趋势。对这两方面的认识有助于我们摆正美育的位置,把握美育以及教育发展的脉搏,顺应并促进美育以及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当前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兴未艾 ,势头良好。但是 ,在其发展过程中 ,出现了一种片面理解心理健康教育因而轻视或忽视其他德育 ,甚至以心理健康教育代替整个德育的思想倾向。因此 ,需要我们在思想上及时作出反思和认真讨论。众所周知 ,德育是一个大范畴。作为教育科学的核心组成部分 ,德育冠于智、体、美育之首。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 ,对德育内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过去 ,人们仅仅把德育局限于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但是 ,人们逐步发现 ,还有法制、纪律、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 ,都是德育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严格意义来说 ,德育是提升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