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素质与政治文化关系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素质是一个民族特殊的精神现象 ,政治文化则是一种特殊的政治倾向。尽管二者同出一源 ,都归属于社会文化形态 ,但在发展进程中却又具有不同步性。这种不同步性表现为民族素质与大众社会相结合 ,政治文化则更多地与官僚阶层相联系。政治文化对社会性质的变化极其敏感 ,而民族素质似乎反映迟钝。因此 ,由数千年封建意识内延积聚而成的民族素质 ,严重阻碍和干扰了新的政治文化的发展。当前 ,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提速及现代化目标的最终实现 ,离不开非经济性因素的作用 ,亦即广大民众对政府决策和国家行为的认同。这就需要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 ,而这种发展倘若没有民族素质的提高相配套 ,也许中国实现现代化这一艰巨任务就难以完成的。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的推行必然导致许多精神产品要经受市场的检验或考验。政治文化的境遇同样如此。市场经济既对原有的政治文化秩序产生了冲击,导致了政治文化的短暂迷乱,同时又刺激过渡性政治文化结构的产生。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不必抱有悲观失望的情绪,新型的、能够经受起历史检验的政治文化观念就是在市场经济的深度发展中得以诞生的。尽管原有的政治文化要经受“概念兑换”和“要素更新”,但星,这一趋向印证了政治文化的变迁只有不依赖于某种情感力量的驾驭和浪漫主义的刺激,而依赖于现实的物质力量的驱动时,才算踏上了一条成熟、稳健之路。  相似文献   

3.
论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文化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南龙 《湖湘论坛》2001,14(5):69-71
在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作进一步前瞻性的考察时,学界往往较多地将注意力放在政治体制改革之上,而很少注意到政治文化的泛化性影响。本文试在回溯中国政治经济体制形成的特点及由此产生的政治体制改革、政治文化转型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后,揭示政治文化转型和经济体制改革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揭示我国渐进式体制改革的文化渊源。 一、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政治文化转型及三者的关系 从50年代初开始,我国在建立新中国的政治体制时,主要模仿苏联建立起中央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同时,为了尽快恢复国民经济和建立…  相似文献   

4.
论云南少数民族政治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在政治学的发展过程中,当研究的重点从政治制度转向政治行为以后,研究者们发现,人们的政治行为是受一定的行为模式支配的。铸成人们政治行为模式的,既不是政治制度,也不是现实的政治过程,相反,政治制度和政治过程却受到这种行为模式的深刻影响。最早注意到这一点并加以深入研究的著名政治学家阿尔蒙德把这种主观取向称之为政治文化。事实证明,政治文化的研究不仅能够有效地描述不同的政治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5.
文化在政治之上,原本是无须论的。中国之改革开放,终将验证这样一种规律——成也文化,败也文化;若功亏一篑而不可持续,教训也肯定归于文化。  相似文献   

6.
论公安文化与公安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凤 《公安研究》2001,(7):52-54
文章论述了公安文化的内涵和功能及对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和意义。从历史与发展的角度,探讨了两者之间相辅相成、融合创新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7.
论先进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一,我们在认真学习这一重要思想的过程中,关键是实践这一重要思想,将其作为新时期我们开展各项工作的行动指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牢固树立这一思想的指导地位。  相似文献   

8.
谈文化产业,须先谈什幺是文化。北京大学辜正坤教授认为,广义文化是指人和环境互动而产生的精神、物质成果的总和,它包括一切经过人的改造和理解而别具人文特色的物质对象。有了相对的定义,就有了判断事物的相对标准。  相似文献   

9.
10.
王仕民 《青年探索》2005,1(4):44-46
德育文化的政治功能就是指德育通过文化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特定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在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导向作用、保证作用、服务作用、稳定作用、协调作用、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西方政治文化现代性源于对前现代性政治哲学的变革,即从神性走向人性。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它确立了自己的理论支柱:自然法理论、天赋人权观念、契约精神。同时,西方政治文化现代性也经历了浓厚的意识形态论争。经典的政治现代性遭遇了西方后现代性多元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后资本主义政治模式的批判,而社会主义政治现代性构成了马克思"后政治民主"与资本主义政治现代性之间的一个现实环节。  相似文献   

12.
网络文化是伴随着网络社会崛起而兴起的新型文化,已成为了我国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文化在强化政治认知、促进政治认同与保障政治参与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网络文化为政治行为主体的有效政治参与提供了新的方法,这有助于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助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陈寅生 《岭南学刊》2002,(4):98-100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 ,反腐败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几年来 ,人们从不同角度对腐败问题进行了探讨 ,本文试从政治、文化的角度对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进行探析。一、腐败的政治根源(一 )公共权力的行使不当和制约不力。腐败的本质是以权谋私 ,是权力异化的结果。因此 ,腐败总是与公共权力结合在一起 ,腐败分子总是把公共权力视为特殊商品用以换取私人利益。不受监督制约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 ,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在权力缺乏监督和制约的社会环境中 ,社会利益的分配就为一些人利用权力谋取私利提供了方便和条件。改…  相似文献   

14.
政治文化对于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欧洲启蒙运动对近现代西方民主制度的影响谈起,论述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特征及其与现代民主政治精神的悖离,最后从宏观上提出了当代中国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所需要的政治文化条件.本文的理论支撑点是政治文化对政治行为具有逻辑上的解释力和预见性.  相似文献   

15.
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积极影响: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等。中国传统文化中消极、腐朽的思想观念对当代大学生的民主法制观念、权利意识、竞争意识及心理健康等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对此,应发挥大众传媒作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构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6.
论民主转型与政治文化研究的复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20世纪后期文化与民主的关系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政治文化研究开始复兴以来,很多著名的政治学家投身政治文化研究,相关成果大量涌现,研究领域和视野得到拓展,研究理论与方法得到创新.这一重要倾向不仅推动了比较政治文化研究向纵深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而且对促进全球民主转型与民主巩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先进文化教育的举措: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教育;充分发挥大众传媒作用,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社会政治正处于从传统集权政治向现代民主政治转变的政治转型期。社会的政治结构受到商品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持续冲击,传统的集权政治结构正在发生嬗变,而在这个嬗变过程中,公民的政治文化——作为公民对政治实体的情感、认知、价值判断与行为取向模式,将直接规定和影响中国政治发展的流向,因此,探讨公民政治文化在中国政治转型期的功能、结构特征及其发展步骤,必将有助于加快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进程。 政治文化对政治现代化的影响是以其整体性的功能而作用于社会政治发展的,它不单单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认为,政治文化论是在当代世界文化研究的热潮中兴起的。作者分析了其代表人物阿尔蒙德的这一理论。阿尔蒙德认为,从横向看,政治文化有三个最基本的成分,即认识部分、感情部分、评价部分;从纵向看,政治文化又由不同的“亚政治文化”构成,不同的“亚政治文化”可以从体系、过程和政策三个层次进行区分。阿尔蒙德还提出了政治文化的三种基本类型:偏狭型、从属型和参与型,本文指出了阿尔蒙德政治文化论的突破与弱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民族素质与现代化关系密切,在现代化概念中应包括民族素质这个内容。一个民族在自身生存发展、参与社会活动、创造历史方面所具有的内在条件的总和,构成为该民族的素质,它包括人口、文化、社会—政治和心理素质等要素。人口素质是基础。文化素质是核心条件。社会—政治素质是指一个民族在社会、政治方面的成熟性及其对创造历史所起的作用;讲民族素质而忽略社会—政治素质这个条件,不能不说是一个理论上的缺陷。文章在最后心理素质一节中,对激发民族自信心、民族心理中的法治意识及提高民族素质的构想谈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