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哲学不是烤面包,它不能给我们提供生活实用的物质价值,但却可以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人作为处于动物和神之间的存在物,其内在的矛盾本性决定了其非要哲学不可;哲学既是"无用"的又是"有用"的,其乃无用之大用。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7,(22)
正近日,诚品书店2017两岸大学阅读交流暨诚品青年大讲堂活动在苏州启动,到11月16日结束。活动连袂两岸17所大学出版社搭建两岸阅读交流平台,透过阅读、电影等形式,吸引两岸青年交流,共同体验无功利读书的"无用之书"。诚品书店联手两岸出版社促交流据介绍,本次两岸阅读交流活动锁定"理想的一年"概念,启发读者思考如何在真空时间里重新计划自己  相似文献   

3.
随感录     
▲有才不定有用,因为受着某种条件的限制。无才不定无用,因为有些人正需要别人如此。  相似文献   

4.
《小康》2017,(24)
正如今,微信的使用已经超出了亲密关系互动交往的层面,纯粹地评价微信社交的"有用"和"无用"不客观,人们有必要认识到,社交社会化的媒体只是帮助媒体使用者和这个世界建立了某种联系。微信自推出以来,正如其产品定位宣称的那样,它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已经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到它的使用者。用户手机中的微信联系人从最初的亲人、朋友、同事,扩展到仅有一面之缘的所谓"好友",一些商  相似文献   

5.
20年前,我刚被组织上选调到县政协办公室工作时,可以说,我对政协工作还是地道的"门外汉"。那时,县政协成立才5年多,收集的资料和积累的经验还十分有限,只能在工作中边学边干。为了尽快适应工作和进入角色,平时稍有空闲,我总是一头扎进阅览室,细细阅读《人民政协报》和《江苏政协》杂志。别人阅读报刊也许是为了消遣或打发时光,而我阅读报刊则完全是为了工作。新闻是工作的最直接最现实的写照和反映,哪怕是一则简讯我也不放  相似文献   

6.
勿以“有用”“无用”对待群众巨望关于群众是否有用的问题,似乎提得太幼稚可笑,但却不是无的放矢。目前,在一部分干部中确实存在着“群众无用”的观点。有的人甚至不把群众当人待。顺手的例子就有平陆县前村原村委主任裴安军。除裴之外,还形成了一个欺压群众的领导班...  相似文献   

7.
正阅读《清史稿》,我发现,古代有些官员春节后不仅访贫问苦,而且立春时还扶犁亲耕,更重要的是,其行事比现代人低调得多。史料载,曾撰写著名的勤政廉政名言"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的高以永,就是清代访贫问苦工作做得比较好的一位知县。清康熙年间,高以永调任内乡县,正值战乱刚过,百姓因躲避战乱,纷纷背井离乡,庄稼荒芜、经济萧条。  相似文献   

8.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治学上非常严谨,一丝不苟,一生留下了不少佳话。1909年,王国维进入京师图书馆任编辑,后为《国学丛刊》起草宣言,倡言"学术无新旧之分,无中外之分,无有用无用之分。"这表明王国维以纯粹学术研究为志业,主张"故欲学术之发达,必视学术为目的而不视为手段而后可。"王国维26岁至30岁期间,曾四读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但不管他怎样努力,还是不能弄懂。于是他对人说:"哲学的海洋深不可测。"众  相似文献   

9.
搞教学研究,必须占有一定量的资料。在阅读书刊、报纸的过程中,我是边读、边思、边记录,把有用的资料和想到的问题,随手记下来以免遗忘。我记录资料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第一,成册笔记本。我使用的成册笔记本,是按类单独成册的,如果混杂在一起,就不便  相似文献   

10.
当“有用”与“无用”成为我们判断生活乐趣的标准,我们从自已的最忠诚的朋友逐渐变为了自己最不惜的工具,我们渐渐忘了对生命来说健康的心跳与均匀的呼吸才是最有用的。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王恩哥校长在参加北大"教授茶座"时,鼓励北大学生多学些"没用"的东西。此次谈话在北大学子的微信圈热传。日前我国著名哲学家张汝伦在"文汇讲堂"讲哲学的意义时,也是从读无用之书说起的。哲学及人文学科被忽视,原因是人们普遍认为哲学和人文学科不实用,所以愿意主动选读文史哲的人少了。《新周刊》专门做过一期"做点无用的事"这样的专题,其实,对于什么是有用什么是无用,大家是有共识的。正如《新周刊》的编辑们所说,做点跟升官、发财、成名没关系的事,做点跟自己的情  相似文献   

12.
<正>人为什么要读书学习?说穿了,是为了世界更精彩,也是为了生命更完整。阅读与欣赏的过程,是一个从自然人变成文化人的过程,是一个将知识、技能、能力逐步内化为个人素质的过程,归根结底是一个行为的养成过程,只有从生活的细微之处,体会阅读与欣赏带来的品格绽放,才能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得到升华。歌德说过"各人所听见的只是他所懂得的。"马克思曾以人们喜欢不同的服饰来说明欣赏的差异。他风趣地说:"如果我向一个裁缝定做的是巴黎式燕尾服,而他却给我送来一件罗马式的长袍,因为他认为这长袍更符合美的永恒规律,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4月13日,我激动地站在广西电视台"八桂书香,阅读圆梦"的颁奖台上,手捧晶莹靓丽的奖杯感慨万千。当如雷般的掌声对着我们11位"最美阅读追梦人"响起,我的心醉了。是阅读,让我获得如此殊荣;是阅读,点亮我心灵的孤灯。1991年,我初中毕业。父亲知道我因提前答卷而被扣分无缘升学时,他"吧嗒吧嗒"地抽着闷烟,一句话也不说。晚饭时,他呷了一口玉米酒后对我说:"家中唯一的母牛也卖给你读书了,往后的路你该怎样走?"我端起饭碗的手停在半空中,瞬间泪如泉涌。9月,接到录取通知书的同龄人都上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个企业领导者,阅读会计报表如果不运用分析技巧、不借助分析工具,只有简单地浏览表面数字,那就难以获取有用的信息;有时甚至会被会计数据引入岐途,被表面假象所蒙蔽。为了能正确揭示各种会计数据之间存在着的重要关系,为了能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为了能正确地作出一系列的经营决策,每一个企业领导,都有必要掌握会计报表的分析技巧。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在财务管理的实践中创造了四类财务报表的分析技巧。这就是:横向分析、纵向分析、趋势面分率分析、财务比率分析。在此,我仅以××车辆厂劳服公司1997、1…  相似文献   

15.
经典和我们     
我的读书旨趣,第一是把人文经典当作主要读物,第二是用轻松的方式来阅读。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人类历史上产生了那样一些著作,它们直接关注和思考人类精神生活的重大问题,因而是人文性质的,同时其影响得到了世代的公认,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因而又是经典性质的。我们把这些著作称作人文经典。在人类精神探索的道路上,人文经典构成了一种伟大的传统,任何一个走在这条路上的人都无法忽视其存在。  相似文献   

16.
王修 《人民公安》2012,(22):57-57
我到公安机关写新闻稿件已有5个年头。5年来,能够接到编辑批评、斧正电话的寥寥无几,《人民公安》杂志是我接到电话次数最多的!那还是今年春天的事情。从报箱里刚拿到新一期的《人民公安》杂志,我就迫不及待地阅读、研究起来。阅读是为了学习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研究是为了了解《人民公安》杂志近期的用稿动态,以便于投稿和提高中稿率。  相似文献   

17.
正第一次踏往心中的梦想之城、文艺女青年心之所向之地——厦门,不是为了去梦想中的鼓浪屿,因为我身上的文青气息早已在生活的磨练中逐渐褪尽。身为"悦读趣"的创办人,这3年来,我陪伴许多的孩子阅读写作,希望以自己的力量影响更多的人以阅读文字之美,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但是,个人之力终究微小,我更想知道有没有新的媒介可以将两  相似文献   

18.
雷姗 《世纪行》2014,(7):48-48
<正>当前,举国上下全民阅读的热潮正在掀起。由全民阅读,我联想到去年网络上走红的一篇文章:《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文章的结论振聋发聩:中国人大多数时间都在玩ipad,而很少用于静静的看书,未来的中国会因只注重发展而疏远灵魂付出代价。面对这样的结论,也许,我们该问问自己:今天,你我阅读了吗?毛主席有句名言:"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当今社会,无论是"炒作门"、  相似文献   

19.
新闻究竟是一种技术还是一种理论学说至今是新闻研究界关注的话题。其实,新闻无学论的形成在根本上是因为人们对新闻学的误解。新闻学既是一门“有用之学”,也是一门“无用之学”。对新闻学本质的认识,不仅关系到新闻学研究的特定对象和方法,也关系到新闻学教育的方向与目的。  相似文献   

20.
<正>对于篆刻,我一直信奉"借古开今,情心为迹"的"教条"。在欣赏、阅读孙国柱的每一方印作后,方信我的"教条"并非"主义",乃是可以用刀证明的圭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