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全国抗战开始,国共两党加快了第二次合作的谈判步伐。中国工农红军即将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加强出征前的军训,积极准备开赴抗日前线。然而,红军经过艰苦卓绝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尚不足一年,是"疲惫之师"、"穷困之师",装备简陋,补给不足,战无弹药,食无粮草。如何解决给养问题,摆在国共两党面前。  相似文献   

2.
<正>从1934年10月到1937年10月,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坚持了长达3年极其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  相似文献   

3.
1934年,在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指引下,第五次反“围剿”遭到了失败,红军主力被迫长征,留在闽赣边界的部分红军由陈毅率领,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  相似文献   

4.
《党史文苑》2010,(8):56-56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是党领导土地革命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在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中,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为中国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建立了不朽的功勋。2010年,是项英、陈毅等领导人率领部分留守红军和地方武装从中央苏区突围到以江西信丰油山为中心的赣粤边区开展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75周年。  相似文献   

5.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后,中共闽粤边特委与党中央失去联系。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闽粤边红军游击队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期间,我历任红军闽粤支队支队长、红军被立营营长、红军闽南独立第三团团长兼政委等职。1935年春,敌人调遣了大批兵力驻防漳州,对我根据地和红  相似文献   

6.
<正>2022年,是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胜利暨新四军组建85周年。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有力地掩护和策应了红军主力长征,保持了党在南方的战略支点,同时,在这时期也牺牲了一大批党和红军的高级干部。刘伯坚,就是牺牲在中央苏区的红军高级指挥员和政治工作者,被毛泽东誉为“我党我军政治工作第一人”。  相似文献   

7.
出发于长涧源,闽化红军游击队入编新四军第三支队 新四军第三支队五团.是一支铁的英雄团队。这支英雄团队,是以景安红军五十五团为基础发展成闽北红军独立团.后又扩大为闽北红军独立师.历经艰苦卓绝三年游击战争的锻炼和考验,从闽北游击区走进由历史名将叶挺领导的新四军的大本营。  相似文献   

8.
1936年10月,经过艰苦卓绝的长途跋涉和无数次的生死考验,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胜利会师,标志着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是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胜利暨新四军组建80周年。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主力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之后,留在南方八省十五个根据地的红军游击队,在中共苏区中央分局和苏维埃中央政府办事处的领导下,坚持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不仅牵制了20万国民党正规军,有力掩护了主力红军长征,而且保存了党在南方的组织,保持了党的政治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南方八省三年游击战争,是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南方各根据地的红军和游击队,在当地党组织的领导下,在与中共中央长期失去联系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掩护了红军主力的行动,保持了革命骨干力量,建立了革命的战略支点,推动了南方八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红军东征纪念馆位于吕梁市石楼县东城乡故乡村。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完成了艰苦卓绝的战略转移任务到达陕北。但陕甘苏区面积狭小,人口稀少,经济相对落后,红军给养困难,扩军很不容易。同年12月,中共中央瓦窑堡会议后,红军按照"抗日反蒋,渡河东征"的战略方针和战略行动的具体部署,开始了东征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2.
方多根 《湘潮》2010,(2):18-20
<正>中国工农红军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经历了艰苦卓绝的长征。作为红军的一员战将,经历了长征全过程的方强,有过两次鲜为人知的被错误关押。  相似文献   

13.
王劲松  李艳 《世纪桥》2012,(9):9-10
红军到达遵义后,遵义人民满怀革命情怀,不怕牺牲,采取各种不同形式热烈欢迎红军,全力拥护和支援红军,使红军给养得到补充,兵力得到充实,部队得以休整,信心得到提振,战斗力得到增强,革命声威不断壮大。遵义人民对红军的支持和信任,配合红军开展艰苦卓绝的斗争,扩大了红军的影响,为红军长征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创举。长征中有两组数字令人肃然起敬:一组是反映红军将领年轻有为、才华横溢的年龄数字,一组是反映长征艰苦卓绝历程的数字。  相似文献   

15.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长征后,福建省各地红军被迫转入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随着敌人的残酷"围剿",分散在全省各地的红军游击队与党中央及上级领导机关的联系完全中断,基本上与世隔绝,很少知道外界的消息.斗争形势不断恶化,加剧了福建革命斗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革命前途如何?红军何去何从?这就很现实而又十分严峻地摆到了福建各游击区党组织与红军游击队指战员的面前.能得到党中央及上级领导机关的指示是各游击区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指战员十分迫切的愿望.  相似文献   

16.
1933年7月1日,中革军委命令以红3军团(暂缺第6师)和红19师组成红军东方军,彭德怀任司令员,滕代远任政委,袁国平任政治部主任,率军入闽,并进军永安,留下红军标语"打倒屠杀工农国民……"署有"红军东进军9师27团2营2连(宣)"的落款,红军东进军这一部队番号,是否就是红军东方军?本文经考证,认为红军东进军就是红军东方军。  相似文献   

17.
一连城是革命老区。第一次土地革命时期,连城县有6000多人参加工农红军,90%以上的乡村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是当年中央苏区21个县份之一。红军主力北上之后,国民党反动派卷土重来。连城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紧密配合红军游击队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  相似文献   

18.
新四军时期的陈毅陈毅,四川乐至县人。在井冈山根据地的主力红军即将长征之际,他奉命掩护长征红军,为保存井冈山红军的星星之火,率部在南方展开了最为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为中国革命史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请党放心”主力红军即将开始长征之际,中央在瑞金成立中央分局,  相似文献   

19.
正5月8日至10日,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西明赴果洛藏族自治州就发展红色旅游、打造果洛特色旅游经济、脱贫攻坚等进行了实地调研。张西明先后到久治县年保玉则国家地质公园、班玛县采青滩禁牧搬迁点服务中心、班玛县金色藏文化扶贫产业园、红军沟红色教育基地调研。他强调,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80年前,红军通过艰苦卓绝的长征,走出  相似文献   

20.
今年十月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五十周年。我省的长汀、宁化是部分中央主力红军长征的出发地。福建有三万多子弟兵参加了这一伟大的历史壮举。还有部分红军健儿在当地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从战略上支持了红军长征的胜利,并保持了党在南方的战斗旗帜。为了学习和宣传革命先辈艰苦创业的精神,激励广大人民在新的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