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11年4月28日,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1年·国际研究)在北京国际饭店隆重举行.本次论坛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的关于拉美问题的第七次年度国际论坛,论坛的主题是"中国和拉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基础设施和城市化".  相似文献   

2.
编者的话     
2007年3月1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和拉美所主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学术论坛“2006~2007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变化与选择”在京举行。这是继2005年召开首届国际学术论坛后的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拉友好协会会长成思危等领导同志出席了论坛的开幕式并发表演讲。成思危副委员长在演讲中高度评价了这次国际学术论坛的召开,认为这次论坛的规模超过了前两次,内容也比前两次更丰富。这个论坛正在成为国内各界和拉美及加勒比地区朋友们加深了解、增进友谊的年度盛会,有利于推动中拉关系的发展,表明国内对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  相似文献   

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规避"中等收入陷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非常高兴参加每年一度的拉美和加勒比形势论坛.作为中国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友好协会的会长,这是我第七次出席这个论坛.这次论坛的一个新变化是,拉美和加勒比地区重要的区域多边金融机构安第斯发展集团参与了论坛的主办,恩里克·加西亚主席亲自率团参会,并且还邀请了拉美国家的重要官员、企业家和学者到会演讲,使这个论坛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收入分配不公一直是困扰一些拉美国家的重要问题.由收入分配不公引起的政治分化和社会矛盾激化,成为影响拉美地区社会和谐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拉美地区如此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由来已久.在导致收入分配不公的诸多制度因素中,最根本的因素当属生产要素占有制度.拉美地区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的最初产生,即与该地区历史上由大地产制造成的土地占有高度不平等存在密切关系.对生产要素占有的不平等决定了不同阶层政治地位的差异.拉美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对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和地区间的分布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也是导致如今拉美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的重要原因.集聚性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确使主要拉美国家的经济得到较快增长,但地区间和城乡间的发展失衡却明显加剧.第一,工业集聚在形成现代化都市的同时,农村地区却被进一步边缘化.第二,即使在城市.工业化和城市化也同样带来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第三,没有收入再分配的工业化.在经历80年代"失去的lO年"之后.尚未摆脱债务危机阴影的拉美国家开始进入全面的新自由主义改革时期,由此也引起了新的收入分配不公问题.新自由主义改革带有强烈的反民族主义、反民众主义倾向.继大地产制之后,新自由主义改革开始了拉美历史上第二次对生产要素的大规模重新分配.新自由主义改革不仅改变了生产要素的分配,也彻底改变了经济的运行方式.经济运行方式的改变不可避免地对与收入分配密切相关的就业、税收、公共服务、社会保障、资产价格等产生影响.新自由主义改革使拉美国家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更加严重.中国与拉美国家都处于深刻全面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变革之中,尽管历史和文化背景不同.但中国和拉美国家在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的客观因素并无差异,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中国可从拉美国家在处理收入分配问题的教训中得到一些启示:一是必须高度重视生产要素占有的公平;二是发展和改革模式至关重要;三是政府必须干预收入分配.  相似文献   

5.
编者的话     
<正>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与CAF一拉丁美洲开发银行共同举办的"从非正规性到发展:中国和拉丁美洲的城市化、创业和竞争力"国际研讨会于2014年4月28日在北京召开。进入21世纪以来,中拉关系呈现出更加全面、快速的发展势头,双边政治、经济合作日益密切,未来中拉双方的合作前景会更加广阔。与此同时,中拉关系发展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因此中拉双方应加强团结合作,实现互鉴共赢。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着增速下滑、地方政府债务等问题。为了应对挑战,中国一方面需要加强创新,改变目前人均产出水平过低的局面,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需要推动城市化进程,以推进工业化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化不仅是"地"的城市化,更是"人"的城市化,这要求进行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生态五位一体的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在推动城市化进程中应注重吸取拉美国家的经验教训,避免产生拉美国家城市化进程中的"贫民窟"问题。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中国拉丁美洲经济技术合作小组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共同主办的“21世纪论坛:可持续发展———中国与拉美”,于2005年9月7~8日在拉美所召开。该论坛是由全国政协主办的“21世纪论坛:可持续发展———中国与世界”下的一个分论坛。来自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全国政协外事局、外交部、中联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对外友协等政府部门的官员,巴西、阿根廷、古巴、秘鲁、乌拉圭、玻利维亚和委内瑞拉等拉美国家的驻中国使节,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等机构的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7.
2007年3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和拉美所主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学术论坛“2006~2007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变化与选择”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拉友好协会会长成思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陈凤翔,外交部拉美司司长曾刚出席会议并作主题演讲。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出席会议并致辞。哥伦比亚驻华大使吉列尔莫·贝莱斯、巴西驻华大使路易斯·奥古斯托·德卡斯特罗·内维斯和智利驻华大使费尔南多·雷耶斯·马塔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讲。现将成思危副委员长、李慎明副院长、陈凤翔副部长和曾刚司长在开幕式上的演讲,以及奥古斯托大使和雷耶斯大使在“拉美的选择对中国的启示”专题研讨会上的演讲,经整理摘编发表。  相似文献   

8.
2007年3月15~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和拉丁美洲研究所主办、中国拉丁美洲学会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协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学术论坛“2006~2007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变化与选择”在京举行。论坛共分三部分:拉美的选择对中国的启示、拉美大选后政治格局的变化、拉美形势的特点与发展趋势。本届论坛是继2005年和2006年之后举办的第三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形势国际学术论坛。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拉友好协会会长成思危,以及中联部副部长陈凤翔、外交部拉美司司长曾钢等应邀参加会议并分别发表主题演讲。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慎明出…  相似文献   

9.
编者的话     
2013年5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3年·国际研究)第九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形势年度论坛在京举行,论坛主题是"发展与转型:中国和拉丁美洲的共同议题".该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CAF-拉丁美洲开发银行承办,来自国内外政界、学界、企业界和媒体等200余人与会.中国文化部部长蔡武、CAF-拉丁美洲开发银行主席恩里克·加西亚、中国进出口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建业、OECD发展中心主任马利奥·佩西尼应邀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发表演讲.伊比利亚美洲峰会秘书长恩里克·伊格莱西亚斯以"拉美发展和转型的挑战"为题发表了主旨演讲.  相似文献   

10.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初始发展条件远不如拉美国家的韩国成功迈过中等收入陷阱,而不少拉美国家仍停留在中等收入阶段。比较韩国与拉美国家经济发展特点发现,长期依赖初级产品的对外经贸战略与结构性失衡、产业内部资源配置与低生产效率、技术创新相关的制度环境和不合理的收入分配体系等是拉美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原因。中国要借鉴这些国家的经验与教训,加强中央与地方财政科技经费对技术研发的调节作用,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为技术创新提供良好保障。中国要不断提升国家治理水平,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同时通过健全的制度来约束和规范市场行为,提升经济政策的效率。中国应该将全球价值链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增强与全球经济的协同作用,根本上扭转中国处于全球价值链纵向分工体系中的不利地位。除了吸引国外跨国公司投资高端制造业,研发和生产高端核心零部件以外,中国也要尝试构建自主主导的价值链。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格局处于复杂的调整变动中。面对这一局势,中国政府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这一倡议随着在欧亚非大陆遍地开花,取得丰硕成果,正在向拉美地区拓展,这既根植于中国与拉美的历史渊源,也与拉美国家自身的发展需求密切相关。2018年1月在中拉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上通过的《"一带一路"特别声明》,不仅标志着拉美国家成为"一带一路"不可或缺的参与方,也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具有世界意义。"一带一路"为中拉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心开展合作,实现战略对接、优势互补提供了新思想。尽管拉美国家开启现代化进程已长达半个世纪有余,但基础设施建设一直十分薄弱,制约了拉美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为此,拉美国家政府相继出台了各种基础设施发展规划,把大力建设基础设施放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地位。这反映出拉美国家在基础设施领域有着强烈的需求,也为处于经济结构转型期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开拓境外市场提供了巨大合作空间和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国与拉美国家的文化贸易有了较大发展.中国与拉美国家进行文化贸易的条件总体上讲是有利的.但是,中国学术界和企业界对文化产业的研究很不深入,在许多方面仍是空白.因此,为了发展中国与拉美国家乃至其他国家的文化贸易,提高中国文化产品在对外贸易中的份额,首先必须高度重视对拉美国家的文化市场、文化消费模式、消费心理、风俗民情等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可充分利用中国驻拉美国家的外交机构、企业、留学生和华侨等的力量,为中国的文化企业提供最真实的第一手材料.其次,在深入研究拉美国家国情的基础上,中国的文化企业应与研究机构和高校联手,共同开发适合拉美国家消费的文化产品.再次,加大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力度,全面实施"走出去"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最后,有关部门(如外交部、中联部、商务部、中国社科院、中拉友好协会和相关高校等)应向中国文化企业大力宣传介绍拉美国家的各种情况和信息,举办各种形式的讲座和报告会,邀请拉美国家驻中国外交机构和企业介绍拉美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情况,提高中国文化企业对拉美国家文化市场的认识,加强中国文化企业与拉美国家的交流.  相似文献   

13.
正6月27-28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和重庆两江新区、重庆市外事侨务办公室共同举办的"亚洲能源合作论坛——亚洲能源可持续发展和合作路径"国际研讨会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正伟出席研讨会并发表主旨演讲,外交部部长助理孔铉佑出席开幕式,重庆市长黄奇帆和土库曼斯坦驻华大使鲁斯捷莫娃致辞。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驻华使馆分别向论坛发来贺电。参加本届论坛的约200名代表,除  相似文献   

14.
编者的话     
2009年3月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学术论坛"2008~2009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社会凝聚与全球金融危机的新挑战"在中国社科院学术报告厅召开.第九届和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中国社科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中联部拉美局副局长王玉林代表中联部副部长陈凤翔、OECD副总干事塞尔马·J.阿斯基、外交部拉美司司长杨万明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外事局局长章欣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开幕式并发表演讲和致辞.  相似文献   

15.
2018年11月底到12月初,二十国集团(G20)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召开新一届峰会,这是距2003年墨西哥峰会10多年后再次在拉美国家召开G20峰会。此次G20峰会时值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泛滥、大国之间贸易摩擦此起彼伏等外部问题持续发酵,G20本身的发展困境也已经逐步显现,加上G20拉美成员面临较为严重的国内经济政治困境,种种因素导致此次阿根廷峰会面临各成员方分歧加大、议题难以协调的两难局面,预期此次阿根廷峰会将难以取得令各方满意的成果。就拉美各成员而言,应推动G20维持非正式论坛性质,维持G20作为"全球经济治理的首要论坛"地位,加强拉美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的作用,进而推动拉美国家国内经济问题的解决并实现G20对拉美国家长效发展议题的协调推动。中国在此过程中可扮演积极角色,推动与拉美新兴经济体的深入合作,就此次峰会热点话题进行充分的意见交流,提高中国声音与中国模式在拉美地区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作为发展中国家,拉美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前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或者说是"外向一内向一外向"三种"钟摆式"的发展模式,因而拉美国家的劳动力就业也呈阶段性的特征.20世纪70年代以来拉美劳动力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就业具有不同的特征: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进口替代工业化对劳动力的吸纳;20世纪80年代,债务危机导致就业恶化;20世纪90年代,新自由主义政策造成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拉美劳动力就业出现的突出问题是:大规模、无序流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造成拉美的"超前"城市化;具有反周期特征的非正规就业成为提供新增就业的主体;经济全面开放带来的贸易增长和就业变化掩盖了国家间和部门间的差异性.拉美国家在就业方面的经验教训对中国就业政策选择的启示是:就业增长在长期内取决于经济发展模式而非增长速度;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之间的矛盾;充分利用双边或多边自由贸易协定的契机认真研究发挥中国比较优势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理论上阐释了比较利益原则与拉美国家发展悖论的问题,认为拉美国家的产业结构和贸易商品结构基本上是秉承着天然资源优势而形成的,这种比较利益结构虽然在一段时期内使拉美国家获得了一些贸易利益,但却强化了拉美国家低水平的产业结构,进一步扩大了与发达国家及其他新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从而使其陷入了初级产品比较利益陷阱和制成品比较优势陷阱。拉美国家要想在未来的国际贸易中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就必须尽快从比较优势战略向竞争优势战略转变。  相似文献   

18.
拉美国家的财政政策与社会凝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结构性经济改革进程中,拉美国家同时也进行了财政改革,探索在市场机制主导的开放的经济中,逐渐建立和完善政府与市场互相补充的机制.拉美国家的财政改革包括:从制度上严格财政纪律,减少财政波动,实行财政分级管理,推进税收体制改革.经过近20年的改革,拉美国家的财政政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政府的政策目标、治理能力和效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逐步完善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市场、消费和社会的导向功能、协调功能、控制功能和稳定功能.这些变化,对拉美国家在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条件下实现增长以及改善收入分配、就业、贫困化、教育和医疗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对拉美国家的社会凝聚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拉美国家的财政改革同样还存在着某些不足,其财政政策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面临严峻的新挑战.未来,拉美国家还需要通过深化财政改革,进一步解决财政政策反周期、财政结构更合理并可持续增长、税收政策更有利于社会公正等问题,探索一条有利于社会凝聚不断加强、经济发展成果更广泛地惠及全体民众,政府、市场和社会关系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中拉贸易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国企业也逐渐加大了对拉美地区的直接投资,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国进入中国海外主要投资国之列.中拉经贸合作正逐渐改变"单打一"贸易方式,向着贸易、投资和工程承包等多样化趋势发展.但是,中国企业在拉美投资金额不论从流量还是从存量上看,主要集中在世界著名的避税地--开曼群岛和英属维尔京群岛,而流向其他拉美国家的实际投资金额并不大.而拉美国家大都是矿产资源丰富,拥有巨大市场潜力的国家,因此,扩大中国企业在拉美国家投资前景是看好的.  相似文献   

20.
通过比较国际金融危机向中国和拉美国家的传导机制,阐述了中拉合作的三大机遇,即外在压力促使两者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改善国际收支失衡;大宗商品价格回落为中国的股权投资和资源储备提供时机;中拉在重建国际金融体系和金融合作方面共识强烈.在此基础上,本文着重分析了中国参与美洲开发银行业务、双边货币互换、"贷款换石油"、增资双边投资基金4种合作模式,并对前景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