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最核心的内容应当是权力以人为本,权力以权利为上。其具体体现为三个方面:法治的主体是人民,法治的客体是权力;法治的目的是为了人民,权力应当服务于权利;对社会主义法治活动进行评价的裁判是人民群众。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形成是一个知识与理性内化并形成稳定的内心结构的过程,是素质问题,是教育问题,更是一个文化问题,不能操之过急。因此,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要重视塑造对法律信仰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21,(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就是在新时代下产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理论贡献,是当代中国最新的马克思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结合改革开放实际、结合经济全球化大趋势、结合我党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等多方面的最新理论创新而形成的21世纪的法治建设理论。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习近平法治思想地位的确立,不仅是我党理论工作的又一次创新性的发展,也是建党百年来,几代领导集体的智慧在思想上的一次总结。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于当今中国实践,解决当今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二者在逻辑上统一、在内涵上一脉相承,习近平法治思想已在实际中不断指导我们的实践,彰显其强大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整体发展阶段,其历史地位是: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正确指导方针,奠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基础;并具有求真务实性、完整系统性、本土民族性、开拓创新性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4.
深刻认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对于我们更加自觉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更深刻地认识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更自觉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应当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中华民族复兴史多角度、宽视野地认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5.
潘晓娣  鲍丰 《学理论》2010,(7):45-46
法治理念是人们对法律的功能、作用和法律实施所持有的内心信念和观念。先进的法治理念能够引领和指导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法律活动,是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国家权力、服务人民、管理社会的行动指南,是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承担责任的思  相似文献   

6.
王海红 《学理论》2011,(28):42-43
具有近70余年历史的社会主义超级大国苏联,在短短几年的政治剧变和独立浪潮中于1991年12月8日宣告解体,其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且复杂的,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建设失调无疑是其解体的一个重要因素。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精髓、价值取向、基本原则和内在机制几个方面对苏联解体进行探索分析。  相似文献   

7.
教材设置的缺憾、学校和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教师教育手段的滞后以及法治建设中的不良现象是影响当前大学法治理念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因素。提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实效性,要加强课程建设,重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课程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加强法治理念教育的投入,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改进教学方法,营造校园法治文化,丰富教育载体,拓展教育渠道。  相似文献   

8.
实现从人治向法治的社会转型,一项基础性的工程就是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和法治理念的确立。各级党政领导者应当率先确立起法治理念。这些理念主要包括:法律至上、法律平等、重在“治官”、权利本位、依法行政、程序正当等。  相似文献   

9.
五大发展理念所蕴含的唯物辩证方法论,不仅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且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创新和发展的主要方向和方法指引。在秉持五大发展理念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中,创新发展理念是摆在完善法治理论体系的核心位置,协调发展理念是法治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发展理念是体现法治文明和生态文明融合的理论发展趋势,开放发展理念是拓展法治理论体系广度和深度的有效路径,共享发展理念是彰显法治理论创新和发展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本质特征、时代价值和现实拓展,必须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杨晓青 《团结》2006,(4):38-42
一、坚持宪法规定的“农村集体经济”制度的理念依法治国首先就是依宪治国。宪法第八条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集体经济制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巩固宪法规定的“农村集体经济”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首先,要稳定家庭承包制。土地承包制是适应当时历史发展的一种较好的制度,极大地释放了农村农民的积极性。土地承包制尽管有弊端,然而在没有新制度出台之前,取消它是不现实的。我国地域辽阔,只能因地制宜,采取适合当地情况的生产经营方式。在新农村建设中,要严…  相似文献   

12.
马铁键 《学理论》2013,(13):32-3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两大进程是相互交互、内在统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追求,这主要表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立足点、历史主题、全球化时代的必然选择和应有研究视域。  相似文献   

13.
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准备与萌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与确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泛化与曲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转型与探索.回顾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历程,有助于我们从总体上把握其发展轨迹,从而进一步做好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  相似文献   

15.
现代法治是政治性、理论性、知识性和实践性的综合体,追求公平正义、民主高效等价值,以正义为终极价值关怀。法律思维优先和合法性优先,是法治原则所必然要求的一种思维方式。法律思维必须围绕法律的权利与义务展开,是一种实证化、技术化、规范化的思维方式。应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最终达到维护法治的目的。警察法律思维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法治实践进程中,要不断提高警察法律素养,增强对法律的信仰,树立法律至上的理念,在思想观念及社会生活中建立起法律的最高权威。  相似文献   

16.
资本主义法治理念的建构具有承接传统、奉信自由、着眼世界市场和产权利益的总体背景特征。资本主义法治理念历经早期自由竞争法治、中期社会福利法治和晚期全球连带法治的演化进程,形成了以英国为代表的普通法治国理念,以德国为代表的大陆法治国理念和以美国为代表的宪政法治国理念三种模式。无论资本主义法治理念处于何种阶段,遵循何种模式,它都难以摆脱历史匡定的局限,其自身的固有顽症与合法性危机充分表明,它只是政治文明发展的初级形态。  相似文献   

17.
王玲 《理论探讨》2004,38(2):31-34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断发展的理论。它的实践性、批判性、开放性、创新性决定了它既是时代的产物,又能够超越它所产生的时代,从而具有当代性。它的当代性表现为,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代经济社会具有校正功能;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各种文化思潮碰撞中具有理论优势。目前,围绕着一系列重大的社会课题,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展开了多层面多向度的探讨,由此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呈现出新的历史趋势:一是捕捉和回答时代性问题的趋势,二是从封闭向开放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5,(2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政权与法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法学新的发展阶段。在新时代、新国情的条件下,我们必须要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加强我国的法治宣传教育,培育民众的法治意识,使其内化到普通民众的文化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进一步研究、深化理论探索的崭新起点;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当今世界国际共运和社会主义国家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在现代社会 ,要实现政治文明 ,就必须把一切政治活动纳入法律范围 ,而不能超越于法律之上或游离于法律之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