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均势理论是国际政治理论中最古老、最持久、最有争议的理论之一。"早在古代,国际关系中就出现均势局面和均势外交。近代民族国家兴起后,国际关系中的均势状态和均势原则受到了普遍重视。到本世纪,随着国际关系理论中现实主义学派的兴起,均势概念得到了系统的阐述和发挥,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具体了解了均势的作用之后,会使我们相信均势依然有很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现实主义学派作为西方国际关系诸多流派中影响力最大的学派,其权力理论也是国际政治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之一。现实主义所强调的"权力界定利益"这一经典论断长期以来一直成为主权国家行为的指导方针。本文通过对传统现实主义及新现实主义权力理论的探讨和分析,更加深入的理解现实主义权力理论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随着法西斯主义横行以及二战的爆发,极力推崇国际法与国际组织在维持世界和平方面的作用的理想主义学派迅速衰落,而崇尚权力与均势的古典现实主义学派得以崛起,并占据冷战时期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的主导地位。在古典现实主义的强势下,不仅同一时期的国际法学经受了极大的冲击,国际法以及国际组织的实践也受到消极影响。或者说,古典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成为我们理解冷战时期国际法与国际组织的实践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均势理论是西方国际关系学中影响最大、历史最悠久的传统理论,在国际关系实践中对西方国家对外政策的影响也最为显著。"大国均势"是国际战略,在新的核时代的国际环境下,续写了均势理论的新篇章。本文试图分析"大国均势"战略及其与中国和平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关孔文 《法制与社会》2012,(15):135-136
现实主义是当今国际关系重要的理论之一,按照极和阶层分化两个维度区分国际体系,在2008年肇始于美国的世界性金融危机中,原来主导世界格局的美国,综合实力受到很大削弱,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对于国际体系而言,其发展的趋势仍然保持着延续和变革相结合的特点,本文将通过现实主义关于国际体系的基本观点分析,从国际体系发展的特点入手,浅析当前国际关系体系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在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英国学派是独立于美国主流学派之外的一个学术特色较为鲜明的学者群体。马丁·怀特是英国学派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对英国学派的建立及其学术传统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早期的怀特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思想,虽然后期选择理性主义的中间道路,但是其思想中的现实主义成分一直存在,现实主义思想与美国学派的现实主义观点相似,但是又不同于后者。怀特坚持使用历史的、哲学的和社会的方法来理解国际政治,深刻地影响着在其之后的英国学派学者的研究,成为英国学派方法论的重要特色,也是与美国学派最大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7.
均势理论是国际关系学中颇具争议性的理论。本文把均势理论界定为均势状态和均势战略两方面,并将两者结合起来分析冷战时期中国外交战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对国家利益的分析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经典现实主义和经典理想主义关注问题的第一个层次,即国家利益本身是什么,其来源如何;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关注问题的第二方面,即国家间利益关系如何的问题。国家利益在现实主义手中变成了一种静态的可计算的存在,但是却忽略了国家利益本身是在互动中构建起来的。玛莎·费丽默将社会化概念引进国际关系理论,认为国家通过国际组织接受新的规范、价值和利益观念而社会化,从而获得国际社会的身份和认同,这不仅仅改变了传统的因果分析法,而且进一步指出国际体系不仅仅是通过约束具有既定偏好的国家的行动,而且通过改变偏好来改变国家行为。  相似文献   

9.
国际法与国际关系之间关系紧密,国际法学与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相互影响,这些特性决定了不同时期占据主流的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概念对国际经济法的发展可能产生迥异影响,或具有不同的解释功能。国家利益的观念即是其一。具体的讲,二战后现实主义的“权力利益观”对同一时期国际经济法的发展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而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合作利益观”解释国家间在经济领域的立法合作。同时,在全球化背景下兴起的建构主义的“观念利益观”,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上,对国际经济法的发展都将产生一定程度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爱德华·卡尔与汉斯·摩根索同属于国际关系的传统现实主义学派,他们的思想在很多方面具有相同或相似之处,这种相同是现实主义学派的特征所在;但是两者在研究国际政治问题时遵循不同的哲学起点和历史观念,在理论体系的构建途径上也颇有不同。  相似文献   

11.
何志鹏 《当代法学》2014,(2):134-146
国际法治是在无政府的国际社会环境下构建稳定的社会秩序的基本需求,它力求避免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所描述的权力斗争的国际场景,而按照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基本论断,通过制度固化和提升相互依赖格局下行为体之间的合作水平,推进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所倡导的共同观念和良好文化。国际法治的指标系统有利于在全球化的世界发展背景之下实现安全、公正、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秩序。同时也有利于为中国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在环境,提升中国自身的国际认同和话语能力。在理论的层面上,国际法治的发展有利于充分借鉴法理学、国际关系及邻近学科的理论成果,提升国际法的理论自觉,逐渐凝聚国际法自身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均势理论和相互依存论入手,结合中国与日本两个国家在东亚的关系,剥离出均势理论"均衡"的观点,相互依存论的"引力"的优点,去除了均势理论驱动主体的问题以及相互依存论在"斥力"方面的缺失。文中依据社会学中的"共生论"的本质——"斗争与妥协的互动"在国际关系中的运用,通过模型分析了中日两国在东亚的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13.
新现实主义理论在国际关系理论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分析国际关系重要的理论武器.本文试从新现实主义的理论视角下,重新解读中美苏战略三角关系形成与发展的原因,探索大国关系的调整过程.  相似文献   

14.
崔浪 《法制与社会》2014,(13):182+186
《大国政治的悲剧》是美国著名国际关系学家米尔斯海默的作品,在其著作中最著名的当属此书。这本书首次提出了"进攻性现实主义"的学说,为国际关系学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在进攻性现实主义的体系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大国受结构的影响会不自觉的具有进攻性,其次便是因水域的阻隔而延伸出的"离岸平衡手"的角色,最后便是对核威慑的疯狂追逐。总之,米尔斯海默不仅继承了传统现实主义的内核,更在原有的基础上开辟出新的视角,启发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本文指出将东亚看做一个整体,可以运用国际体系的均势理论来解释东亚。由于东亚存在中、日、东盟,甚至还有美国,俄罗斯,印度等大国或集团的影响,加之它们之间不可避免的竞争和合作的共存,东亚未来大体是一种均势格局。  相似文献   

16.
“在世界政治的所有困境中,安全困境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指国际政治理论与实践的核心。”在现实主义理论流派中,安全困境是自然产生、难以解决的,甚至被强化并作为固有的事物存在。建构主义理论则弱化了行为个体的心理。凡此种种思维的缺陷是明显的,本文在解构安全困境的同时,提出安全困境的解决,依赖国际政治环境语境的转化。只有建立和谐、互信的国际安全文化,安全困境才能得到根本解决。  相似文献   

17.
黄瑶 《政法学刊》2022,(1):5-10
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的重要论断,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之一,是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在法治领域的体现,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推动全球治理变革和建设是这一论断的意涵之一,坚持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是完善全球治理的中国...  相似文献   

18.
从国际关系学的发展来看,总的来说,国际关系理论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是外交实践经验的总结,但外交理论不能等同于国际关系理论。在频繁的外交实践活动中,人们在不断地总结探索国与国之间互动关系的本质的同时,也在探索国家关系其他行为体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社会的发展变化,从而催生了国际关系学中的一些重要理论。  相似文献   

19.
国际司法是指在国际关系中通过司法机制解决国与国之间纠纷与争端的一整套组织与程序。以国际法院为代表的现代国际司法是国际政治中理想主义的产物,但是它赖以实现和运作的土壤仍是现实主义的。在世界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国际司法仍未发生质的变化,离开国际司法倡导者们的理想和愿望仍有相当的距离,究其原因,在于国际关系的基本形态仍是无政府状态。在主权国家为根本表现形式和行为主体的世界中,国家利益的冲突和矛盾尚不能简单地运用国际司法来加以解决,其中大国不喜欢国际司法是其不能发挥更大作用的根本性制约。国际法院以及以其为代表模式的国际司法在21世纪如何发展,这是摆在人们尤其是国际关系学者和国际法学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冲突·规范·非国家行为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阳 《知识产权》2007,17(2):93-98
国际关系的不同理论为国际知识产权现状与未来的解读提供了新的视角。现实主义理论相信国际知识产权制度的单边主义是不可避免的;自由主义重视非国家行为体在塑造国际知识产权制度的重要作用;而建构主义者重视现存的国际知识产权规范,同时相信共同的知识产权文化价值对于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