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已故波黑总统阿利雅·伊泽特贝戈维奇的替身。1991年,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解体,作为加盟共和国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简称波黑)就未来采用何种国家形式发生严重分歧:穆斯林和克罗地亚族主张波黑独立,塞尔维亚族则要求留在南斯拉夫内。之后不久,波黑内战爆发。战乱中,波黑首任总统伊泽特贝戈维奇多次遭到暗杀阴谋的威胁。  相似文献   

2.
科索沃独立后,面临不少困难。贫困落后是"胎里病"科索沃作为前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一直是全国最落后的地区。在南斯拉  相似文献   

3.
黄山 《党建文汇》2008,(4):18-18
贫困落后是“胎里病” 科索沃作为前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一直是全国最落后的地区。在南斯拉夫时期,科索沃人口占全国的7.9%,但社会生产总值只占全国的2.2%,最先进的斯洛文尼亚与最落后的科索沃在国民收入上的差距达到了7倍之多。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的奠基者在建国纲领中明确提出,新中国不实行共和国联邦制。那么,这个战略决策是怎么作出的呢?据党史专家龚育之说,作出这个决策并不容易,因为中国共产党从前的宣传纲领是提出过建立“联邦”的。1922年,联合俄罗斯和其他几国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成立。在1922年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国共产党在自己的纲领里提出“建立中华联邦共和国”。  相似文献   

5.
徐文涛  谢明 《党史纵横》2014,(11):54-56
正1977年8月下旬,铁托以85岁的高龄对中国进行了历史性访问。访问中,当他与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伍修权将军老友相逢时,将临行前刻意准备的一把精美别致的猎枪赠与伍修权这位中国首任驻南大使。接过这珍贵的礼物,伍修权将军不能不由猎枪感念起伏跌宕的中南友谊路程,追思起自己与铁托在五十年代中期的那段往事。前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总统、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总书记约瑟普·布罗兹·铁托,是国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联邦(简称“俄联邦”或“俄罗斯”),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以共和国为管理体制的民主联邦法制国家,亦是原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一个。苏联解体前原名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91年12月26日改为现名。原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成为完全独立的主权国家进入国际舞台。俄罗斯现有人口1.45亿,民族130多个,其  相似文献   

7.
列宁是前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缔造者,1924年1月21日逝世,列宁遗体得以保留。70年来,列宁墓随着共和国的命运风风雨雨,历经劫难。1991年苏联解体,苏共解散,列宁墓的命运如何,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2008年5月28日,世界上诞生了一个新的共和国——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它取代了已有200多年历史的沙阿王朝。尼泊尔从君主带临0共和国的转变与—个政党密切关联,那就是尼泊尔共产党(毛泽东主义)[以下简称尼共(毛)]。2008年4月,尼共(毛)在尼泊尔的制宪会议选举中取得220个席位,成为尼泊尔第一大政党,尼共(毛)随即宣称要彻底废除君主制。5月27日,尼泊尔制宪会议正式成立,28日,制宪会议首次会议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  相似文献   

9.
正人们经常看到关于俄罗斯某个共和国的首脑或者总统的新闻,那么俄罗斯的行政区域是如何划分的?这些区域的领导职位对应我国的哪些行政职位?俄罗斯全称"俄罗斯联邦",由85个联邦主体组成,包括22个共和国、9个边疆区、46个州、3个直辖市、1个自治州和4个自治区。这些联邦主体有的是按照民族区域原则划分的,如共和国、自治区和自治州,有的是按照地域原则划分,如边疆区、州和直辖市。各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的奠基者在建国纲领中明确提出,新中国不实行联邦制。那么,这个战略决策是怎么作出的呢?龚育之曾介绍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中国人民建国的纲领。这部纲领的一个重大贡献和重大创造,就是确定我们建立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人民共和国,而不是多个民族共和国的联邦。”龚育之说,这个决策真正是来之不易啊。因为中国共产党以前的宣传纲领是提出过建立“联邦”的。提出“建立中华联邦共和国”是在1922年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也是这样说的。1945年,毛主席在党的七大《论联合…  相似文献   

11.
论当前俄共在理论与策略上的新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俄罗斯联邦共产党 (简称俄共 )是目前俄罗斯最大的共产党。它于 1993年 2月在原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恢复活动的基础上重建。现在拥有党员 5 4万人 ,有 2 .2万多个党的基层组织 ,在全部 89个联邦主体设有党的委员会 ,是目前俄罗斯最大、组织最严密、也最有群众基础的反对派政党。世纪之交 ,走过 10年风雨历程的俄共 ,总结过去 ,面对现实 ,展望未来 ,阐述了一些重大理论问题 ,并在内外政策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调整 ,向世人展示了后叶利钦时代和新世纪之初俄共的新形象。一、从坚持传统社会主义转变为奉行“革新了的社…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才能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研究"抗战时期毛泽东关于民主共和国的两种构想及实践选择",对于坚持"三个自信"、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抗战时期毛泽东关于"民主共和国思想"的构想,经历了从"三民主义共和国"思想到"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思想的演变历程。"三民主义共和国"设想在中国建立一个英美式的民主共和国,"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主张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经过比较,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人民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13.
1919年7月25日苏维埃俄国副外交人民委员加拉罕签署了一份《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对中国人民和中国南北政府的宣言》,又称《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它是苏俄政府公开发表的一份对华外交文件,也是早期苏俄政府对华政策的基本方针。中国北洋政府  相似文献   

14.
正1949年,世界上诞生了好几个新的国家。英国被迫承认爱尔兰共和国完全独立;印度尼西亚正式脱离荷兰殖民者的统治,成立了印尼联邦共和国;后来人们习惯上称为西德、东德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也在这年成立。对中国来说,不用说,这年最大的事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这些新国家的名称,都有"共  相似文献   

15.
南斯拉夫曾是社会主义大国,但是中国和南斯拉夫两国领导人在对斯大林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的认识上出现过分歧。结果,在20世纪4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毛泽东曾四次批判了铁托,最终认为铁托在南斯拉夫复辟了“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6.
在讨论、决定新中国建国大纲的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全国23个民主党派、无党派及人民团体的134名代表争先恐后地献计献策。在讨论国家称号的时候,有的提议叫“中华人民民主国”,有的提议叫“民主主义人民国”有的建议向苏联老大哥学习,就叫“中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还有的提议叫“中华联邦民主国”、“共和国”等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认真地听取了各位代表的建议,认为代表们提的都有道理,但又都没有完全反映出新中国的含义。为了慎重从事,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将十几个国号名称交给代表们反复…  相似文献   

17.
半个世纪的共和国历史是个整体。从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来说,可以分为前29年和后21年。正确评估共和国的前29年和后21年,是我们能够实事求是地对待共和国曲折和发展的基础,能够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把握社会主义发展客观规律的艰难的全过程。29年的奠基与探索  共和国的29年,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胜利地完成第一次伟大革命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新路的29年。其间,我们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光辉业绩,也有“文化大革命”的深刻教训,走过曲折的道路。历史地辩证地估量毛泽东和中央集体的历…  相似文献   

18.
国号在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对新中国称号的问题,代表们提出多种建议,大致有“中华人民民主国”、“民主主义人民国”、“中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中华联邦民主国”、“共和国”等。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张奚若经过深思熟虑后,提议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新中国的国号,并向代表们阐明了自己的理由。他说:“中华代表中华民族,人民代表现在的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共和国代表我们的国体。”这个提议简明扼要,又响亮又有新意,在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获得高票通过,新中国即定名为中华人民共…  相似文献   

19.
高放 《探索》2006,(6):57-64
在南斯拉夫联邦多民族、多宗教等等异常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米洛舍维奇当上党政领导后鼓吹并推行大塞尔维亚主义,致使南联邦分崩离析,爆发四场内战加上外战,战祸惨重。最终米氏落选总统,并被引渡到海牙国际法庭受审,直至去世。从他一生的政治错误中可以得到的警示明训是:要正确对待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20.
抗战时期毛泽东关于“民主共和国”的构想,经历了从“三民主义共和国”思想到“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思想的演变历程.“三民主义共和国”设想是在中国建立一个英美式的民主共和国,“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主张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民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经过比较,中国共产党人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