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光 《西亚非洲》2007,(11):12-18
20世纪80年代,中东经济徘徊不前,国际石油价格暴跌及失当的经济发展战略是主要致因,中东国家由此步入经济调整之路。其基本内容大致可归纳为宏观经济稳定化、资源配置市场化、国营企业民营化和贸易制度自由化。对于在相对正常国际环境下积极推行经济调整的一些非主要中东石油输出国而言,在改善宏观经济状况、增加投资来源及提升产业结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应。但是,经济调整的速度过于缓慢、调整与稳定的矛盾日益突出,对中东经济体制调整的深入发展起到了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2.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东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这次金融危机对中东经济的影响比较广泛,而且剧烈.在短时期内,作为贸易收入和国际收入主要来源与财政收入重要来源的石油收入及与石油相关的收入,大幅度缩减,这势必对经济发展产生强烈的震荡.首当其冲的是石油输出国,以及同西方金融机构联系较多的国家.中东国家采取石油减产保价、通过财政注资刺激经济增长、对金融系统进行救助等途径抗御金融危机,具有一定的抗御能力.  相似文献   

3.
2005年,由于国际石油价格飙升,中东地区石油出口增加及区内需求强劲和贸易条件改善,中东经济增长5.4%。 2006年石油价格依然高企,但由于中东地区谨慎的金融政策及石油产量、产能制约,GDP增长率下调至5%。如何突破石油产能瓶颈制约,合理分配巨额石油收入,成为影响中东石油出口国经济增长的关键问题。中国与中东国家经贸关系尽管有限,但随着油价上涨,以及双方合作关系的加强,中东经济形势必将对中国经济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姜英梅  王晓莉 《西亚非洲》2007,12(11):48-53
中东地区石油储备占世界石油储备总量的60%以上,中东地区石油出口量占世界石油总出口量的40%以上。石油收入是中东产油国主要收入来源。中东地区,无论产油国还是石油进口国的经济发展无不得益于该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以及源源不断的"石油美元"。近年来,石油价格持续攀升,巨额"石油美元"流入中东地区,对该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和外交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包括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繁荣、福利制度和基础设施完善、统治阶层执政地位稳固,以及国际政治地位提升;消极影响主要包括国民经济严重依赖石油和"双高"现象、外国劳工与高失业率、以及贫富差距拉大等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5.
从能源联系看中国与中东国家的互利合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光 《西亚非洲》2004,(5):52-58
21世纪头 2 0年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关键时期 ,也是国内石油能源缺口不断扩大和对进口石油依赖不断增长的时期。中东将不可避免地成为中国进口石油的主要来源。随着中国对中东石油进口依赖程度的增加 ,双方关系中开始出现下列问题 :中国与石油输出国的贸易平衡问题 ;与中东原油进口相关的环境安全问题 ;中东地区局势动荡对石油供应的影响。面对这些新问题 ,中国在发展与中东国家的关系时 ,需要重视扩大出口规模、消除“亚洲升水”、扩大投资合作、维护地区和平、开展战略对话 ,才能保证中国经济的顺利发展 ,并使中国与中东石油输出国的关系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石油安全与中东五大产油国的石油政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磊 《西亚非洲》2002,41(2):58-63
世界能源安全问题的实质是中东石油问题,于我国也是如此。随着对中东石油进口依赖的逐年加深,我国的中东石油战略将面临多重挑战。中东主要产油国的石油政策各不相同,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联酋实行较温和的石油政策,而伊朗、伊拉克的石油政策则较激进。对我国而言;中东石油战略的关键是要把握中东主要产油国的石油政策趋向,突出重点,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7.
70年代之前,中东经济发展十分落后,几乎所有国家仍停留在以农业和牧业为主的水平。以后随着民族经济的大力推进和石油的大量开采,中东地区的面貌涣然一新。中东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和输出地。海湾产油国凭借其巨大的石油外汇收入,跻身于世界最富有的国家之列。大多数国家以农业  相似文献   

8.
安维华 《西亚非洲》2007,(10):10-17
中东再次出现新的"石油繁荣",被称为"新石油时代"。中东油气业已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改变了昔日单一出口原油的局面。20世纪70年代油价高涨是对在这之前国际石油垄断资本长期强加的超低油价的补偿,存在与外国资本之间的对抗;而这一次"新石油时代"则主要靠石油经济实力的支撑,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与外国资本之间的关系也已有所改变。评价高油价需扣除美元贬值的因素。20世纪"高油价—经济滞涨—石油供过于求—油价回跌"局面不会简单重复。政治仍然是影响中东油气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 美国代替英、法成为操控中东事务的主要超级大国。确保中东地区远离 苏联阵营, 确保西方国家在中东的石油利益, 一直是美国中东政策的重要战略和政策目标。然而, 9· 11 事件的发 生使中东伊斯兰地区被美国视为当今世界滋生恐怖主义的“温床”。经反复酝酿和策划, 美国抛出了“大中东计 划” , 力图通过“民主改造伊斯兰世界”来达到消除恐怖主义和维护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霸权优势的目的。这种“民 主改造中东的新战略” , 必将带来地区政治和国际关系的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中东之能源外交和策略.中国目前的中东政策主要是基于国内经济发展所需,以能源外交为主轴.随着在中东地区能源经济外交的深入和扩展,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会进一步扩大.虽然中国在伊朗等问题上与西方国家有利益冲突,但双方在中东有许多共同利益,包括维护地区和平,促进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对话,打击恐怖主义,确保石油安全等.  相似文献   

11.
姚大学 《西亚非洲》2006,44(5):40-47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中东地区尽管在当今世界的欧洲、北美和亚太地区这三大经济圈中还处于边缘和外围,但近年来中东地区一体化进程也取得了明显进展。中东地区的一体化主要表现在海湾阿拉伯合作委员会的建立与发展;大阿拉伯自由贸易区进程的启动;中东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区域合作;中东与欧盟的经济合作;美国-中东自由贸易区构想等5个发展层面上。当然,中东地区一体化进程仍面临诸多的挑战与问题,真正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尚待时日。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的中东政策经历了叶利钦时期、普京时期、梅德韦杰夫时期三个阶段。叶利钦时期的俄罗斯中东政策缺乏战略考虑,普京时期的俄罗斯围绕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扩展国际影响力三个目标形成了明确而积极的中东政策,梅德韦杰夫时期基本继承了普京时期的中东政策,但在中东地区的政治问题上较多强调与西方国家的合作。  相似文献   

13.
冷战时期,中国在中东的利益主要体现在政治方面,先支持反帝、反殖民的民族解放运动,后推动反美、反苏的不结盟运动。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后,经济利益的重要性日趋增长,中国与中东各国展开全方位经济合作,同时坚持不干涉内政、不卷入地区冲突的原则。积极进取的经济政策和谨慎保守的政治安全政策构成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中东战略的主要特征,也让中国成为近年来没有在中东问题上犯大错的唯一大国。然而,近年来两股力量相向而行,把中国向中东政治的中心舞台推送。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厄瓜多尔是南美洲落后的农业国,经济以生产和出口香蕉和可可等农产品为主。到本世纪六十年代末,它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高于巴拉圭和玻利维亚,居南美洲倒数第三位。 1972年厄瓜多尔成为石油输出国后,在石油的推动下,国民经济迅速发展。1970—1980年它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达到7.7%,为拉美地区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人均收入由1970年的二百六十七美元增至1979年的一千零三十美元,1983年增至一  相似文献   

15.
杨光 《西亚非洲》2008,(1):10-17
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制约中东经济发展的重大因素,尤以水资源问题和污染问题表现得最为突出.解决中东水资源短缺问题,需在理顺资源价格、合理配置水源、采用增效技术、开展国际合作等方面寻求出路.当前,解决中东国家的污染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调整发展战略;理顺价格机制;改善能源结构;开拓融资思路;开展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6.
本世纪中东政治体制改革将在原先基础上继续向前推进 ,这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 ,即 :本世纪中东国家进行经济调整和改革成果的大小、本世纪中东各国领导人对世界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及对政治体制改革的认识程度等。综合各方面情况 ,中东经济有望在本世纪中期取得较大进展 ,本世纪中东国家经济合作有可能率先在海湾地区取得突破 ,随着中东和平的逐步实现 ,本世纪中东国家经济合作将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7.
中东水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阿以谈判进入关键阶段,中东水资源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中东是世界上最富石油的地区,却是水资源最奇缺的地区。自然地理上的“先天不足”和过度开采、污染及战乱等“后天失调”,使中东普遍存在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危机。长期以来,中东国家围绕水资源的分配和利用争论不休,矛盾尖锐。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发展,中东地区的水危机将日益严重。国际舆论认为,水源问题将成为21世纪引发该地区争端和冲突的最活跃因素。  相似文献   

18.
美俄中东能源战略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谁拥有中东石油,谁就拥有世界".世界第一能源消费大国--美国,与持"能源牌"重返中东的俄罗斯战略相遇.美俄两国中东能源战略中存有异同,在利益上也存有共识与矛盾.本文通过对两国中东能源战略及政策进行比较,旨在对中国参与中东的能源角逐提供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1998年中东地区经济比前年增长速度明显放慢,石油生产国宏观经济环境因原油价格大幅下跌而不断恶化,亚洲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经济动荡对该地区不良影响日益显露。中东石油出口国因石油收入锐减,预算赤字扩大,纷纷被迫重新调整预算,削减开支,并努力增加非石油产业收入。同时各国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要求继续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在私有化方面取得进一步进展。鉴于东亚金融风暴的经验教训,中东国家也开始注意到了金融与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着手进行金融体制改革。从总体讲,1998年北非地区经济形势较  相似文献   

20.
冷战结束后,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影响增长。各国更加关注自己的经济发展,努力创造一个和平的周边环境。中东地区长期的冲突使该地区国家的经济滞后,人民饱受战乱之苦。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顺应历史潮流,谋求中东地区的和平与安全,才能发展中东地区的经济。这也是中东和平进程在艰难、曲折中前进的深层次原因。巴以签署关于加沙一杰里科先行自治协议和约旦、以色列签署《华盛顿宣言》,表明中东和平进程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平环境的出现将为中东地区的经济合作创造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从而对中东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合作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