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收容教育制度原本是一种行政强制性教育措施和一种暂时性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但在实践中,收容教育制度已经演变为由公安机关决定和执行,较长时间剥夺卖淫嫖娼人员人身自由的“准刑罚”。收容教育制度欠缺价值合理性,收容教育的目的和方针、法律属性、适用对象、期限、适用程序、惩处强度等均无正当性。作为较长时间剥夺人身自由的行政措施,收容教育制度所依据的行政法规与《宪法》相冲突,与上位法相冲突,无基本的合法性依据,严重侵犯人权,已不符合我国法治建设和人权保障的要求,理应尽快废除。  相似文献   

2.
收容教育制度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社会改造运动中,为消灭旧中国娼妓等现象发挥过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时代变迁后,该制度在合法性、合理性上显现出先天性瑕疵和缺陷,且与法治国家基本要求发生牴牾。该项制度与法治原则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冲突背后隐含了深刻而复杂的文化根源。收容教育制度体现了性禁忌与惩罚的历史沉淀,也体现了法律强制与法律渊源之间有机联系相对缺失的传统,更彰显了道德、法律含混不清传统的当代变异。正是这种根植于中华法律文化传统中悠远而弥坚的文化因子,从存续及废除两方面引发对该制度是否符合法治原则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收容教育是我国处理卖淫嫖娼行为的主要方式,这种方式在建国初期对于查禁卖淫嫖娼行为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的收容教育制度却相当薄弱。面对卖淫嫖娼行为屡禁不止的现状,完善并强化收容教育措施,控制卖淫行为中最紧迫的衍生问题——性病、艾滋病的蔓延将成为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4.
收容教育的性质应当认定为剥夺人身自由的保安处分措施,在与刑罚衔接问题上需妥善处置。由于收容教育本身具有特殊的惩罚性和教育性,因此可以比照不同有期自由刑之间数罪并罚处理。在收容教育期间,被收容教育者尚未处理的犯罪以及在此期间犯罪的,均应当区分与卖淫嫖娼有关的性犯罪和无关的犯罪。若收容教育期间,被收容教育者存有未处理的与卖淫嫖娼有关的性犯罪,则应当由刑罚吸收收容教育;被收容教育者存有未处理的与卖淫嫖娼无关的犯罪的,则应当比照刑法第七十条数罪并罚原则处分,即"先并后减"。若收容教育期间,被收容教育者犯与卖淫嫖娼有关的性犯罪,则应当先执行收容教育再进行刑罚,即分别执行处分;被收容教育者犯与卖淫嫖娼无关的犯罪,则应当比照刑法第七十一条数罪并罚原则处分,即"先减后并"。  相似文献   

5.
2014年度评选出的十大涉宪案例中,黄海波被收容教育案倍受社会舆论关注。在劳动教养被废止之后,有"小劳教"之称的收容教育制度由于此案而再次进入法学界的视野。黄海波案件还涉及公众人物人格权、公民劳动权、平等权等宪法和法律保障问题。笔者试图以此案为例,基于宪法理论,对收容教育制度、公众人物个人隐私过度曝光以及剥夺劣迹明星演艺权等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6.
收容教育制度作为一种长期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对打击卖淫嫖娼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具有积极作用。但是,收容教育制度在权力实体设置运行及权力程序设置等方面存在诸多缺陷,影响了其合法性与合理性,应当对其重新进行合理设计。  相似文献   

7.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和不良行为,我国并不正式地存在国外通行的保护处分制度,但具有类似的一些基本形式,包含在收容教养、劳动教养、收容教育、强制戒毒、工读学校、非刑处置和行政处罚等制度中。在当代惩罚向矫正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基于"刑罚后撤,保护处分前进"的平台,对我国未成年犯保护处分制度作一系统性整合基础上的规范化构建是相当有社会意义的,这种构建可从未成年犯保护处分的定性、类型、司法裁判机关及该制度和前科消灭的关系等方面加以展开,我国未成年犯保护处分需依赖于刑法宽容精神的倡导,惩罚在自我否定意义上成就了宽容刑事观的胜利。  相似文献   

8.
后劳教时代的法治再出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教制度的废除,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上台后,面对过去众多劳教个案引发社会对该制度的强烈诟病后所作出的"壮士断腕"式的果敢决定。劳动教养制度被废止后,我国维护社会治安的制度由原来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劳动教养和《刑法》"三驾马车"变成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两驾马车",由此造成的一些制度漏洞需要弥补。同时,在后劳教时代,对收容教养、收容教育、强制戒毒、强制医疗等众多剥夺人身自由的行政拘禁制度,都要进行司法化改造。  相似文献   

9.
作为干部教育主渠道、主阵地的党校,在"四个全面"宣传教育中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应该做到"四个全面"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此情形下,党校的党性教育内容应该有所创新,突出担当精神、法治思维、"四有"意识、"三严三实"要求、艰苦奋斗传统等重点,真正使"四个全面"深入党员干部脑中、心里,从而树立科学统筹的思想方法,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强化法治引领的实践指南,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不断开创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一、法治精神的内涵。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的讲话中提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弘扬法治精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是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第一次在高层次的会议上提出"弘扬法治精神"。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弘扬法治精神"是十七大报告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