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联合国安理会是联合国各机构中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特别是武力行动的机构。在国际武力反恐的实践中,安理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了1368(2001)、1373(2001)和2249(2015)三个涉及使用武力打击恐怖主义的决议。三个决议引起了"安理会是否授权国家使用武力打击恐怖组织"的争论。从实在法方法来看,三个决议中的用词并不符合安理会自我创设的授权使用武力的模式,但这依然拥有极为重要的法律意义。从超越实在法角度来看,安理会应当构建起三个层次的关于国际武力反恐的正当性体系,包括安理会领导使用武力、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与安理会同意(endorse)使用武力。  相似文献   

2.
国际社会对安理会根据《联合国宪章》通过的一些决议和采取的行动是否超越《联合国宪章》赋予的权限存在争议,安理会的一些决议和行动被认为超越了其执行职能而行使了决议造法职能,安理会的行动体越来越现出“自组织性”特征,面临合法性的质疑。西方国际法学学者则持坚决主张对国际法院对安理会的司法审查权,以加强对安理会行动的制衡。对安理会决议进行司法审查的必要性还表现在安理会决议不能违背国际法。安理会和国际法院的关系问题是联合国的宪政问题,是否引入司法审查关系到联合国的未来发展。目前学者关于建立国际法院对安理会司法审查权有关路径的建议均需对联合国制度进行重大改革。  相似文献   

3.
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一场谋求21世纪国际格局主导权的斗争正围绕着联合国安理会改革激烈进行。围绕安理会改革,国际社会大致划分为联合国秘书长及其工作团队、“四国集团”、“团结谋共识”、非洲联盟、美国、中国与俄罗斯等几大力量,彼此之间既有共识与合作,又有斗争与较量,其实质则是谋求21世纪国际格局的主导权。中俄协调安理会改革立场的目的是构筑国际新格局。安理会是当今国际格局的主要载体,安理会改革的实质是国际格局与国际秩序的变革。安理会改革之争反映了国际社会不同力量之间对当前与未来国际格局的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4.
20世纪末以来出现了不同于19世纪单方面人道主义干涉的干涉行动,即以安理会为主导的联合国人道主义干涉,其合法性依据主要在于对宪章第39条的合理解释,其在实践中面临的安理会授权难题也可以通过安理会改革的方式获得解决。  相似文献   

5.
安理会的改革一直是联合国改革中重要主题之一,也是大国之间力量展现的契机.面对这场复杂、长期性的改革,利益相同的大国并没有采取-致的行动.根据奥尔森提出的集体行动逻辑,安理会改革的困境在于众多难以平衡的利益点,其解决的途径在于:利用"选择性激励"的方案来协调大国之间的行动以及限制安理会成员数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6.
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作为一种新的合法使用武力方式,近年来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安理会授权启动在实践中常为大国操纵,授权关卡不断降低,使其授权机制陷入了合法性困境。加之,授权的建议性质、措辞不精准以及授权标准和方式的不明确等因素,使得安理会授权活动过于随性、范围模糊、授权行动缺乏有效的监控。因此,应当通过明示规定授权依据、依法确认安理会的授权自主权、规范授权启动程序、防范授权行动滥用,以确保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机制功能的正常实现。  相似文献   

7.
近期以来,联合国安理会改革问题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安理会改革是一个涉及各国利益的重大问题,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应当慎重从事.同时,对这样一个问题也应当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世界各国的意见,使安理会改革能够真正起到改进联合国工作、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安理会的大国否决权是联合国成功的主要保障之一,这与安理会的形成、功能和组织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尽管大国否决权遭到了攻击,但它有着一定的事实和法理依据。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在联合国机制下,完全摒弃大国否决权的主张是不符合实际的  相似文献   

9.
联合国安理会改革是冷战后受到世界各国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一方面,随着会员国的增加,安理会代表性不足及效率性缺乏的状况,使改革的呼声不断;另一方面,不同国家和集团的利益各异,分歧巨大,使各种方案均很难得到广泛的认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虽然安理会改革在改革工作组、高级别名人小组和政府间谈判的努力下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无法解决以"四国联盟"为代表的"争常派"和以"团结谋共识"集团为代表的"阻常派"之间的矛盾,在核心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因此,为了消除这种分歧,今后只有通过不断对话与协商的方式来形成折中与妥协的方案,才能早日完成安理会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
国家自卫权的实施限制是:受到武装攻击;自卫应在安理会采取必要办法之前;向安理会报告实施的自卫措施并在安理会的监督下进行。此外,国家自卫权的实施必须符合国际法已确立的"必要"和"相称"的原则。在反恐实践中,受害国已经成为武力攻击的主体;武力攻击主体和自卫对象出现不一致;实施国家自卫权的地域延展;实施国家自卫权的时间已经不限于武力攻击的当时或较短暂的准备期之后;国家自卫权的实施主体更加复杂,强度超过必要、合理和不过分的要求。打击恐怖主义是国际社会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国家自卫权只是合法使用武力的一种例外情况;在未来的国际法发展中,对国家自卫权的实施仍应予以严格的限制。  相似文献   

11.
安理会的扩大须经过对《宪章》的修改才能完成。在《宪章》规定的两种修宪程序中,第108条模式”是目前修宪时最可能采用的模式。即首先联大通过修正案决议,然后交由会员国批准。操作中,每个步骤又可以有“一揽子”或“分项”的不同处理,因而产生出可以选择的操作步骤组合。目前各方对安理会扩大方案的最大争议在于,是否增加常任理事国。增常与否两种选择在争取《宪章》修改的操作层面也存在不同。对于追求“增常”的方案,最有效的程序选择是:在联大讨论阶段,采取分项讨论和分别通过决议的方式(第一个决议确立增加常任理事国;第二个再确定新增者名单);在批准阶段寻求一揽子的批准。对于支持和反对者,第一个决议能否通过是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国际刑事法院是一个追究个人刑事责任的常设性国际刑事司法机构,它既不同于只处理国家间争端的国际法院,也不同于安理会特设的几个国际刑庭。其补充管辖原则表明,它对国内法院起着补充作用而不是优先于国内法院行使管辖权。国际刑事法院与联合国安理会是合作与协调的关系,但规约第16条规定安理会以通过决议的方式要求法院推迟调查和起诉这个机制存在很大的缺陷,它为政治干涉司法提供了方便之路。  相似文献   

13.
安理会是联合国集体安全制度的核心机关 ,在打击恐怖主义方面起着独特和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从对国际和平与安全影响的角度审视恐怖主义 ,并以联合国集体安全制度对抗恐怖主义。它对恐怖主义对国际和平与安全影响的认识经历了逐渐深入的过程。目前 ,这一认识的框架已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14.
2002年国务院取消涉及管制刀具的四项行政审批项目后,管制刀具的管理进入盲区,《治安管理处罚法》实施以后,取消了对非法制贩管制刀具的处罚,弱化了对管制刀具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尽管公安部要求对管制刀具要依据《对部分刀具进行管制的暂行规定》进行管理,但目前管制刀具的管理基本流于形式。因此,有必要探析现阶段加强管制刀具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联合国秘书长换届年。本文解释了《联合国宪章》联合国秘书长为何由联合国大会根据安理会的推荐任命而不是直接选举产生的政治背景,揭示了安理会特别是常任理事国在遴选秘书长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指出了当前关于地区轮换原则的争论的实质。文章还介绍了近年来有关改革秘书长遴选规则和程序的各种意见和建议,最后分析了今年秘书长竞选的态势和前景,并预测亚洲的候选人将有较大可能取得胜利。  相似文献   

16.
2002年国务院取消涉及管制刀具的四项行政审批项目后,管制刀具的管理进入盲区,治安管理处罚法实施以后,取消了对非法制贩管制刀具的处罚,弱化了对管制刀具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尽管公安部要求对管制刀具要依据《对部分刀具进行管制的暂行规定》进行管理,但目前管制刀具的管理基本流于形式。有必要加强管制刀具管理的立法进度,加强对非法制贩管制刀具行为的管控措施,建立更科学的刀具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7.
国家保护责任理论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保护责任理论以个人的主权观与安全观为核心,提出了国家与国际社会向处在危险中的人民提供生命支持保护及援助的预防责任、做出反应责任以及重建责任。国家保护责任理论是对传统的主权、安全观的重新阐释,同时也对安理会的作用进行了扩张解释。我们必须警惕国家保护责任理论以所谓普世的西方价值观来对另一个国家实施预防、反应以及重建的责任,如果不对相关的干涉行为设定必要的限制,必然会是对他国赤裸裸的干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