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是由单个的人组成,社会不能离开人而存在.从精神层面看,人的精神世界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个人精神的和谐,是一切外部和谐的基础和发轫.人与人之间精神的和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在的思想基础及精神力量,因此,构建和谐社会,需要重视对社会成员精神和谐的塑造.精神和谐与和谐社会二者具有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建设和谐社会是人类对自身未来发展的一种理性思考和理想架构,是人类精神不断发展的产物,是精神和谐的本质体现;另一方面,精神和谐特别是人们的和谐发展价值观念的确立.必将促进和谐社会的实现,并为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道德保障.  相似文献   

2.
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作为一个总体目标,是由一个个具体目标组成的。其中,每一个具体目标的实现,都是在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从这个角度上看,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呈现为一种“动态和谐”。“动态和谐”突出地表现出两个特点。其一是相对性。“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是一个发现矛盾、解决矛盾,再发现,再解决,以至无穷的过程。由于和谐社会建设是在解决矛盾、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不断推动我们的社会走向更加和谐的,由此决定了“和谐”是动态的、相对的。其二是层次性。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同阶层的人们对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和…  相似文献   

3.
莫文斌 《湖湘论坛》2007,20(6):72-73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建设和谐家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要明确构建"和谐家庭"的意义,分析家庭不和谐的表现及原因,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家庭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张艺  刘静 《传承》2010,(6):40-42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是由单个的人组成,社会不能离开人而存在。从精神层面看,人的精神世界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个人精神的和谐,是一切外部和谐的基础和发轫。人与人之间精神的和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在的思想基础及精神力量,因此,构建和谐社会,需要重视对社会成员精神和谐的塑造。精神和谐与和谐社会二者具有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建设和谐社会是人类对自身未来发展的一种理性思考和理想架构,是人类精神不断发展的产物,是精神和谐的本质体现;另一方面,精神和谐特别是人们的和谐发展价值观念的确立,必将促进和谐社会的实现,并为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道德保障。  相似文献   

5.
社会是由每一个自然人组成的,如果没有每一个人的自我和谐,没有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和谐。人的自我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构建和谐社会应该从每个社会成员的自我和谐做起。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迫切愿望。和谐社会是由各个和谐区域、部门、单位组成的,努力构建和谐的机关后勤单位是机关后勤战线同志们共同肩负的重要责任。回顾这些年来,天津机关后勤系统在促进和谐单位建设和搞好管理、保障以及为构建和谐机关服务中所进行的实践,值得总…  相似文献   

7.
杨玉林 《前进》2005,(12):43-44
建设和谐社会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实现经济和谐。从一定的意义上讲,只有在经济和谐基础上,和谐社会的建设才有物质基础。人们希望经济和谐,从人们的行为上也愿意去追求经济和谐,这是因为人们从切身的经济活动中体会到,经济和谐不止是对全局的发展有利,而且对团体和个人来说也是绝对有利的。所以在正常情况下,人们都视和谐为福音,视不和谐为危害。尽管人们从愿望和行为上都追求经济和谐,但不公正的经济活动很可能走向人们愿望的反面,造成经济不和谐。经济活动是人的活动。社会经济活动是由人来进行的,但参与活动的人是形形色色、千差万别的…  相似文献   

8.
李高海 《湖湘论坛》2007,20(4):33-34,108
党内和谐的深刻内涵,可以从五个层次上加以理解:党内和谐的前提是党内思想和谐,党内和谐的基础是党内关系和谐,党内和谐的重点是党内运行和谐,党内和谐的关键是党内评估和谐,党内和谐的目的是加强执政党建设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科学把握党内和谐的深刻内涵,无论是对于推动党内和谐建设还是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具有多重功能的地域性社会生活的共同体.社区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构建和谐社区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位于中关村科技园区中心区的中关村社区,在构建和谐社区过程中采取了整合社区资源、加强社区治安管理、创新社区组织体系等措施,为和谐社区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0.
马尔库塞从人与人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个层面上剖析了什么是和谐社会.具体来说,包括人自身的统一,比如单向度和全面向度的和谐统一;主客体或者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社会的精神文明和物质丰富的和谐统一,从而达到了对和谐社会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的建设是国家发展的总目标也是首都发展的总目标,和谐社会的建设包括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它们之间有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基础.在和谐社会目标下,"三个北京"的建设可以在资源的高效利用上找到统一,从而可以把"建设绿色科技支撑的和谐北京"作为明确统一的工作指导总方针.根据总体思路,北京市的科技发展战略应当具有综合性、原创性、服务性、辐射性四个特点.在科技经济发展规划中应当把"软开发"产业列为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2.
黄萌 《今日浙江》2006,(2):29-3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由社会各个层面的和谐关系组成,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和谐是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当前条件下,政企和谐的主动方在政府,着力点是依法行政,同时需要企业依法经营、规范发展,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结合近年来湖州市构建和谐政企关系的探索性实践,我们体会到,就政府层面而言,在构建和谐政企关系中需要从五个方面重点把握。准确定位是前提构建和谐政企关系,首先需要树立一个前提,就是在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条件下,政府和企业对各自扮演的角色应当有一个准确的认识。政府的职能非常明确,就是履行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  相似文献   

13.
利益和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从理论方面来说,利益理论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基础;从实践方面来说,利益实践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基础;从人类发展史来说,利益关系尖锐对立是社会更替的决定性因素;改革30多年的经验表明,利益和谐与否直接决定和谐社会建设的质量和高度,其中,经济利益和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政治利益和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文化利益和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家园,社会利益和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保证,生态利益和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确定的重要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努力的方面很多。单位是社会的组成部分,社会的和谐,要以单位的和谐为基础,以单位的和谐促进社会的和谐。机关后勤部门作为党政机关的后勤保障部门,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努力发挥在构建和谐机关中的作用。一、建设和谐机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群众利益观念和谐社会是由各个阶层、区域、部门和单位组成的,政府机关要做构建和谐社会的表率。机关后勤事务工作政治性、政策性都很强,涉及到贯彻执行党的…  相似文献   

15.
城市社区作为城市的基础、社会的细胞,作为一定地域范围内由各种人群组成的社会共同体,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当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当前推进社区和谐文化建设应突出把握以下四个环节。  相似文献   

16.
和谐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所谓和谐社会,一是社会各阶层人群之间的和谐,另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这里着重讲人际之间的和谐。一个和谐社会必由许多要素所组成,这里着重讲宽容和诚信。宽容《尚书》中有“有容,德乃大”之说,《周易》中提出“君子以厚德载物”,说的是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在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条件下,社会的和谐是各种利益群体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和谐社会是一个宏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整个社会结构总体分析,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政治和谐、经济和谐与文化和谐的社会。其中经济和谐是社会和谐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是构建和谐社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撰文认为,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从理论上讲,和谐劳动关系是指劳动关系主体双方是相互依存、各尽所能、平等协商、共同成长的良性互动关系;从实践上讲,双方是各司其职、共决利益、共保健康、共同成长的协调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曾海艳 《前沿》2012,(2):29-30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发展。高校和谐校园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生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就本质而言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统一的价值关系。大学生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在价值层面上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在价值取向、价值蕴涵和价值依归上具有契合性。研究高校学生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的价值契合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黄明伟 《桂海论丛》2007,23(4):28-31
党内和谐的科学内涵,可以从五个层次上加以理解。其中,党内和谐的前提是党内思想和谐,党内和谐的基础是党内关系和谐,党内和谐的重点是党内运行和谐,党内和谐的关键是党内评估和谐,党内和谐的目的是加强执政党建设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深刻把握党内和谐的科学内涵,无论是对于推动党内和谐建设还是对于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