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80年前,在五四爱国运动中,广州的先进青年与北京的青年学生遥相呼应,向帝国主义、卖国贼、投降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为广州青年运动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纵观五四运动在广州的发展历程,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响应较早。广州作为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名城,近代史上万人禁烟大示威、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等革命壮举对广大青年影响深远。由于深受广州近代革命运动的影响与先进思潮的熏陶,广州青年培养起敢为人先的精神,当北京五四运动爆发的消息传来,广州各界人民便纷纷响应,青年学生表现更为积极。5月7日,广州中等以上学校纷纷开展纪念“五七”国耻日活动,声援北京学生爱国运动。5月8日广州国民外交后援会通电要求严惩卖国贼,释放学生。5月11日,外援会又在东堤东园广场隆重召开国民大会,社会各界纷纷赴会,学界尤为活跃,国民大  相似文献   

2.
王芳  魏黎  张淑梅 《世纪桥》2001,(3):28-29
1925年5月30日,上海一万多青年学生和各界群众,为抗议枪杀工人顾正红举行了游行示威,英帝国主义令印度巡捕在老闸房门前开枪镇压,死难烈士数十人,轻重伤无数,被  相似文献   

3.
1、五四运动爆发后,福建各地青年学生纷起响应。5月14日,“福州学生联合会”成立,领导各界群众开展抵制日货斗争;5月20日,厦门近两万群众召开国民大会,发动罢市,声援北京学生的反帝斗争。2、1919年11月1 6日,日本驻福州领事骚使日  相似文献   

4.
80年前,“五四”反帝爱国运动首先在北京爆发,并迅速波及全国。这一运动揭开了中国现代史的篇章,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东北地区广大青年学生和各界群众,也以各种积极方式响应这一爱国运动,掀起了相当规模的反帝反军阀的爱国斗争。 1 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 主义对东北侵略的不断加深、北洋军阀特别是奉系军阀专制独裁统治所造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日益尖锐,是东北地区“五四”运动爆发的深刻社会历史原因。从1894年甲午战争开始,东  相似文献   

5.
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上,我们迎来了五四运动80周年。回顾包括五四运动在内的波澜壮阔的20世纪,展望充满机遇和挑战的21世纪,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在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征途上,在实现富民兴黔的伟大实践中,跨世纪一代贵州青年肩负着崇高的历史使命。 1919年5月4日,北京13所学校的3000多名青年及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他们高举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旗帜,要求取消21条、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他们用“外争主权、内除国  相似文献   

6.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华大地送来马克思、列宁主义;“五、四”运动,点燃了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革命火焰,也把爱国热潮引向了内蒙古。1918年夏的归绥城内,不时有青年学生走上街头,“坚决支持北京学生运动!”、“反对卖国条约!”的口号此起彼伏,激荡人心。正是这场席卷全国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将革命火种传播到内蒙古广袤的土地上,唤醒和锻炼了一批蒙古族青年,成为他们走上革命道路的光辉起点。这里,我们首先要谈谈荣耀先这个人。荣耀先蒙名谦登若宪,土默特左旗人。早在1918年就入北平蒙藏学校读书。1919年“五四”运动中,…  相似文献   

7.
翟露露 《世纪桥》2014,(4):66-67
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艰苦卓绝、历时持久的正义之战。随着抗战的全面爆发,全国各界青年在中国共产党政策的号召下,纷纷投身于抗战事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陕西青年运动作为抗日战争时期全国青年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英勇斗争,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五卅”以后,国内各界一致认为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具体到反帝国主义和废除不平等条约两个层面,已由口头宣传进到实际行动的“新时期”.中共也同样如此认定,并将其作为国民革命的标识,故其有关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态度体现出更为鲜明的革命性.其具体表现在以是否立即实行废除不平等条约为前提,针对北京执政府提出了带有变更政权意味的主张,...  相似文献   

9.
1919年5月4日,一场由北京爱国学生发起的"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五四运动迅速燃起.五四反帝爱国运动震动全国,也激荡在黑龙江大地.黑龙江青年学生、工商各界纷纷发表通电,举行游行示威,积极投入到这一运动的洪流之中,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斗争在黑龙江地区迅速展开.  相似文献   

10.
刘岳 《北京党史》2013,(3):54-56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前,北平、天津已经危机四伏.日本帝国主义处心积虑地搞“华北自治”,企图吞噬华北。平津地区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青年学生纷纷组织抗日救亡团体.天津青年救亡联合会就是其中的一支。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伟大的五四运动80周年。80年前,为了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重重压迫,先进的知识分子和进步青年发起了震惊中外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五四”爱国运动,从此揭开了中国民主革命新的篇章。“五四”运动是一个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也是青年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运动。80年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党和人民可以信赖的一支英勇善战的队伍,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人就,“五四”运动以来的历史也证明,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一在纪念伟大的“五四”运动80周…  相似文献   

12.
“三·一八”运动是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斗争。75年前的三月十八日这一天,也是被鲁迅先生称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这天下午,数百名北京爱国学生和各界青年在外抵强寇,内除国贼的请愿活动中,血染长街。年仅20岁的甘肃学生李闵学也在这次请愿活动中捐躯。1924年1月下旬,在孙中山主持下,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65人,一部分是孙中山指定的,一部分是各地推举的。其中有廖仲恺、于右任、戴传贤、孙科等。加入国民党的中共党员李大钊、林伯渠、毛泽东、于树德等二十余人也出席了大会,占代…  相似文献   

13.
边平 《前线》1960,(23)
二十五年前的“一二·九”运动,在中国人民民族民主革命的历史上,曾經起了重大的作用。一九三五年,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紧急关头,为了爭取民族解放,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民党反动的卖国政府,北京的革命青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地掀起了反帝的革命  相似文献   

14.
上篇 1935年冬,日本帝国主义指使汉奸殷汝耕等进行“华北自治运动”,成立所谓《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使华北实际沦于日寇的手中。具有反帝传统的北平英勇的青年男女学生,为了挽救祖国和民族的危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高举起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旗帜,勇敢地走出学校,奔向街头,喊出了响彻云霄、震动大地的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日本侵略者滚出中国去!”,反对“防共自治”,要求团结抗战,为维护中华民族独立领土完整而斗争。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震惊中外的“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 这次运动之所以有其伟大的意义,就在于它继承和发扬了“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精神,它唤起了全国的民众,包括全国各地广大的学生群众奋起抗日,帮助国内团结的建立和抗战的发动,它不仅在中国青年运动史上,而且在整个民族解放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5.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袭击我驻南使馆的野蛮暴行,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引起极大义愤。青年学子一致认识到“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我们必须发愤学习,准备承担振兴中华的历史重担。”这里刊登的是武汉大学李金辉等5位全国、全省“三好”学生代表的文章,从中可见广大青年学生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在党和人民的关怀与期待下的成长历程和精神风貌。青年朋友们,让我们以此共勉,努力学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16.
为纪念“五四”运动八十周年和在我省表年中更好地弘扬“五四”精神,肩负起跨世纪责任,本刊与共青团吉林省委、省青联联合举办了“跨世纪发展与青年责任”座谈会,来自省内各界青年中的杰出代表回顾“五四”抒发豪情,坦言责任。  相似文献   

17.
1919年,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帷幕。在内蒙古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呼和浩特读书的五六百名蒙汉各族中小学生,听到五四运动的消息,沉闷的校园顿时活跃起来,唤起了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他们积极响应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谴责帝国主义列强对祖国的侵略,对民族的压迫。归绥中学、土默特高等小学校(因位于城南,简称“南高”)和归绥县高等小学校(因位于城北,简称“北高”)的蒙汉各族学生举行座谈会、讨论会,声援北京爱国学生,声讨帝国主义操纵巴黎和会瓜分中国领土的侵略行径。各校组织成立了学生会,于5月中旬…  相似文献   

18.
杨玺 《支部生活》2010,(6):42-43
5月6日上午,云南省各族各界青年代表齐聚团省委机关,听取了第1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奖者朱绍平的先进事迹。  相似文献   

19.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法、美、意、日等战胜国于1919年1月在巴黎召开和会进行分赃。迫于人民的压力,中国军阀政府向和会提出希望帝国主义放弃在华特权等要求,但遭到参加会议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拒绝,和会还决定由日本接管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对此,中国军阀政府竟采取投降的态度,准备在和约上签字。消息传来,群情激愤。5月4日,北京大、中学生3000多人在天安门前举行集会,学生们手持“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宁为玉碎,勿为瓦全”等字样的旗帜,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和约签字”。“抵制日货…  相似文献   

20.
1919年5月9日,武昌城内人声鼎沸,群情激昂。“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誓死争回青岛”、“废除二十一条”的口号声,直冲武汉上空,回响长江两岸;“还我山东”、“灭除国贼”等标语传单撒满大街小巷。走在群众游行请愿队伍最前面的是一位英姿勃发、慷慨激昂的青年,只见他健步登上搭台,义愤陈辞,揭露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北洋军阀的卖国行径。这位青年,就是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陈潭秋烈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