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作破难题     
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人们期待长久以来京津冀发展中存在的难题能借此机会得到一一破解尽管京津冀区域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但目前京津冀一体化仍然存在着一些基础性缺陷,如缺乏区域发展总体规划,区域认同感不强,本位主义严重;京津两大城市与周边地区经济梯度不合理,经济二元结构突出;京津两地产业结构雷同,产业链断裂明显等,成为京津冀区域协作发展的障碍。京津冀地区合作破解种种难题的进展,将直接关系到这个经济发动机是否强大有力。  相似文献   

2.
《求知》2009,(5):25-27
此次京津两市党校互动教学活动的主题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京津两地的城市合作、发展及交流”。如何深刻认识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重要性?如何学习北京改革开放的先进经验?如何使天津的改革开放更具有创新性和可操作性?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第73期进修一班的学员们带着这些热点问题在北京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研讨。现将研讨会上两篇典型交流文章摘登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曾宪植 《求知》2010,(3):17-19
<正>近几年来,随着环渤海经济区域在全国经济发展战略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的不断提高,京津合作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京津"和则盛,竞则伤"已经成为了大家的共识。说得通  相似文献   

4.
近日,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第80期进修一班学员赴京,与中共北京市委党校第68期进修一班学员开展了以“新区域发展观下的京津合作与和谐共赢”为主题的“京津党校合作论坛”活动。现将天津市委党校第80期进修一班部分学员在论坛上的发言摘登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王学亮  邢金环 《求知》2004,(10):26-27,32
武清开发区始建于1992年6月,是国家首批批准建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规划总面积24.8平方公里。作为环渤海经济圈、京津高新技术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区建立12年来,区委、区政府依托自身区位、交通优势,始终把开发区发展建设摆在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来抓,坚持“以招商为中心”,不断创新机制、完善功能、创造环境、广纳贤才,促使开发区迅速成长壮大,成为扩大招商引资、提高城市化建设水平、提升区域竞争优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助推器”。  相似文献   

6.
曾宪植 《求知》2012,(8):20-22
北京、天津两个特大型城市,相距百余公里,并同在一个城市经济圈内,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推动区域发展的最大优势。同时,京津合作也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推动区域发展的基础和关键。这种优势在我国是仅有的。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在提出"大北京"设想时,称北京、天津为"双核主轴",足以看出京津合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一、中国核心经济中心分布问题与建设中国西部中心的必要性自改革开放20年以来,中国的区域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先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崛起,接着是在原辽中南、京津唐、山东半岛三个经济区基础上融合的环渤海湾经济区的出现和以浦东开发为契机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相似文献   

8.
《求知》2015,(12)
<正>在"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的京津冀空间格局中,武清区是北京、天津"双城"的连接点,位于"三轴"中最重要的"京津发展轴"上和"四区"中的"中部核心功能区"内。京津"双城"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要引擎;"京津发展轴"将打造京津冀地区科技研发转化、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发展带和主要城镇聚集轴;"中部核心功能区"将引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区域。京津冀协同发展使武清区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有利于武清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充分发挥优势。  相似文献   

9.
《求知》2010,(7):17-20
<正>近日,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第78期进修一班学员赴京,与中共北京市委党校第66期进修一班学员开展了以"深化区域经济合作实现和谐共赢发展"为主题的"京津党校合作论坛"活动。现将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第78期进修一班部分学员在论坛上的发言摘登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际国内产业分工的深刻调整,东南沿海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现象,以区域联动为特征的外溢发展、逆梯度发展纷纷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潮流,造就了产业转移和产业承接的新理念,形成了区域合作的新态势。深圳地处东南沿海区域经济联动的重要位置,理所当然要在区域联动发展中求机遇,在区域联动发展中挑重担,在区域联动发展中探新路。  相似文献   

11.
钟书明 《求知》2008,(8):26-27
武清开发区于1991年12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作为环渤海经济圈、京津高新技术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区建立16年来,武清区委、区政府依托自身区位、交通优势,始终把开发区发展建设摆在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来抓,紧紧围绕招商这个中心。不断创新机制、完善功能、打造环境、广纳贤才,促使开发区迅速成长壮大,  相似文献   

12.
西部贫困地区发展县域经济的思路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进权 《民主》2008,(4):10-11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其发展快慢和水平高低对区域内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西部地区是位于深山或浅山丘陵地带的内陆地区,受历史、地理、自然条件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经济发展滞后,以农业为主,工业相对欠发达,县域经济起步迟、发展慢、水平低。近年来,西部贫困地区已充分认识到县域经济在促进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县域经济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立足区域比较优势.积极发展县域特色产业和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县域经济得到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3.
《求知》2011,(5):22-24
近日,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第81期进修一班学员赴京,与中共北京市委党校第69期进修一班学员开展了以“密切京津联动,共谋合作发展”为主题的“京津党校合作论坛”活动。现将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第81期进修一班部分学员在论坛上的发言摘登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邢春生 《求知》2010,(1):25-28
北京、天津,作为我国毗邻的两大直辖市,对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国务院在批复两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时。已明确指出,北京要建设成为“国家首都.国际交往中心和历史文化名城”:天津要建设成为“北方经济中心.国际口岸城市和宜居生态城市”。可以说,中央的定位确定无疑地指出了京津两市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京津两市互补发展、合作共赢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民主》2017,(7)
<正>关于京津冀东北部发展规划,可公开的《京津冀协调发展规划纲要》中,与之相关的是"四区"之一的"生态涵养区"建设以及重要节点城市"承德"旅游文化产业的定位。对照如火如荼的东部、南部发展,占全域近四分之一的京津冀东北部区域,一方面发展进度迟缓,另一方面规划方案也较为笼统,需要及时进行细化、优化。细化、优化京津冀东北部区域发展布局,事关全局,需要高瞻远瞩综合统揽,建议从五个"贴上"着眼:  相似文献   

16.
袁家健  申小林  雷颖君 《求知》2011,(11):22-24
近日.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第83期进修一班学员赴京,与中共北京市委党校第71期进修一班学员开展了以“加强京津交流合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题的“京津党校合作论坛”活动。两地学员就普遍关心的京津交流合作中的相关问题交换了看法.并对两地交流与合作的前景进行了展望.两地学员对加强京津交流合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充满了信心与期待。现将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第83期进修一班部分学员在论坛上的发言摘登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李景林 《求知》2009,(6):21-22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正是由于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上,为经济建设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环境。才在世界上创造了连续30年经济快速增长的奇迹。近期,通过与京津两地学员的座谈交流。深入天津津南区和北京动漫产业基地考察,对加快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8.
曾宪植 《求知》2013,(6):19-21
2013年3月23日,京津两地政府高层聚首天津,共同签署《北京市天津市关于加强经济与社会发展合作协议》,协定从十个方面开展战略合作,这标志着北京、天津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全面战略合作关系的开始。京津两市同在一个经济区域内,由竞争逐渐走向全面合作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回顾近些  相似文献   

19.
盖钢 《求知》2000,(5):15-16
近些年,河西区个体私营经济得到了快速、健康发展。这是由于通过多年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摆正了政府在发展区域经济中的位置,充分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突出“服务”特色,为个体私营经济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20.
《求知》2008,(3):F0002-F0002,F0003,F0004
天津港是中国最大的人工港,我国北方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处于京津城市带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交汇点上,是环渤海区域中与华北、西北等内陆地区距离最短的港口,与日本、韩国的海上运距最短,距中亚、西亚的陆地距离最短,是连接东北亚与中西亚的纽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